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程
  • 冯契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03637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48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

一、近代社会发展提出的历史课题1

绪论1

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理论的艰辛历程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基本特征12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12

二、欧洲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结晶15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1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和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使命19

一、从现实汲取理想和把理想化为现实的光辉历程19

二、历史的经验和教益23

三、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使命26

第四节 本书的宗旨和结构28

一、本书的宗旨28

二、本书的结构31

一、哲学对象的历史演变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34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认识论原理34

第一节 哲学发展提出的历史课题和新唯物主义的产生34

第三章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123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产生123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基本条件123

二、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25

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的研究128

第二节 劳动价值学说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135

一、商品的价值及其本质135

二、商品的价值量139

三、货币的本质和职能140

四、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144

第三节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146

一、从劳动价值论到剩余价值理论的飞跃146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149

三、剩余价值的实现156

四、剩余价值的分割162

第四章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分析173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173

一、生产资料资本家占有制173

二、商品生产高度发展175

三、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177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180

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180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体制183

三、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186

第三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191

一、伟大的历史变革191

二、生产力的巨大飞跃193

三、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194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99

第一节 社会主义思想的由来和发展199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99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根本缺陷204

三,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208

第二节 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科学指南211

一、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力量211

二、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领导核心213

三、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道路217

四、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20

第三节 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构想223

一、对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的基本内容及其根据223

二、科学地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228

第六章 列宁关于龚断资本主义的理论230

第一节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过渡230

一、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230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235

一、生产集中与资本垄断235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239

三、资本输出与资本的国际垄断241

第三节 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社会矛盾及其发展趋势246

一、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深246

二、垄断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247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250

第四节 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的理论253

一、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253

二、薄弱环节和一国胜利论256

第七章 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东方的胜利260

第一节 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新发展261

一、列宁在建党斗争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261

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和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对建党学说的贡献265

第二节 帝国主义时代民族民主革命的理论和策略268

一、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268

二、关于工农民主专政的理论272

三、关于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276

第三节 革命的道路和形式276

一、暴力革命和革命的和平发展276

二、无产阶级暴力夺取政权的三种方式278

第四节 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前提和起点283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当代世界经济中遇到的新课题288

第一节 新技术革命及其对资体主义的影响288

一、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技术革命288

二、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质量变化291

三、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95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当前形态299

一、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重大发展299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形式303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308

第三节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及其矛盾的发展311

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311

二、无产阶级多数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313

三、垄断资产阶级的集权统治与资产阶级内部的结构变化316

四、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的新发展318

第四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关系体系及其矛盾的发展324

一、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与多极化发展324

二、发达与不发达并存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328

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国际竞争330

第九章 现代社会革命道路的探索332

第一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333

一、“欧洲共产主义”的兴起333

二、“欧洲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政策335

第二节 社会党的理论及其影响345

一、社会党的过去和现在345

二、社会党的理论和政策349

三、共产党与社会党的关系354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新探索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356

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356

二、亚非拉社会主义思潮361

三、对亚非拉社会主义的评价371

第十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374

第一节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375

一、列宁关于“直接过渡”到 “间接过渡”的论述375

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379

三、布哈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84

一、照搬苏联体制的历史原因386

二、多种模式的特征38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多种道路的探索386

三、在探索中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39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原则398

一、列宁论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原则398

二、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探索处理对外关系的原则402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当代407

第一节 知识发展的辩证过程408

一、知识的特点和层次408

二、知识的量变和质变411

三、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415

四、不同意见的争论是达到真理的必经之路420

第一节 认识过程中主体的能动作用424

一、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424

二、主体对客体的改造活动是认识的必要环节428

三、认识活动中主体的认识条件432

第三节 现代科学研究中的辩证思维方法——系统方法437

一、系统方法的根据437

二、系统中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440

三、系统中结构和功能的辩证关系442

四、控制论系统中因果联系的辩证性质446

第一节 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实践史450

一、唯物史观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展现了它的全貌450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当代450

二、唯物史观是方法而不是教条455

第二节 唯物史观和科学技术革命460

一、科学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460

二、科学与评价活动的关系466

三、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468

第三节 唯物史观和人的全面发展472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价值和理想472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条件477

三、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奋斗482

后记485

二、对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探索12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