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钟敬文与中国民俗学派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钟敬文与中国民俗学派
  • 董晓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0005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民俗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钟敬文与中国民俗学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从文化学研究民俗学3

第一章 民俗学与民俗学史3

第一节 民俗学的基本问题4

一 民俗学的特征4

二 历史文献学的位置6

三 对搜集调查民间文学的假设7

四 社会活动的目标和成绩10

第二节 民俗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11

一 学者史与民俗学史12

二 文化史与民俗史14

三 社会史与民俗学会史16

四 学科史与学术社团17

五 民俗学的国际化18

第二章 民间文艺学与国学23

第一节 民间文艺学与文化改造24

一 民间文艺学的社会进步理念25

二 民间文艺学的国学观37

三 民间文艺学的历史倾向与口头观43

第二节 民间诗学50

一 从民间诗学出发50

二 口头性理论与地方社会传统53

三 口头性资料与历史文献的关系59

四 民间诗学的“机能”论73

五 民歌的民族形式78

第三节 民间散文学82

一 故事学82

二 传说学90

第四节 搜集整理理论91

一 将搜集史作为理论研究对象91

二 搜集整理的国学传统观92

三 搜集整理的民族文化观92

四 搜集整理的地理空间观93

五 搜集整理的专业技术观93

第五节 方法论93

一 文化史方法94

二 结构分层方法95

第三章 民间艺术学97

第一节 民间艺术学的概念与地位98

一“民间艺术”的概念和建“学”的构想101

二 民间艺术学的地位111

第二节 民间艺术学的结构114

一 比较民俗学的视角114

二 民间艺术与社会史116

三 造型艺术、表演艺术与文学艺术121

四 面具艺术与宗教124

五 节日艺术与狂欢文化125

六 物质艺术与技术民俗127

第三节 民间艺术学的研究个案129

一 天国神话129

二 女娲神话135

三 老鼠嫁女故事137

第四章 民俗教育学140

第一节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141

一 高等专业教育144

二 地方教育和民族教育145

三 社会公益教育145

四 留学生教育146

第二节 民俗学高等教育理论148

一 民俗学教材149

二 民间文艺学课程150

三 民俗文化学与交叉学科研究152

四 大师价值与团队精神154

中编:中日印故事类型个案研究159

第五章 中日印故事类型的编制与比较159

第一节 印欧故事类型的翻译与制作160

一 翻译印欧故事类型160

二 制作中国民间故事类型167

三 争论问题171

第二节 中国故事类型的母题与主题173

一 马头娘174

二 傻丈夫174

三 蛇郎174

四 虎精与工匠177

五 青蛙儿子182

六 田螺娘184

七 地方传说186

八 植物起源192

九 日藏中国文献中的故事辑录与类型整理193

第三节 中日印故事类型的个案研究195

一 洪水型与乌龟196

二 洗澡型和鸟206

三 风水型和鱼210

四 始祖型和狗213

第四节 从故事类型比较到文化史研究217

一 从故事类型个案比较到文化史218

二 动物故事与印度佛教文化220

下编:学苏联与民间文艺学建设247

第六章 苏联理论与中国民间文艺学247

第一节 民间文学概论248

一 民间文学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民间文学》(第一册)编后记248

二 民间文学与延安文艺新传统——《民间文学》(第二册)编后记252

三 民间文学与苏联教材——《人民口头创作》(全两册)编后记254

四 神话学与文化史——《女娲考》编后记266

五 革命领袖与民间文学——《毛泽东与民间文学》编后记273

第二节 古典文学与民间文学281

一 古典诗词与民间文学——《诗词格律要略》等三册编后记281

二 通俗小说与民间文学——《〈水浒传〉专书讲座》编后记287

三 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与民间文学291

第三节 民间诗学与歌谣学294

一 民间诗与文人诗——《民间诗歌与文人诗》编后记294

二 歌谣与诗歌——《歌谣史与诗歌史》编后记297

三 新诗史——《新诗与民间文艺学史》编后记300

第四节 学术·文化·人生302

一 专题档案——《专题档案卷》编后记302

二 录像史料——《录像图文卷》编后记304

三 学术书信——《学术书信卷》编后记307

四 历史照片——《图片手迹卷》编后记312

后记3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