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旅居者和“外国人” 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向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750412822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留学生-人间交往-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旅居者和“外国人” 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 托马斯·萧1
第一部分 背景:研究者的故事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研究背景6
序二 约瑟夫·A.马克斯威尔7
一、中国学生留美史7
二、人际关系理论9
序三 阔特妮·卡兹丹11
三、中美人际交往模式比较12
自序15
四、跨文化交流理论15
五、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19
第二节 研究构想22
第三节 本书结构25
第二章 研究过程28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28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30
一、质的研究的定义31
二、质的研究的理论基础32
三、质的研究的操作方法和过程35
四、质的研究的检测手段39
五、选择质的研究方法的理由43
第三节 抽样方法44
第四节 收集材料的方法48
一、访谈49
二、观察和非正式交谈54
第五节 分析材料、建构理论及成文的方式56
第三章 研究者的思考和反省65
第一节 效度问题66
第二节 推广度问题78
第三节 伦理道德问题79
第四节 研究者自身的演变和发展81
第二部分 中景:被研究者的故事89
第四章 “酸甜苦辣百味俱全”:一位中国留学生的个案调查89
第一节 初来乍到90
第二节 当头棒喝93
第三节 “大小孩”96
第四节 “交友”的困惑98
第五节 越来越难99
第六节 见怪不怪104
第七节 变还是不变?108
第一节 对“交往”的定义112
第五章 “交往”:人际关系的基本形态112
一、“兴趣”和“愿望”:“交往”的首要前提114
二、“有来有往”和“有准备”:“交往”的必要形式118
三、“经常”和“深入”:“交往”的发展形态120
第二节 “为什么?”:“交往”的背景因素分析124
一、生态环境124
二、人际交往方式126
第六章 “人情”: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132
第一节 “关心”和“照顾”别人:人际交往的利他倾向134
一、单面镜(片段分析之一达誉生:“他们从不过问我们!”)135
二、多面镜141
第二节 “体谅”和“容忍”:人际交往的内律倾向142
一、跨文化人际交往中的自我内律行为142
二、跨文化人际交往中对他人内律行为的观察146
第三节 “留面子”和“含蓄”:人际交往中的面子观念150
一、“留面子”151
二、“公事公办”153
三、“丢面子”(片段分析之二董文:“他们不给我留面子!”)155
四、“含蓄”158
第七章 “情感交流”:人际交往的情绪倾向162
第一节 “情感交流”和“emotional exchange”:两种不同的文化表达方式163
第二节 “热情”与“温暖”:情感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感受166
第三节 对跨文化“情感交流”的尝试(片段分析之三金多多:“这里没有情感交流!”)170
第八章 “交友”:人际交往的理想形态180
第一节 “谁是朋友?”:对“朋友”的定义181
第二节 “交友”的愿望:友谊的必要条件186
第三节 “铁哥们儿”:友谊的表现形式193
一、对“铁哥们儿”的定义193
二、中国的“铁哥们儿”和美国的“朋友”之间的区别196
第四节 “说话算数”:友谊的衡量标准(片段分析之四易立华:“他们说话不算数!”)200
第五节 “亲密无间”:友谊的心理距离204
一、“亲密”的表现形式205
二、跨文化人际交往中对“亲密”的困惑(片段分析之五高莉:“我不知道他们的亲密是什么!”)209
第六节 “回报”:友谊的交换观念和交换方式216
第九章 “局外人”:跨文化人际交往的特殊形态223
第一节 “游离在外”:“局外人”的一般状态224
第二节 “圈子”:人际范围的界定226
第三节 “不知所措”:“局外人”的基本心态(片段分析之六易立华:“我必须了解他们的规范”)232
第四节 “不安定”和“不安全”:“局外人”眼中的外部世界237
第五节 “孤独”和“想家”:“局外人”的内心世界244
第六节 “自由”与“自在”:“局外人”看法律与存在之间的关系249
第十章 “自尊”:跨文化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评价255
第一节 “大小孩”:从人的身心发展角度所作的评价256
第二节 “低人一等”:从社会分层的角度所作的评价265
第三节 “民族自尊”:从国际权力格局的角度所作的评价272
第十一章 “变化”:跨文化人际交往对个体文化身份的影响281
第一节 “不舒服”:对异文化的排斥心理(片段分析之七马国强:“在这儿我觉得特别不舒服!”)282
第二节 “文化认同”:个体与文化的所属关系287
一、“我还是中国人吗?”288
二、“他们还是中国人吗?”295
第三节 “独立自主”:个体与他人的相对关系(片段分析之八严华君:“我不得不依靠我自己!”)301
第三部分 远景:思考的故事315
第十二章 跨文化人际交往中自我和人我关系的文化建构315
第一节 中国人的自我定义317
一、文化和自我318
二、文化、自我和跨文化人际交往320
第二节 中国人的自我形象322
第三节 中国人的自尊和自我实现327
第四节 中国人的群体界定331
第五节 中国人群体本位观的形成因素333
第十三章 跨文化人际交往中个体文化身份的重构337
第一节 跨文化人际交往中的应对策略339
一、自我适应341
二、自我超越346
三、自我重新定位348
第二节 困惑与探索352
第三节 个体差异353
附录一 联系信件358
附录二 问卷360
附录三 在中国第一次访谈的提纲362
附录四 在美国第一次访谈的提纲364
附录五 观察指南(以聚会为例)366
主要参考书目367
后记377
热门推荐
- 1566606.html
- 3812956.html
- 211036.html
- 3648052.html
- 3885102.html
- 2564328.html
- 1117719.html
- 3312012.html
- 1252113.html
- 19567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85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78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9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05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73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21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18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94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46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0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