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十年 瑞金医院 2007-2017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十年 瑞金医院 2007-2017
  • 杨伟国,瞿介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18222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医院-上海-2007-2017-纪念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十年 瑞金医院 2007-201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科技与创新3

产前基因诊断,避免遗传缺陷,瑞金医院阻断血友病遗传3

沪上首例“两供一受”肝移植成功,15岁少年植入父母亲肝脏4

我科学家首次阐明中医复方作用机理,“君臣佐使”配伍治血癌,研究成果将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新一期5

瑞金医院5代人不懈研究胃癌,“厚积薄发”摘硕果7

治愈“阿喀琉斯之踵”9

瑞金医院施静艺获“世界青年女科学家奖学金”,患者需求是她的最大动力12

美国60余名医难治,焦虑症老外上海治愈顽疾14

中国科学家发现格雷夫斯病致病新机理16

探秘帕金森病新机制,瑞金医院团队十余年探索结硕果18

王振义、陈竺获国际癌症研究大奖19

超级无菌病房少用30%抗生素20

瑞金医院找到人体肥胖基因22

奇迹,由他与瑞金烧伤科共同创造24

瑞金人与“钢铁英雄”邱财康的故事26

我国烧伤医学泰斗级人物、医治邱财康主要参与者杨之骏教授离世,对他的追思“打捞”起半世纪前上海的集体记忆——抢救英雄,一批学科孕育而生29

上海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将打造实验室与企业共存的“研究村落”32

瑞金医院团队“18年磨一剑”摘获上海自然科学奖首个特等奖:“上海方案”制服最凶险白血病35

大数据颠覆医疗,或许并不遥远38

Shanghai pushes to turn medical research into cures41

给重大突破多些耐心与等待43

我国机器人手术广泛进入外科领域,瑞金医院胰腺中心手术破千例45

三大“特区”为转化医学加速48

我国首个综合性国家级转化医学中心落户上海,聚焦危害中国人群的重大疾病,让实验室成果加速跑到病床边51

验尿就能查胃癌有望成真53

世界内镜外科大会首次在华举行,微创手术从跟跑到引领医学之美——“拿筷子”的中国医生,真棒!54

瑞金医院依托成人优势学科发展儿科诊疗技术,在分级诊疗中发挥引领作用57

“瑞金模式”:树住院医规培标杆,塑未来医疗“顶梁柱”60

医改与社会67

瑞金医院集团扩容,远洋医院成为新成员67

本市最大急诊室启用,常规检查可足不出楼68

瑞金医院让医患双方“定向选择”,缓解看病难:普通挂号,专家诊治69

把住院医师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解析上海瑞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改革71

上海贯通空中120急救通道:瑞金医院停机坪首次试飞成功,从着陆到把患者送进手术室仅1分钟75

上海市援建的都江堰市医疗中心明日移交,13日正式启用77

上海三级医院首个重症监护科成立,医生感叹——重症医学,何时能够摆脱夹缝?80

上海组织医患角色互换,体验者欲寻医患纠纷原因82

百户居民签约首个医联体93

“小病大看”浪费医疗资源,逐级诊疗担心看病不便,医联体:如何兼顾就医有序和自由95

瑞金医院北院今落成开院,住院患者可赏花园美景床上沐浴98

定心啦!多名专家围着一人转:瑞金医院推出联合会诊门诊,疑难杂症、复杂病情等患者可预约100

沪上多家医院开医患关系培训课,提升“躺”下的医术从改掉口头禅开始102

塑造“标准化”医生106

社区化验标准如同三甲医院109

医联体改革再推进:瑞金康复医院揭牌111

最高“性价比”,对得起患者113

源自价值观的服务117

瑞金医院院长瞿介明谈专科医师培训:如何把“毛坯”打造成精品121

空中120,为生命开辟航道123

交通“老大难”如何变“通途”127

院内分级,让急救真正“救急”130

政策春风来,感受上海儿科新政一年来给临床带来的变化133

打通自助服务到诊室“最后一公里”136

追求与奉献141

良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教授及瑞金医院同道141

王振义:让癌细胞“改邪归正”147

永远给患者以希望——记瑞金医院终身教授陈家伦、许曼音156

一日为医 终身奉献——记瑞金医院院长、终身教授李宏为159

18年寂寞坚守,“上海方案”轰动世界164

胡庆澧:中国的“稀有资源”170

张圣道:圣人之道在凡间178

王鸿利:甘心一辈子做事业的“牛”187

郑民华:微微小创,大大仁心194

医者仁术,治病救人:记瑞金医院副院长烧伤科专家袁克俭201

王卫庆:做女医生难上加难205

彭承宏:机器人切除胰腺癌207

麻醉哲思者:让痛苦消失于患者醒来前212

郑捷:看那些别人看不好和不愿看的病216

瑞金两代女科学家接力摘取“科学明珠”218

“詹医生的报告,我们绝对信任”——记上海市十佳医技工作者詹维伟221

马建芳、杨欣:医学亦是慰藉223

钟捷:内窥镜替代传统手术226

瞿洪平:ICU守护生命230

Bierndra From rural Nepal,doctor rises to Shanghai's top235

夜以继日攀登癌症领域珠峰239

男,30岁,博士……当护士242

医学与责任247

瑞金医院医生临危受命救治王大娘247

助灾区人民重燃希望——瑞金医院医疗队支援都江堰灾后重建248

医院“三怪”凸显医生培训之弱250

上海拟定世博会定点医疗机构,在园区内设置定点医疗站253

世博安保学急救254

麻醉给药不再“毛估估”255

Lone doctor challenged on polar trek257

机器人做手术,性价比有多高?259

紧贴时代主题,搞好医院宣传263

魏氏伤科一代传人——李国衡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在瑞金医院揭牌成立266

44分钟,跨省“飞救”病患:沪警用直升机赴舟山转运一危重患者267

武医世家因伤结友268

29位市民穿上白大褂体验“医生的一天”270

“端着盒饭”讨论医学难题273

刘艳:治病救人本是医家职责,互相防备岂不可笑可悲277

一天洗澡7小时,强迫症患者治好了279

Medical exchange programs delivering results281

没有成就感,怎能留住好医生284

“孤儿药”研发能否别“舍近求远”288

魏氏伤科靠啥依旧红火291

瑞金“法文班”走出许多“大牛”294

World Congress of Endoscopic Surgery kicks off in Shanghai297

至善与仁爱301

QQ架起医患沟通新路301

万“花”丛中,申城男护士们用一双有力的手呵护着生命:80后“护士先生”胆大手亦巧303

“我会永远记住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胡锦涛主席关心在沪意外受伤的马耳他总统阿贝拉305

病床前的中国风范和上海智慧308

访瑞金医院烧伤整形科病房:输入的不只氧气,还有关爱311

瑞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推进持续关怀,百余位肝肾移植术后患者共聚病友会314

BP机一响迅速跑往急救室:感受白衣天使与生命“赛跑”315

瘫痪女孩被弃医院5年终回乡,曾被误传遭后妈虐待,丁香小慧治疗中父母“失踪”,家乡承诺为其创造更好环境317

记者全程跟踪抢救室医生“漫长的一天”:医生:最担心患者不相信自己319

中秋这一天:援疆医生尚寒冰连做了两台大手术,上海喀什共此一轮明月322

“无钱无权无关系,专家会不会为我动高风险手术?”瑞金医院为何老伯解忧——待我这“三无老人”好,医生是真的好!324

有一种快乐叫“志愿者”326

“抗癌明星”音乐会为生命讴歌328

护士长沈锦茹讲述瑞金医院抢救室里的一幕幕场景:我听见小护士说——到了医院,就不要怕了330

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走钢丝”,和死神赛跑10小时——瑞金医院抢救一位危重小伙的故事332

路遇车祸救伤者遭误解,她不介意。瑞金医院徐菁: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出手,何况我是医生!334

在这里,感受医院的温度336

台粉尘爆炸港籍伤员抵沪治疗339

底线是法律,上线是道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组建医学人文教研室,“医患沟通”成为医学生必修课341

纪录片《人间世》开播,首度直面医疗中的“不完美”,从生命之痛中重拾希望344

网红医生缘何不敢看热播纪录片《人间世》347

医患信任,媒体堪当桥梁350

今年暑假:跟着爸爸妈妈上班去352

命是医生救的,最后用身体帮一次354

妻子以已故先生、我国烧伤学开创人之一杨之骏之名设立教育基金,激励医学生“心无旁骛学医”356

最困难的时刻最可靠的战友——走进瑞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359

做好“多面手”,用心架起医患桥梁364

同时间赛跑,给患者“奇迹”366

“二孩”放开申城辅助生殖需求高,助孕有技术也要“有温度”3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