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专科护理操作技术指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实用专科护理操作技术指南
  • 林兴凤,王晓云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315298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83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502页
  • 主题词:护理-指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专科护理操作技术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内科1

第一章 心内科护理操作技术1

第一节 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安置1

第二节 心电图检查3

第三节 电击除颤5

第四节 心包穿刺术6

第五节 射频消融术7

第六节 冠状动脉造影11

第七节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扩张术12

第八节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14

第九节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16

第十节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17

第二章 呼吸内科护理操作技术20

第一节 呼吸机操作(无创)技术20

第二节 呼吸机操作(有创)技术21

第三节 经鼻气管插管固定带更换技术22

第四节 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带更换技术24

第五节 肺功能检查25

第六节 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27

第七节 支气管镜检查技术28

第八节 振动排痰29

第九节 咽拭子标本采集31

第十节 痰培养标本的采集32

第十一节 压缩雾化吸入技术33

第十二节 PPD(结核菌纯蛋白衍化物)试验34

第三章 消化内科护理操作技术37

第一节 肝脏穿刺术37

第二节 腹腔穿刺术39

第三节 十二指肠引流术41

第四节 胃液采集术42

第五节 胃肠减压术44

第六节 胃镜下经皮胃造瘘术46

第七节 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术47

第八节 纤维结肠镜检查术49

第四章 内分泌科护理操作技术52

第一节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52

第二节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53

第三节 碘吸收试验54

第四节 胰高血糖素试验55

第五节 胰岛素耐量试验56

第六节 机测血糖57

第七节 皮下注射胰岛素58

第八节 胰岛素笔的使用(以诺和笔为例)59

第九节 胰岛素泵的使用60

第五章 肾内科护理操作技术62

第一节 尿液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62

第二节 24小时尿标本的留取63

第三节 尿渗透压标本留取64

第四节 肾穿刺活检术65

第五节 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66

第六章 血液净化护理操作技术69

第一节 深静脉置管的使用69

第二节 动静脉直刺法70

第三节 动静脉内瘘穿刺法72

第四节 血液透析中血标本的采集73

第五节 血液透析滤过74

第六节 血液透析76

第七节 血液灌流78

第七章 血液肿瘤科护理操作技术81

第一节 化疗技术操作81

第二节 淋巴结穿刺术技术配合82

第三节 骨髓穿刺术护理配合83

第四节 开放式骨髓采集术的护理配合84

第五节 便携式化疗泵技术操作86

第八章 神经内科护理操作技术87

第一节 腰椎穿刺护理配合87

第二节 脑电图检查护理配合89

第三节 肌电图检查护理配合90

第四节 肌肉活检护理配合92

第五节 新斯的明试验94

第六节 高氧雾化95

第七节 静脉留置针封管96

第八节 外周静脉中心置管术(PICC)97

第九节 更换PICC肝素帽、敷贴及导管冲洗的护理操作技术100

第九章 康复科护理操作技术102

第一节 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102

第二节 Bobath握手104

第三节 桥式运动105

第四节 坐位平衡训练106

第五节 手功能位与休息位的摆放108

第六节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功能训练109

第七节 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训练111

第八节 CPM机关节被动活动113

第九节 轮椅的使用技术114

第十节 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训练方法116

第十一节 徒手肌力检查法117

第二篇 外科120

第一章 普外科护理操作技术120

第一节 胃肠减压120

第二节 T形管引流122

第三节 TPN配置123

第四节 造口护理125

第五节 灌肠127

第六节 肛管排气128

第七节 造口灌洗130

第二章 心血管外科护理操作技术132

第一节 有创血压监测132

第二节 中心静脉压监测134

第三节 便携式血气分析仪的使用135

第四节 动脉置管导管冲洗136

第五节 心包穿刺护理138

第六节 漂浮导管护理技术139

第三章 胸外科护理操作技术142

第一节 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142

第二节 双封式胸腔闭式引流145

第三节 胸腔穿刺术的操作及配合147

第四节 经鼻腔入气管内吸痰149

第四章 泌尿外科护理操作技术152

第一节 尿道口护理(男、女)152

第二节 持续膀胱冲洗154

第三节 尿道扩张155

第四节 膀胱镜检查157

第五节 膀胱灌注(置管、不置管)159

第五章 肾移植护理操作技术161

第一节 膀胱镜下取双“J”管161

第二节 移植肾穿刺术162

第三节 更换引流袋164

第六章 神经外科护理操作技术166

第一节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166

第二节 腰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的护理168

第三节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170

第四节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护理配合173

第五节 头皮下积液穿刺引流的护理177

第六节 前囟门穿刺术178

第七节 患者约束法操作技术180

第八节 冰毯的操作技术182

第九节 高压氧治疗的护理185

第七章 骨外科护理操作技术188

第一节 下肢关节康复器的操作技术(以JK-C1型为例)188

第二节 四肢血液循环泵的操作技术(以MODEL6000为例)189

第三节 骨创伤治疗仪的操作技术(以XT-400A骨创伤治疗仪为例)190

第四节 负压创伤治疗仪的操作技术(以智能负压吸引器-近帝生物为例)191

第五节 脊柱损伤患者搬运法193

第六节 脊柱损伤患者轴线翻身法194

第七节 皮肤牵引术195

第八节 骨牵引术197

第九节 石膏固定术198

第十节 压痛点封闭术200

第十一节 小夹板固定术202

第十二节 腰椎术后患者便盆使用法204

第十三节 气管牵拉训练205

第八章 美容整形烧伤外科护理操作技术207

第一节 光子嫩肤207

第二节 烧伤换药护理配合208

第三节 多源红外线照射210

第四节 隆乳术后乳房按摩212

第五节 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浸浴疗法214

第六节 瘢痕内药物注射215

第九章 乳腺外科护理操作技术218

第一节 乳房针吸细胞学检查术218

第二节 纤维乳管镜检查护理配合技术219

第三节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222

第三篇 妇产科224

第一章 妇科护理操作技术224

第一节 阴道及宫颈上药224

第二节 坐浴225

第三节 阴道灌洗227

第四节 药物引产228

第五节 人工流产术229

第六节 利凡诺引产术231

第七节 基础体温测定232

第八节 宫颈微波治疗233

第二章 产科护理操作技术235

第一节 会阴护理(产后会阴擦洗)235

第二节 会阴湿敷236

第三节 挤奶237

第四节 新生儿抚触238

第五节 新生儿游泳240

第六节 新生儿沐浴243

第七节 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245

第八节 新生儿疾病筛查247

第九节 新生儿臀部护理248

第十节 新生儿脐部护理250

第十一节 新生儿眼部护理251

第十二节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252

第十三节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254

第三章 产房护理操作技术256

第一节 骨盆外测量256

第二节 测量宫高腹围257

第三节 听诊胎心音技术258

第四节 产科四步触诊技术260

第五节 产科肛诊261

第六节 产科阴道检查263

第七节 新生儿吸痰技术264

第八节 产时会阴冲洗和消毒技术265

第九节 会阴侧切缝合技术267

第十节 胎头吸引术269

第十一节 产钳术271

第十二节 臀位助产术273

第十三节 人工剥离胎盘术275

第十四节 脐静脉注射276

第四篇 儿科278

第一章 小儿内科护理操作技术278

第一节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278

第二节 小儿头皮静脉采血280

第三节 小儿股动静脉穿刺术281

第四节 后囟静脉穿刺术282

第五节 颈外静脉穿刺术283

第六节 早产儿暖箱的使用284

第七节 蓝光箱的使用286

第八节 蓝光毯的使用287

第九节 换血疗法289

第十节 小儿高压氧疗法290

第十一节 新生儿头罩氧气吸入法292

第十二节 新生儿鼻饲294

第十三节 小儿口服给药技术295

第十四节 奶瓶喂奶技术296

第十五节 早产儿滴管喂奶技术297

第十六节 新生儿注射器洗胃法299

第十七节 早产儿硬肿症的复温技术300

第十八节 新生儿鹅口疮患儿的口腔护理301

第十九节 卧式婴儿测量床身长测量技术302

第二十节 小儿肺炎(腹泻)理疗仪的使用303

第二十一节 小儿腰椎穿刺术305

第二十二节 小儿胸骨骨髓穿刺术306

第二十三节 小儿侧脑室穿刺术308

第二十四节 臀红烤灯照射技术309

第二十五节 新生儿更换尿布技术310

第二十六节 婴幼儿留尿技术311

第二十七节 小儿粪便标本采集313

第二章 小儿外科护理操作技术315

第一节 小儿约束法315

第二节 巨结肠灌肠法316

第三节 脱肛复位术317

第四节 小夹板的应用318

第五节 脐茸烧灼法319

第六节 间歇清洁导尿法320

第七节 髋人字石膏固定翻身法320

第八节 扩肛法321

第九节 肛门护理322

第十节 小儿心肺复苏323

第五篇 五官科324

第一章 耳鼻喉科护理操作技术324

第一节 外耳道滴药324

第二节 备皮(剪鼻毛)325

第三节 鼻腔冲洗法327

第四节 鼻腔滴药328

第五节 咽喉部喷雾法329

第六节 CPAP呼吸机操作331

第二章 眼科护理操作技术333

第一节 滴眼药水333

第二节 涂眼膏334

第三节 眼冲洗法335

第四节 泪道冲洗336

第三章 口腔科护理操作技术338

第一节 口腔门诊一般护理操作技术338

第二节 窝洞预备的护理340

第三节 橡皮障隔离法的护理343

第四节 银汞合金修复术的护理346

第五节 急性牙髓炎应急处理的护理348

第六节 根管预备的护理351

第七节 根管充填的护理353

第八节 根尖诱导成形术的护理356

第九节 窝沟封闭术的护理358

第十节 牙拔除术的护理361

第十一节 乳牙拔除术的护理363

第十二节 牙弓夹板固定术的护理365

第十三节 根尖囊肿刮治术的护理367

第十四节 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术的护理370

第十五节 种植义齿手术期的护理372

第六篇 急诊及重症监护375

第一章 急症科护理操作技术375

第一节 心肺复苏375

第二节 气管插管381

第三节 气压止血带的护理操作384

第四节 心脏电复律386

第五节 全自动洗胃机的护理操作387

第六节 清创缝合配合390

第七节 加压输液(血)器的护理操作391

第二章 重症监护护理操作技术393

第一节 心电监护仪的护理操作393

第二节 微量泵的护理操作394

第三节 输液泵的护理操作396

第四节 计量输液泵浦/控制器的护理操作397

第五节 深静脉穿刺置管399

第六节 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400

第七节 置口咽通气道的护理操作401

第八节 医用智能低温治疗仪(冰帽)的护理操作403

第九节 PRISMA连续床旁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护理操作405

第十节 螺旋形鼻肠管置管408

第七篇 影像科412

第一节 冠脉CT扫描护理操作412

第二节 CT导向下穿刺诊断术护理操作414

第三节 普通CT增强扫描护理操作415

第四节 肝动脉化学栓塞术417

第五节 腔静脉滤过器置入术419

第六节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420

第八篇 手术室424

第一节 手术人员的准备424

第二节 手术体位安置方法426

第三节 铺无菌车操作方法429

第四节 手术野皮肤消毒法430

第五节 铺无菌单法432

第六节 手术锐器传递法436

第七节 卡式灭菌器使用操作方法437

第八节 电刀使用操作方法438

第九节 椎间盘镜使用操作方法441

第十节 腹腔镜使用操作方法443

第十一节 鼻窦镜使用操作方法445

第十二节 关节镜使用操作方法446

第十三节 电钻锯使用操作方法448

第十四节 气钻使用操作方法449

第十五节 显微镜使用操作方法450

第十六节 超声乳化仪使用操作方法451

第十七节 玻璃体切割仪使用操作方法452

第十八节 激光仪的使用操作方法453

第十九节 气动取皮机使用操作方法454

第九篇 供应室456

第一节 器械手工清洗456

第二节 超声波清洗机清洗458

第三节 喷淋清洗机清洗459

第四节 无菌物品包装461

第五节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技术463

第六节 压力蒸汽灭菌物理监测465

第七节 压力蒸汽灭菌B-D试验监测466

第八节 压力蒸汽灭菌批量挑战监测(gke-PCD)468

第九节 包外化学指示胶带监测469

第十节 包内化学指示卡监测470

第十一节 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471

第十二节 无菌医疗器械无菌监测472

第十篇 医院感染科474

第一节 紫外线灯辐射强度检测474

第二节 手和皮肤黏膜消毒效果监测476

第三节 物品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的监测477

第四节 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479

第五节 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测定480

第六节 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481

第七节 血液透析系统检测4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