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王国维与近代东西方学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鸿祥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 ISBN:7805041288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470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4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王国维与近代东西方学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首题词(王国维《集古人成句》)1
叙说 由《教育世界》发端的编译生涯2
一、《教育世界》之时代2
二、罗振玉与《教育世界》5
三、《教育世界》之改刊与王国维之风采7
四、《教育世界》之终刊与前后期著译者之变化11
五、后期《教育世界》著译之一瞥15
〔附录〕哲学辨惑17
第一辑 寻找西方学人的梦痕21
篇一 “言与人并足重的“哲人”康德22
一、康德在中国之一瞥22
二、从休谟的“大疑”到康德的“大道”24
三、“哲人”康德与“圣人”孔子28
四、《汗德象赞》与《哀迭孙之诗》33
五、从“知力之三阶级”到论词之“三境界”38
六、对“洋老师”的承袭——“二元”的调和41
〔附录〕汗德之“知识论”(节录)44
篇二 “品行颇不修”的“天才者”叔本华54
一、叔本华在中国之命运54
二、王氏之“禀性”与叔氏之“品行”56
三、自屠、自烧、自缚与“叔氏之说”59
四、“但就其学说言”的“倾海量仁”64
五、从“叔本华之思索论》到《人间诗话》“境界说”68
〔附录〕叔本华之思索论(译《叔本华文集》)74
一、尼采学说译介之一斑79
篇三 “游戏尘寰”的“赤子”尼采79
二、“文学革命”的“先驱”与“欲创新文化”的“伟人”81
三、、《浣溪沙》之“天未同云”与“同情”乃“微弱之符号”84
四、“以血写书”之“赤子”与“郁勃蟠结”之“自然”90
五、从尼采“我教你超人”到列子“役夫之梦”94
〔附录〕尼采氏之学说(节录)100
篇四 西方伦理、心理、美学之攻究与译介106
一、《遗书》外的译稿106
二、近代伦理学之译介107
三、“现代新兴学科”——《教育心理学》之翻译119
四、“游戏论”之译介及其他124
篇五 以近代自然科学为起点的初期探索131
一、引子——稼轩“中秋饮酒”词之“神悟”131
二、赫氏“势力不灭论”与《红楼梦评论》之“钟摆论”133
三、康德“星云假说”中的“智慧之光”与王氏《题梅花画?》诗中的“天堕”之恐138
四、李善兰之终点与王国维之起点143
第二辑 译介西方作家的迹印148
篇一 “哲学诗人”席勒在中国的最早“知音”149
一、席勒及其论说的第一个译介者149
二、“人道发展”与“人的文学”151
三、“写人生”与“求人道”154
四、“游戏论”与“自然说”159
五、叔本华之“自失”与席勒之“圆满”165
[附录]教育家之希尔列尔169
篇二 “中国之席勒”笔下的西方作家171
一、“中国之席勒”与西方作家171
二、歌德其人其诗之最早译介及其与席勒之最早“合传”173
三、“第二之自然”的“客观诗人”与“强于情者”的“主观诗人”177
四、“描出人间心理之个性”的戏曲家与“罗曼派之骁将”的小说家182
〔附录〕德国文豪格代、希尔列尔合传189
篇三 散见于早期著译中的西方诗歌192
一、歌德最早的中译诗——《梅斐司托翻尔司之诗》192
二、阐发叔本华“生存意志”的引诗——《裒伽尔之诗》196
三、席勒最早的中译诗——《摇篮曲》200
四、开中西比较研究之先河的引诗——《白伊龙之诗》204
五、近代最初的中译“科普诗”——《织布谣》207
六、“爱情至上”的颂诗——《〈爱与心〉尾歌》209
篇四 《教育世界》小说专栏内之西方小说家212
一、“小说热”中的《教育世界》212
二、托尔斯泰的“军事小说”《枕戈记》214
三、哥尔德斯密的“家庭教育小说”《姊妹花》216
四、阿褒利武司的“心理小说”《爱与心》220
五、以“改良社会”为宗旨的“教育小说”227
一、托尔斯泰及其“主义”在中国的最早译介232
篇五 “托尔斯泰主义”在东方的回响232
二、中国首见之托尔斯泰评传235
三、“宗教家之脱尔斯泰”及其“勿敌恶”238
四、对托尔斯泰“科学评”的译介242
五、“托尔斯泰主义”在东方的回响245
第三辑 新旧交替中的聚散250
篇一 可以传为佳话的学术友谊251
一、老问题,新认识251
二、“卜邻莫忘他年约,同醉中山酒一杯253
三、“予固非匠石,而公则?梓也”257
四、周流观石渠,蔽亏东观籍264
篇二 第一位师范校长与第一位师范教员273
一、中国师范,“自通州始”273
二、来之急急,去之匆匆276
三、讲学之余,以诗自遣280
四、状元创举,书生不平283
五、“退任”以后的余澜287
一、何故而要“哭先生”?291
篇三 一代大师与末代“大儒”291
二、《教育世界》上初见之“历史家”292
三、“实启之”于“守旧派魁首”的“亚洲学术研究会”296
四、《亚洲学术杂志》上的“释持”300
五、有文可征的“大学人”305
六、《疆邨校词图序》的诗家风貌309
七、仅有“片言”存,饱学又何益?313
篇四 在“广仓学? 的日子里316
一、一个应当“鄙弃”的地方316
二、哈同“办学”之“自供状”317
三、从王国维的信看“广仓学?”之一班321
四、关于涉及“广仓学?”的一封鲁迅书信注326
五、关于《题某君竹刻小象》之“某君”329
六、可鄙弃的地方,应尊敬的成果334
篇五 学海沉浮话同窗338
一、“东文”学友知几人?338
二、“词隐’人间有人传340
三、“前学”尽弃有人拾346
四、茫然若失话故人353
第四辑 皈依东方学林的反思358
篇一 “相得益彰”二大师359
一、梁启超的“今日之我”与王国维的“昔日之我”359
二、“殊途同归”的“总根源”论362
三、“新史学”观点与“新史学”实践366
四、史学理论家与史学大师369
五、讲学清化,相得益彰375
篇二 “五四”以后的反响379
一、在中西交会点上379
二、鲁迅等人的评述381
三、《学衡》的“王、胡比较论”384
四、“实行”者的“有意”与“先驱”者的“无意”390
五、“从根本观念”到“正当范围”393
六、一代大师,两座学府397
一、纵贯古今说“经学”401
篇三 “观堂之学”的自我反思401
二、炉火纯青谈“考证”408
三、从“人间”到“观堂”415
篇四 “天眼”觑观堂427
一、本“大乘”教义,决“观堂”大疑427
二、“多情哲人”,“缘通佛法”429
三、“精思卓见”,犹有偏颇434
四、“解脱”之迫切与“思想之苦闷”440
五、佛法虽明,斯人已死443
篇五 关于王国维生平学业中的若干人与事450
一、问题的提出450
二、关于姬觉弥其人与甲骨文研究451
三、关于王氏之“出头”与胡适之“发掘”453
四、关于与吴宓及清华研究院其他诸师友之关系457
五、关于“自沉”及其他462
后记466
补记468
热门推荐
- 1221203.html
- 2432853.html
- 1323340.html
- 3127455.html
- 553679.html
- 3550298.html
- 751621.html
- 467438.html
- 3728652.html
- 11567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69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51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95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12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96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11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78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23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05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