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金炳镐,青觉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ISBN:753163881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20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545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理论研究;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编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实践第一章 毛泽东民族理论的理论体系3
第一节 毛泽东民族理论是科学体系3
一、毛泽东民族理论的含义3
二、毛泽东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5
三、毛泽东民族理论的科学体系7
第二节 关于民族的理论9
一、民族主体理论10
二、中国不分民族和部族10
三、民族形成、发展理论11
四、民族消亡理论11
五、中华民族理论12
第三节 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13
一、民族问题的根源与实质13
二、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14
三、民族问题与社会革命的关系14
第四节 关于民族纲领的理论15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民族纲领16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民族纲领18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纲领25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纲领27
五、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纲领28
第五节 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与政策32
一、民族平等理论的主要内容32
二、民族平等政策的主要内容33
三、民族平等的主要措施34
第六节 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与政策35
一、民族团结理论的主要内容35
二、民族团结政策的主要内容37
三、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关系38
第七节 关于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理论与政策39
一、关于两种民族主义的理论39
二、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方针40
三、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政策措施41
第八节 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主义的理论42
一、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统一国家制度42
二、国家统一重要性的理论43
三、反对分裂主义的斗争44
第九节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政策44
一、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形成45
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主要内容46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色47
第十节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理论与政策48
一、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特点48
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理论的主要内容49
三、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政策的主要内容50
第十一节 关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理论与政策52
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理论52
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53
三、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54
第十二节 关于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和文化的理论与政策55
一、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和文化的理论55
二、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58
三、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政策59
第十三节 关于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理论与政策60
一、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60
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61
三、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政策62
第十四节 关于建立与少数民族的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63
一、建立与少数民族的统一战线的理论63
二、建立与少数民族的统一战线的政策64
三、少数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和意义65
第十五节 关于民族工作的原则、方法的理论66
一、原则性和灵活性、共同性和特殊性相结合66
二、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66
三、按照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进行工作67
四、商量办事67
五、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67
六、要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经常注意检查68
七、要广泛地、持久地进行无产阶级的民族政策教育68
第二章 毛泽东民族理论的主要实践69
第一节 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民族理论的实践69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实践69
二、中华苏维埃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实践73
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实践76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民族理论的实践80
一、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实践81
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实践84
三、抗日革命根据地中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实践85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民族理论的实践87
一、内蒙古自治政府的建立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实践87
二、边区、解放区中的民族工作实践88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工作的经验总结90
第四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民族理论的实践91
一、解放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91
二、和平解放西藏92
三、全面推行民族区域自治94
四、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95
五、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96
六、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和文化98
第五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民族理论的实践99
一、大规模民族识别基本完成与民族研究的开展99
二、帮助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100
三、调整民族关系101
第三章 毛泽东民族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10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102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含义102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和发展103
三、列宁主义对民族理论的发展105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的基本内容10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传播109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传播110
二、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传播111
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传播113
四、新中国建立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传播114
第三节 毛泽东民族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一脉相承114
一、毛泽东民族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114
二、毛泽东民族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116
第四节 毛泽东民族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117
一、关于民族的理论发展117
二、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发展117
三、关于民族纲领政策的理论发展118
第四章 周恩来的民族理论与实践119
第一节 周恩来的民族理论主要论著119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的民族理论主要论著120
二、社会主义时期周恩来的民族理论主要论著121
第二节 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与政策122
一、民族无优劣之分,各民族都应当平等123
二、要消除民族间经济、文化上事实上的不平等124
三、尊重民族自治权利、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124
四、坚持民族语言文字平等的原则125
第三节 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与政策125
一、民族团结的意义126
二、民族团结的基础126
三、实现民族团结的条件127
第四节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政策127
一、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与政策的形成128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128
三、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与政策的完善和发展130
第五节 关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理论与政策131
一、要实现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131
二、要同少数民族干部商量办事132
三、少数民族干部和汉族干部要搞好团结132
四、民族自治地方不能排斥外来干部,特别是汉族干部132
五、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133
第六节 关于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理论与政策133
一、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是我党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133
二、社会改革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措施134
三、发展民族经济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136
四、发展民族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基本保障137
第七节 关于民族工作的原则、方法的理论138
一、民族工作的原则138
二、民族工作的方法139
第八节 周恩来的民族工作主要实践141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的民族工作主要实践141
二、社会主义时期周恩来的民族工作主要实践141
第九节 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144
一、关于民族概念的理论发展144
二、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发展145
三、关于消除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理论发展145
第十节 周恩来对毛泽东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146
一、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发展146
二、关于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理论发展147
三、关于民族发展繁荣的理论发展148
第五章 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的辉煌成就149
第一节 各民族实现了平等团结149
一、民族识别150
二、疏通民族关系152
三、培养民族干部154
四、调解民族纠纷157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取得重大成就158
一、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158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161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迅速发展164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的迅速发展164
二、少数民族地区工业经济从无到有的发展166
三、交通运输条件大有改观168
第四节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迅速发展169
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迅速发展170
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体系初步确立172
三、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及新闻出版事业迅速发展174
第五节 少数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175
一、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175
二、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176
第二编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实践第六章 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理论体系181
第一节 邓小平民族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181
一、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含义181
二、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科学体系182
三、邓小平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184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理论184
一、民族问题的长期性185
二、民族问题的复杂性186
三、民族问题的重要性187
第三节 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理论188
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188
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和内容189
三、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的主体关系191
第四节 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与政策192
一、中国境内各民族是真正平等的19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民族歧视194
三、我国的民族政策立足于民族平等195
第五节 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与政策196
一、民族团结是我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根本原则196
二、民族团结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性任务198
三、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稳定和民族发展的前提202
第六节 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理论203
一、民族问题关系到国防安全和边疆稳定203
二、祖国统一是各民族的共同意志204
三、坚决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和民族分裂活动204
第七节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政策205
一、民族区域自治适合中国的情况,是我们的制度优势205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207
三、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209
第八节 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理论与政策211
一、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211
二、必须用最大的努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212
三、少数民族干部要密切联系各民族群众215
第九节 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理论与政策216
一、加速现代化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216
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218
三、民族地区要把国家帮助与自力更生结合起来220
第十节 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理论与政策221
一、改革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221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要立足于本民族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222
三、民族地区要实现对内对外两个开放223
第十一节 关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理论与政策224
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224
二、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文化和卫生事业227
三、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科学技术228
第十二节 关于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理论与政策229
一、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229
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230
三、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231
第十三节 关于对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的理论与政策232
一、民族统战工作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232
二、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一战线工作233
三、团结各民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34
第十四节 关于民族工作指导思想的理论234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解决民族问题235
二、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民族工作235
三、坚持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则进行民族工作237
第十五节 关于民族工作原则、方法的理论238
一、坚持一切事情同少数民族商量239
二、坚持稳步地做民族工作239
三、坚持调查研究240
第七章 邓小平民族理论的主要实践242
第一节 民族理论上的拨乱反正242
一、民族问题实质的拨乱反正242
二、民族工作根本任务的拨乱反正245
三、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性质的正本清源248
第二节 少数民族省、自治区与内地省、市的对口支援250
一、对口支援的提出250
二、对口支援的实施251
三、对口支援的作用和意义253
第三节 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255
一、民族团结表彰活动的提出255
二、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的实施256
三、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的作用和意义259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和完善259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进一步推行259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和实施262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264
第五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267
一、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推进267
二、沿边开放的提出和实施270
三、少数民族地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71
第六节 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273
一、宗教问题上的拨乱反正273
二、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全面落实275
三、社会主义新时期少数民族宗教工作的发展278
第八章 邓小平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279
第一节 邓小平民族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一脉相承279
一、邓小平民族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的继承279
二、邓小平民族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的发展280
三、邓小平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280
第二节 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特点281
一、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求实性281
二、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时代性282
三、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系统性282
第三节 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理论突破和发展282
一、关于民族关系性质、特征的理论突破和发展283
二、关于民族问题实质的理论突破和发展283
三、关于民族工作根本任务的理论突破和发展285
四、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突破和发展286
五、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突破和发展287
六、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突破和发展287
七、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理论突破和发展287
第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289
第一节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一步发展289
一、民族工作的拨乱反正和落实民族政策290
二、调解民族纠纷,解决民族间摩擦和矛盾292
三、宣传民族团结和反对民族分裂主义293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进一步发展295
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任务基本完成296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加快296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298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99
一、少数民族地区总体经济水平迅速提高300
二、少数民族地区新的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形成301
三、少数民族地区解决贫困问题取得巨大成就303
第四节 少数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304
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304
二、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307
三、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308
第三编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实践第十章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民族理论的理论体系311
第一节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是科学体系311
一、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民族理论形成的基础311
二、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民族理论的科学体系312
三、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313
第二节 关于民族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313
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314
二、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314
三、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315
第三节 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317
一、民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317
二、民族问题的内涵318
三、民族问题的特性319
四、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321
五、民族问题在社会主义阶段将长期存在322
六、我国的民族问题只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逐步解决323
第四节 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理论324
一、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324
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325
三、我国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327
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原则329
第五节 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与政策330
一、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331
二、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331
三、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坚持和保障民族平等333
第六节 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与政策334
一、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334
二、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纲领335
三、各民族的大团结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336
四、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337
五、坚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338
六、建立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有效机制339
第七节 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理论339
一、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339
二、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是国家和民族的罪人340
三、坚持“四个维护”原则,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342
四、台湾与大陆的统一首先是一个民族问题344
第八节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理论346
一、社会主义阶段民族问题基本上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346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347
第九节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政策347
一、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发展348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巨大的政治优势348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50
四、健全民族法制和监督机制,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50
第十节 关于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理论与政策352
一、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352
二、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353
三、重视加强少数民族中高级干部的培养和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机制355
四、少数民族干部和汉族干部要团结友爱、真诚协作356
第十一节 关于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理论与政策357
一、坚持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357
二、从实际出发,慎重稳进地推进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358
三、加大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力度359
四、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应坚持发展与稳定并重的方针360
第十二节 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政策361
一、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361
二、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既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362
三、把握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364
四、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366
五、坚持国家帮助与自力更生相结合366
第十三节 关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理论与政策367
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367
二、推进民族地区科技事业的发展368
三、加快民族文化事业发展369
四、大力发展民族医药卫生体育等事业370
第十四节 关于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的理论与政策372
一、坚持各民族语言文字一律平等,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372
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保障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373
第十五节 关于宗教的理论与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375
一、高度重视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375
二、正确处理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的关系376
三、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77
四、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信仰上相互尊重”的原则处理党同宗教界朋友之间的关系378
五、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379
六、少数民族的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380
第十六节 关于加强党对民族工作领导的理论380
一、民族工作事关全局381
二、新中国民族工作的两大历史任务和基本经验382
三、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障383
四、加强民族法制建设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法律保障384
五、发挥民族政策的优越性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条件385
六、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386
第十一章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民族理论的主要实践388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发展的指导思想388
一、“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389
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民族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391
三、“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393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了新世纪民族理论与民族工作的发展方向396
第二节 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推动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的发展399
一、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民族理论的新观点399
二、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了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指导方针400
三、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的发展400
四、1999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与跨世纪时期民族工作的发展403
第三节 两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推动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405
一、两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提出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理论405
二、199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406
三、199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与跨世纪时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407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入民族地区调查研究,指导工作409
一、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入五大民族自治区调查研究,指导工作409
二、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入多民族省份调查研究,指导工作412
三、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入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调查研究,指导工作414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与少数民族干部、代表人物共商国家和民族地区发展大计415
一、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坚持党的民族政策415
二、抓住机遇,缩小地区差距,共同发展,共同繁荣416
三、搞好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民族地区发展417
第六节 少数民族的平等、自治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419
一、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419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421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订及施行422
第七节 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423
一、完善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措施424
二、注意培养跨世纪的少数民族干部427
三、加强少数民族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428
第八节 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430
一、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430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432
三、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程取得成效435
第九节 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兴边富民”行动的实施436
一、西部大开发行政区域范围的确定436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437
三、“兴边富民”行动的提出和推动438
第十节 少数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441
一、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441
二、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443
三、少数民族科技事业的发展447
四、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447
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449
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得到保障449
七、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451
八、落实少数民族婚姻和人口政策452
第十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事务管理的进一步发展454
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455
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455
三、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456
四、加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工作的领导458
第十二章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59
第一节 关于民族、民族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59
一、关于民族及其发展规律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59
二、关于民族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60
第二节 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62
一、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62
二、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63
第三节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和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64
一、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64
二、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65
第四节 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66
一、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理论和主要措施467
二、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主要政策468
第五节 关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工作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71
一、关于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71
二、关于民族工作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72
第六节 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74
一、关于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74
二、关于宗教、宗教信仰、宗教工作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75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478
第一节 民族平等团结事业取得伟大成就478
一、少数民族权利保障取得的成就478
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活动的成就479
三、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成就480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取得伟大成就481
一、民族自治地方建设取得的成就481
二、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建设取得的成就481
三、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建设取得的成就482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482
一、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程的成就483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成就484
三、西部大开发及“兴边富民”行动取得的成就486
第四节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伟大成就488
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科技事业发展的成就488
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成就489
三、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卫生事业发展的成就490
第五节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取得重大成就491
一、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台独”分裂主义的斗争取得的成就491
二、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少数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取得的成就493
附录: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大事记495
1989年495
1990年496
1991年497
1992年498
1993年499
1994年501
1995年502
1996年504
1997年506
1998年507
1999年509
2000年512
2001年514
2002年517
后记520
热门推荐
- 2681146.html
- 2526821.html
- 2833099.html
- 3046706.html
- 2946011.html
- 2665471.html
- 3261388.html
- 1736354.html
- 2290807.html
- 17395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97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46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81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26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51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98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60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39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74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6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