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 劳动争议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 劳动争议卷
  • 江必新,何东宁,王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4395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129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最高法院-审判-案例-中国;最高法院-劳动争议-民事诉讼-审判-案例-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 劳动争议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劳动关系主体3

规则1用人单位在明知求职者系在校学生的情况下,仍与之订立劳动合同并向其发放劳动报酬的,该劳动合同合法有效3

【规则理解】3

一、实习的内涵与类型3

(一)实习的内涵3

(二)实习的类型4

二、实习生的身份属性5

(一)实习生身份属性的不同观点5

(二)对不同观点简要评价6

(三)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6

三、实习生与用人单位的法律关系7

(一)教学实习形式下的法律关系7

(二)带薪实习形式下的法律关系8

(三)就业实习形式下的法律关系8

【拓展适用】9

一、劳动关系主体之劳动者的比较考察9

(一)英美法系对劳动者的概念界定9

(二)大陆法系对劳动者的概念界定9

二、我国关于劳动者主体资格的立法现状10

三、劳动关系主体之劳动者的理论探讨11

(一)从私法理论解读劳动者12

(二)从社会法理论解读劳动者12

四、重构劳动者主体资格的判定标准14

(一)完善行为能力标准14

(二)重构从属性标准14

五、用人单位与大四学生签订劳动合同效力的认定15

六、实践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16

(一)农民工可以成为《劳动合同法》的主体16

(二)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与其受雇人员之间的关系认定18

【典型案例】郭懿诉江苏益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劳动纠纷案20

第二章 劳动权27

规则2劳动者存在生理缺陷,但其身体并未达到严重缺陷的程度,可以适应其所担负之工作,用人单位不能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27

【规则理解】27

一、劳动权的概念27

二、劳动权的性质28

三、劳动权与工作权、劳动权利、就业权29

(一)劳动权与工作权29

(二)劳动权与劳动权利30

(三)劳动权与就业权30

四、劳动合同的解除31

(一)我国法律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合同的现行规定31

(二)利益平衡思想在劳动合同解除中的体现32

【拓展适用】33

一、劳动权的形成与发展——从理论形态到宪法形态,从私权利到基本权利33

(一)理论形态的劳动权思想33

(二)宪法形态的劳动权规范34

(三)国际人权法下的劳动权35

二、劳动权在我国宪法中的变迁与定位35

三、劳动权的平等保护与反歧视37

四、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8

(一)用人单位不能以劳动者拒绝调动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38

(二)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出现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形被公司解职的法律依据40

(三)劳动者不能请人代为履行劳动合同41

【典型案例】李林珍诉中国银行浙江省桐庐支行解除劳动合同纠纷案42

第三章 社会保险47

规则3被保险职工遭受意外伤害后,虽然享有法律规定的病假期间的工资和医疗劳保待遇,但不能因此剥夺其根据人身保险合同享受的权益47

【规则理解】48

一、社会保险和商业人身保险的区别48

(一)两者的性质不同48

(二)两者的保险基金来源和管理不同48

(三)两者的保障额不同48

(四)两者的举办主体不同49

二、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衔接49

三、用人单位为职工参保商业保险后的法律关系50

(一)因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投保商业保险而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范畴50

(二)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投保商业保险后劳动者所享有的权利51

【拓展适用】53

一、社会保险权的性质及救济53

(一)社会保险权的性质53

(二)社会保险权的法律救济程序54

二、保险利益在人身保险中的适用54

(一)人身保险利益的发展及我国的立法规定54

(二)人身保险利益的主体57

三、审判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59

(一)工伤职工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与获得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并不冲突59

(二)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并不因曾自愿放弃社会保险而不能再主张经济补偿59

(三)失业保险金不能折抵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61

【典型案例】陆培基诉江苏省无锡市华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返还保险赔偿金纠纷案61

第四章 工伤65

规则4确定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应当以工伤事故伤害结果实际发生的时间为起算时间65

【规则理解】65

一、工伤认定申请的期间65

(一)工伤认定申请期间的性质66

(二)工伤认定申请期间的起算点67

二、现行法律对工伤认定申请的规定68

(一)申请期间是否存在中断、中止68

(二)申请延长申请时限的主体68

(三)申请延长时限的审批程序69

(四)工伤认定申请主体的顺序69

(五)工伤认定申请主体的范围70

【拓展适用】70

一、关于工伤认定70

二、工伤认定的主体72

(一)不同观点的介绍72

(二)对不同观点的简要评析73

三、工伤认定程序中的举证责任75

(一)现行立法及现实困境75

(二)举证责任的确立76

【典型案例】杨庆峰诉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无锡市机关汽车修理有限责任公司工伤认定行政纠纷案77

规则5下岗、待岗职工在其他单位工作时发生工伤的,该单位应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85

【规则理解】86

一、下岗、待岗职工再就业的劳动关系分析86

二、双重劳动关系中的工伤保险87

三、对“上下班途中”的法律诠释88

(一)“上下班途中”的文义解释88

(二)“上下班途中”的法意解释88

(三)“上下班途中”的司法适用89

【拓展适用】91

一、双重劳动关系的概念和分类91

(一)双重劳动关系的概念91

(二)双重劳动关系的分类92

二、双重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92

(一)规范性文件对双重劳动关系规制的演变93

(二)我国现行法律规制的缺失与不足95

三、对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的事故原因界定95

【典型案例】北京国玉大酒店有限公司诉北京市朝阳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余秀兰工伤认定行政纠纷案97

规则6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而发生安全事故导致伤害的,“串岗”不影响工伤认定106

【规则理解】107

一、工作时间107

(一)“工作时间”的界定107

(二)工作时间的特点109

二、工作场所110

(一)界定“工作场所”应把握的基本原则111

(二)对“工作场所”的界定112

三、工作原因113

四、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三者的关系116

【法律拓展】117

一、串岗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117

二、工作时间的几种特殊情形119

(一)用餐时间119

(二)值班时间121

(三)培训时间122

【典型案例】王长淮诉江苏省盱眙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江苏思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工伤行政确认案123

规则7公司法定代表人在组织公司清算过程中,明知公司职工构成工伤并在进行工伤等级鉴定,却未考虑其工伤等级鉴定后的待遇给付,给工伤职工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127

【规则理解】128

一、工伤保险的参与和工伤保险待遇128

(一)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费时的工伤待遇128

(二)用人单位少报工伤保险费时的工伤待遇130

二、公司清算中的股东责任130

(一)公司清算的概念及法律意义130

(二)公司清算义务人的确定131

(三)清算组成员的损害赔偿责任132

【拓展适用】133

一、清算组成员违法行为民事责任性质探讨133

二、清算组成员基于股东大会决议而实施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承担136

三、公司清算完毕注销后,债权人对清算组成员违法行为民事责任追究137

四、股东对清算组成员的代表诉讼137

五、工伤保险体系中的诉讼禁止条款139

(一)诉讼禁止条款的内涵139

(二)诉讼禁止条款在我国的适用140

(三)诉讼禁止条款的价值承载及对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142

六、工伤补偿的先行支付143

【典型案例】邹汉英诉孙立根、刘珍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145

规则8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构成工伤的,该劳动者有权同时获得工伤保险赔偿和人身侵权赔偿150

【规则理解】150

一、工伤保险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历史渊源150

二、工伤保险制度与侵权赔偿制度的区别152

(一)两项制度的价值基础不一致152

(二)两项制度的请求权权利基础和归责原则不同153

(三)两项制度的性质不同154

三、我国对工伤保险给付与侵权损害赔偿的立法154

【拓展适用】157

一、国外关于工伤保险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立法模式157

(一)选择模式157

(二)取代模式157

(三)兼得模式158

(四)补充模式159

二、我国关于工伤保险责任与侵权责任关系的发展趋势159

(一)立法层面并未否定兼得模式159

(二)地方性规定更青睐补充模式160

(三)司法实践并未统一162

(四)法理奉行补偿性原则162

三、工伤保险责任与侵权损害责任的责任承担顺序163

【典型案例】杨文伟诉上海宝钢二十冶企业开发公司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164

第五章 竞业限制173

规则9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竞业禁止协议中,未约定给予劳动者竞业禁止经济补偿,或者经济补偿数额过低,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该竞业禁止条款对劳动者不具有约束力173

【规则理解】174

一、竞业禁止的内涵及类型174

(一)竞业禁止的内涵174

(二)竞业禁止的类型174

二、经济补偿金及其性质175

(一)经济补偿金与竞业禁止协议效力的关系176

(二)何谓合理的经济补偿金178

【拓展适用】179

一、竞业禁止的发展及权利冲突179

(一)竞业禁止的发展179

(二)权利冲突180

二、离职竞业禁止的性质182

三、竞业禁止协议的合理性问题184

四、实践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185

(一)劳动者离职原因对竞业禁止条款效力的影响185

(二)与用人单位签订保密协议的劳动者离职后,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承担违约责任187

(三)竞业限制的违约责任(违约金)与侵权责任(赔偿金)竞合时的处理188

【典型案例】王云飞诉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190

第六章 安全保障义务197

规则10在生产经营者的工作场所内,生产经营者对其默许从事临时劳动的自然人,负有合理限度内的安全保障义务197

【规则理解】197

一、安全保障义务的比较法研究197

(一)大陆法系关于安全保障义务的规定197

(二)英美法系关于安全保障义务的规定199

(三)我国关于安全保障义务的规定200

二、安全保障义务的法理依据和内容201

(一)安全保障义务的法理依据201

(二)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201

三、安全保障义务的相关概念界定202

(一)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主体202

(二)安全保障义务的权利主体202

(三)安全保障义务的合理限度范围203

【拓展适用】204

一、劳动关系的判定标准204

(一)主体性判定标准205

(二)内容性判定标准205

二、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206

(一)劳动法律关系206

(二)事实劳动关系208

三、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10

(一)企业停薪留职人员、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等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属劳动关系210

(二)终止事实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213

【典型案例】罗倩诉浙江黄岩奥士达工贸有限公司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215

第七章 劳动合同解除225

规则11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学历有明确要求,应聘者提供虚假学历证明并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属于以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该劳动合同225

【规则理解】225

一、民事欺诈概述225

二、我国法律有关以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效力的规定227

三、劳动者持虚假文凭应聘、伪造履历或者提供其他虚假情况对劳动合同效力的影响229

【适用拓展】231

一、劳动合同订立时劳动者的如实说明义务与用人单位的知情权231

二、代签劳动合同效力的认定233

(一)实践中处理代签劳动合同效力不同观点233

(二)处理代签劳动合同适用何种法律规范的不同观点234

(三)确定代签劳动合同效力的基本路径234

三、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36

(一)“末位淘汰”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性探讨236

(二)用人单位以公告形式解除劳动合同的效力认定237

(三)劳动者继续在被吊销营业执照的用人单位工作的,其劳动关系并不自然终止239

【典型案例】上海冠龙阀门机械有限公司诉唐茂林劳动合同纠纷案2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