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贫困治理制度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郑志龙,丁辉侠,孙远太,李婉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5704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贫困问题-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贫困治理制度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理论38
一、制度产生的史实依据38
二、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41
三、制度功能的环境影响44
四、制度优劣的多维标准47
五、制度属性的阶级分野51
六、制度体系的多种层次53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学说的发展逻辑56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治理思想56
(一)马克思、恩格斯贫困治理思想的产生缘起56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贫困根源的揭露60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贫困治理的路径选择67
二、列宁领导苏俄的贫困治理实践74
(一)苏俄贫困治理的战略意义和制度优势74
(二)苏俄贫困治理的途径和目标76
(三)苏俄贫困治理的策略和方法77
(四)苏俄贫困治理的政策保障79
三、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学说的中国化81
(一)毛泽东的贫困治理思想81
(二)邓小平的贫困治理理论88
(三)江泽民的贫困治理思想93
(四)胡锦涛的贫困治理思想96
(五)习近平的贫困治理思想98
四、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学说的理论特质104
(一)制度变革是贫困治理的基本前提105
(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贫困治理的根本途径110
(三)人民群众是贫困治理的主体力量112
(四)党的领导是贫困治理的坚强保证113
(五)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贫困治理的重要目标116
第三章 中国贫困治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19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贫困治理制度(1949—1978年)119
(一)社会主义制度:贫困治理的制度基础120
(二)土地所有制度:贫困治理的基本保障121
(三)全面就业制度:贫困治理的基本保障123
(四)社会救济制度:贫困治理的基本制度124
二、改革开放初期的贫困治理制度(1979—1993年)126
(一)土地制度:农村普遍性贫困的治理126
(二)农产品流通制度:农村收入性贫困的治理128
(三)乡镇企业发展制度:农村发展性贫困的治理132
(四)扶贫开发制度:农村集中性贫困的治理134
三、市场经济初期的贫困治理制度(1994—2000年)137
(一)扶贫攻坚计划:贫困治理的国家战略138
(二)东西协作制度:贫困治理的区域帮扶141
(三)部门定点制度:贫困治理的业务帮扶143
(四)国际合作制度:贫困治理的交流帮扶146
(五)劳动力转移制度:贫困治理的就业帮扶147
四、新世纪以来的贫困治理制度(2001年至今)150
(一)扶贫开发纲要:贫困治理的战略规划150
(二)税费改革制度:贫困治理的反哺举措155
(三)社会保障制度:贫困治理中的共享举措156
(四)教育培训制度:贫困治理的人力资本投资举措159
(五)贫困监测制度:贫困治理的绩效改进举措161
第四章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实践的制度分析164
一、农村贫困的制度成因164
(一)新中国成立前农村贫困的制度成因164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贫困的制度成因166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贫困的制度成因172
二、农村贫困治理的制度体系179
(一)增长型贫困治理制度180
(二)救助型贫困治理制度190
(三)保障型贫困治理制度195
(四)发展型贫困治理制度198
三、农村贫困治理的制度绩效202
(一)农村贫困治理制度绩效的评价标准202
(二)农村贫困治理制度的内在绩效204
(三)农村贫困治理制度的外在绩效217
四、农村贫困治理的实践经验230
(一)坚持改革开放的贫困治理道路230
(二)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贫困治理格局231
(三)坚持开发式的贫困治理方针233
(四)坚持精准扶贫因类施策的贫困治理方略234
(五)坚持普惠特惠相结合的贫困治理政策235
第五章 中国城市贫困治理实践的制度分析237
一、中国城市贫困的状况及其特征237
(一)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发展237
(二)中国城市贫困规模的判断240
(三)中国城市贫困群体的特征245
二、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制度成因250
(一)制度转型与城市贫困250
(二)制度缺失与城市贫困256
(三)制度排斥与城市贫困260
三、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的制度实践263
(一)最低工资制度的实践264
(二)失业保险制度的实践266
(三)城市低保制度的实践269
四、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的制度体系272
(一)贫困治理的预防型制度272
(二)贫困治理的救助型制度277
(三)贫困治理的发展型制度279
五、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的制度绩效280
(一)城市贫困治理制度的实施281
(二)城市贫困治理的内在绩效285
(三)城市贫困治理的外在绩效288
六、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的制度逻辑294
(一)政府型贫困治理294
(二)整体型贫困治理295
(三)渐进式贫困治理296
(四)发展型贫困治理297
第六章 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贫困治理的制度创新298
一、目标导向:提升治理能力298
(一)贫困治理:政府不可回避的责任299
(二)政府贫困治理能力的基本要素301
(三)政府贫困治理能力的现实状况304
二、结构优化:变革组织制度306
(一)优化贫困治理组织体制307
(二)整合政府贫困治理体制309
(三)健全政府与社会协作机制312
三、机会创造:完善共享制度313
(一)健全发展型社会政策314
(二)健全能力提升机制317
(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319
四、过程保障:健全管理制度320
(一)健全精准扶贫机制321
(二)健全治理参与机制323
(三)健全政府购买机制325
(四)健全资源传递机制327
五、绩效改进:建立评估制度330
(一)健全评估主体选择机制330
(二)健全评估指标构建机制332
(三)健全评估结果运用机制334
参考文献336
后记355
热门推荐
- 3024449.html
- 473480.html
- 2932856.html
- 1016137.html
- 505923.html
- 1150459.html
- 776321.html
- 2022581.html
- 3170538.html
- 30116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61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69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91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25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25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1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81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52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80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0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