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朝野史大观 第2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清朝野史大观 第2册
  • 小横香室主人撰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780211920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873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4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清朝野史大观 第2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五 清人逸事425

睿史二书之捉刀人425

褚库巴图鲁425

阿里玛425

索尼忠鲠425

费直义公425

图赖之戆426

努三426

范文肃因生员免戮426

范文肃三大议427

范文肃家法427

洪承畴有功汉族427

沈百五批洪承畴颊427

永历举人讥讪洪经略428

洪文襄款客428

陈名夏、金之俊428

宽容陈名夏429

张尚书429

福禄羹429

阮大铖暴死429

马士英伏诛429

钱谦益贡物单429

黄叶道人对钱谦益语430

严武伯之义侠430

一队夷齐下首阳430

吴城日记冯孝廉事430

土国宝431

赵清献折狱之神431

记吴六奇将军431

杨雍建之亢直433

王汉、李森先433

李琳枝铁面冰心433

李侍御有海忠介之风433

铁面学道434

黄俞邰评骘周亮工434

胡学士奇遇434

张宸撰祭文435

孙承恩不肯欺君卖弟435

旗下神童435

黄熙绩守安庆435

叶文敏逋赋一厘左迁435

王船山先生之盛德436

史立庵之孝行436

清初唯一之蠹吏436

大猾段世昌436

张杨园家教之严437

粤东西两抚之龃龉437

魏文毅之先见437

魏柏乡相业437

满债438

沈文恪请罢流徙乌喇新例438

魏敏果438

魏敏果格言439

魏敏果荐陆清献439

成给事439

王文贞极人爵之荣439

王文靖440

王文靖请斩吴应熊440

李文勤公掌度支440

呼名批颊440

圣祖识拔图文襄440

图文襄用兵440

图文襄厚德441

费武襄公斩番僧441

费武襄公防黩武穷兵之渐441

苏克撒哈之诛441

权臣好还442

索额图442

爱公知人442

顾文端立朝之大节442

权臣用事443

明珠443

徐文穆不附明珠444

德格勒奏劾明珠444

安三445

朱检讨上书事445

娄公谲谏445

郭尚书445

记马鹞子六则445

吴三桂为前明武举449

三桂轻财好士449

查渐江450

平西藩下老生450

上平西血书450

滇中三好450

冯苏投身契451

周王元年451

刘玄初451

吴三桂女451

八面观音四面观音452

三桂之奢淫452

三异宝452

宫中账簿452

三桂新府452

五华山故宫452

薛佩玉殉节453

赛诸葛453

秦大汉453

赵勇略453

赵襄壮操守454

秦将礼客455

耿精忠有贤母455

耿藩之白石狮455

范忠贞对耿精忠之语455

范承谟《百苦诗》456

范承谟画壁自序456

范忠贞遇害460

双忠祠460

邹宏志上拒贼复城图461

福贝子事略461

俺达公之横暴463

跛金463

浚濠得碑463

尚之信祸兆斩首464

西园瘗烬464

舒氏义烈464

戴侍讲465

彭讱庵之名绩465

马文毅公广西殉难始末465

苏汝霖陈光龙466

陈忠愍467

郑飞虹467

伪牍谕降江几始末467

吴留村一468

吴留村二468

吴兴祚之治行469

吴兴祚之清贫469

赖塔与郑经书469

姚启圣全家之奇特470

姚公子470

黄太常密陈平台湾郑氏方略470

施琅为郑成功旧部471

施世纶政绩471

破肚将军471

李安溪密谋平台湾472

李文贞幼时之岐嶷472

蒋伊绘十二图进呈473

宋牧仲才能应变473

陈文贞得以人事君之道474

陈文贞格于禽兽474

圣祖呼李文襄为真御史474

高裔之孝行474

李生孝友475

冷孝子475

刘孝子476

杨大瓢才子孝子476

李殿机476

李天生之豪侠477

淄川小圣人477

厉樊榭477

太白山人477

严绳孙难进易退478

严荪友恶伪道学478

顾亭林严拒夜饮478

梅村晚年得子478

梅村有难言之隐479

会议张拳479

松筠庵诗479

内外蛾述479

徐健庵爱士480

昆山徐司寇乡居怙势480

徐立斋得孟子三乐之一480

徐公肃之风节481

昆山徐氏昆季481

陶紫笥之志节481

小座师482

潍县令之清操482

晚遇482

姜西溟自信可录者三事482

姜西溟典试获咎之冤483

士子揭市文483

汤文正之清介三则485

汤文正之礼贤485

汤文正之爱民485

汤文正毁淫祠二则485

汤文正荐陆在新486

汤文正之戆直486

汤文正困于佥壬486

郭尚书檄毁淫祠487

何义门487

请削门生籍487

何义门索还门生帖之异说488

郭琇之被诬488

三鱼堂488

陆清献为醇儒第一488

陆清献劝早完钱粮488

陆清献生日489

陆清献馈巡抚寿仪489

陆稼书之清风亮节489

陆清献和平笃厚489

叶燮与陆清献同列弹章之欣幸490

陆清献殁后放江南学490

于清端深得罗城县民心490

于清端政迹490

于清端嗜酒491

于清端之廉俭491

于清端畛念饥民492

于清端忧谗畏讥492

于襄勤任县令时之得民心492

韩文懿公不阿流俗492

韩文懿失恩眷之由492

韩慕庐推重朱竹垞493

朱竹垞喜食鸭493

朱潘两检讨被劾493

张文贞之淡泊493

张文贞少时之端重493

圣祖宠任张文贞494

记高江村494

记高士奇之随銮494

高江村结欢内侍494

高宫詹生有异质495

郭南华劾高士奇疏495

张文端养心法496

张文端两次奏请圣祖多留江宁一日496

聪训斋格言496

张鹏翮清操496

张伯行为江南第一清官497

张清恪申辩擅动仓谷497

张清恪禁止馈送檄497

苏闽士民对于张清恪之感情497

陈清端公清操497

张司寇之鲠直敢言498

张学士扁舟南归498

宋荔裳善谑498

靳文襄与廷臣治河议论之异同499

陈潢治水499

孔东塘出山异数记499

徐文敬先德506

候缺相公506

孙文定阻子应试506

冯大木506

王东皋清节506

王东皋操行之清矫506

笪重光507

任葵尊学士风节507

葵尊俭德507

陈紫芝在台垣之风节508

宋文恪拒绝暮夜馈金508

俞铎不敢忤权要508

阮应商驾驭猾吏508

刘正宗修怨于施愚山509

戴京兆509

陈恪勤任县宰时循绩509

九学哭庙509

圣祖称陈汝咸为好官510

陈太守510

刘中丞以权术革除门税510

刘荫枢中丞之敢言511

总戎佳论511

郝浴出处之恢奇512

叶映榴忠节512

十可怪512

江采白与钱再亭512

姚端恪之谨慎513

程公引清标513

粤藩豫定513

杨馝之治行514

简谦居之守正514

王阎罗514

熊志契515

翰林建言515

三进士出处515

丙辰会状515

营谋荐鸿博科516

鸿博科征聘不至516

傅徵君不应鸿博之试516

孙豹人对于吏部集验之措词516

秦松龄因逋粮案罢官517

江南季氏之富517

梅定九约束宗族之严517

吕尚义破贼事517

王掞因请建储获谴518

王相国家居之谦抑518

杭州驻防519

三风太守519

赵恭毅以古道自居519

赵公谳狱519

赵恭毅政绩520

赵恭毅抚楚时微行察事520

赵恭毅公清节520

赵恭毅不畏强御520

蔡文勤极言诡随之弊520

杨文定之操守521

陈文简奏辨521

陈清恪521

左足赤痣522

张文和谨身节欲之效验522

张文和之才522

张文和驭吏之严523

张文和办理山左乱事之宽厚523

张文和之名言523

赐金园523

春联523

刘文定公524

醉公524

何文端进德之勇524

刘文恪清理甘肃库亏524

魏廷珍524

翁氏两孝子524

南亭老人525

史阁部后嗣525

孙家淦之胆525

孙诏成杖责滋事宫监526

漕弊526

年羹尧幼时之桀骜526

年羹尧之师527

年羹尧之兵法527

年羹尧待业师子528

年大将军与内阁公文528

年羹尧之骄528

年羹尧重视同年529

虎入年大将军宅529

年大将军寄托爱妾529

世宗称余甸为直臣529

蒋生530

岳威信兵法530

岳威信题句530

岳钟琪纪成斌冤狱530

卢宗汉播造岳襄勤谋逆谣言531

记李不器事531

傅阁峰尚书531

朱高安受知于宋大业532

朱文端知政体533

朱文端奏免年遐龄从坐533

朱文端救舒文襄533

史文靖公533

史文靖为年羹尧所荐534

鄂文端未遇时之清况534

鄂尔泰能治盗534

鄂西林用人534

鄂文端有古大臣风534

鄂文端力保孙文定534

恩礼鄂尔泰535

鄂文端公戒弟侈泰之先见535

鄂尔泰警世之言535

鄂刚烈公535

鄂容安赐谥刚烈536

杨文乾536

鲁亮侪536

邬先生537

胡煦之被诬538

世宗密训李卫538

世宗信任李卫之专538

李敏达协理清查案539

李卫不禁娼赌之用意540

傅卓园540

记江南清查事540

李巨来夙慧541

李绂藏经之对541

李绂之倔强541

沈端恪幼依灵隐寺541

沈端恪儒释之奏对541

沈端恪远虑论542

隆科多以沈端恪为诤友542

陈学海542

世宗优礼蒋文肃542

蒋文恪爱士542

记蒋洲543

主僧某543

线量美人544

梁文庄感激恩遇544

梁文庄无愧清秩544

管库人势利544

方灵皋之直545

蔡珽545

汪师韩编修为妒妇所累545

刘师恕奏请饬缴海澄印信545

张图南546

陈时夏546

布兰泰546

典试降官546

腰斩之惨546

高其倬柔奸547

巡抚裁缝并坐见客547

不通之御史547

蜈蚣八字墙547

吕四官547

蔡以台鬻妻养母548

记丁藩伯还妇548

郭生始创戏院549

卷六 清人逸事550

朋党550

顾总河551

顾琮之风节551

四三麟凤二六鸿鸾551

尹文端公551

尹文端公肃清江南漕政552

尹文端母封记552

谦语成谶553

讷亲之功过553

兆武毅公553

读卷大臣不习汉文554

阿文勤不修刑部则例之用意554

阿文勤训子555

倚松亭555

阿文成之于李副将555

阿文成之于岳大将军555

阿文成公用人555

阿文成公用兵四则556

阿文成之远虑557

阿文成公相度557

阿文成立朝之恭慎557

阿文成知和珅之奸557

梁提督557

陈方伯558

蔡太守558

金文简公558

魏青天559

谢济世不屈于学使559

诸襄七559

卫司空559

陈法之操行560

拉傅二公560

傅文忠公之谦560

傅文忠身后赠郡王爵衔560

官场势利561

李漱芳561

谢金圃怜才爱士561

巴延三561

直恪公厚德562

蒋封翁562

王文肃563

甘庄恪563

雷翠亭持躬之正563

雷翠亭劾奏余栋夺情564

张船山风节564

渺丈夫564

吴南溪564

胡清恪敢言564

钱文端少时之贫565

钱文端公有知人鉴565

刘文正公之直565

刘文正督河工之风厉565

朱笥河狷介566

张廷瑑之谨畏566

秦簪园少时之盛德566

颜军门弃文就武566

杨中丞精相术567

德文庄公龁于和相567

德文庄家四世翰林567

叶孟两公之清介567

吴菘圃协揆之文章经济568

裘文达长于行军治水568

裘文达公课子之严569

裘文达之爱士569

于文襄之敏569

于文襄出缺之异闻570

朱竹君之不肯和同570

梁瑶峰570

阿司寇571

盛司寇571

记方恪敏公二则571

方恪敏片言回天573

方恪敏公不纳故友孙女为妾573

外臣赐花翎573

方勤襄公盛德574

裴宗锡疏请栽橡树饲蚕574

轿夫比京官574

齐召南敏悟574

记许乐亭事574

张巡检杖太监575

徐中丞575

赵瓯北守镇安575

来懋斋576

入相奇缘577

和珅善测帝意578

和珅善谑578

和珅忮刻578

和珅之贪黩578

和珅纳贿579

正珠朝珠579

和珅宅内之缸灯579

和珅之家财579

和珅库580

和宅太监580

和珅姬妾580

和珅诗581

和珅坟茔581

和相后裔581

倾轧可畏581

一团和气582

伍相国582

伍弥泰之于和珅582

郭大昌之于和珅582

窦东皋为和珅书扇583

兄弟同榜583

刘文清语584

记和珅与刘文清不洽584

刘文清之戏和珅584

刘文清晚岁改节585

嵇文恭公585

嵇文恭不为和珅书楹帖之委曲585

嵇文恭清操585

曹剑亭劾和珅586

曹侍御以劾和珅家人得追赠586

管侍御拟劾和珅586

记谢御史586

谢芗泉之疏阔586

烧车御史之子587

武虚谷之行谊587

武虚谷杖和珅番役587

武虚谷借警墨吏587

钱南园劾奏国泰之勇决587

钱南园通政之敢言588

孙伯渊不阿权贵589

孙渊如、洪亮吉气节590

曹宗丞义行590

纪晓岚之机警590

纪文达烟量591

老头儿591

纪文达奏对之敏591

《滦阳续录》之新发明591

毕秋帆之得状元592

毕秋帆发库银赈济592

毕秋帆力保张回子不反592

毕秋帆酿成教匪之乱592

湖北谣593

毕秋帆寿和珅诗593

毕宫保追给客金593

袁简斋之折狱593

随园有二594

吴雅中丞594

彭芝楣594

陈文肃少贱习勤之效验594

为百姓哭595

舒文襄公豫定阿逆之叛595

来文端善相马595

信勇公595

达瓦齐596

福文襄被异数有十三596

嘉勇贝子将略597

剃发597

轿夫597

福康安舆夫之横暴598

陬邑办差598

部吏口才599

副天保599

公子漫游599

福郡王之薨600

福文襄王夫人600

蔡必昌600

花老虎600

宋总兵601

张总兵602

李杰602

马彪603

杨梦槎被祸603

董天弼之忠勇603

马提督晚节604

马壮节死事604

李恭勤之权变604

李恭勤之廉能604

柴大纪冤死605

王露605

寿同春布衣谋复淡水厅城606

程文恭公遭遇606

李昭信相公606

三文敬公大节不苟606

闵抚军之谿刻607

海兰察之将略607

海超勇盗马607

福康安周旋海兰察608

高宗恕海兰察608

海兰察有忠勇之子608

温典史殉节608

刘德608

沈廷芳礼贤爱民609

康臬使保全孝女609

博尔奔察610

博尔奔察之诡谏610

黄文襄公610

黄文襄设幕馆事610

熊知县611

吴达善611

李惺长髯611

沈树声611

浒墅关612

玉主612

陈星斋太仆被殴612

仕途中豪侠风612

庄侍郎廉鲠613

庄有恭613

蒋予蒲613

金海住先生613

尹舍人以清白遗子孙614

尹阁学614

孙春台中丞614

孙文靖公居乡时事614

孙文靖公之政绩615

孙文靖公先德615

孙文靖从征缅甸时遇险616

奎壮烈616

富勒浑616

许壮烈616

冯柯亭能以礼事亲617

蒋韶年之孝行617

冯郎中617

姚立德协守东昌府之镇静618

乌大经智略618

陆朗夫中丞之镇静618

陆朗夫清德二则618

陆中丞之爱民619

叶副将619

牧庵相国619

长相国征回民赋税620

杨天相之冤狱620

陈耕岩620

秦大士621

赵芥堂621

吴祭酒621

沈归愚尚书训孙语621

王文僖621

韩桂舲卫生622

查学诗622

蕴大司空之异性622

伊莘农相国622

钮姓门庭之盛623

满员笑柄623

乾嘉人才623

嘉庆初年督抚624

嘉庆初年谏臣625

权臣奢俭626

海参领626

禄相公627

佛典属627

松相公627

松文清之廉节627

松相国除吏部628

松相国宴客628

王侪峤628

钱侍郎规皇子不应叱辱大臣628

泮庵破回逆事628

万梅皋629

额勒布官两淮时之清廉629

沈孝子负骨归葬事629

吉庆之清廉630

瑚图礼631

狱中祭酒631

曹文恪之健啖631

记林于川事631

陈若霖治狱详慎632

岳青天632

?斋政绩633

李方伯冤狱633

鄂中丞633

伊中丞634

桂香东侍郎634

王文端清节634

王文端嫉和珅635

贪墨之风635

王文端之守正635

王文简公言人所不敢言635

陆侍御635

张茂修636

一目十行636

庄虞山总戎636

戴、吴二公636

戴文端637

大庾戴氏之恩眷637

吴槐江同直军机之异词637

吴熊光隆遇638

亮总兵639

董文恪力变川省华侈之风639

董文恭不愧为社稷臣639

董文恭临变镇定640

董太傅度量640

董、曹两相不惬望时640

骆六640

完颜藩司641

伊桑阿之无耻641

查小山641

粤东潘氏642

朱文正公642

朱文正清德643

朱文正之风趣643

朱相国号盘陀老人643

黄左田643

典史被笞644

徐端644

额经略小史644

额威勇公将略645

额勒登保用兵苍溪645

勒相知人645

勒相善用人645

仕途中炎凉态646

倭什布646

魁制府647

清查浮数647

大吏好杀647

成将军647

明参政648

明亮建功648

明文襄648

阮文达之祖德649

阮元眼镜诗649

阮文达公拯婴法649

任昭才649

张永祥650

漏写押韵650

戴简恪公650

驴车尚书650

小泥人650

李壮烈战绩651

南海伍氏652

百制府剿抚海盗652

杀贼改为抚贼653

百文敏御下之谦653

百文敏之折狱653

张保654

二杨之遇合654

杨时斋将略654

杨时斋言用人655

杨时斋威震回疆655

杨诚斋勇略656

剖心记656

阿财神658

赛将军658

两广总督部堂庆659

蒋作梅令南川时政绩659

刘清659

严士鋐不畏强御660

军营之奢660

傅厚庵660

姜制军几误劾傅同知661

刘凤诰661

景德因奏请万寿演戏获咎661

姚中丞661

批斥姚祖同存心刻薄662

言官纰缪662

武进士胪唱误班降甲662

记杨怿曾召对事662

汪如渊662

康方伯663

周兴岱因规避大考获咎663

广赓虞之死663

广兴、周廷栋因民谣获罪664

王应辰以骄抗贾祸664

花杰诬劾戴文端及状元洪莹664

黄封翁664

莫侍郎耿直665

卷七 清人逸事666

李凌汉捐赀平楚蜀险滩666

汪文端之相业666

鲍桂星任事敢言667

陈鸿应诏陈言之剀直667

曹振镛之误清667

曹文正梦桂文敏668

曹文正嫉忌668

罗壮勇之出身668

罗壮勇公鬻妻669

鼓噪669

英协揆《比翼朝天图》669

陶云汀670

陶文毅受知与知人670

陶文毅预识左文襄670

陶文毅以敢谏结主知670

陈公銮夫人671

两淮盐员之廉节671

爱必达671

朱封翁671

曹循吏672

季封翁焚教匪名册672

季仙九考试皆遇三数673

谢氏673

潘文恭之幼慧673

潘文恭公相业674

潘文恭公之资望674

潘穆674

穆彰阿674

苏侍御请罢黜穆彰阿674

罗侍郎奏对之敏675

椿寿冤愤自缢675

双料曹操675

黎御史676

记河帅二则676

严正成神677

乌中丞678

浙江学使678

徐大陛678

陈谭678

公卿大僚惑于左道679

薛执中679

郑孝子679

耆英680

林文忠办理河工之精核680

作官须从牧令出身681

林文忠公制一怒字681

林则徐祈雨681

林公书681

林文忠留办河工682

林文忠辞南中绅民赎锾之举682

林文忠临殁大呼星斗南682

蒲城王文恪公尸谏682

聂沄683

张亮基却河弁馈金684

关忠节之勤慎684

关忠节早定死志684

书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死事684

琦中堂685

县令腐气685

叶名琛686

叶名琛迷信乩语687

叶名琛之朽骨687

外间张同云688

裕靖节公殉难688

裕靖节为余步云所陷689

葛壮节缉海盗之神算689

葛壮节父子殉节690

黄腾鸿690

谢福魁690

牛鉴691

陈忠愍死绥之异词692

汤贞愍舍生取义692

汤贞愍殉难692

张澄斋之义行693

劳文毅公胆识693

劳文毅公善居危城693

齐勇毅公威名694

熊少牧之列史694

刘中丞书695

程侍郎预知乱事696

吴文节毁淫祀696

李文恭之忠勤697

汤文端左文襄为诸生时留心民事697

奇士被害697

钱江698

罗文僖少年志趣699

宣宗称罗澹村为本色书生699

王东槐风节699

达情锣699

寿春亭之诙谐700

郭嵩焘700

门丁之害700

总督傲态700

奇判701

蒋伯生大令强项701

李九702

力阻开矿702

工部红人702

特旨班道员703

杜文正拥戴文宗之功703

柏葰却朝鲜王赠金704

肃顺704

大树自倒705

肃门六子705

陈岱云之气节706

龙汝霖政绩706

王同知706

武昌药局707

广州得胜庙707

书周天爵事707

杨至堂之事功学问707

黄文琛之强敏708

胡兴仁为守令之才智708

胡兴仁生有福慧708

王乐山708

乌塔二公709

塔忠武之忠勇慈祥709

邓公之忠勇709

罗壮节不愧循吏710

王壮愍710

林典史710

程堡殉难710

朱久香之行谊711

巡抚折藩司之焰711

团练害民712

朱茮堂叔侄之忠谨712

一门殉难713

张国梁之忠勇713

张忠武将略714

江忠烈公714

打虎将714

忠臣有后715

王壮武715

王壮武之军制715

王壮武公不愧儒将716

王壮武张宴九嶷山716

罗忠节公716

袁端敏717

薛福成书官胡交欢事717

胡文忠之权术718

胡文忠之几遭诬陷718

胡文忠爱才719

胡文忠之风流719

胡文忠学问为勋烈所掩719

良吏平反冤狱719

曾文正公始生720

文正大度721

一生三变721

曾文正愿法林文忠721

曾文正之父与弟721

曾文正书联722

文正驭将之权术722

曾文正公不禁秦淮灯舫722

曾侯甘心受欺723

三圣七贤723

曾文正奏复罗澹村恤典723

辨何桂珍之冤724

郭意诚724

讼师狡猾724

李元度丧师725

李观察书725

曾文正与左相气度725

曾左交恶725

曾左友谊之始末726

文襄佐幕时之执法726

文襄善驭将士726

文襄满腹经纶727

文襄将略727

文襄入朝三则727

黄马褂被窃728

文襄小像728

左相差官728

左文襄公晚年意气729

左文襄遗议730

桂廉访临殁时驰书左恪靖730

左文襄奏查李次青折730

李楚材731

彭刚直摩崖题句731

雪琴试我731

彭刚直之刚直731

彭刚直约束家丁732

彭刚直斩水师管带732

彭刚直杀胡开泰732

彭刚直杀谭祖纶733

彭刚直戮肃毅犹子733

彭尚书回翔文武两途733

彭刚直之多情734

彭刚直门生734

曾忠襄攻克金陵734

曾威毅抚晋之政绩734

骆文忠与洪秀全735

骆文忠公遗爱735

田兴恕736

刘蓉力辞曾文正荐章736

书邵懿辰刘蕃死事737

黄翼升识拔鲍超737

黄翼升始任长江水师提督737

词臣骄慢738

鲍忠壮惧内738

鲍忠壮敬文士738

鲍超求救书738

刘忠壮国尔忘家739

刘忠壮公誓为厉鬼杀贼739

蒋果敏驭下之严739

蒋益澧复杭州739

张勤果之畏妻740

张曜孙金彪740

记纪石甫事741

沈文肃诛蠹吏742

袁州学官742

记胜保三则743

淮警746

僧忠亲王之神武746

书僧格林沁死事747

记潘垲748

陈国瑞骄暴取戾748

陈国瑞却太监赠银750

盾鼻录750

金梅生之钻营750

参戎异才751

杨观察752

武夫不知文字752

倭文端善让752

倭文端守旧753

夏侍郎窘迫753

祁文端门生问补服753

夏徵舒是先祖753

节录吴廷栋疏754

游智开754

抚署大树755

莲敬755

安得海之异闻755

薛福成书太监安得海伏法事756

段广清之折狱757

陈稽亭之行谊757

意外总兵758

记胡襄愍公未遇时事758

李文田759

王景琦之奇遇759

杨查孽缘759

优伶子孙食报760

文章挟制760

裕总督761

木箱761

神机营761

副都统之颟顸762

满臣之懵懂762

李炳甫不畏强御762

焦袁熹入梦763

陈良763

盗用巡抚印763

李凤苞764

田秀栗764

孙欢伯765

张超765

马通人性768

张子青相国769

谑吟召衅769

海山仙馆769

四大金刚770

穆真770

卷八 清人逸事772

同光枢臣之消长772

文文忠温礼学生772

清朝谏臣772

吴可读尸谏773

吴可读之风流倜傥774

王孝子寻亲记775

山东某令776

湖州某君776

记徐次舟观察三则777

满员笑柄778

英中丞能服礼779

裕庚出身始末779

刘传桢出身始末780

糊涂叟782

因祸得福782

励太史783

记胡雪岩五则783

姓之变更784

胡先生784

李编修784

道学贪诈二则784

记李鸿章四则786

李文忠致谤之由789

李文忠之谩骂789

中堂目疾789

马关之奇辱790

卑视外人790

翁同和、吴大澂与李鸿章790

宝中堂791

记马果肃二则792

记王仁堪793

奇姓794

李秉衡794

库吏恶作剧794

奇俭795

记阎文介795

沈中丞之继妻797

送粤督北行798

刘锡鸿799

没字碑799

新河鸭799

钦天监咨复799

张文襄痛诋李文忠799

张文襄加礼留学生799

记刘忠诚与连文冲事800

戒烟800

孙家鼐801

军机纳贿801

木厂掌柜802

记陈小亭802

鲁伯阳802

聂中丞禁赌803

闱姓803

张幼樵804

曹州知府804

倪子和805

庞际沄805

杨厚庵宫保805

杨玉科806

余良栋806

维疯子治犬丧807

方军门807

大实业家叶澄衷小传807

孙毓汶之负恩808

庆宽808

谑老中堂809

记王孝祺二则809

左宝贵毅力810

记章高元二则810

龚照玙811

龚照玙寿联811

丁汝昌812

烧鸭子812

唐维卿方伯812

李文魁813

记孙氏父子二则813

奏疏纰缪814

蔡乃煌815

蔡乃煌气死陈启泰815

四川创办商务局816

欧阳佺817

陆春江之受眷817

王文勤之圆滑817

继禄之冥顽817

荣禄嗣子某818

苏宫保818

康际清观察事818

苏元春819

八旗兵819

巡士820

王铁珊殉节820

寿伯茀820

王辅臣殉难821

记文太守821

刚毅821

刚毅之筹国822

刚毅之贪诈822

刚毅荐王定扬822

刚毅笑话822

赵舒翘捕治卫虎823

赵舒翘之惨死824

徐用仪824

许景澄之死825

袁爽秋826

徐、许、袁三君子奏稿826

记立山、联元827

聂士成827

那桐善饭828

礼部尚书赶车828

世续家会客厅828

庆邸寿诞828

振贝子辞职疏829

台谏三霖829

御史之误认829

崇礼830

铎洛崙之笑柄830

张文达之爱士830

张文达清风亮节831

荻港防盗831

金脸盆831

肃亲王戏癖832

碰钉子832

虚坐832

记恩寿事832

贵女杀亲夫833

冯生833

在家不见833

柯逢时834

朱惠之834

王治馨834

袁海观834

继昌835

瑞澄升擢之阶梯835

瑞澄识字无多835

嘲端方联836

端方好色惧内836

记端方贪墨巧取836

端浭阳之诙谐837

端方之滑稽837

端方好联语嘲人838

端方死事始末记838

十可恨840

太监李义春840

鉴湖840

吴樾840

柳聘侬840

张榕传841

铁路车手之道台841

徐锡麟枪毙恩铭842

马宗汉亲供844

汪兆铭谋炸摄政王845

史坚如845

温生才炸孚琦846

陈敬岳炸李准847

周之贞炸凤山847

凤山之贪婪848

吴禄贞被刺848

彭家珍炸良弼849

朱宝奎849

李维格850

张传楷死节851

余诚格之好谑851

满员贪鄙851

陈景华853

沈子敦先生传略853

刘夫人射贼箭854

杜妇遗诗854

彭氏诗854

彭西园题壁854

义娘855

吴将军父女之风雅855

王玉映女士书画855

毛西河女弟子856

张夫人856

女子绝技856

苏瑶青女士之才节857

朱氏女投江诗857

悲唐行857

林烈妇857

李三姑858

马江香、恽清于女士书画859

佩环女史859

李太夫人之胎教859

贤妇宝守先集859

锡山孝女859

刘全母860

吴山尊夫人赠行诗860

袁紫卿对镜诗860

南楼老人画册之遭际860

雏玉861

龙幺妹歌862

盲妇节烈863

綦烈女863

楚女864

幼女叩阍求赦父罪865

记杨勤勇夫人865

葛云飞将军妾866

盐梅夫人867

赵三姑娘867

沈夫人佐守广信867

管怀珠寄夫书868

钱塘难妇868

武陵难女868

题壁诗二则868

曾夫人俭朴869

贼妾869

费恭人全节869

吴夫人869

那太夫人雪贞妇冤870

玉徵女士870

秋瑾诗870

范满珠871

倪仁吉女郎871

诗媒871

方畦兰女史遗诗871

墨林李女史872

李莲英之妹872

许女士绝句873

吴芝瑛之豪侠8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