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地理学史 先秦至明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地理学史 先秦至明代
  • 王成组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出版集团;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4327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地理学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地理学史 先秦至明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地理学著作的创立——先秦时代1

第一章 中国地理资料的起源3

第二章 《尚书·禹贡》在地理学史上的地位10

第一节 《禹贡》的来历和写作年代10

第二节 《禹贡》的地理基础14

第三节 《禹贡》地理的虚实17

第四节 《禹贡》地理的历史影响20

第三章 《管子》书中地理篇章的特征26

第一节 《管子》的来历和时代背景26

第二节 《管子·地数》篇28

第三节 《管子》的《地员》篇和《度地》篇30

第四章 《五藏山经》——幻想与真实的结合33

第一节 《五藏山经》的来历33

第二节 《五藏山经》的布局与虚夸37

第三节 《山经》地理观念的功过42

第四节 《山经》中地理资料的发展46

第五节 《山海经》其他部分的简略评价49

第五章 其他古书的地理成分52

第一节 《尔雅·释地》等篇52

第二节 《吕氏春秋·有始览》54

第三节 《周礼》的实际来历与地理观念57

第六章 第一篇小结62

第二篇 地理志和地方志的发展——西汉至明代67

第一章 《史记》与《汉书》的先驱作用69

第一节 《二十四史》的创始与发展69

第二节 《史记·河渠书》和《汉书·沟洫志》72

第三节 《史记》、《汉书》的货殖列传75

第四节 《汉书》创立的地理志82

第五节 《史记》、《汉书》专传举例87

第二章 《后汉书》与以后的正史91

第一节 地理志传统的长期继续91

第二节 《新唐书》专传关于河源的发现93

第三节 《宋史》等的河渠书——关于黄河的治理95

第三章 地理志专著的演变101

第一节 早期发展的过程101

第二节 唐代的《元和郡县志》104

第三节 宋元间的地理志108

第四节 官编《一统志》的起源110

第四章 《三通》的地理专篇113

第一节 唐代杜佑的《通典》113

第二节 北宋末期郑樵的《通志》115

第三节 宋末元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119

第五章 地方志的发展过程122

第一节 宋代以前的背景122

第二节 南宋《吴郡志》的特征125

第三节 明代府志举例126

第四节 明代县志举例132

第六章 第二篇小结138

第三篇 历代地图的演变——西汉至明末143

第一章 汉代地图的广泛应用和新出土帛图145

第一节 地图的历史渊源145

第二节 汉代地图的掌管和应用147

第三节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稀有帛图149

第二章 裴秀制图的实践与理论156

第三章 隋唐间制图的发展160

第一节 从概况图到边防图160

第二节 贾耽的特殊贡献163

第四章 宋代制图的多样化165

第一节 制图发展的动力165

第二节 边境地图的重视168

第三节 木刻图与地图刻石170

第五章 元明间地图的进步177

第一节 朱思本自编《舆地图》177

第二节 罗洪先增补的《广舆图》178

第三节 陈组绶《皇明职方地图》179

第六章 第三篇小结181

第四篇 举世闻名的游记——战国至明末185

第一章 《穆天子传》——神话性的旅游记187

第一节 晋代出土的战国作品187

第二节 《穆天子传》中的山川与《五藏山经》191

第二章 晋代法显的《佛国记》——天竺取经的旅程195

第一节 世界最古老的真实旅游记195

第二节 法显精辟的地理观念198

第三节 北魏僧惠生等的取经记程204

第三章 记述玄奘在唐初环游印度的两大名著207

第一节 《大唐西域记》与《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207

第二节 玄奘游印的路线和过程211

第三节 玄奘的地理观念与实地观察217

第四章 蒙古族初兴时的《长春真人西游记》222

第一节 长春真人与《西游记》的来历222

第二节 绕道蒙古去西域的行程224

第三节 丘李两氏对于沿途地理景象的观感230

第五章 郑和下西洋随行人员的旅行记和航海图233

第一节 七次下西洋在我国航海史上的意义233

第二节 马欢和他的《瀛涯胜览》235

第三节 费信和他的《星槎胜览》239

第四节 巩珍和他的《西洋番国志》241

第五节 《武备志》保存的《郑和航海图》245

第六章 明末杰出旅游家的《徐霞客游记》251

第一节 在旅游中培养的地理专家251

第二节 短篇游记的精华254

第三节 西南万里游与科学考察259

第七章 第四篇小结269

第五篇 地理专著的典型——北魏至明末273

第一章 郦道元著《水经注》——著述方法和重要贡献275

第一节 作者身世和《水经》来历275

第二节 流传情况和编次方式279

第三节 《经》《注》体例与内容特征282

第四节 河水“重源”与江、汉上源——唯心观念大发展289

第五节 江河入海道论证方式的对比296

第六节 大河以北入海诸水——历史意义和存在的问题301

第七节 南方水道的贡献与差错308

第八节 《水经注》与历史地理312

第九节 小结315

第二章 南宋论释《禹贡》的三家318

第一节 新发展的条件和作用318

第二节 程大昌的有关著作320

第三节 毛晃的《禹贡指南》326

第四节 傅寅的《禹贡说断》330

第三章 关于水利问题的几篇论文或资料334

第一节 北宋单锷的《吴中水利书》334

第二节 南宋《吴郡志》的《水利》篇338

第三节 明代潘季驯的《河防一览》340

第四章 元末汪大渊的《岛夷志略》348

第一节 《岛夷志略》的来历348

第二节 《岛夷志略》的内容351

第三节 汪大渊航游地点的布局355

第四节 重要记述的深入分析360

第五节 小结367

第五章 明代王士性《五岳游草》中的地理见解369

第六章 徐霞客的地理论文379

第一节 《盘江考》的由来和评介379

第二节 《江源考》的科学见解385

第七章 第五篇小结391

全册总结3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