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病毒性肝炎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伯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4060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039页
- 文件大小:405MB
- 文件页数:1072页
- 主题词:病毒性肝炎-诊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病毒性肝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1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的定义与概念1
第二节 乙型肝炎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展望2
一、HBV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病毒学2
二、HBV的流行病学2
三、乙型肝炎发病机制3
四、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3
五、肝衰竭的治疗4
第三节 丙型肝炎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展望4
一、HCV生物学特性4
二、HCV流行病学5
三、丙型肝炎发病机制和病理5
四、HIV协同/重叠HCV感染5
五、HCV抗病毒治疗5
六、HCV疫苗的研究6
第四节 丁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展望6
第五节 甲型、戊型肝炎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展望6
一、甲型肝炎6
二、戊型肝炎6
第六节 新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现状与展望6
第七节 隐源性肝炎的研究现状与展望7
第八节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7
第二章 肝的解剖与结构11
第一节 概述11
第二节 肝的形态11
第二节 肝的腹膜连结12
第四节 肝的位置和毗邻12
第五节 肝的分叶与分段13
第六节 肝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14
一、肝动脉14
二、门静脉14
三、肝静脉14
四、胆道系统15
五、下腔静脉16
六、肝的淋巴和神经16
第七节 肝的微细结构16
一、肝小叶17
二、门管区18
三、肝内血液循环18
四、肝内胆汁排出途径18
第三章 肝脏的生理19
第一节 肝脏的生理解剖结构19
一、肝小叶19
二、门管区21
三、门管小叶和肝腺泡21
四、肝的间质22
五、肝的淋巴和神经22
第二节 肝脏的生理功能22
一、肝脏的物质代谢功能22
二、肝脏的胆汁分泌功能24
三、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25
四、肝脏的免疫功能25
五、肝脏的凝血功能26
六、其他26
第三节 肝脏的调节功能26
一、肝脏对糖类代谢的调节26
二、肝脏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26
三、肝脏对脂类代谢的调节27
四、肝脏的免疫调节作用27
五、肝脏对血流量的调节28
六、肝脏对水盐代谢的调节28
第四章 肝脏与免疫30
第一节 肝脏的免疫功能31
一、肝脏中的免疫细胞及其功能31
二、肝脏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作用37
三、肝脏的急性期反应38
四、肝脏诱导免疫耐受38
五、肝脏免疫细胞的凋亡41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肝损伤41
一、病毒性肝炎41
二、自身免疫性肝病43
三、酒精性肝病46
四、肝移植46
第五章 肝病的症状和体征54
第一节 肝病的症状54
一、食欲缺乏54
二、乏力54
三、腹胀54
四、腹痛55
五、恶心与呕吐55
六、发热55
七、皮肤瘙痒55
八、大小便颜色改变55
九、血糖异常症候群56
十、消化道出血56
第二节 肝病体征56
一、黄疸56
二、腹水58
三、水肿60
四、肝脏肿大或缩小60
五、脾大60
六、蜘蛛痣及肝掌61
七、肝病面容61
八、腹壁静脉曲张62
九、肝臭62
十、心动过缓62
十一、肝性脑病62
十二、胸水63
十三、Kayser-Fleischer环64
第六章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66
第一节 相关病理基础知识66
一、送检标本取材的规范化66
二、标本切片、染色的规范化67
三、相关的分子病理学检查69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基本病变71
一、变质71
二、炎细胞浸润74
三、增生75
第三节 其他相关病理改变78
一、毛玻璃样变性78
二、砂粒核变性78
三、肝细胞核内空泡78
四、肝脂肪变性78
五、胆汁淤积79
六、肝细胞色素79
七、肝细胞内包涵体80
第四节 病毒性肝炎的分类81
第五节 有关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半定量评分系统83
一、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半定量评分系统83
二、评分结果的解释86
第七章 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与诊断88
第一节 肝功能检测88
一、血清酶活性测定88
二、胆红素代谢试验99
三、蛋白质代谢试验101
四、肝脏的凝血功能检测105
五、血糖测定106
六、脂类代谢试验108
七、肝纤维化的生物化学检测110
八、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和铁蛋白的测定111
九、血清铜和铜蓝蛋白测定113
十、免疫学检测115
十一、甲胎蛋白检测116
十二、内毒素的测定117
第二节 血清学检测118
一、血清学检测常用技术118
二、血清学检测的常见项目121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检测125
一、HBV的分子生物学检测125
二、丙型肝炎分子生物学检测131
三、HCV基因分型的检测132
四、其他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133
第四节 肝脏活体组织检查135
一、肝活检的指征和意义135
二、经皮肝活检135
三、活检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38
四、肝活检可能存在的不足138
五、可能的替代方法139
第八章 病毒性肝炎的影像学检查与诊断143
第一节 病毒性肝病的CT和MRI检查与诊断143
一、肝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143
二、肝脏的比较影像学150
三、肝炎的影像学表现152
四、肝硬化的影像学诊断153
五、肝癌的影像学诊断156
第二节 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166
一、概论166
二、正常肝脏、胆囊及脾脏的超声解剖167
三、正常肝脏、胆囊、脾脏的超声检查方法及测量170
四、正常肝脏、胆囊及脾脏的超声声像图172
五、急性肝炎病理学改变及声像图表现177
六、慢性肝炎病理学改变及声像图表现178
七、重症肝炎病理学改变及声像图表现180
八、病毒性肝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180
九、病毒性肝炎的鉴别诊断181
十、肝硬化182
十一、原发性肝癌184
十二、超声在黄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191
十三、病毒性肝炎常见合并症的超声改变193
十四、急性、亚急性及慢性重症肝炎三者的声像图194
第三节 肝病的介入诊断与治疗195
一、DSA在肝病中的应用195
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介入治疗198
三、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209
四、影像引导经皮穿刺肝癌局部消融治疗213
五、其他介入技术217
六、肝癌介入治疗的选择218
第四节 核素显像在肝胆疾病中的应用222
一、肝胶体静态显像222
二、肝动态血流及血池显像224
三、肝癌阳性显像226
四、肝受体显像228
五、肝动脉灌注显像230
六、肝胆显像230
七、肝胆显像在移植肝监护中的应用232
八、经直肠给药门静脉显像评价门静脉循环234
第五节PET/CT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237
一、PET/CT的检查机制237
二、PET/CT显像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238
三、FDG PET/CT检查的注意事项238
四、适应证及禁忌证239
五、PET/CT显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239
第六节 消化内镜在肝胆疾病中的应用247
一、消化内镜应用简介248
二、消化内镜在门脉高压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248
三、消化内镜在几种常见肝胆胰疾病中的 应用261
第九章 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267
第一节 常用护肝药物267
一、抗氧自由基肝损伤类267
二、抗炎、降转氨酶类269
三、保护肝细胞膜类272
四、促进肝代谢解毒类274
五、促进细胞修复再生类276
六、退黄疸药物277
七、治疗肝性脑病药物278
八、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281
九、其他对症治疗药物282
十、肝纤维化的治疗药物283
第二节 抗病毒治疗药物286
一、干扰素286
二、核苷类似物291
三、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301
四、免疫调节治疗药物301
五、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304
下篇309
第一章 甲型病毒性肝炎309
第一节 概述309
一、概念309
二、甲型肝炎的发现与病原体HAV确认的过程309
三、我国近年历史上甲型肝炎的重大流行事件及对社会的危害和影响309
四、在甲型肝炎防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问题与展望310
第二节 病原学310
一、甲型肝炎病毒分类310
二、形态结构与理化特征310
三、分子生物学特征311
四、病毒培养与实验动物模型314
五、感染的免疫反应315
第三节 流行病学315
一、概况315
二、传染源315
三、传播途径316
四、人群易感性318
五、流行特征319
第四节 免疫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320
一、免疫发病机制320
二、病理变化321
第五节 临床表现321
一、潜伏期321
二、一般临床经过322
三、主要临床表现322
四、合并症与并发症323
五、临床类型324
第六节 实验室检查324
一、常规检查324
二、生化检查324
三、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查325
四、肝穿刺活组织检查325
五、HAV的分离及培养325
第七节 临床诊断325
一、流行病学资料325
二、临床表现325
三、实验室检查结果325
四、病原学检查结果325
五、影像学检查326
第八节 鉴别诊断326
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的鉴别326
二、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的鉴别326
三、与其他常见病毒性肝炎的鉴别326
第九节 治疗326
一、护理326
二、适当休息326
三、合理饮食327
四、护肝与对症治疗327
第十节 预后327
第十一节 预防327
一、特异性预防327
二、非特异性预防329
第二章 乙型病毒性肝炎334
第一节 概述334
一、概念334
二、HBV的发现及诊疗大事记334
三、乙型肝炎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和影响335
四、乙型肝炎防治方面取得的成就、问题与展望335
第二节 病原学336
一、分类336
二、形态结构与理化特征336
三、分子生物学337
四、病毒培养与实验动物模型342
第三节 流行病学343
一、流行概况344
二、传染源345
三、传播途径345
四、人群易感性347
五、流行特征347
六、影响流行的自然与社会因素347
七、血清流行病学348
八、分子流行病学348
第四节 发病机制与病理350
一、HBV在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350
二、乙型肝炎的免疫发病机制351
三、HBV感染的慢性化机制358
四、HBV感染各临床类型的发生机制359
五、乙型肝炎的肝外损害360
六、乙型肝炎的病理生理362
七、乙型肝炎病理学363
第五节 临床表现372
一、乙型肝炎的潜伏期372
二、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372
三、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症状和体征372
四、临床类型374
五、特殊年龄组乙型肝炎的特点375
六、并发症376
第六节 实验室检查与特殊检查377
一、常规检查377
二、血清免疫学标记物383
三、分子生物学指标检查385
四、肝穿刺活组织检查385
第七节 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385
一、临床分型与分期385
二、实验室诊断386
三、鉴别诊断387
第八节 治疗389
一、护肝治疗389
二、抗病毒治疗392
三、基因治疗400
四、重型乙型肝炎的治疗405
第九节 乙型肝炎的预后405
第十节 乙型肝炎的预防406
一、管理传染源406
二、切断传播途径406
三、保护易感人群406
第三章 丙型病毒性肝炎417
第一节 概况417
一、HCV的发现简史417
二、HCV 5-1-1片段的克隆及其历史意义418
三、丙型病毒性肝炎对公众健康的影响419
四、我国丙型肝炎研究现况及展望420
第二节 病原学420
一、HCV的生物学特性420
二、HCV的基因组结构420
三、HCV基因组的表达产物422
四、HCV的变异和类似株423
五、HCV的基因型424
六、HCV的复制425
第三节HCV的体外复制和动物实验感染模型427
一、HCV在体外细胞中的复制427
二、HCV动物感染模型的研究428
第四节 流行病学429
一、传染源429
二、传播途径429
三、易感者431
四、流行特征431
第五节 发病机制432
一、病毒的直接作用432
二、免疫发病机制433
三、细胞凋亡在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435
四、细胞因子的作用435
五、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机制435
六、肝移植后HCV复发的发病机制436
第六节 丙型肝炎病理学436
一、急性丙型肝炎437
二、慢性丙型肝炎437
三、肝纤维化和肝硬化439
四、ALT持续正常的慢性HCV感染者的病理变化439
五、丙型肝炎的分子病理学检测440
第七节 临床表现441
一、急性丙型肝炎441
二、亚临床感染和无症状HCV携带状态442
三、慢性丙型肝炎442
四、重型肝炎442
五、隐匿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442
六、丙型肝炎与自身免疫性肝炎443
七、HCV感染与酒精性肝病443
八、HCV感染的肝外表现444
九、HCV感染与肝细胞肝癌446
十、HCV感染与脂肪肝446
十一、HCV感染与糖尿病446
十二、HCV/HIV的混E合感染447
十三、HBV/HCV重叠感染447
第八节 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448
一、血清生化检查448
二、肝纤维化的检测449
三、肝细胞癌的监测449
四、肝组织活检病理检查449
五、HCV抗体的检测450
六、重组免疫印迹试验451
七、抗-GOR抗体451
八、HCV RNA检测452
九、HCV RNA的基因分型453
十、血清HCV抗原的检测453
十一、肝组织内HCV抗原、HCV RNA的检测453
第九节 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453
一、急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453
二、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453
三、围生期HCV感染的诊断454
四、丙型肝炎的鉴别诊断454
第十节 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及预后因素455
一、HCV感染的自然病程455
二、垂直获得性HCV感染的自然病程455
三、肝移植后丙型肝炎复发的自然病程456
四、影响丙型肝炎转归的因素456
第十一节 治疗457
一、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回顾与展望457
二、一般治疗457
三、抗病毒治疗458
第十二节 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468
一、基因治疗概况468
二、反义DNA和反义RNA468
三、核酶469
四、RNA干扰469
五、作用于不同靶位的抗-HCV药物470
第十三节 丙型肝炎患者的随访监测472
一、对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的随访监测472
二、对于无治疗指征或存在禁忌证及不愿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的随访472
三、慢性肾病患者中HCV感染的监测472
第十四节 预防474
一、预防HCV感染的措施474
二、疫苗研制的进展475
三、基因疫苗的展望476
第四章 丁型病毒性肝炎485
第一节 概论485
一、HDV的发现简史485
二、丁型病毒性肝炎对公众健康的影响485
第二节 病原学485
一、HDV的生物学特性485
二、HDV的基因组结构487
三、HDV基因组的表达产物487
四、HDV的变异488
五、HDV的基因型489
六、HDV的复制与生活周期490
第三节HDV的体外复制和动物实验感染模型494
一、HDV在体外细胞中的复制494
二、HDV动物感染模型的研究494
第四节 流行病学495
一、传染源495
二、传播途径495
三、易感人群495
四、流行特征495
第五节 发病机制497
一、病毒的直接作用497
二、免疫发病机制498
三、细胞凋亡在丁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498
四、细胞因子的作用499
五、HDV与HBV感染的关系499
第六节 病理500
一、组织病理改变500
二、丁型肝炎肝组织的免疫组化病理501
三、免疫电镜502
第七节 临床表现502
一、临床特征502
二、HDV与HBV同时感染503
三、HDV与HBV重叠感染505
四、临床分型505
五、HDV感染与肝细胞性肝癌506
六、HDV与HIV协同感染506
七、HDV感染的肝外表现506
第八节 丁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506
一、血清生化检查506
二、HDV抗原和抗体的检测506
三、HDV RNA检测508
四、肝纤维化的检测508
五、肝细胞癌的监测509
六、肝组织活检病理检查509
第九节 临床诊断509
一、诊断原则509
二、诊断标准509
第十节 丁型肝炎的自然病程及预后因素510
一、HDV感染的自然病程510
二、预后510
第十一节 治疗511
第十二节 预防512
一、预防HDV感染的措施512
二、疫苗研制的进展513
第五章 戊型病毒性肝炎517
第一节 概述517
一、HEV的发现简史517
二、戊型肝炎对公众健康的影响518
三、戊型肝炎研究现况及展望518
第二节 病原学520
一、HEV的生物学特征520
二、HEV的基因组结构522
三、HEV的基因型及地理分布524
四、HEV的复制525
五、病毒培养与实验动物模型526
六、感染后的免疫527
第三节 流行病学527
一、流行概况527
二、传染源528
三、传播途径530
四、人群易感性532
五、流行特征532
六、血清流行病学532
七、分子流行病学532
第四节 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534
一、发病机制534
二、病理变化534
第五节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535
一、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535
二、急性无黄疸型戊型肝炎536
三、重型戊型肝炎536
四、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536
第六节 临床诊断与预后538
一、流行病学史538
二、临床表现538
三、实验室诊断538
四、鉴别诊断538
五、预后与病后免疫力538
第七节 治疗538
一、一般治疗和支持治疗538
二、护肝及对症治疗538
三、中医中药治疗539
四、特殊治疗539
五、重型肝炎的治疗539
第八节 慢性HBV感染基础上的HEV感染540
一、概述540
二、病理与病理生理540
三、临床表现与预后541
第九节 戊型肝炎的预防策略541
第六章 新型病毒性肝炎546
第一节 概述546
第二节 病原学546
一、HGV/GBV-C的病原学546
二、TTV的病原学547
三、SEN V的病原学548
第三节 流行病学550
一、HGV/GBV-C的流行病学550
二、TTV的流行病学550
三、SENV的流行病学551
第四节 病理学551
一、HGV/GBV-C的病理551
二、TTV的病理552
三、SEN V的病理553
第五节 临床表现553
一、HGV/GBV-C在非甲-非戊型肝炎中的作用和地位553
二、HGV/GBV-C感染的自然史及HGV/GBV-C单独感染、重叠感染与肝病的联系553
三、TTV与各类肝病的关系554
四、SENV感染的临床意义554
第六节 实验室检查555
一、HGV/GBV-C感染的实验室检查555
二、TTV感染的实验室检查556
三、SENV感染的实验室检查556
第七节 诊断、治疗及预防557
一、HGV/GBV-C相关疾病诊治557
二、HGV/GBV-C相关疾病预防557
三、TTV相关疾病诊治557
四、TTV相关疾病预防557
五、SEN V相关疾病诊治557
第七章 重型肝炎562
第一节 重型肝炎概述562
一、重型肝炎的定义和分类562
二、重型肝炎的病原学563
三、重型肝炎治疗概况及存在问题564
第二节 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564
一、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564
二、重型肝炎的病理生理机制567
三、重型肝炎的病理改变570
第三节 临床表现575
一、重型肝炎的基本临床特征575
二、重型肝炎的分型575
三、重型肝炎的各种并发症576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581
一、常规检查581
二、生化检查581
三、病原学血清学检测582
四、分子生物学检查582
五、肝穿刺活组织检查583
六、影像学检查583
第五节 临床诊断583
一、临床分型与分期583
二、诊断标准及依据584
三、实验室诊断584
四、鉴别诊断586
第六节 重型肝炎的治疗587
一、重型肝炎治疗原则587
二、重型肝炎内科治疗的思路587
三、重型肝炎治疗的具体方法589
第七节 重型肝炎预后602
一、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因素602
二、重型肝炎预后的评估指标603
三、重型肝炎预后评估分析604
四、重型肝炎死亡原因分析604
第八节 重型肝炎预防604
第八章 病毒性肝炎的并发症与合并症609
第一节 消化系统并发症609
一、脂肪肝609
二、胃肠损害611
三、胰腺炎612
第二节 内分泌和代谢系统并发症615
一、肝源性糖尿病615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19
三、其他内分泌损害621
第三节 血液系统并发症622
一、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622
二、溶血性贫血623
第四节 泌尿系统并发症624
一、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624
二、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626
三、肝肾综合征628
第五节 呼吸系统并发症632
一、肝性胸水632
二、肝肺综合征635
第六节 循环系统并发症637
一、肝硬化性心肌病637
二、肝心综合征638
第七节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639
一、肝性脑病639
二、肝性脊髓病644
第八节 结缔组织并发症645
一、皮肤、骨、关节、肌肉和血管病变645
二、干燥综合征647
三、冷免疫球蛋白血症649
第九节 免疫抑制状态下的病毒性肝炎649
一、免疫抑制状态下的HBV复制650
二、免疫抑制状态下的HCV复制650
三、免疫抑制剂引起肝脏损害650
四、临床特征652
五、实验室检查653
六、治疗653
七、预后654
第十节 感染655
一、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655
二、胆道感染656
三、败血症657
四、寄生虫感染658
五、其他系统感染662
六、嗜肝病毒重叠或混合感染663
七、与免疫缺陷病毒混合感染667
第九章 肝纤维化与肝硬化676
第一节 概述676
第二节 病因学676
第三节 流行病学677
第四节 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677
一、发病机制677
二、病理变化682
第五节 临床表现683
一、代偿性肝硬化683
二、失代偿性肝硬化683
第六节 实验室检查与特殊检查685
一、常规检查685
二、肝功能检查685
三、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检测685
四、病原学检查686
五、免疫功能检查686
六、腹水检查686
七、影像学检查686
八、胃镜及腹腔镜检查687
九、肝穿刺活检687
十、肝弹性成像687
第七节 并发症687
第八节 临床诊断688
一、肝炎肝硬化临床诊断依据688
二、肝硬化的病理学诊断689
三、肝硬化肝功能代偿与失代偿的诊断689
四、肝硬化炎症病变活动度诊断689
五、病原学诊断689
第九节 鉴别诊断689
第十节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治疗692
一、治疗原则692
二、治疗方法692
第十一节 肝炎肝硬化的预后700
第十二节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预防700
第十章 原发性肝癌705
第一节 概述705
第二节 病因学706
一、肝炎病毒与肝硬化706
二、黄曲霉素707
三、饮水水源污染707
四、饮酒与吸烟707
五、遗传因素707
六、其他因素707
七、各因素间相互协同作用708
第三节 流行病学708
一、流行概况708
二、流行因素710
三、分子流行病学713
四、病理流行病学714
第四节 发病机制715
一、乙型肝炎715
二、丙型肝炎718
三、丁型肝炎718
四、黄曲霉素718
五、癌基因、抑癌基因718
第五节 病理学721
一、大体病理分型721
二、组织学分型721
三、早期肝癌的病理特征723
四、肝病背景723
五、肝癌的转移特点723
六、肝细胞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常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724
第六节 临床表现724
一、亚临床期肝癌724
二、临床期肝癌725
第七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728
一、实验室检查728
二、影像学检查730
三、肝癌的诊断原则732
四、诊断标准和临床分期732
五、鉴别诊断733
第八节 治疗734
一、治疗原则734
二、手术治疗734
三、放射介入治疗738
四、局部治疗739
五、放射治疗745
六、全身化疗746
七、分子靶向治疗747
八、生物治疗748
九、抗病毒治疗748
十、中医治疗748
十一、肝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749
第九节 预后749
一、患者因素750
二、肿瘤因素750
三、肝病背景750
四、治疗方法750
第十节 预防751
一、一级预防751
二、二级预防752
三、三级预防752
第十一章 肝移植761
第一节 概述761
第二节 肝移植的适应证和手术时机761
一、肝移植的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761
二、肝移植的手术时机768
第三节 肝移植等待期的内科治疗770
一、病毒血症的控制770
二、门脉高压症的处理772
第四节 肝移植手术的实施777
一、受体的术前准备777
二、肝移植手术麻醉783
三、原位肝移植手术及术式进展790
第五节 肝移植术后早期的处理与常见并发症796
一、肝移植术后早期的处理796
二、肝移植急、慢性排斥肝脏病理804
三、肝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806
四、肝移植术后的抗感染治疗814
五、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821
六、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824
第六节 肝移植术后肝炎复发的预防和治疗828
一、乙型肝炎828
二、丙型肝炎833
第七节 肝移植术后的生存质量835
一、影响生存质量的远期并发症835
二、术后的个人生活评价839
第十二章 婴儿肝炎综合征855
第一节 病因855
一、感染855
二、先天性代谢异常856
三、先天性胆管异常857
第二节 流行病学857
第三节 发病机制与病理858
一、发病机制858
二、病理学858
第四节 临床表现859
第五节 实验室检查859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860
第七节 治疗861
一、一般治疗861
二、病因治疗861
三、手术治疗861
四、中药治疗861
第八节 预后和预防862
第十三章 小儿病毒性肝炎863
第一节 病原学863
第二节 流行病学863
第三节 病理生理特点864
第四节 临床表现865
一、急性肝炎865
二、慢性肝炎865
三、急性肝衰竭866
四、肝硬化866
五、肝脏肿瘤866
第五节 并发症与合并症868
第六节 实验室检查869
第七节 诊断870
第八节 鉴别诊断870
第九节 预后872
第十节 治疗874
一、慢性乙型肝炎874
二、慢性丙型肝炎875
三、HIV/HCV混合感染875
四、器官移植、肾病患者875
五、血液病患者876
六、急性肝衰竭876
七、肝硬化与慢性肝衰竭876
第十一节 预防877
第十四章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884
第一节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流行特点884
一、甲型肝炎病毒884
二、乙型肝炎病毒884
三、丙型肝炎病毒884
四、丁型肝炎病毒885
五、戊型肝炎病毒885
第二节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生理变化886
一、妊娠期肝脏解剖886
二、血清酶学886
三、胆红素代谢886
四、蛋白质、脂肪和糖代谢886
五、其他代谢功能886
六、凝血功能887
第三节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887
一、急性肝炎887
二、慢性肝炎887
三、重型肝炎887
四、淤胆型肝炎887
五、肝炎肝硬化887
第四节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的并发症与合并症887
一、肝性脑病887
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887
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888
四、产后出血889
第五节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实验室检查889
一、常规及生化检查889
二、病原学检测889
第六节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诊断889
第七节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鉴别诊断890
一、妊娠剧吐890
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890
三、妊娠急性脂肪肝891
四、HELLP综合征892
五、妊娠高血压综合征892
六、妊娠期药物性肝损害892
第八节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治疗892
一、内科治疗原则892
二、产科治疗原则893
三、并发症治疗893
第九节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转归894
一、病毒性肝炎对母体的影响894
二、病毒性肝炎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895
三、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896
第十节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预防897
一、孕妇病毒性肝炎的预防897
二、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897
第十五章 老年病毒性肝炎900
第一节 老年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900
第二节 老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901
一、老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901
二、老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季节及性别分布特征901
三、老年病毒性肝炎的年龄分布901
第三节 老年病毒性肝炎病理生理特点901
一、老年人肝脏重量的变化901
二、老年人肝细胞的变化901
三、老年人细胞器的改变901
四、老年人肝功能的变化902
五、老年人免疫系统的变化902
第四节 老年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902
一、急性肝炎902
二、慢性肝炎903
三、重症肝炎903
四、瘀胆型肝炎904
五、肝硬化905
六、肝癌905
第五节 老年病毒性肝炎并发症与合并症906
一、老年性病毒性肝炎并发症9
二、老年性病毒性肝炎合并症909
第六节 老年病毒性肝炎实验室检查909
一、老年人检验参考值与评估909
二、老年病毒性肝炎实验室检查910
第七节 老年性病毒性肝炎的鉴别诊断910
第八节 老年病毒性肝炎治疗911
一、老年病毒性肝炎基本治疗911
二、并发症的治疗912
三、老年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914
四、老年戊肝的治疗914
第九节 老年病毒性肝炎的预后915
第十节 老年病毒性肝炎预防915
第十六章 病毒性肝炎中医诊断与治疗917
第一节 病因病机917
一、一般认识917
二、毒损肝络假说919
第二节证候客观化研究924
一、慢性肝炎924
二、肝硬化925
三、肝癌925
第三节 辨证论治926
一、急性肝炎926
二、慢性肝炎926
三、淤胆型肝炎927
四、重型肝炎927
五、肝硬化928
六、肝癌929
第四节 其他疗法930
一、单方验方930
二、针灸疗法931
三、外治疗法932
四、气功疗法933
五、食疗933
第五节 研究进展933
一、抑制病毒感染933
二、降转氨酶935
三、利胆退黄939
四、抗肝纤维化945
五、防治肝癌前病变949
六、中药治疗肝癌的生物学效应951
第十七章 病毒性肝炎的护理956
第一节 肝炎门诊的护理管理956
一、肝炎门诊护理管理的基本要求956
二、肝炎门诊的消毒隔离956
三、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957
第二节 肝炎病区的护理管理958
一、肝炎病区的设置和布局958
二、肝炎病区的护理人员配置及管理958
三、肝炎病区的护理制度建设958
四、合理安排护理工作,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958
五、做好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健康指导958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的饮食护理959
一、饮食护理的目的959
二、饮食护理的一般原则959
三、病毒性肝炎不同时期的饮食护理960
四、中医中药饮食调理960
第四节 病毒性肝炎用药的护理961
一、干扰素治疗的护理961
二、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护理963
第五节 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963
一、一般护理964
二、肝功能衰竭患者并发症的护理965
三、人工肝支持治疗的护理968
四、肝活检术的护理970
五、肝移植的护理970
第六节 病毒性肝炎中医护理971
一、情志护理971
二、肝胆病证护理972
第七节 病毒性肝炎的心理护理976
一、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特点976
二、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需要976
三、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977
第八节 病毒性肝炎临终护理977
第十八章 病毒性肝炎相关的精神心理问题981
第一节 特发于病毒性肝炎的精神障碍981
一、肝性脑病981
二、干扰素诱导的重性抑郁983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伴发的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989
一、抑郁与抑郁障碍990
二、焦虑与焦虑障碍991
三、酒药滥用994
四、肝脏移植术后的精神心理问题996
第三节 关于“乙肝恐怖症”996
附录1001
附录1血液净化及人工肝技术1001
一、血液净化及人工肝技术概况1001
二、血液净化及人工肝技术的作用及分类1002
三、血液净化及人工肝治疗的临床应用1002
四、人工肝脏治疗与护理1005
五、人工肝技术发展趋势1006
附录2黄疸诊断及鉴别诊断1007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1007
二、黄疸的分类1007
三、黄疸的病因、发生机制和临床特征1008
四、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009
附录3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018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1018
一、管理传染源1018
二、切断传播途径1018
三、保护易感人群1019
四、病毒性肝炎的消毒方法1019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1019
一、临床诊断1019
二、病原学诊断1021
三、组织病理学诊断1022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1023
一、一般处理1023
二、药物治疗1023
附: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1023
一、目的1023
二、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1023
三、核苷类似物临床应用1024
附录4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025
一、病原学1025
二、流行病学1025
三、自然史1025
四、预防1026
五、临床诊断1027
六、实验室检查1027
七、影像学诊断1028
八、病理学诊断1028
九、治疗的总体目标1028
十、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1028
十一、干扰素治疗1028
十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1029
十三、免疫调节治疗1030
十四、中药及中药制剂治疗1030
十五、抗病毒治疗推荐意见1030
十六、特殊情况的处理1031
十七、抗炎、抗氧化和保肝治疗1032
十八、抗纤维化治疗1032
十九、患者随访1032
附录5丙型肝炎防治指南1034
一、丙型肝炎的病原学1034
二、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1034
三、丙型肝炎的自然史1034
四、HCV传播的预防1035
五、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1035
六、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1035
七、丙型肝炎的病理学诊断1036
八、抗病毒治疗目的和药物1036
九、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1036
十、抗病毒治疗的禁忌证1037
十一、抗病毒治疗应答的类型及影响因素1037
十二、慢性丙型肝炎治疗方案1037
十三、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1038
十四、丙型肝炎患者的监测和随访1038
十五、提高丙型肝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1039
热门推荐
- 3878129.html
- 2626886.html
- 361101.html
- 475610.html
- 53598.html
- 3698497.html
- 490082.html
- 1323075.html
- 2148889.html
- 28080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7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31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73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24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79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86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1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64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84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2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