图书介绍

科学究竟是什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科学究竟是什么
  • 张红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750412704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科学教育学-中小学-师资培训-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究竟是什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为什么要学习“科学的性质”1

第一章 什么是科学问题9

一、科学的目的与其他学问有什么不同9

二、什么是科学问题12

1.区分真科学问题与假科学问题13

2.区分开放性问题与封闭性问题14

3.正确使用“是什么”和“为什么”问题16

4.矛盾是产生问题的母体18

三、科学问题与教学内容的关系19

四、教学中要注意的有关问题22

1.科学问题宜小不宜大,宜少不宜多22

2.让学生自己从活动中提出问题24

3.让学生明确所要探究的科学问题25

第二章 科学的过程究竟是什么28

一、过程与方法的含义28

二、过程与方法的教育价值30

三、小学科学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33

四、几种常用的探究活动36

1.观测36

2.实验37

3.游戏39

4.分类42

5.问题解决43

五、探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45

1.活动中的学具要有严密的结构45

2.课堂讨论的内容要反映探究的过程48

3.活动要有情境化的背景48

4.尽量少说话,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动手49

5.要进行水到渠成的小结51

第三章 假说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53

一、什么是科学假说53

二、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55

三、假说的教育价值57

四、假说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57

1.假说要有一定的根据57

2.注意假说教学的循序渐进58

3.注意对研究设计和结果的反思59

4.不要为假说而假说61

第四章 观察和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62

一、科学的求真性质决定了观察的核心地位62

二、科学的观察是一种客观、理性的活动63

三、测量和实验对于观察的贡献65

四、观察的易错性和重复的必要性68

五、观察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70

1.所观察的主题和变量要少70

2.强调观察记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71

3.观察活动要突出科学原理74

4.讨论是获得正确的观察结果的重要步骤74

第五章 科学离不开逻辑76

一、常见科学逻辑的类型76

1.归纳法77

2.演绎法77

二、其他派生的逻辑推理79

三、逻辑与理性82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83

1.整个活动过程要逻辑简明83

2.不要夸大发散型思维的作用85

3.排除不合逻辑的信息86

4.注意常见的逻辑错误86

第六章 怎样认识科学的相对真理性89

一、后现代主义科学观及其影响89

二、科学知识相对真理性的含义91

三、科学的相对真理性与科学教育的循序渐进94

四、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96

1.纠正学生们的错误概念要循序渐进96

2.强调证据与解释的不同之处97

3.进行科学家人格的教育98

4.科学史是正确认识相对真理性的最好教材98

第七章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100

一、科学与人文是可以融合的两种文化100

二、中国科学教育的特殊使命105

三、科学教育需要什么样的人文精神108

四、在科学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的手段110

1.重视科学概念体系中的人文意义110

2.科学史、科学家故事的运用111

3.情境教学的运用112

4.通过合作与讨论培养科学的人文精神112

5.教师优美的语言和充满爱心的态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113

第八章 自主建构与科学探究的关系114

一、什么是建构主义114

二、什么是建构主义教学论118

三、科学知识学习的特殊困难性120

四、学生自主建构的特点121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123

1.以科学史为根据,重演科学理论的产生过程124

2.对一些难点原理和过程,要注意重复、巩固124

3.对不科学的概念要从“建构”过程给予纠正125

4.重视集体讨论活动125

第九章 什么不是科学126

一、科学与宗教、迷信126

二、科学与神话、魔术128

三、科学与技术129

四、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32

1.减少科学课上的非科学语言132

2.坚持科学家的科学观134

3.强调可重复性,消除神秘性134

4.防止非科学教育目标喧宾夺主134

第十章 “自然”与“科学”的差异是什么136

一、现代国际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过程137

1.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学科为中心”的阶段137

2.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的反思阶段138

3.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多元思潮时期139

4.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改革的新阶段139

二、“自然”与“科学”在教育思想上的差异141

三、“自然”与“科学”在教学目标上的差异143

四、“自然”与“科学”在教学内容上的差异145

第十一章 我国教师的特殊问题147

一、我国教师存在的科学素养问题147

1.科学知识方面的问题147

2.科学方法方面的问题148

3.科学性质方面的问题149

4.科学态度方面的问题150

二、中国文化对教师科学素养的影响152

三、现阶段我国教师科学素养培训目标155

1.认知方面的目标155

2.情意方面的目标157

附录1本书引用的课例总汇158

课例1里面是什么?158

课例2接通一个电路167

课例3玩水的好运气173

课例4溶解176

课例(教学设计)5我们穿什么?179

课例6一杯水的观察182

课例7被压缩的空气188

课例8光合作用(科学史课程)194

课例9单摆197

课例10仓鼠威利199

课例11我知道它为什么会浮了201

附录2西方科学教育研究成果简介205

参考文献225

结语2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