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临床检验学 第1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实用临床检验学 第1册
  • 蔡宏道等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
  • ISBN:14120·142
  • 出版时间:1956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临床检验学 第1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构造1

(附录)玻璃器具清洁法1

目录1

第一章 显微镜之构造与使用法1

指示剂2

常用指示剂配制法3

常用酸硷之含量3

二、使用法4

(四)当量硫酸溶液4

(二)当量炭酸钠溶液4

当量溶液配制法4

(一)当量草酸溶液4

(三)当量氢氧化钠溶液4

(五)当量盐酸溶液5

(六)当量过锰酸钾溶液5

电子显微镜6

(七)当量氨液6

(八)十分之一当量重铬酸钾液6

(九)十分之一当量磺代硫酸钠液6

(十)十分之一当量碘液6

形像分明显微术6

三、显微镜之保护6

常用原素原子量表7

第二章 血液8

第一节 血球之发生及演变8

1.空白报告单格式8

实验室常用表格8

一、血球之发生8

一、实验室报告单格式8

2.报告单填写格式9

二、造血器官9

三、血球发育演变之规律11

二、检验室登记簿格式11

四、红血球之发育演变12

五、白血球之发育演变13

三、住院病人检验记录单格式14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会公布之度量衡名称表16

度量衡进位表16

六、血小板之发育演变17

七、破碎细胞(Disintegrated cell)19

第二节 血液之正常平均值19

第三节 血液之采取与抗凝剂21

一、毛细血管之取血法21

二、静脉血管之取血法22

四、应用含抗凝剂血液作血液学各种检查23

三、抗凝剂23

第四节 血液涂片及染色法24

一、血液涂片法24

1.薄片法24

1.血片之固定26

2.厚滴法26

3.盖玻片法26

2.瑞忒(Wright)氏染色法26

二、血片染色法26

3.姬姆萨(Giemsa)氏染色法27

4.品兰染色法28

5.过氧化酶染色法(Peroxidase staining)29

(一)佐藤氏与关谷氏法29

(二)魏希本(Washburn)氏法30

6.活体死前染色法(Supravital staining)——辛甫生(Simpson)氏、赛彬(Sabin)氏和福克纳(Forkuer)氏法31

一、沙利(Sahli)氏法32

第五节 血色蛋白之测定32

二、托尔克维斯脱(Tallqvist)氏法33

三、黄新彦氏含铁量测定法34

四、硫酸铜液比重法35

第六节 红血球计数36

一、改良纽巴(Neubauer)氏式血球计数板及其划格36

二、血液稀释用之吸管37

三、红血球稀释液37

四、红血球计数法38

五、血液稀释吸管及计数板洁净法40

六、计数不准确之原因40

第七节 红血球压积容量之测定41

一、温曲勃(Wintrobe)氏法41

二、范爱伦(Van Allen)氏法42

第八节 血液指数43

一、血色指数43

四、红血球平均血色蛋白(M.C.H.)44

二、容量指数44

三、饱和指数44

五、红血球平均容量(M.C.V.)*45++六、红血球平均血色蛋白浓度*M.C.H.C.)45

第九节 红血球直径与平均厚度之测定48

一、红血球直径之测定48

二、红血球平均厚度之测定49

第十节 血液与血浆容量之测定50

第十一节 网织血球52

一、应用1%煌焦油蓝酒精溶液52

二、应用1%煌焦油蓝生理食盐水溶液53

第十二节 异常红血球54

二、形状之异常54

一、大小之异常54

三、染色反应之异常54

四、结构之异常55

第十三节 红血球沉降率之测定55

一、惠司脱格林(Westergren)氏法55

二、克脱勒(Cutler)氏法56

三、温曲勃(Wintrobe)氏与兰司保(Laudsberg)氏法57

四、李会曼尔(Linzenmeier)氏法58

第十四节 红血球脆性试验——孙福特(Sanford)氏法60

第十五节 白血球计数61

第十六节 白血球分类计数62

第十七节 嗜酸性白血球之直接计数67

二、曼纳尔(Manners)氏法68

一、赖道夫(Randolph)氏法68

三、滕格(Dunger)氏法69

一、血液凝固之机转70

第十八节 出血性疾病之各种检验70

1.直接计数法——(一)李兹(Rees)氏与爱格(Eeker)氏法71

二、血小板计数71

(二)李克(Leake)氏与盖(Guy)氏法72

2.间接计数法——福宁沃(Fonio)氏玻片法72

三、出血时间之测定73

1.狄克(Duke)氏法73

2.爱维(Ivy)氏法73

1.李(Lee)氏与华爱脱(White)氏试管法74

2.谢勃勒(Sa-braze)氏毛细管法74

3.玻片法74

四、凝血时间之测定74

五、血块收缩之性质与时间75

六、凝血酶元时间之测定75

1.奎克(Quick)氏法76

2.斯密司(Smith)氏床边试法76

3.何惠(Howell)氏法77

七、血钙时间之测定78

1.赖伯尔(Rumpel)氏与李德(Leede)氏压脉带试验79

八、毛细血管脆性试验79

2.葛萨林(G?thlin)氏瘀斑指数法79

九、出血性疾病之鉴别诊断80

第十九节 骨髓之检验82

第二十节 血液之病理变化86

一、贫血86

三、有核红血球增多症90

二、红血球增多症90

四、白血病91

五、白血病样血像91

一、杜纳斯(Donath)氏与伦特斯德纳(Landsteiner)氏发作性血色蛋自尿症试验92

六、多发性骨髓瘤92

第二十一节 血液之其他检验92

二、汉姆(Ham)氏酸溶血试验93

三、威尔脱曼(Weltmann)氏血清凝固试验94

(一)联苯胺(Benzidine)试验95

四、血迹之检验95

(二)塔克曼(Teichmann)氏血晶试验96

第二十二节 血液寄生虫96

一、疟原虫97

二、黑热病利什曼原虫102

(一)纳伯尔(Napier)氏醛冻试验(Formal-gel test)105

(二)却伯拉(Chopra)氏锑试验105

(三)谢氏沉淀试验105

四、血丝虫106

三、锥虫106

(一)醋酸法107

(二)清水法107

五、哥地毒浆原虫108

六、回归热螺旋体108

正常成人尿液之成份110

第三章 尿液110

第一节 标本之收集与保存111

第二节 理学检验112

一、量112

二、色112

三、透明度113

四、?114

五、反应115

六、比重116

七、固体总量116

第三节 化学检验117

一、总酸度之测定——福林(Folin)氏与吴宪氏法117

一、蛋白质之定性试验118

1.加热与醋酸法118

二、蛋白质之检验118

3.磺柳酸甲醇法119

2.磺柳酸法119

4.罗勃(Robert)氏法119

二、蛋白质之定量测定120

1.爱司巴赫(Esbach)氏法120

2.土屋(Tsuchiya)氏法120

3.潘迪(Purdy)氏法121

4.金斯勃(Kingsbury)氏法122

三、葡萄糖之检验123

三、班司-琼斯(Bence-Jones)氏蛋白质123

一、定性试验124

1.班乃迪脱(Benedict)氏法124

2.费林(Fehling)氏法125

3.发酵试验126

二、定量测定——班乃迪脱(Benedict)氏法127

四、果糖之检验——赛烈惠诺夫(Seliwnoff)氏试验129

五、乳糖之检验——罗勃纳(Rubner)氏试验130

六、半乳糖之检验130

七、蔗糖之检验130

八、五烷糖之检验——巴耳(Bial)氏试验130

九、酮体之检验131

1.醋酮131

(二)罗斯(Ross)氏改良之罗萨拉(Rothera)氏试验132

2.变醋酸132

(一)伦格(Lange)氏试验132

(一)格哈特(Gerhardt)氏试验132

(二)林特曼(Lindemann)氏试验133

3.乙羟酪酸——赫脱*Hart)氏试验133

十、尿蓝母之检验——奥勃美尔(Obermayer)氏法134

十一、胆色素之检验135

1.泡沫试验135

2.罗逊巴赫(Rosenbach)氏改良之甘麦林(Gmelin)氏试验135

4.改良哈利逊(Harrison)氏试验136

3.施密斯(Smith)氏碘环试验136

5.弗兰克(Franke)氏美蓝试验137

1.海(Hay)氏法138

2.比登考夫(Pettenkofer)氏法138

十三、尿胆元之检验138

十二、胆酸之检验138

1.华莱斯(Wallace)氏与达蒙(Diamond)氏改良之欧立区(Ehr-lich)氏试验139

2.斯巴克曼(Sparkman)氏定量测定法140

十四、尿胆素之检验——许莱辛格(Schlesnger)氏法141

十五、尿素之测定——凯尔(Karr)氏法142

十六、尿酸之测定——班乃迪脱(Benedict)氏与弗兰克(Franke)氏法144

十七、氨之测定——福林(Folin)氏与贝尔(Bell)氏法145

十八、肌酐之测定——福林(Folin)氏法146

十九、肌酸之测定147

二十、氯化物之测定——伏哈(Volhard)氏与哈维(Harvey)氏法148

1.苏尔柯维希(Sulkowitch)氏法149

廿一、钙之测定149

2.滴定法150

廿二、淀粉酶之测定——温斯罗(Winslow)氏法152

廿三、17-酮类固醇(17-Ketosteroids)之测定——坎汉(Cahen)氏与萨尔脱(Salter)氏法153

廿四、隐血之检验154

1.改良联苯胺(Benzidine)试法154

2.愈创树脂(Guaiac)试验155

廿五、含铁血黄素之检验——罗斯(Rous)氏试验156

1.沙柯斯基(Salkowski)氏闪白氨基酸试验157

廿六、闪白氨基酸与陈乾酪酸之检验157

2.莫纳(M?rner)氏陈乾酪酸试验157

廿七、黑尿酸之检验158

廿八、黑尿素之检验—伏杰克-卜莱克(Von Jaksch-Pollak)氏法158

廿九、乳糜尿之检验158

三十、欧立区(Ehlrich)氏重氮反应159

1.哈莱(Hallay)氏木素试法160

2.欧立区(Ehrlich)氏试剂法160

一、磺胺类药物之检验160

三、巴比特鲁之检验161

二、溴化物之检验161

2.台尔莫聂柯(Delmonico)氏定量测定161

1.氯化金法161

2.硝酸法161

1.定性试验161

四、吗啡之检验162

1.马贵斯(Marquis)氏试验162

2.弗洛德(Froehde)氏试验162

五、铅之检验163

3.曼特林(Mandeline)氏试验163

1.定性试验——克鲁泊斯笃(Klopstock)氏与库瓦基(Kowarki)氏法163

2.定量测定——发霍(Fairhall)氏法164

六、汞之检验——伏格尔(Vogel)氏与李(Lee)氏法164

第五节 显微镜检验165

一、尿液显微镜检验之一般技术165

二、无机沉淀物质165

第四节 尿内药物及毒物之检验166

三、有机沉淀物质172

五、动物寄生虫179

四、外来物质179

六、爱迪斯(Addis)氏有机沉淀物计数180

一、结核杆菌181

第六节 细菌学检验181

二、淋球菌182

三、细菌培养183

第七节 肾脏机能试验184

一、酚红排泄试验184

2.萧(Shaw)氏静脉注射法185

1.朗屈(Rowntree)氏与盖勒德(Geraghty)氏肌肉注射法185

二、穆生沙(Mosenthal)氏试餐试验187

三、浓缩与稀释试验——伏哈特(Volhard)氏与发尔(Fahr)氏法188

四、脑垂体后叶素注射试验——苏特曼(Sodernan)氏及恩格哈脱(Engelhardt)氏法189

五、血中非蛋白氮等之测定190

六、尿素清除试验——莫勒(Moller)氏麦克英托虚(Mclntosh)氏与范斯莱克(Van Slyke)氏法191

七、刚果红试验195

第八节 妊娠诊断试验198

一、阿喜(Aschheim)氏与宋德(Zondek)氏小白鼠试验199

二、阿喜(Aschheim)氏与宋德(Zondek)氏定量试验199

三、菲德门(Freidman)氏家兔试验199

四、格利麦尼尼(Galli Mainini)氏雄蟾蜍试验200

五、雄青蛙试验202

第四章 粪便204

第一节 标本之收集204

一、量205

第二节 理学检验205

二、次数205

三、性状206

四、色206

五、臭206

第三节 化学检验207

七、粘液207

九、寄生虫207

十、乳凝块207

六、反应207

八、粪石207

2.利文(Levin)与氏与华脱(Watt)氏法208

一、隐血之检验208

1.改良联苯胺(Benzidine)法208

3.爱弗斯(Alvarez)氏与瑞忒(Wright)氏改良之格莱奇生(Gregersen)氏法209

4.赫尔(Hoerr)氏等愈创树脂法209

二、胆红质之检验210

1.赫柏脱(huppert)氏法210

四、尿胆元之测定——斯巴克曼(Sparkman)氏法211

三、尿胆素之检验——许密脱(Schmidt)氏法211

2.甘麦林(Gmelin)氏法211

1.定性试验212

五、脂肪之检验212

2.改良之萨克松(Saxon)氏定量测定法213

第四节 显微镜检验215

第五节 肠寄生原虫之检验218

2.不染色涂片检验218

一、检验技术218

(一)生理盐水涂片218

(二)蒸馏水涂片218

1.标本之收集218

(二)杜纳逊(Do-naldson)氏碘-伊红染液219

(三)铁苏木素盐水涂片219

(三)柯福(Kofoid)氏改良杜纳逊氏碘-伊红染液219

3.碘液染色法219

(一)狄恩托尼(D'antoni)氏碘液219

(五)卢戈(Lugol)氏碘液220

4.铁苏木素染色法——海登汉(Heidenhain)氏法220

(四)碘溶液220

(一)比克(Boeck)与特博勒(Drboh'av)氏法222

5.浓集检验法——福斯脱(Faust)硫酸锌离心浮集法222

6.培养法222

8.乙状结肠镜检法223

(二)赫格纳(Hegner)氏法223

7.血清学检验法223

二、寄生原虫之分类224

三、根足虫网寄生原虫225

1.痢疾变形虫225

2.结肠变形虫227

微小内蜒变形虫227

4.布西利氏嗜碘变形虫228

5.脆弱变核变形虫228

2.人肠毛滴虫231

四、鞭毛虫网寄生原虫231

1.梅斯尼氏唇鞭毛虫231

3.阴道毛滴虫232

4.拉穆氏贾第鞭毛虫232

5.中华肠内滴虫233

六、纤毛虫网寄生原虫234

结肠小袋纤毛虫234

五、胞子虫网寄生原虫234

(一)离心沉淀法237

一、检验技术237

1.直接涂片检验法237

第六节 肠寄生蠕虫之检验237

2.浓集检验法237

(二)重力沉淀法238

(四)盐水浮集法238

(三)醋酸-醚浓集法238

(五)硫酸锌离心浮集法239

(六)孵化法239

(七)直肠活体组织检查法242

(八)吸取肠粘膜标本检查法243

(九)肝脏活体组织穿刺检查法243

(十一)幼虫培养检查法244

(十)肛门拭子检查法244

(十二)血清学检验法244

(十四)司徒(Stoll)氏虫卵计数法245

(十五)粪便标本保存法245

(十三)成虫计数法245

(十六)成虫、幼虫、虫卵之保存法246

二、人体寄生蠕虫之分类247

三、线虫网寄生蠕虫250

1.蛔虫251

2.鞭虫253

3.?虫253

4.钩虫254

5.肠类圆虫257

6.旋毛虫260

四、吸虫网寄生蠕虫261

1.血吸虫——日本血吸虫262

2.姜片虫264

3.异形吸虫264

5.中华分枝睪吸虫265

4.横川氏吸虫265

6.肝瓜仁虫266

7.肺并殖器吸虫267

五、条虫网寄生蠕虫267

1.有钩条虫268

2.无钩条虫270

4.包生条虫272

3.短小包膜条虫272

5.宽节裂类条虫274

六、蠕虫虫卵简易检索法275

第七节 细菌学检验276

标本之收集与处理276

粪便内常见之细菌277

(二)僠曲夫(Petroff)氏浮集法278

(一)安替佛民(Antiformin)法278

粪便之细菌培养278

革兰氏染色法278

抗酸性染色法278

第五章 脑脊髓液279

第一节 标本之收集279

第二节 理学检验281

一、压力282

二、透明度283

四、色283

三、凝块283

第三节 化学检验284

1.罗斯-琼斯(Ross-Jones)两氏试验284

2.潘台(Pandy)氏试验284

一、蛋白质定性试验284

3.诺乃-爱泼脱(Nonne-Apelt)两氏试验285

4.李文生(Levinson)氏试验285

5.色氨基酸试验286

二、蛋白质定量测定286

1.林树模氏法286

2.邓尼斯(Dennis)与爱尔(Ayer)氏改良之磺柳酸法287

1、简易半定量测定法288

三、葡萄糖之测定288

2.福林(Folin)氏与吴宪氏法289

四、氯化物之测定291

1.华德霍(Whitehorn)氏法291

2.铬酸钾指示剂法293

五、胶体金试验——波罗斯凯耶(Borowskaja)氏改良之伦格(Lange)氏法294

六、胶体乳香试验——克丁(Cutting)氏法296

七、胶体安息香试验——吉兰(Guillain)氏、拉罗西(Laroche)氏与李契尔(Lechlle)氏法297

一、血球计数298

1.白血球吸管法298

第四节 显微镜检验298

3.毛细吸管法299

2.染色法299

二、分类计数300

第五节 细菌学检验301

一、直接涂片301

二、细菌培养302

第六节 血清学检验302

三、动物接种302

一、梅毒血清学试验302

二、抗脑膜炎球菌血清沉淀试验303

第一节 标本之收集306

第二节 理学检验306

第六章 滤出液与渗出液306

一、量307

二、色307

五、凝块形成307

第三节 化学检验307

一、李凡他(Rivalta)氏蛋白定性试验307

三、透明度307

四、比重307

二、蛋白质之测定308

三、葡萄糖之测定308

一、血球计数309

第四节 显微镜检验309

第五节 细菌学检验310

一、直接涂片310

二、分类计数310

三、动物接种311

第六节 各种滤出液与渗出液之特性311

一、胸膜液311

二、细菌培养311

四、滑膜囊液312

二、腹膜液312

三、心包液312

五、阴囊鞘膜积水313

六、包生条虫囊肿积水313

第七节 皮肤与粘膜渗液之检验314

一、眼314

二、耳315

三、鼻315

四、口腔与咽喉315

五、生殖泌尿道317

六、皮肤318

第七章 精液320

第一节 标本之收集320

第二节 理学检验320

一、量320

第三节 显微镜检验321

一、精子计数321

二、色321

三、稠度321

四、氢游子浓度321

二、活动力322

三、形态322

第四节 法医学上精液之鉴定324

一、精子之检视324

二、弗洛伦斯(Florence)氏试验324

三、血清学试验325

第一节 标本之收集326

第八章 痰液326

第二节 理学检验327

一、量327

二、色327

三、稠度327

四、分层327

十、支气管管型328

六、臭328

七、反应328

八、狄特立(Dittrich)氏痰栓328

九、肺石328

五、比重328

第三节 化学检验329

一、蛋白质之检验330

二、隐血之检验330

一、未染色标本之检验330

第四节 显微镜检验330

2.柯西曼(Curschmann)氏螺旋形体331

1.弹力纤维331

6.髓燐脂小球332

5.色素细胞332

3.契柯-莱登(Charcot-Leyden)两氏结晶332

4.胆固醇结晶332

7.牛放线菌332

8.真菌333

9.寄生虫333

二、染色标本之检验333

第五节 细菌学检验334

一、葡萄球菌及链球菌334

二、肺炎双球菌335

1.直接涂片检验335

三、肺炎杆菌335

四、流行性感冒杆菌335

五、百日咳杆菌335

(一)萋尔-纳尔逊(Ziehl-Neelsen)两氏染色法335

六、卡他球菌335

七、结核杆菌335

(二)葛倍(Gabbet)氏染色法337

(三)浦门(Pooman)氏染色法337

(四)郑子颖氏改良之浦门(Pooman)氏染色法337

(五)徐承荫氏改良之柯立(Konrich)氏法338

(七)萤光镜检法339

(六)冯塔斯(Fontes)氏之莫霍(Much)氏颗粒染色法339

2.消化与浓集法检验法340

(一)安替佛民(Antiformin)法340

(二)潘曲夫(Petroff)氏法340

(四)吉仑道(Gerundo)氏法341

(五)赛罗或汽油浮集法341

(三)亨克斯(Hanks)氏法341

3.培养检验342

一、支气管性气喘343

4.动物接种检验343

二、急性支气管炎343

第六节 重要疾病痰液之特征343

三、慢性支气管炎344

四、支气管扩张344

五、肺肿疡344

六、肺坏疽344

九、肺结核344

十、肺水肿344

七、大叶性肺炎344

八、支气管肺炎344

十二、肺梗塞345

十三、肺恶性瘤肿345

十一、肺慢性被动性充血345

胃液346

第九章 胃液及十二指肠液346

第一节 标本之收集347

第二节 理学检验348

五、粘液349

一、量349

二、色349

四、反应349

六、食物微粒349

三、臭349

七、分层350

一、游离盐酸之检验350

1.定性试验350

(一)托弗(T?pfer)氏法350

(二)波司(Boas)氏法350

(三)裘司勃(Guenzburg)氏法350

第三节 化学检验350

2.定量测定——托弗(T?pfer)氏法351

二、总酸度之测定——托弗(T?pfer)氏法351

四、结合盐酸之测定352

五、有机酸及酸盐之测定352

六、有机酸之测定352

三、游离酸度之测定352

七、酸缺少度之测定353

(二)改良之伍弗曼(Uffel-mann)氏法355

2.定量测定——司曲斯(Strauss)氏法355

1.定性试验355

(一)凯林(Kelling)氏法355

八、乳酸之测定355

九、胃蛋白酶之检验356

十、凝乳酶之检验——李吉尔*Riegel)氏法357

十一、胆汁之检验357

十二、血液之检验358

第四节 显微镜检验359

第五节 细菌学检验361

一、八联球菌361

二、化脓性球菌361

三、波司-奥本勒(Boas-Oppler)两氏杆菌361

四、结核杆菌——福莱(Foley)氏与安达司卡(Andosca)氏检验法362

三、血液内淀粉酶与脂酶之测定363

第一节 标本之收集363

第二节 理学检验363

十二指肠液及胆汁363

一、色364

二、透明度364

三、稠度364

第三节 化学检验364

二、胰淀粉酶之测定——吴格麦斯(Wohlg muth)氏法365

一、胰蛋白酶之测定——格罗斯(Gross)氏法365

三、胰脂肪酶之测定——梅尔(Myers)氏及方(Fine)氏法365

第四节 显微镜检验366

一、胰岛素分泌能力之检验367

二、十二指肠液内胰消化酶之测定367

第五节 细菌学检验367

第六节 胰腺机能试验367

五、粪便内胰消化酶之测定368

六、粪便内脂肪含量之测定368

七、许密脱(Schmidt)氏细胞核试验368

四、尿液内淀化酶之测定368

第十章 涎液370

第一节 标本之收集370

第二节 理学检验370

一、涎液淀粉酶之定性试验371

一、量371

二、比重371

三、反应371

第三节 化学检验371

二、尿素之检验372

1.涎液尿素之定量测定372

2.涎液尿素指数之测定——亨区(Hench)氏与欧特立区(Aldricch)氏法373

第四节 显微镜检验3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