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震工程学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胡聿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750282852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66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586页
- 主题词:地震工程-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震工程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概论与基础知识1
第一章 概论1
1.1 前言1
1.2 地震工程学研究的内容4
1.3 地震工程学与地震学6
1.4 地震工程学与社会经济的关系7
第二章 地震学基础8
2.1 地球内部构造8
2.2 板块构造运动9
2.3 板内构造活动与板内地震9
2.4 震源机制13
2.5 地震活动性14
2.6 地震波16
2.7 地震的仪器观测与震级24
第三章 随机振动基础29
3.1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29
3.2 谱参数及其物理意义38
3.3 最大值分布40
3.4 地震动的随机过程描述41
第二篇 工程地震44
第四章 震害与地震烈度44
4.1 地震的宏观现象44
4.2 地震烈度与地震烈度表45
4.3 震害及几次地震实例48
4.4 地震烈度的性质及其适用性50
4.5 地震烈度分布53
4.6 地震烈度的衰减规律56
4.7 场地条件对地震烈度的影响63
第五章 中国的地震67
5.1 中国的地震区和地震带67
5.2 中国的地震历史69
5.3 中国的地震活动性70
5.4 中国的大地震与震害72
第六章 地震动84
6.1 地震动的量测84
6.2 强地震动特性91
6.3 影响地震动特性的因素104
6.4 地震烈度与地震动109
6.5 地震动的估计114
6.6 人造地震动124
7.1 地震反应分析的发展过程129
第三篇 结构抗震理论129
第七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129
7.2 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反应与反应谱132
7.3 多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反应138
7.4 频域分析143
7.5 结构随机地震反应147
7.6 振型组合158
7.7 竖向地震反应与P-△效应163
7.8 阻尼理论166
7.9 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170
7.10 多维多点输入的地震反应180
7.11 土结相互作用187
7.12 地震反应分析的实用性200
8.1 地基震害经验202
第八章 土体地震反应与地基抗震202
8.2 土动力性能206
8.3 砂土液化213
8.4 地基地震反应222
8.5 土坝与边坡的地震稳定性227
8.6 桩基地震反应232
第九章 结构与地基实际地震反应及其观测245
9.1 几次近代大地震中结构反应的宏观经验245
9.2 结构或地基地震反应记录及其分析249
9.3 结构强震观测结果的重要作用262
第十章 结构振动试验与结构动力性能266
10.1 结构试验的目的266
10.2 结构振动实验与抗震理论的关系266
10.3 结构试验方法270
10.4 材料动力性能275
10.5 构件动力性能278
10.6 结构动力性能282
10.7 环境振动287
10.8 结构破坏试验293
10.9 结构识别296
第十一章 基础隔震和能量耗散技术及结构振动控制概论303
11.1 基础隔震技术的发展概况303
11.2 规则型隔震房屋和桥梁的简化分析304
11.3 叠层钢板橡胶支座的简化计算模型307
11.4 结构减震消能技术概述310
11.5 阻尼器的基本特性315
11.6 装置附加阻尼器的结构抗震设计318
11.7 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原理和简化设计方法320
11.8 主动控制概述323
11.9 主动控制算法326
11.10 半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340
11.11 主动控制装置和工程应用343
第四篇 工程抗震354
第十二章 地震危险性、危害性分析和地震区划354
12.1 地震危险性及危害性分析354
12.2 地震活动性分析356
12.3 地震危险性分析361
12.4 结构易损性与地震危害性分析380
12.5 地震区划392
12.6 地震小区划400
13.1 结构抗震理论的发展历史407
第十三章 抗震设计原则和构造措施407
13.2 抗震设防标准412
13.3 抗震设计原则413
13.4 各类工程抗震设计特点414
13.5 抗震构造措施460
第十四章 结构抗震设计规范469
14.1 抗震设计规范的一般情况469
14.2 中、日、美三国抗震规范的沿革与现状473
14.3 抗震设计规范一览表497
14.4 现有抗震规范的对比分析507
14.5 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趋势521
附录一 参考文献524
附录二 人名译名表542
附录三 地名及单位译名表548
附录四 中英名词对照表及索引552
热门推荐
- 63286.html
- 3171416.html
- 1592125.html
- 196699.html
- 103315.html
- 2068593.html
- 48318.html
- 15205.html
- 3086699.html
- 2446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93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2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29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16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38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09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39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96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28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