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Inventor机械设计应用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Inventor机械设计应用技术
  • 陈伯雄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0508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2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Inventor机械设计应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从“电脑”说起1

1.1.1 脑1

1.1.2 人脑1

1.1.3 电脑2

1.1.4 软件2

1.2 关于“规则”2

1.2.3 谁解释规则3

1.2.2 谁执行规则3

1.2.1 谁确立规则3

1.2.4 谁完善规则4

1.2.5 软件应用效果的分析比较4

1.3 怎样有效地使用CAD软件5

1.3.1 从一种典型的观念说起5

1.3.2 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库6

1.3.3 设计表达的数字化6

1.3.4 绘图/建模是设计构思的工具,而不是设计的结束8

1.4 二维设计和三维设计10

1.4.1 对工程师的“洗脑”问题11

1.4.2 掌握软件应用技术的效率问题11

1.4.3 实际设计的效率问题11

1.4.4 尺寸与形状问题12

1.5 Inventor的概貌13

1.5.1 算法核心Autodesk ShapeManager14

1.5.2 关于参数化技术和变量化技术14

1.5.5 协助功能15

1.5.4 操作风格15

1.5.3 界面简介15

1.5.6 对于工程师的设计思维有相对更好的支持功能16

1.5.7 精彩的显示表达功能17

1.5.8 设计项目管理17

1.5.9 三维模型与相关二维工程图17

1.5.10 关于补丁17

1.5.11 关于Inventor的运行环境20

2.1.1 必要的准备25

2.1 全切削加工的零件25

第2章 单个零件的创建25

2.1.2 开始创建26

2.1.3 创建新的设计项目26

2.1.4 开始一个零件设计27

2.1.5 创建右视图的特征28

2.1.6 创建左视图的特征30

2.1.7 创建沉头螺钉孔特征33

2.1.8 创建销孔特征35

2.1.9 创建齿部特征36

2.1.10 创建其他修饰性特征39

2.2 轴类零件39

2.2.1 创建轴截面草图40

2.2.2 创建螺纹41

2.2.3 创建键槽41

2.2.4 创建花键43

2.3 铸、锻毛坯的零件46

2.3.1 毛坯造型47

2.3.2 铣切加工面造型49

2.3.3 钻镗孔造型50

2.3.4 螺纹孔造型51

2.4 基于装配的零件设计51

2.4.1 形状的关联试验52

2.4.2 尺寸关联试验52

2.4.3 位置关联试验52

2.4.4 评论54

2.5.1 做外观55

2.5 趣味零件造型55

2.5.2 做螺纹56

2.5.3 螺纹尾部的处理56

2.5.4 开螺丝刀用槽,渲染56

2.5.5 点评56

2.6 本章结束语56

3.1.5 在装配中创建草图面57

3.1.4 在工作面上创建草图面57

3.1.2 以基础坐标系创建草图面57

3.1.3 以已有特征上的平面创建草图面57

3.1.1 默认状况57

3.1 创建草图平面57

第3章 草图相关技术57

3.2 草图的创建与约束58

3.2.1 观念问题58

3.2.2 几何关系的约束59

3.2.3 驱动尺寸的约束60

3.3.1 绘制功能61

3.3 草图的绘制和修饰61

3.2.4 什么是完整的约束61

3.3.2 草图的线形62

3.3.3 修饰草图62

3.3.4 草图创建时的切片观察63

3.3.5 坐标系方向问题63

3.3.6 草图在被使用后的再编辑和共享64

3.3.7 精确输入64

3.4.1 设计参数求解实例之一65

3.4 草图功能下的CAGD65

3.3.8 显示参数设置65

3.4.2 设计参数求解实例之二66

3.4.3 设计参数求解实例之三67

3.4.4 设计参数求解实例之四67

3.5 利用AutoCAD现有图形68

3.5.1 利用AutoCAD现有的工程图68

3.5.2 利用AutoCAD创建数学曲线草图69

3.5.3 利用AutoCAD创建文字草图70

3.6 草图的评论71

第4章 零件造型和特征相关技术73

4.1 定位特征73

4.1.1 工作面73

4.1.2 工作轴75

4.1.3 工作点75

4.2 基于草图的特征75

4.2.1 拉伸75

4.2.2 旋转77

4.2.3 打孔78

4.2.4 扫掠79

4.2.5 螺旋扫掠83

4.2.6 放样85

4.3 在草图创建中利用投影86

4.3.1 默认的自动投影86

4.3.2 驱动尺寸和几何约束中的自动投影87

4.3.3 几何约束中不同类型的要素投影问题87

4.3.4 同零件的几何要素投影87

4.3.5 跨零件的几何要素投影88

4.4 基于特征的特征88

4.4.1 倒角88

4.4.2 圆角89

4.4.3 抽壳91

4.4.4 加强筋91

4.4.5 拔模斜度93

4.4.6 分害93

4.4.7 螺纹94

4.4.9 升级95

4.4.8 矩形阵列和环形阵列95

4.5 特征的编辑96

4.5.1 特征查找96

4.5.2 特征尺寸显示和编辑96

4.5.3 特征草图的编辑97

4.5.4 特征重排序97

4.5.5 特征的特性97

4.6 现有零件的利用——衍生98

4.6.1 跟我做——体验衍生零件98

4.6.2 公用草图99

4.6.3 模型之间的布尔运算100

4.6.4 刻字102

4.6.5 零件分割103

4.6.6 点评衍生104

4.6.7 系列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105

4.7 零件的其他数据表达105

4.7.1 赋予零件材质105

4.7.2 自定义材质106

4.7.3 其他设计信息的处理109

4.8 零件模板110

4.7.4 自定义设计信息110

4.9 预定义装配基准——iMate112

4.10 零件造型过程的察看112

4.11 螺纹数据的定制112

4.12 零件造型和特征的评论113

第5章 装配和基于装配的设计技术基础115

5.1 装配的可能性115

5.1.1 装配标签页115

5.1.2 运动标签页115

5.1.3 过渡标签页116

5.2 装配后的表达控制117

5.3 实装配与虚装配118

5.4 基于装配关系约束的关联设计方法122

5.4.1 利用装配约束关联设计零件的参数122

5.4.2 基于已有零件轮廓投影,关联设计新零件的基础结构124

5.4.3 子装配与部件、合件126

5.4.5 装配的阵列127

5.4.4 干涉检查127

5.4.6 子装配的衍生128

5.4.7 衍生的子装配在二维装配图中的处理130

5.4.8 焊接合件的衍生130

5.4.9 利用iMate131

5.5 典型机械结构与Inventor的装配表达131

5.6 机构动作模拟134

5.7 设计视图136

5.8.2 在装配中创建新零件,以及怎样确定它的第一个草图面137

5.8.1 “升级”和“降级”功能137

5.8 装配的其他操作功能和技巧137

5.8.3 关于“自动装配”功能138

5.8.4 关于“替换零件”功能138

5.8.5 关于“移动零部件”和“旋转零部件”功能139

5.8.6 关于Inventor运行的监控139

5.8.7 使用“三维草图”的问题140

5.9 装配功能评论141

6.1.3 在Inventor中能够实现与真实装配相同的装配描述吗143

6.1.2 为什么必须从三维设计开始143

6.1 在CAD软件中进行装配的再认识143

6.1.1 为什么要在CAD软件中进行装配143

第6章 基于装配的设计技巧143

6.1.4 Inventor的基于装配关联设计能力现状144

6.2 基于装配关联的设计模式总结145

6.2.1 用装配约束建立装配关联145

6.2.2 用关联投影建立装配关联146

6.2.3 用设计参数表建立装配关联146

6.2.4 体验“纯数据表”的关联设计147

6.3 装配关系创建的思考150

6.3.1 直接的装配关系151

6.3.2 间接的装配关系151

6.3.3 源于传统设计、高于传统设计151

6.4 设计详解之一——机构的概念设计152

6.5 设计详解之二——简单零件的关联设计152

6.6 设计详解之三——异型零件的关联设计154

6.7 设计详解之四——双轴钻削主轴箱155

7.1.1 单独创建特征组合165

7.1 创建iFeature165

第7章 自定义特征——iFeature165

7.1.2 在零件造型中提取特征167

7.1.3 给iFeature添加使用帮助167

7.2 使用iFeature168

7.3 点评iFeature170

8.1.1 板材参数173

8.1.2 折弯参数173

8.1 Inventor钣金基础参数设置173

第8章 钣金设计相关技术173

8.1.3 拐角参数174

8.1.4 钣金模板175

8.2 Inventor中的钣金特征175

8.2.1 基于草图的特征175

8.2.2 基于已有特征和有关草图的特征176

8.2.3 基于已有特征的特征178

8.3 展开180

8.4.1 基础特征的创建181

8.4.2 冲压工具创建实例181

8.4 冲压工具自定义181

8.5 基于装配的钣金件设计182

8.6 钣金功能评论184

第9章 零件库技术185

9.1 Inventor标准件库的使用185

9.1.1 使用紧固、连接件库(Fastener Library)185

9.1.2 使用标准件库(Content Library)188

9.1.3 在应用中的一些考虑190

9.2.1 创建基础零件191

9.1.4 标准件的补充加工问题191

9.2 体验iPart191

9.2.2 打开基础零件文件,修改驱动尺寸参数表192

9.2.3 启动iPart功能,建立参数表192

9.2.4 整理数据,添加系列尺寸193

9.2.5 保存到指定的位置194

9.2.6 使用iPart194

9.3.4 抑制195

9.3.3 特性195

9.3.2 关键字195

9.3.1 零件族195

9.3 iPart的使用技术要点195

9.3.5 iMate196

9.4 标准件库功能评论196

第10章 工程图处理技术199

10.1 跟我做——体验创建零件图199

10.1.1 零件视图创建199

10.1.2 零件图辅助线201

10.1.3 零件图尺寸标注202

10.1.4 零件图符号标注204

10.1.5 零件图标题栏204

10.1.6 零件图线宽度调整204

10.2 跟我做——体验创建装配图205

10.2.1 装配视图创建205

10.2.2 零件引出序号205

10.2.3 明细表205

10.3 草图视图207

10.4 修饰工程图208

10.4.1 去掉图线209

10.4.3 剖切表达210

10.4.2 补充图线210

10.4.4 螺纹的投影表达问题211

10.4.5 其他画法处理212

10.4.6 渲染的视图212

10.4.7 选择问题212

10.5 工程图的注释212

10.5.1 模型尺寸和工程图尺寸212

10.5.2 关于螺纹的标注213

10.5.4 尺寸的公差注释215

10.5.3 点评215

10.5.5 形位公差注释和其他符号217

10.5.6 装配图引出序号处理217

10.5.7 第一个视图的方向设置218

10.6 关于工程图资源218

10.6.1 图纸格式定制219

10.6.2 图纸框的定制219

10.6.3 零件图标题栏的定制220

10.7.1 常用标签页223

10.7 关于标准223

10.7.2 明细表225

10.7.3 剖面线226

10.7.4 结果的保存226

10.8 关于略图符号226

10.8.1 创建块的基础图线的体验227

10.8.2 绘制尺寸注释的体验228

10.8.3 将AutoCAD工程图转换到Inventor的工程图228

10.10 与AutoCAD联合处理工程图的可能性229

10.9 在工程图中修改模型尺寸229

10.8.4 使用略图符号229

10.10.1 体验AutoCAD描图230

10.10.2 AutoCAD描图的问题231

10.11 在工程图中插入其他内容232

10.12 工程图功能评论233

第11章 表达视图相关技术235

11.1 创建表达视图235

11.2 跟我做——体验零件装配动作定义2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