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史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史论
  • 曹树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5568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哲学史-史料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研究对象2

二 研究意义3

三 研究方法6

四 研究框架7

第一章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萌芽9

第一节 萌芽阶段概述9

第二节 胡适与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相关研究14

一 “但开风气不为师”——胡适14

二 重视哲学史料问题的原因18

(一)传统惯性18

(二)开放眼界20

(三)文化心态22

(四)哲学史观25

三 留美时期对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相关问题的初步研究27

(一)论训诂、校勘之学27

(二)博士论文与处理哲学史料原则的现代化转向29

(三)回到可靠哲学史料——论诸子不出于王官32

四 中国哲学之史料研究方法的系统化——以《大纲》为中心37

(一)从《大纲》版本演变看胡适对哲学史料研究方法的重视38

(二)哲学史料研究方法的系统论说40

五 中国哲学之史料研究方法的领域化——佛教史料研究方法51

(一)佛教史料整理工作概述53

(二)佛教史料研究方法管窥56

六 胡适关于中国哲学之史料研究方法的特点71

第三节 梁启超与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相关研究73

一“朝受命而夕饮冰”的中国之新民——梁启超73

二 梁启超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相关研究76

(一)史料举要78

(二)史料方法81

三 梁启超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相关研究的特点93

第二章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形成95

第一节 形成阶段概述95

第二节 朱谦之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研究97

一“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朱谦之97

二 朱谦之对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贡献101

(一)重点选题,设计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篇章体例102

(二)三层递进,界定“中国哲学史史料学”104

(三)三重证据,诠释殷商哲学史料107

(四)三个阶段,展示易学哲学史料之演变历程109

(五)三个派别,分疏老、庄哲学史料111

(六)去粗取精,整理近代思想史料114

三 朱谦之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研究的特点116

第三节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研究117

一“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集哲学史家和哲学家于一身的冯友兰117

二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贡献124

(一)20世纪20~40年代——史料学研究的起步阶段124

(二)20世纪50~60年代——史料学研究的学科化阶段134

(三)20世纪80~90年代——史料学研究的补充阶段150

三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研究的特点152

第三章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发展155

第一节 发展阶段概述155

第二节 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研究159

一 以马克思主义为本进行“综合创新”的学者——张岱年159

二从《老子》年代考看张岱年的史料研究方法——以20世纪30年代为中心165

(一)了解史事的性质166

(二)注重史料版本166

(三)史料考证四原则——“周”“衡”“严”“微”167

(四)从文体、语言判定史料年代167

(五)从思想发展的逻辑联系分析史料168

(六)运用顾颉刚的史学方法分析史料170

三20世纪70 ~80年代张岱年对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贡献171

(一)转入重点研究“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原因171

(二)《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与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学科演进173

(三)《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与中国哲学史料整理方法的规模化178

(四)《中国伦理思想研究》与中国哲学史料整理方法的特殊化184

四 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研究的特点185

第三节 刘建国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研究186

一 刘建国的生平与著述186

二 刘建国对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贡献187

(一)《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概要》与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学科发展187

(二)《先秦伪书辨正》对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贡献200

三 刘建国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研究的特点203

第四节 石峻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研究204

一“素好肇公之学”的石峻205

二 石峻对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贡献211

(一)20世纪30、 40年代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相关问题的研究211

(二)20世纪80年代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系统研究215

三 石峻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研究的特点225

第四章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突破228

第一节 突破阶段概述228

第二节 萧萐父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研究230

一 珞珈山上的“吹沙”诗哲——萧萐父231

二 萧萐父对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贡献236

(一)20世纪60、 80年代关于史料学问题的零散论说236

(二)20世纪90年代关于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系统成就238

三 萧萐父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研究的特点247

第三节 刘文英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研究247

一 东方的“释梦”者——刘文英248

二 刘文英对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贡献254

(一)进行系统的学科定位255

(二)突出史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258

(三)拓展史料学研究领域262

三 刘文英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研究的特点265

第四节 《论稿》作者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研究266

一《论稿》作者简介266

二《论稿》作者对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贡献268

(一)更大规模、更为系统的史料学方法论之探讨270

(二)完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学科体系之构想274

(三)“常见易得”——史料介绍原则的观念转变与具体贯彻277

三《论稿》作者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研究的特点279

结语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之发展历程的反思281

附录 20世纪出土的中国哲学简帛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90

一 出土简帛简介290

二 出土简帛的整理293

(一)银雀山汉简293

(二)定县八角廊汉简294

(三)马王堆帛书294

(四)郭店楚简297

(五)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299

(六)清华简301

(七)北京大学藏西汉楚竹书302

三 出土简帛研究方法303

四 有关出土简帛的版本研究308

(一)关于《老子》308

(二)关于《缁衣》310

(三)关于《五行》311

五 出土简帛与中国哲学史研究312

(一)早期儒道关系312

(二)道家发展趋向312

(三)郭店儒简的思想归属313

(四)早期宇宙论313

参考文献315

关键词索引326

人名索引330

后记3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