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课标高中文言文精解与训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课标高中文言文精解与训练
  • 朱福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ISBN:754273575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14页
  • 主题词:文言文-高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课标高中文言文精解与训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文言虚词1

(一)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1

1.主要代词:“之”、“其”、“者”、“所”1

基础编1

2.主要介词:“以”、“于”、“为”、“与”8

3.主要连词:“且”、“然”、“而”、“则”、“因”15

4.主要语气助词:“也”、“矣”、“乎”、“焉”、“哉”22

【附录1】常见文言代词28

【附录2】常见文言虚词29

(二)虚词的几种特殊用法34

1.兼词(诸、焉、盍)34

2.虚词连用35

3.双音节虚词36

【附录】常见复音虚词37

(一)一词多义40

二、文言实词40

(二)古今异义49

【附录】常见古今异义实词举例51

(三)偏义复词54

【附录】部分常见偏义复词举例56

(四)通假字57

【附录】高中常见通假字举例59

三、词类活用62

(一)名词的活用62

1.名词活用为动词62

2.名词活用作状语66

3.名词的使动用法69

4.名词的意动用法70

1.动词活用为名词71

(二)动词的活用71

2.动词的使动用法72

3.动词的为动用法72

(三)形容词的活用73

1.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73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74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75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75

(四)数词的活用76

1.数词活用为名词76

2.数词活用为动词76

3.数词活用为形容词77

【附录】词类活用一览表78

(一)判断句式83

四、文言句式83

(二)被动句式84

(三)倒装句式86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87

2.宾语前置87

3.定语后置89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89

(四)省略句式91

1.省略主语91

2.省略谓语92

3.省略宾语92

4.省略介词93

(五)常用固定句式94

五、理解并翻译句子99

【专题】怎样才能理解和翻译好文言文104

六、名句名篇105

【附录】名句109

七、文学常识117

【附录1】作家、作品简介121

【附录2】古诗文集命名例谈127

【附录3】古代文体常识128

八、文化常识130

(一)称谓130

【附录】134

(二)天文地理135

【附录】高中阶段常见的天文地理常识140

(三)科举官职143

【附录】高中阶段常见的科举官职常识147

(四)岁时节令151

【附录】高中阶段常见的岁时节令常识154

(五)年龄代称156

【附录】常见的年龄表述158

(六)宗法礼俗·饮食起居159

【附录1】祭祀和礼仪162

【附录2】饮食164

(七)人物·典籍·音律166

【附录1】文化典籍169

【附录2】音乐172

理解编174

一、在语境中辨析词句的含义174

【专题】结合语言环境辨析词句的意义181

二、筛选文中的信息182

【专题】怎样筛选文中的信息193

三、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194

【专题】如何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201

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202

【专题】如何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213

五、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14

【专题】如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22

鉴赏编224

一、鉴赏主题思想(思想内容)224

(一)思想感情224

(二)言外之意228

(三)知人论世231

二、鉴赏文学形象235

(一)诗歌题材分类235

(二)诗歌的意象239

(三)诗歌的意境245

(一)表现手法249

三、鉴赏表达技巧249

(二)修辞手法255

(三)布局构思267

四、鉴赏语言特色270

(一)语法270

(二)锤炼语言273

(三)语言风格276

五、综合鉴赏280

(一)解题280

(二)吟诵283

(三)想象285

(四)比较288

(五)拓展293

六、鉴赏小论文的写作298

【专题讲座】百字鉴赏文的写作3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