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陇东南民间文艺与社会生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陇东南民间文艺与社会生活
  • 霍志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7817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陇东南民间文艺与社会生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陇东南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1

一 以高原为主的地形、地貌2

二 气候严寒干旱、自然环境恶劣3

三 陇东南地区自然环境的破坏与生产、生活条件的恶化4

第二节 陇东南区域文化发展的人文环境6

一 唐前陇东南地区的政区变化及宋代以后的山区开发6

二 影响陇东南区域文化发展的经济因素11

三 影响陇东南区域文化发展的多元文化、民族因素17

第三节 陇东南区域文化的人文精神21

一 开放兼容、不断创新22

二 果敢勇猛、自强不息24

三 质朴平实、埋头苦干25

四 封闭保守、随遇而安27

第四节 研究现状述评28

一 陇东南地区民间文艺的初步收集、整理28

二 陇东南民间文艺的初步研究30

三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2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34

第一章 陇东南地区远古神话传说38

第一节 伏羲文化的当代人文精神38

一 伏羲文化为探索华夏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39

二 伏羲八卦文化深刻影响了华夏民族的思维方式41

三 伏羲文化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的内涵43

四 伏羲文化是华夏文明不断创新的强劲动力46

第二节 伏羲文化的精神特质及现代阐释48

一 伏羲文化之精神特质48

二 伏羲文化的现代阐释50

第三节 女娲神话的原型研究53

一 女娲抟土造人神话反映了先民的生殖崇拜53

二 女娲炼石补天神话的原型分析55

三 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繁衍人类传说之解读56

四 大地湾遗址等史前文明表明清渭流域是女娲神话之源头59

五 从中华文明的形成和辐射看女娲文化之传播途径64

第四节 土族神话的美学阐释66

一 土族先民宇宙观的形象表达67

二 多民族文化的融通整合69

三 土族生存理念的诗性阐释71

第二章 陇东南地区远古工具制造与古代文论73

第一节 陶器制作与古代文学批评关系探析75

一 “陶”:由陶器制作上升到文学批评领域的演进脉络75

二 援陶论文:中国文论之精髓所在79

三 以“范”喻文:中国文论的特色82

四 结论86

第二节 《文心雕龙》对“陶”审美模子的具体运用88

一 《文心雕龙》中对“陶”审美模子的运用情况88

二 《文心雕龙》中从“陶”演化出的文论术语94

三 从“陶”演化出的文论术语看刘勰的批评个性96

第三节 青铜器铸造与中国古代文论关系99

一 由青铜器铸造工艺到古代文论术语的演进线索99

二 “青铜器之喻”与古代文学批评102

三 以青铜器喻文是中国文论的气质性特色之一106

第四节 彩陶对华夏审美思维的影响107

一 彩陶是华夏审美意识起源的哲学基础107

二 彩陶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109

三 彩陶制作是中国远古神话形成的“母题”之一111

四 彩陶为华夏多种艺术形式注入新鲜血液112

第三章 陇东南地区民间说唱艺术114

第一节 陇南白马人民间故事的艺术特征114

一 陇南白马人民间故事的体式特点115

二 陇南白马人民间故事的艺术特征118

第二节 宕昌县哭嫁歌的诗美积淀122

一 宕昌哭嫁习俗:一种有意味的形式123

二 泪水:女性情感命运的符号124

三 宕昌哭嫁歌中的女性形象126

第三节 陇东道情皮影戏艺术128

一 陇东道情皮影戏简述128

二 文化视阈下的陇东道情皮影戏131

三 陇东道情皮影戏的审美价值135

第四节 华亭曲子戏艺术137

一 华亭曲子戏概述137

二 华亭曲子戏的原生态文化价值139

三 华亭曲子戏的审美特质142

第四章 民间文学视阈下的陇东南古代文学146

第一节 秦早期文学研究的民间视野146

一 秦早期历史文化研究综述147

二 天水放马滩木版地图150

三 陇东南地区出土的秦代民间“日书”151

四 天水放马滩秦墓《墓主记》的民间文学价值154

第二节 北朝时期陇上民间歌谣的审美价值155

一 北朝陇上民间歌谣概述157

二 北朝陇上民间歌谣的审美特征161

第三节 “陇头流水”——陇东南民间文学的一个典型意象164

一 从陇上民间歌谣到中国文学的经典164

二 陇头流水,鸣声幽咽166

三 陇头流水——民间智慧与文人探索的互补互动169

第四节 杜甫陇右诗对陇东南地区山川风物的反映170

一 个性化的描写所呈现的陇东南地区风光170

二 盛唐山水诗的新变173

三 《同谷七歌》与《楚辞》的比较研究175

第五章 明清以来陇东南民间文学的特殊视屏182

第一节 洮岷“花儿”的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182

一 洮岷“花儿”——陇东南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183

二 洮岷“花儿”显示出各民族文化交融为中国文学带来的生机187

三 汉语、回调、藏风——洮岷“花儿”的审美特质188

第二节 陇东南地区历代评杜诗碑的文化、文学价值191

一 陇东南地区历代评杜诗碑考析191

二 陇东南地区历代评杜诗碑的文化价值202

三 陇东南地区历代评杜诗碑的文学价值204

第三节 新阳镇霍姓家族契约文书的文化价值208

一 霍姓家族契约文书的整理208

二 霍姓家族契约文书的价值探析221

三 考察陇东南地区民间俗文学的一个特殊视角224

第六章 陇东南地区的艺术考古227

第一节 陇东南地区考古新发现与艺术史研究227

一 陇东南地区艺术考古与音乐史研究228

二 陇东南地区艺术考古与戏曲歌舞史的新发现229

三 陇东南地区艺术考古与美术史研究231

四 古代艺术史研究不能只重视中心地带而忽视边远地区232

第二节 陇东南地区獬豸形象的文化意蕴235

一 獬豸形象的来源235

二 乡间民俗中的獬豸形象238

三 古代建筑中的獬豸形象239

第三节 天水伏羲庙建筑艺术241

一 伏羲庙建筑的文化特性241

二 伏羲庙建筑装饰的题材、装饰材料和表现手法242

三 伏羲庙建筑的审美特征243

参考文献246

后记2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