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转型期我国企业慈善行为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性假设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转型期我国企业慈善行为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性假设
  • 赵如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34821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02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企业-慈善事业-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转型期我国企业慈善行为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性假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 导言1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0.1.1 研究背景1

0.1.2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3

0.2 基本概念界定3

0.2.1 慈善3

0.2.2 企业慈善行为4

0.3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5

0.3.1 研究思路5

0.3.2 研究方法6

0.3.3 技术路线7

0.4 主要创新点和难点8

0.4.1 主要突破点8

0.4.2 研究难点和不足之处8

1 企业慈善行为相关文献综述10

1.1 理论渊源10

1.1.1 企业慈善行为人性假设的相关理论述评10

1.1.2 企业践行慈善行为依据的相关理论述评14

1.1.3 策略型企业慈善行为相关理论述评15

1.1.4 企业慈善行为评价的相关理论述评18

1.2 研究现状19

1.2.1 企业慈善行为演进研究综述19

1.2.2 企业慈善行为动机研究综述22

1.2.3 企业慈善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5

1.2.4 企业慈善行为评价模式研究综述26

2 企业慈善行为的历史沿革29

2.1 发达国家企业慈善行为演变历程29

2.1.1 早期商人的慈善活动29

2.1.2 企业慈善行为的兴起30

2.1.3 企业慈善行为的发展32

2.2 我国企业慈善行为的历史变迁34

2.2.1 早期商人救助活动34

2.2.2 近代企业慈善行为35

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企业慈善行为36

2.3 转型期我国企业慈善行为表征38

2.3.1 慈善理念:传统与现代并存38

2.3.2 捐赠数额:民营企业成为捐赠主力39

2.3.3 捐赠形式:物资捐赠占主导地位40

2.3.4 捐赠渠道:集中于间接捐赠42

2.3.5 捐赠领域:较为聚集42

2.3.6 捐赠管理:自我管理水平不高44

2.3.7 捐赠外部环境:转型期特征明显46

2.4 转型期我国企业慈善行为存在的问题48

2.4.1 慈善理念困境48

2.4.2 自我管理困境48

2.4.3 慈善法制困境49

2.4.4 转型体制困境49

2.4.5 转型文化困境50

2.5 比较与启示50

2.5.1 企业慈善行为演变的一般规律50

2.5.2 我国与发达国家企业慈善行为发展的相异之处51

3 转型期我国企业慈善行为的分析框架54

3.1 马克思企业慈善行为人假设54

3.2 转型期我国企业慈善行为的特殊性分析55

3.2.1 企业行善之转型背景相关特征描述55

3.2.2 企业行善之相关转型维度和内涵59

3.3 转型期我国企业慈善行为分析框架61

3.3.1 企业慈善行为模式61

3.3.2 企业慈善行为影响因素63

4 企业慈善行为影响因素(一):企业内生性需求不足66

4.1 马克思主义需求理论相关论述66

4.2 企业慈善行为的内部动力68

4.2.1 企业行善的经济动机分析68

4.2.2 企业行善的伦理价值取向73

4.3 转型期企业慈善内生性需求不足的特殊矛盾78

4.3.1 慈善需求激增与内生动力不足的矛盾78

4.3.2 逐利动力显化与伦理动力弱化的矛盾79

4.4 转型期企业慈善内生性需求不足的原因剖析81

4.4.1 非正式制度变迁滞后81

4.4.2 企业慈善的落后理念85

4.4.3 竞争环境的制度差异86

5 企业慈善行为影响因素(二):可持续的行善能力88

5.1 马克思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论述88

5.1.1 可持续行善能力内涵阐释90

5.1.2 可持续行善能力培育模式91

5.2 培育企业可持续行善能力的重要意义101

5.2.1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必要保障101

5.2.2 企业慈善行为模式转型的核心要义102

5.2.3 满足社会需求结构升级的重要举措102

5.3 转型期企业可持续行善能力发展的制约因素103

5.3.1 理论融合的本土化掣肘103

5.3.2 行善能力培育激励不足104

5.3.3 企业慈善人力资源困境105

5.3.4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危机107

6 企业慈善行为影响因素(三):利益相关者的管理109

6.1 马克思主义社会需求思想相关论述109

6.1.1 企业慈善行为的管理主体110

6.1.2 企业慈善行为的管理目标112

6.1.3 企业慈善行为的管理手段113

6.2 转型期利益相关者管理企业慈善行为的重要作用114

6.2.1 转型期企业慈善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114

6.2.2 企业利己与慈善利他对立的理性选择115

6.2.3 企业慈善行为可持续发展的公信需求116

6.3 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慈善行为管理的影响途径116

6.3.1 企业股东的决策与评估116

6.3.2 企业家精神的渗透影响118

6.3.3 自愿者员工的履行管理120

6.3.4 债权人权益的请求管理120

6.3.5 消费者偏好的选票表决120

7 企业慈善行为影响因素(四):外部环境的制约122

7.1 行政体制的过度干预122

7.1.1 政府管制下的“挤出效应”122

7.1.2 行政募捐下的“慈善扭曲”124

7.2 社会舆论的道德绑架125

7.2.1 公众较高预期驱使下的较大压力125

7.2.2 媒体对企业慈善行为的不当影响125

7.3 法制规范的制度滞后129

7.3.1 慈善配套法规缺失130

7.3.2 捐赠管理制度不健全131

7.3.3 税收激励力度不足133

7.4 第三方监督的机制缺失134

8 企业慈善行为规范途径135

8.1 转型期我国企业慈善行为动力机制的培育135

8.1.1 企业慈善理念的现代转型135

8.1.2 企业慈善行为外部激励机制的完善139

8.2 转型期我国企业策略型行善模式的建构142

8.2.1 企业行善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分析143

8.2.2 企业行善模式转型的原则分析145

8.2.3 企业慈善行为模式转型的对策研究148

8.3 转型期我国企业慈善行为管理机制构建154

8.3.1 企业慈善行为管理机制的经验借鉴154

8.3.2 企业慈善行为管理机制构建原则156

8.3.3 企业慈善行为管理机制构建158

8.4 转型期企业慈善行为外部环境完善161

8.4.1 规范媒体行为.完善舆论环境161

8.4.2 加快立法进程,完善法制环境163

8.5 转型期我国企业慈善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66

8.5.1 企业慈善行为绩效评价的内涵166

8.5.2 转型期企业慈善行为绩效评价维度界定168

8.5.3 企业慈善行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72

8.5.4 企业慈善行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183

参考文献186

后记2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