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SIPRI年鉴 军备、裁军和国际安全 2004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编;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ISBN:750122535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085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1152页
- 主题词:军备-世界-2004-年鉴;裁军问题-世界-2004-年鉴;国际问题-安全-2004-年鉴
PDF下载
下载说明
SIPRI年鉴 军备、裁军和国际安全 2004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伊拉克战争:遗留给人们的问题与思考1
一、导言1
二、美国在全球安全中的作用与影响2
序言3
目录3
三、非对称威胁及其应对措施7
四、西方地盘扩大,但分歧加深12
五、机构是问题的根源,还是解决问题的途径14
六、伊拉克战争视作一场冲突19
七、伊拉克在其所在地区21
缩略语22
术语汇编22
八、军事—技术上的教训25
九、军备控制和防扩散的普遍教训27
十、从全球角度看伊拉克战争31
政府间机构和国际组织33
十一、结束语:个人权利33
第一部分 2003年的安全与冲突36
第一章 欧洲—大西洋的组织与关系36
第一节 导言36
第二节 美国的政策36
将本土安全战略付诸实施38
防止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41
第三节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越过边缘化42
伊拉克问题上的危机43
政府间机构和国际组织成员国44
国际安全支援部队:一项域外行动46
巴尔干国家48
防务能力49
第四节 欧洲联盟:追求一种战略功能51
宪法条约和政府间会议52
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56
追求防务政策58
走向欧洲的战略人格化61
第五节 更广泛的欧洲安全问题63
欧安组织寻求不太软的安全63
西巴尔干地区:前进和后退67
第六节 俄罗斯71
第七节 结论78
第二章 伊拉克战争:持久的争论和挑战79
第一节 导言79
第二节 通向战争之路81
第三节 战争83
战争的演进83
战争的方法88
联合作战89
空中力量90
技术90
特种部队91
城市战91
第四节 战后伊拉克94
过渡政治当局的建立96
经济重建的管理98
持续冲突变化着的模式101
表2.1 萨达姆·侯赛因跨台后伊拉克的政治、宗教和种族团体105
第五节 结论110
第一节 导言113
第三章 重大武装冲突113
第二节 国内冲突的持续性116
第三节 持久的国内冲突121
哥伦比亚121
以色列—巴勒斯坦125
斯里兰卡129
第四节 国内冲突的反复多变性131
布隆迪132
乌干达135
第五节 全面的和平进程137
科特迪瓦138
利比里亚141
苏丹144
第六节 “反恐战争”对国内冲突的影响147
俄罗斯(车臣)149
印度尼西亚(亚齐)152
菲律宾155
第七节 结论157
附录3A 1990~2003年重大武装冲突的模式160
一、全球模式160
二、地区模式161
表3A.2 1990~2008年至少爆发一场重大武装冲突的地区分布163
表3A.1 1990~2003年重大武装冲突的地区分布、数量和类别163
图3A.1 1990~2003年重大武装冲突的地区分布及总数164
2003年情况表中新增加的冲突165
三、冲突情况表中2003年的变化165
列入2002年而未列入2003年的冲突166
冲突烈度的变化168
表3A.3 2003年至少爆发一场重大武装冲突的地点170
附录3B 冲突数据的定义、来源及统计方法176
一、冲突定义176
二、资源来源178
三、统计方法179
第四章 多边和平行动180
第一节 导言180
第二节 联合国在冲突后重建和平中的作用184
第三节 地区性组织——回到中心地位?188
欧盟和北约在区域外的行动189
表4.1 1994—2003年在非洲的和平行动次数192
在非洲的地区性维和行动192
自愿国家联盟194
表4.2 1994—2003年由联合国和非固定联盟在世界范围实施的和平行动次数194
第四节 和平行动中的人员安全196
第五节 结论198
第六节 多边和平行动项目表200
表4.3 2003年多边和平行动202
第五章 冲突后的司法:国际法院的发展247
第一节 导言247
第二节 国际刑事法院一年来的进展248
主要成员的选举250
调查形式及诉讼战略253
美国对国际刑事法院的继续反对254
第三节 国际刑事特设法庭的经历256
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257
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258
第四节 在实施司法的过程中负担分摊?260
混合型法院260
塞拉利昂特别法院260
柬埔寨特别法庭262
伊拉克特别法庭263
第五节 结论265
第六章 中国的新安全多边主义及其对亚太地区的影响267
第一节 导言267
第二节 中国在地区多边安全机制中的参与270
东盟地区论坛270
上海合作组织274
第三节 地区多边安全谈判、外交与对话277
解决朝鲜核僵局的谈判278
同东南亚的对话与外交280
其他重要的多边倡议281
第四节 积极的军事接触283
地区性军队间活动283
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贡献285
表6.1 中国参加联合国和平行动情况(截至2003年12月31日)286
第五节 中国的安全多边主义面临的障碍289
第六节 结论:对亚太安全的影响293
第七章 国防改革和非洲联盟295
第一节 导言295
第二节 改革国防机构297
背景297
为塞拉利昂建立一个恰当和负责的国防架构298
南非:完成防务转型进程301
乌干达防务审议进程:在“严峻的周边环境”中的新需求304
军队复员与安哥拉的局部防务改革进程:功利性的改革307
第三节 带领非洲大陆前进:非洲联盟及和平与安全理事会的启动310
外部援助311
第四节 结论314
第一节 导言315
第八章 西巴尔干的安全部门改革315
第二节 外部因素317
第三节 安全改革面临的共同挑战321
第四节 五国在安全部门改革方面的进展325
阿尔巴尼亚325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329
克罗地亚334
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337
塞尔维亚和黑山341
科索沃344
第五节 结论349
第二部分 2003年军费开支和军备354
第九章 基于科学技术的军事革新:美国与欧洲354
第一节 导言354
第二节 基于科技的军事革新356
图9.1 基于科技的军事革新中的相互关系357
第三节 美国样本360
第四节 欧洲正在探索制定一项政策364
英国采取的政策365
欧盟正在走向基于科技的军事革新吗?367
欧盟基于科技的军事革新无关紧要吗?371
第五节 欧盟基于科技的军事革新之含义372
数据与透明372
军事革新和科研的道德标准374
竞争、安全和控制375
第六节 结论376
第十章 军费开支378
第一节 导言378
第二节 世界和地区军费开支379
表10.1 1994—2003年世界和地区军费开支估算380
全球资源对比382
表10.2 2001年军费开支、官方发展援助及外债(按收入分组)383
国防负担和公共开支的优先次序384
表10.3 2002年军费负担最高和最低的国家a:2000—2002年社会开支和军费开支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385
2003年的军费开支大国387
表10.4 2003年军费开支排名前15位的国家388
第三节 美国389
美国军费开支走势390
表10.5 美国1999—2008财年军费开支391
给予战争的拨款393
表10.6 2004财年对反恐战争的追加拨款394
新的筹资办法395
当前开支水平的经济影响及其可持续性397
第四节 当代“泰坦”阴影笼罩下的军费大国399
表10.7 1999—2003年15个军费大国中7个国家的军费开支400
日本401
英国404
法国408
中国411
俄罗斯414
印度415
巴西418
第五节 总结和结论421
附录10A 军费开支表424
表10A.1 1994—2003年各地区军费开支(固定美元)424
表10A.2 1994—2003年国家和地区军费开支(当地货币)431
表10A.3 1994—2003年国家和地区军费开支(固定美元)442
表10A.4 1994一2002年国家和地区军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453
附录10B 北约军费开支项目表468
表10B.1 1994—2003年北约在人员和装备上的军费开支468
附录10C 军费开支数据的来源和统计方法475
一、导言475
二、数据的用途476
三、数据的覆盖范围476
军费开支的定义476
四、统计方法477
估算477
计算478
五、数据的局限性480
六、资料来源481
二、联合国的报告制度482
一、导言482
附录10D 军费开支数据的报告482
表10D.1 联合国的报告简表483
三、SIPRI的报告制度484
四、2003年军费开支数据的报告情况484
表10D.2 SIPRI调查问卷485
表10D.3 2003年向SIPRI和联合国报告军费开支数据的情况(按地区划分)487
附录10E 伊拉克战争后中东地区的军费开支490
一、导言490
表10E.1 1989—1991年和2001—2003年中东地区的军费开支491
二、伊拉克及其邻国493
三、伊拉克与中东地区军费开支494
四、结论499
第十一章 军火生产500
第一节 导言500
表11.1 世界上100家最大的军火生产公司(不包括中国)在地区/国家所占的军火销售份额(2002年对比2001年)501
第二节 军火生产的发展趋势501
数量趋势:前100强军火生产公司502
表11.2 2001—2002年军火销售增长最大的公司a504
军火生产的集中化506
结构调整的方向510
第三节 伊拉克战争对军火工业的影响514
第四节 国际化动态518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军火工业518
表11.3 2003年美国在重要的军用系统上对国外供应商的依赖情况519
在欧洲一体化背景下的欧洲军火工业521
第五节 跨大西洋防务—工业关系中的技术转让问题526
美国对技术转让的限制527
美国对购买外国技术的限制529
跨大西洋军备合作中的美国技术转让问题531
解决跨国合作中技术转让问题的努力533
第六节 结论535
附录11A 2002年世界最大的100家军火生产公司537
一、选择标准和资料来源537
二、定义538
三、SIPRI 100家最大军火生产公司名单中的新公司539
表11A.2002年世界(除中国以外)100家最大的军火生产公司540
附录11B 2003年军火公司收购表548
表11B.1 2003年北美和西欧军火公司的主要收购活动548
二、俄罗斯联邦的军火工业552
行政安排552
一、导言552
附录11C 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军火工业552
表11C.1 俄罗斯军火工业的规模:设施(2002年)和劳动力(2001年)554
总规模与构成556
产量趋势556
表11C.2 2000—2003年俄罗斯军火工业的产量557
表11C.3 出口构成(军用和民用),武器工业局提供558
国家军事订单559
表11C.4 1999—2003年军品生产的内销和出口560
质量问题562
犹豫不决的重组563
与独联体国家的联系565
三、乌克兰的军火工业567
四、白俄罗斯的军火工业569
五、未来前景571
第一节 导言573
第十二章 国际武器转让573
第二节 武器供应国和接受国574
图12.1 1994—2003年主要常规武器国际转让的趋势575
主要供应国576
表12.1 1999—2003年10个最大供应国向38个最大接受国转让主要常规武器的情况577
其他供应国586
主要接受国589
国际武器禁运593
第三节 伊拉克战争对未来武器转让的影响594
2003年的情况发展595
远期影响599
第四节 武器转让报告与透明603
图12.2 1998—2002年国际武器出口的趋势604
国际透明度605
国家透明度608
第五节 结论609
附录12A 1999—2003年主要常规武器转让总额(按接受方和供货方排列)611
表12A.1 1999—2002年主要常规武器的接受方611
表12A.2 1999—2003年主要常规武器的供货方615
附录12B 2003年主要常规武器的贸易和许可生产登记情况619
表12B.1 2003年主要常规武器转让和许可生产登记情况(按接受方排列)619
附录12C 武器转让数据的资料来源与统计方法730
一、选择的标准和范围731
选择的标准731
主要常规武器:涵盖范围731
二、SIPRI的武器转让趋势—指示指数732
三、资料来源735
附录12D 弹道导弹技术供应国736
一、导言736
朝鲜738
二、弹道导弹供应国738
美国743
三、弹道导弹技术供应国745
中国746
俄罗斯和乌克兰748
其他供应国749
四、结论750
第十三章 生物武器以及进攻性生物武器活动的潜在征候754
第一节 导言754
第二节 生物武器如何定义?755
第三节 进攻性和防御性生物战活动759
第四节 判定与武器相关活动的途径765
区分这类活动的范例767
第五节 结论770
第一节 导言772
第三部分 2003年不扩散、军控与裁军772
第十四章 军备控制与不扩散的主要趋势772
第二节 2003年军备控制与不扩散的演变773
防扩散安全倡议779
减少来自海上贸易的恐怖威胁783
第三节 欧盟在军控、裁军和不扩散方面的做法785
对2003年通过的主要文件的说明和分析788
欧盟政策的未来方向793
第四节 军控法律和其他国际法分支的相互联系796
对于武器以外物项和材料的国际法律控制796
人道主义法律对武器的影响799
第五节 结论802
第十五章 核军控和防扩散803
第一节 导言803
第二节 伊朗与核扩散关切804
先前未宣布的核燃料循环设施的曝光805
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间的讨论806
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的最后期限807
表15.1 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相关的核基础设施(截至2004年1月1日)808
欧洲—伊朗联合宣言808
IAEA总干事关于在伊朗执行保障监督协议情况的报告810
IAEA理事会决议批评伊朗811
伊朗的附加议定书813
第三节 朝鲜核计划813
六方会谈814
裂变材料的生产815
铀浓缩计划816
朝鲜有核武器吗?817
应对朝鲜的核武器能力819
第四节 利比亚以及扩散关切819
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821
伊拉克调查小组(ISG)临时进展报告823
第五节 伊拉克核计划战后调查823
第六节 美俄核军控824
《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SORT)的批准和生效824
第七节 美国的新型核武器826
第八节 保障核材料及设备安全的国际合作828
2002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俄罗斯—美国三方倡议829
2003年美俄关闭钚反应堆协议829
第九节 结论830
附录15A 世界核力量832
一、导言832
表15A.1 2004年1月世界核力量(部署弹头的数量)833
二、美国核力量834
战略核武器834
非战略核武器836
新型核武器研究836
核弹头库存管理837
表15A.2 2004年1月美国核力量838
三、俄罗斯核力量840
表15A.3 2004年1月俄罗斯核力量841
四、英国核力量844
表15A.4 2004年1月英国核力量846
五、法国核力量846
核理论848
表15A.5 2004年1月法国核力量848
六、中国核力量849
表15A.6 2004年1月中国核力量850
七、印度核力量851
核武库估计851
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852
表15A.7 2004年1月印度核力量852
核指挥和控制854
八、巴基斯坦核力量855
表15A.8 2004年1月巴基斯坦核力量855
弹道导弹856
九、以色列核力量857
表15A.9 2004年1月以色列核力量858
附录15B 弹道导弹防御859
一、导言859
二、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859
表15B.1 美国导弹防御局2002—2006财年的资金861
初始防御能力862
表15B.2 美国导弹防御各主要项目概览,截至2004年1月1日862
三、国际上导弹防御的发展867
欧洲867
北约868
俄罗斯与导弹防御合作869
日本870
以色列872
四、结论873
第十六章 生化战的新发展与军备控制874
第一节 导言874
第二节 生物武器裁军876
《禁生武公约》2003年缔约国会议876
第三节 化学武器裁军883
《禁化武公约》第一次缔约国审议大会883
《禁化武公约》缔约国大会885
化武销毁887
对拥有和转让的指称892
第四节 扩散指称及过去活动892
情报在指称中的作用895
过去的生化武器活动896
第五节 在伊拉克的有关活动897
导言897
有关伊拉克能力方面的评估899
联合国核查活动901
联军核查活动902
伊战后监核会的情况906
第六节 防止生化战的其他努力908
防扩散努力909
执法活动909
第七节 结论912
一、导言914
附录16A 非典流行:对传染性疾病和生物武器威胁的控制914
表16A.1 非典疑似病例累计数(2002年11月至2003年7月)915
二、一种新疾病的出现916
抗击非典: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组织的作用918
三、关于非典尚未解决的问题920
四、计算代价:非典和其他正在出现的疾病对全球的挑战922
五、从非典爆发中吸取的教训924
国际交流与合作924
预案925
信息公开是防治突发性疾病的有力工具926
六、对付把疾病用作武器的教训:《禁生武公约》的作用928
关于《禁生武公约》的作用930
七、结论932
第一节 导言935
第十七章 常规军备控制935
第二节 欧洲军备控制936
欧安组织第一届年度安全审议会与军备控制936
欧常裁条约及有关承诺937
表17.1 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及其1A中关于从大西洋到乌拉尔地区规定的武器上限和成员国实际拥有的数量(截至2004年1月1日)940
第三节 巴尔干地区的军备控制与信任措施947
第四节 欧洲的信任措施与稳定950
裁减小武器方面的进展951
关于安全领域政治军事层面的行为准则952
弹药和爆炸物储存所引起的安全风险954
希腊与土耳其之间的信任措施协议956
第五节 开放天空条约957
第六节 西半球的信任措施与安全958
第七节 战争遗留爆炸物961
第八节 结论963
第一节 导言965
第十八章 转让控制与销毁计划965
第二节 2003年多边转让控制机制的主要动向966
表18.1 多边武器与技术转让控制机制成员国一览表(截至2004年1月1日)967
澳大利亚集团969
导弹技术控制制度970
核供应国集团972
第三节 瓦森纳安排974
第四节 欧盟内采取的供应方措施978
《欧盟武器出口行为准则》980
第五节 控制武器转让问题982
对武器销售中介的控制982
对便携式防空系统的控制985
第六节 合作销毁武器方面的动向988
八国集团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材料扩散的全球伙伴计划990
第七节 结论993
第一节 导言995
第十九章 军控条约的退约问题995
第二节 条约法与军控条约中的退约条款997
军控条约中的退约条款999
对“特殊事件”规则的评估1001
表19.1 多边和双边军控条约中基于“特殊事件”模式的退约条款1001
第三节 国家退约实例1003
朝鲜退出《核不扩散条约》1003
美国退出《反导条约》1008
第四节 结论1010
附件1014
附件A 军控与裁军协定1014
附件B 2003年大事记1049
作者简介1066
本书摘要1076
热门推荐
- 2757111.html
- 1287662.html
- 2786515.html
- 2539436.html
- 1245356.html
- 190997.html
- 1957169.html
- 2410189.html
- 25188.html
- 31060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40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78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61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14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15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50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4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7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99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1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