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八大”文件资料汇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共江苏省委总讲师团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56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八大”文件资料汇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八大”的伟大历史意义1
(一)大会召开时的国内环境1
(二)大会的任务2
(三)大会的历史意义3
一、大会系统的、全面的总结了“七大”以来的革命工作经验;提出了党和人民当前的中心任务3
1.总结“七大”以来的革命经验3
2.提出了党和人民当前的中心任务8
二、大会讨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各项重大的问题8
1.大会讨论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基本经济政策8
2.大会讨论和通过了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9
3.大会讨论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许多重大问题10
4.大会讨论了国际关系中的许多问题11
三、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讨论了党的生活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并选举了党的中央委员会12
四、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准备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13
第二部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5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15
一、我国革命所经过的历史道路15
二、我国是如何取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的20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2
一、我国过渡时期的开始22
二、我国过渡时期的基本特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2
三、几年来为了实现总路线,党所进行的反对“左”右倾错误的斗争23
1.在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面(以浙江为例)23
3.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面(以天津、上海为例)26
四、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29
(三)目前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任务30
(一)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状况32
第三部分:社会主义改造32
(二)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条件34
一、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巩固,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前提条件34
二、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36
三、全国人民的团结一致,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在社会主义改造中起了重大作用37
四、国际社会主义阵营的强大和支持,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利因素39
(三)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步骤40
一、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41
1.土地改革是我国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先决条件41
2.中国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41
3.用逐步前进的办法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的道路43
①互助组43
②初级社43
①坚决地依靠贫农和巩固地团结中农的政策44
4.农业合作运动中党的阶级政策和自愿互利的原则44
③高级社44
②对地主富农采取区别对等的政策45
5.国家在粮食问题上的正确政策对农业合作化的意义48
6.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49
①必须根据各民族的不同特点和特殊情况进行各项改造工作49
②创办民族联合农业社的经验56
③从奴隶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殊情况58
7.党领导农民运动和农业生产的主要经验60
①党领导农民运动的三点主要经验60
②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问题64
甲、如何保证增产和增加收入64
乙、如何正确的发扬社员的劳动积极性66
第一、爱护和发扬农民的劳动积极性66
第二、运用现代科学成就,总结老农老圃的生产经验67
第三、坚持说服教育,启发群众的自觉68
③民主办社69
8.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意义72
二、对手工业和个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方面73
1.手工业和个体经济改造的必要及改造的办法73
2.对手工业改造的经验74
3.手工业内部和外部关系上的新问题75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78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78
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78
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可能性与必要性79
2.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正确政策83
3.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是我国国内阶级斗争的特殊形式86
①五点主要经验88
4.对民族资产阶级改造的主要经验88
②对企业改造的经验90
③对资本家改造的经验93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意义94
(四)今后的任务95
一、在农业合作化方面95
二、在手工业和个体经济改造方面96
三、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方面97
1.任务97
2.三个方面工作98
①对职工方面的工作98
②对资本家方面的工作99
③对资本家家属的工作101
3.其他方面101
1.基本建设104
一、成就104
第四部分:社会主义建设104
(一)在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已取得了伟大的成就104
2.工业生产106
3.农业生产107
4.运输邮电108
5.商业108
6.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和保健事业109
7.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109
二、取得以上成绩的原因111
(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12
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12
二、工农业产品的主要指标117
三、克勤克俭是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所必须遵循的方针120
一、继续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123
(三)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应当明确解决的经济政策问题123
二、优先发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必须根据原料、资金的可能和市场的需要,积极发展轻工业127
三、农业对于工业化事业有多方面的极其重大的影响。今后必须采用更大的力量发展农业129
1.关于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问题130
2.发展多种农业经济133
3.实行正确的价格政策,改进现行税法,以利农业生产的发展135
4.必须保证农民在生产发展的条件下增加收入138
四、为了发展工业和农业,必须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和商业139
1.运输业和邮电业139
2.商业146
①改变工商企业间的购销关系148
②必须保存一定数量的分散生产和分散经营150
④价格政策要有利于生产151
③改变市场管理办法151
⑤适当改变计划管理的方法154
五、提高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增加产品品种157
六、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提高技术水平161
七、正确地解决工业和其他经济事业的布局问题165
1.内地与沿海的关系166
2.大型工业与中小型工业的关系170
3.原有工业和新建工业的关系172
4.中央与地方工业的关系175
八、正确解决计划生产和自由生产、集中经营和分散经营的关系176
九、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应适当结合178
十、积极地而又稳妥可靠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187
一、发展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事业,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建设人才192
(四)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192
二、加强科学研究工作197
三、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00
四、有计划地,逐步地扫除文盲和普及小学义务教育202
五、扩大与加强知识分子队伍203
第五部分:国家的政治生活204
(一)继续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巩固工农联盟、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204
一、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阶段、任务和继续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204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204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两个阶段204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205
4.必须继续加强人民民主专政205
二、我国的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必须继续巩固工农联盟206
1.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础206
2.工农联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207
3.必须继续巩固工农联盟209
三、继续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是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条件210
1.我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广泛性和它的发展的长期性210
2.党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211
①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民族资产阶级具有特殊地位211
甲、民族资产阶级,不论在过去和现在,在我国社会上都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211
乙、民族资产阶级不论对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具有两面性212
丙、党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从来就是我们党的总路线中的一个重要问题213
②党对民族资产阶级是采取积极争取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213
③党的统一战线是阶级斗争的武器和特殊形式215
④争取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的五点经验215
⑤我们的任务是要继续和改进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合作关系216
①党采取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217
3.党同各民主党派及其他民主人士的关系问题217
②共产党员要善于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220
4.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宗教界、爱国人士和国外华侨的统一战线工作220
①继续争取、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220
②继续保持同宗教界的爱国人士的团结223
③继续团结海外各地的爱国华侨224
5.必须继续扩大和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224
(二)改进国家工作的重要任务229
一、进一步扩大民主生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229
二、适当地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职权234
三、正确地处理民族问题236
四、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继续同反革命残余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252
五、继续加强国防266
(一)我国外交事务的根本方针是为世界和平和人类的进步事业而努力271
一、“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要求271
第六部分:国际形势和党的外交政策271
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平272
(二)目前的国际形势趋向和缓273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壮大和团结一致是保障世界持久和平的基础273
1.中国和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谊和团结是巩固世界持久和平的保证275
2.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建设的成就,更加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78
二、反对殖民主义的民族独立运动的蓬勃高涨285
三、反对战争,保卫和平的运动广泛开展305
四、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工人运动和争取进步的斗争309
五、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矛盾尖锐315
(三)我国的基本的外交政策318
(一)要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321
一、党的性质和现状321
第七部分:加强党的领导321
二、党的任务323
三、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加强党的领导325
(二)提高全党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反对主观主义330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是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330
二、反对主观主义的必要性332
三、反对主观主义的措施336
(三)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反对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339
一、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341
二、党的群众路线,具有极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342
三、贯彻群众路线,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344
四、贯彻群众路线的具体措施348
(四)扩大党内民主,加强集体领导350
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也是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应用350
二、扩大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52
1.正确解决党组织的上下级关系,发扬党的下级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53
2.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55
三、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357
1.决定党的重大问题必须经过党的集体讨论357
2.在集体领导的原则下必须正确发挥个人的作用360
3.集体领导制度的具体运用362
①集体领导制度在军队中的运用362
②集体领导制度适用于一切工矿企业363
③贯彻集体领导制度,必须掌握的问题366
(五)巩固党的团结和统一,加强党的纪律370
一、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所在370
二、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经常揭露和消除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对犯错误的同志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373
三、正确地执行党的纪律382
1.加强党的纪律的必要382
2.党的严格的纪律建筑在思想政治一致的基础上383
3.党的纪律的作用,不只是处分人,同时也是保护人384
4.党的纪律性和创造性是互相结合、又互相促进的385
5.加强党的纪律性和发扬党内民主是一致的385
6.向新党员进行党的纪律的教育386
7.依靠人民群众,克服缺点和错误387
(六)新党章对党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88
(七)党怎样加强对国家政权和各群众团体的领导391
一、党对国家政权工作的领导391
二、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392
三、党对青年团工作的领导394
四、党对妇女工作的领导396
附录399
八大文件索引399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各兄弟党代表团的致词和贺信405
热门推荐
- 1368071.html
- 354525.html
- 597431.html
- 792564.html
- 1369350.html
- 520438.html
- 400479.html
- 2880344.html
- 1716792.html
- 4084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08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42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4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63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00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14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23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02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48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2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