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历史海图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近代历史海图研究
  • 汪家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测绘出版社
  • ISBN:7503005238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近代历史海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近代历史海图研究导论1

第一节 近代历史海图研究的宗旨与性质1

第二节 近代历史海图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0

第三节 近代历史海图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0

第二章 近代历史海图的考证28

第一节 概述28

第二节 盛京七省洋图与七省沿海全图32

第三节 晚清时期中国海区的英版航海图36

一、晚清时期中国海区英版航海图产生的历史背景36

二、晚清时期中国海区英版航海图的时空分布39

三、晚清时期中国海区英版航海图的基本特征41

四、晚清时期中国海区英版航海图的评价63

第四节 八省沿海全图与御览江浙闽沿海图69

一、八省沿海全图与御览江浙闽沿海图产生的历史背景69

二、八省沿海全图初考70

三、御览江浙闽沿海图初考83

第五节 民国时期的航海图94

一、民国时期航海图的概况94

二、民国时期航海图的基本特征96

三、民国时期航海图的初步评价98

第六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航海图99

第七节 近代历史海图的历史分期106

第三章 近代历史海图数学基础的转换110

第一节 平面坐标的转换111

一、平面坐标改正数的求取方法112

二、平面坐标改正的作业方法和实例122

三、浙江海区民国时期近代历史海图的平面坐标改正数124

第二节 深度基准面的转换128

一、深度基准面及其转换概述128

二、深度基准面改正数的求取方法132

三、浙江海区近代历史海图深度基准面改正数方程及其分布场144

第三节 高程基准面的转换151

一、高程基准面及其转换概述151

二、平均大潮高潮面的黄海高程153

三、当地平均海面的黄海高程160

四、旧高程基准面的黄海高程165

第四节 制图投影的转换169

一、制图投影的判定169

二、制图投影的变换174

一、比例尺的转换179

第五节 比例尺与度量单位的转换179

二、度量单位的转换188

第四章 近代历史海图集的编制192

第一节 概述192

第二节 近代历史海图集编制的总体设计195

一、近代历史海图集的性质与编辑方针195

二、近代历史海图集的数学基础196

三、近代历史海图集的结构与组成197

四、近代历史海图集的分幅与编号197

一、近代历史海图集编制的一般规则199

五、近代历史海图集的开本、装帧与印色199

第三节 近代历史海图集编制的技术规则199

二、深度基准面变动导致相关图载要素变化的处理204

第四节 长江河口历年水道图册(南支河段)与浙江海区近代历史海图集(民国时期)概览209

一、长江河口历年水道图册(南支河段)209

二、浙江海区近代历史海图集(民国时期)211

第五章 近代历史海图的工程应用215

第一节 近代历史海图工程应用的技术准备215

一、概述215

二、墨尔托投影海图图上量算的数学基础217

三、墨尔托投影海图上的长度量算226

四、墨尔托投影海图上的面积量算231

五、墨尔托投影海图上的体积量算239

第二节 近代历史海图工程应用例析245

一、杭州湾北岸金山卫附近海域的冲淤变化245

二、杭州湾入海航道的选择253

三、杭州湾南岸的海涂变迁260

四、珠江口新沙地段河床的历史演变262

五、长江口外高桥危险区的调查262

附录1 经、纬度差1°的经纬线间的椭球面积S表265

附录 计算专用表265

附录2 渐长纬度D表266

附录3 经度1′长度表275

附录4 纬度1′长度表284

附录5 制图单位eo表285

附录6 子午圈曲率半径M、卯酉圈曲率半径N、参考圆球半径R和纬圈半径γ表287

附录7 赤道起算的子午线弧长X表290

参考文献308

后记3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