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 康保成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 康保成卷
  • 康保成主编;康保成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大象出版社
  • ISBN:978753479954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456页
  • 主题词:戏曲史-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 康保成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我如何治中国戏剧史1

戏剧理论与戏剧起源3

戏剧的本质与中国戏曲的审美特征3

一、戏剧的本质:角色扮演3

二、戏剧的发生:从自然角色扮演到戏剧角色扮演6

三、中国戏曲的审美特征:亦真亦假的脚色扮演14

结语17

《宋元戏曲史》百年祭——王国维“中国戏剧起源于巫觋说”发微19

一、王国维的“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20

二、戏剧起源于巫觋说的学术背景25

三、戏剧起源于巫觋说在中国32

四、巫术中的角色扮演因素及其向戏剧的转换38

后戏剧时代的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45

一、古代戏剧形态研究的学术生命力45

二、戏剧表演形态的核心——角色扮演47

三、角色扮演及其周边诸因素50

四、建立中国戏剧形态学的学科体系55

戏曲究竟是演人物还是演行当?——兼评邹元江对梅兰芳的批评58

缘起58

一、行当与人物性格59

二、中国戏曲史上扮演人物的传统63

三、京剧如何演人物?66

四、行当和曲意何者更重要?70

结语77

戏剧形态83

论汉魏戏剧形态83

一、汉代乐舞百戏及其巫术源头83

二、以《东海黄公》为代表的角抵戏86

三、以《公莫舞》为代表的歌舞戏91

四、汉魏优戏94

五、傀儡戏97

《踏谣娘》考原102

一、相关文献记载及其学术论争102

二、《踏谣娘》与巫歌、巫舞的关系105

三、《踏谣娘》与蹋踶、踏歌107

四、踏歌、《踏谣娘》的历史传承与空间传播112

五、从《踏谣娘》看歌舞与戏剧的联系119

戏曲术语“虚下”与杂剧传奇表演形态的历史演进125

一、“虚下”:值得研究的动作提示语125

二、元刊杂剧中“虚下”的使用特点127

三、朱有燉杂剧中的“虚下”133

四、明清传奇中的“虚下”136

结语与余论144

“一剧之本”的生成过程与“表演中心”的历史演进148

一、“一剧之本”说的首创及其后来的演绎148

二、悖论:“一剧之本”抑或“表演中心”153

三、金元杂剧:“一剧之本”155

四、昆曲折子戏:从“一剧之本”向“演员中心”的拐点157

五、优秀者便是戏剧艺术的主导者163

清朝昆班如何搬演《牡丹亭》?——以《缀白裘·叫画》为中心168

一、从《玩真》到《叫画》168

二、从《叫画》看昆班艺人的杰出创造171

三、清代笔记小说中的《叫画》演出175

四、从《缀白裘》到“青春版”《牡丹亭》179

结语与余论183

近代传奇杂剧对传统戏曲形式的维护与背离185

一、文本:维护传统185

二、演出:向写实化靠拢189

三、戏剧史上的匆匆过客192

戏剧文物199

“竹竿子”再探199

一、竹竿子与戏(麾)竹199

二、戏竹与籈204

三、竹竿子与古代丧俗205

四、竹竿子形制与用法的演变210

论宋元时代的船台演出213

一、北宋汴京的金明池水戏213

二、南宋水乡的戏船218

三、两宋的船台演出与修禊习俗、龙舟竞渡221

四、元代的船台演出224

陕西韩城盘乐村宋墓壁画考释228

一、基本情况228

二、北壁:墓主人及生前工作场景,为中医药史研究提供史料229

三、东壁:佛祖涅槃图,为研究佛教造像及佛教史提供材料231

四、西壁:北宋杂剧演出场景,为戏剧史研究提供形象史料236

新发现的四方北宋铭文杂剧砖雕考244

一、“丁都赛”砖雕及其研究概况244

二、“杨揔惜”“丁都赛”“薛子小”“凹敛儿”砖雕及其所扮演的脚色245

三、四方铭文砖雕的产生时间及相关问题252

戏剧民俗257

元杂剧呼妻为“大嫂”与兄弟共妻古俗257

一、源远流长的“报嫂”习俗257

二、元杂剧呼妻为“大嫂”的使用特点260

三、元代呼妻为“大嫂”是兄弟共妻风俗的反映264

四、呼妻为“大嫂”的消亡历程269

元杂剧《桃花女》的女权意识初探273

一、元杂剧《桃花女》及其流传273

二、《桃花女》杂剧是对男权社会的反动276

三、民间视界中的周公及“周公之礼”282

四、桃花女故事产生及流行的原因286

什么是“灯戏”?293

一、问题的提出293

二、元宵灯会与灯戏296

三、昆剧中的灯戏299

四、京剧中的灯戏303

五、皮影戏与灯戏306

小结307

戏剧文学311

如何面对窦娥的悲剧——与苏力先生商榷311

一、悲剧究竟是如何发生的?311

二、到底谁的话更可信?313

三、也说证据问题316

四、也说证据问题的背后320

五、法律与文学——警惕陷阱323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再发现与海峡两岸学术交流329

一、从遗失到“再发现”329

二、台北最早著录及影印《戏文三种》的时间331

三、《戏文三种》的旅程:天津—南京—香港—日本334

四、《戏文三种》的回归:一波三折339

五、再次踏上旅程:从南京到台北343

“临川四梦”说的来由与《牡丹亭》的深层意蕴349

一、是“临川四梦”还是“三梦”?349

二、从“二梦”到“四梦”353

三、“临川四梦”之前的“四梦”356

四、从“四梦”说看《牡丹亭》到底写什么360

五、《牡丹亭》的色空意识及其对《长生殿》《红楼梦》的影响364

《燕子笺》传奇的被罢演与被上演——兼说文学的“测不准”原理368

一、激赏作品、痛骂作者的奇特场面368

二、罢演《燕子笺》的政治背景373

三、《燕子笺》的形式美377

四、冒襄与《燕子笺》的上演与罢演379

五、从《燕子笺》的被罢演与被上演看文学的“测不准”382

杨贵妃的被误解与杨贵妃形象的被理解385

一、《长生殿》对史料的利用与剪裁385

二、民间传说中的杨贵妃形象389

三、杨贵妃的被误解与其形象的被理解393

四、《长生殿》的校勘与注释399

五、杨贵妃及其研究在日本402

《四郎探母》源流考404

一、《四郎探母》的来源404

二、《四郎探母》的本事407

三、杨八郎故事的产生及其与《四郎探母》的关系411

四、《探母回令》与《四郎探母》的版本415

五、《回令》与《四郎探母》的衍生剧目421

结语与余论426

后记429

主编后记4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