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指导用书 综合知识 下 第4版 2006年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指导用书 综合知识 下 第4版 2006年版
  • 安徽省人事考试中心组织编写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721202802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公务员-招聘-考试-中国-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指导用书 综合知识 下 第4版 2006年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综合知识(正编)3

下册3

第五编 法律基础知识3

★第一章 法理学3

第一节 法的概念3

一、法的定义3

二、法的本质和特征3

第二节 法的作用与价值6

一、法的作用6

二、法的价值8

第三节 法的起源和发展9

一、法的起源9

二、法的发展10

第四节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12

一、法与经济12

二、法与政治13

三、法与道德14

第五节 法的创制15

一、法的制定15

二、法的渊源16

三、法律体系17

四、法律规范19

第六节 法的实施20

一、法的实施的概念20

二、法的实施的基本环节20

三、法的遵守21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22

第七节 法律关系22

二、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23

三、法律事实26

第八节 法律行为与法律监督26

一、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种类26

二、法律意识27

三、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28

四、法律监督29

第九节 法治的基本理念30

一、法律至上30

四、法律不溯及既往31

五、法律必须具有稳定性31

三、法律必须具有公开性31

二、法律必须具有一般性31

六、法律必须清晰明了32

七、法律必须具有统一性32

八、法律普遍得到遵守32

九、审判独立32

十、诉讼应当易行33

★第二章 宪法34

第一节 宪法的基本原理34

一、宪法的概念、本质和特征34

二、我国宪法的渊源形式34

三、宪法的作用35

四、宪政与宪法36

五、宪法的修改和监督宪法的实施37

一、国家性质39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制度39

三、国家结构形式40

二、政权组织形式40

四、国家经济制度41

五、选举制度42

六、基层民主制度43

第三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44

一、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44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45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47

第四节 国家机构47

一、国家机构概述47

二、我国国家机构的体系及其职权48

一、行政、行政权与依法行政51

★第三章 行政法51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51

二、行政法的概念53

三、行政法的形式(渊源)54

四、行政法的基本原则55

五、行政法律关系56

第二节 行政法主体58

一、行政主体58

二、行政公务员60

三、行政相对人62

第三节 行政行为法63

一、行政行为概述63

二、行政规范性行为65

三、行政给付性行为67

四、行政制裁性行为74

五、行政干预性行为77

六、行政指导性行为79

第四节 行政救济法82

一、行政责任82

二、行政复议82

三、行政赔偿84

四、行政法监督86

★第四章 行政诉讼法88

第一节 行政诉讼法88

一、行政诉讼与行政诉讼法88

二、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和重要作用89

三、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89

一、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91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管辖91

二、行政诉讼的管辖93

第三节 行政诉讼参加人和行政诉讼证据95

一、行政诉讼参加人95

二、行政诉讼的证据96

第四节 行政诉讼的程序97

一、起诉与受理97

二、审理与判决98

三、执行99

四、涉外行政诉讼100

第五节 行政诉讼判决、裁定与决定101

一、行政诉讼判决101

三、行政诉讼决定103

二、行政诉讼裁定103

▲第五章 民法105

第一节 民法概述105

一、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105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105

三、民法的适用范围106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106

一、公民106

二、法人109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109

一、民事法律行为109

二、代理111

一、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112

第四节 民事权利112

二、债权113

三、知识产权115

四、人身权117

五、继承权117

第五节 民事责任118

一、违约责任118

二、侵权责任119

第六节 诉讼时效119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和效力119

二、诉讼时效的种类120

三、诉讼时效的开始、中止、中断和延长120

二、经济法律关系121

一、经济法概念121

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121

▲第六章 经济法121

第二节 公司法123

一、企业法概述123

二、公司法123

第三节 税法126

一、税法概述126

二、税法构成的基本要素127

三、税收管理体制128

四、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129

第四节 金融法130

一、金融法概述130

三、外汇管理131

二、货币管理131

四、证券管理132

第五节 市场管理法134

一、产品质量法134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135

三、广告法136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37

▲第七章 刑法139

第一节 刑法概述139

一、刑法的性质和任务139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139

三、刑法的适用范围140

第二节 犯罪141

一、犯罪的概念和特征141

二、犯罪构成142

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144

四、故意犯罪停止形态146

五、共同犯罪147

第三节 刑罚148

一、刑罚的概念和目的148

二、我国刑罚的种类148

三、刑罚的具体运用150

第四节 若干犯罪简述152

一、间谍罪152

二、交通肇事罪152

五、故意杀人罪153

六、绑架罪153

四、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153

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153

七、拐卖妇女、儿童罪154

八、抢劫罪154

九、盗窃罪154

十、妨害公务罪154

十一、贪污罪155

十二、挪用公款罪155

十三、受贿罪155

十四、行贿罪156

十五、滥用职权罪156

十六、玩忽职守罪156

十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157

二、词类161

一、语法概说161

第一节 语法161

▲第一章 语法·修辞·逻辑161

第六编 语文知识与公文处理161

三、词组162

四、单句163

五、主谓句的几种句式164

六、倒装句和省略句165

七、复句165

八、病句的修改167

九、标点符号168

第二节 修辞170

一、修辞概说170

二、词语的运用170

三、句子的运用171

四、常用辞格172

第三节 逻辑175

一、逻辑概说175

二、概念175

三、判断177

四、推理178

五、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180

六、常见的逻辑错误180

★第二章 写作基础知识182

第一节 主题182

一、主题的含义、表现和作用182

二、文章对主题的基本要求183

三、主题的提炼和深化183

四、审题、审材能力的培养与提高184

一、材料的含义和类别185

第二节 材料185

二、材料的摄取与积累186

三、材料的鉴别与选择187

第三节 结构188

一、结构与结构线的含义、内容188

二、结构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类型189

三、构思和剪裁190

第四节 表达190

一、表达的含义与方式190

二、表达方式与文体特征191

三、表达的方法与技巧191

第五节 文体和语体197

一、文体和语体的定义、分类及意义197

二、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198

三、语言的一般要求和语体风格要求199

第三章 公文写作201

★第一节 公文和公文写作概述201

一、公文及其特点201

二、公文的类别202

三、公文的格式202

四、公文的语言204

五、公文写作的特点206

六、公文写作的要求206

第二节 党政机关法定公文的写作207

▲一、命令(令)207

▲二、决议209

▲三、决定211

▲四、指示213

▲五、条例214

▲六、规定215

▲七、意见217

★八、通知218

★九、通报221

★十、公报222

★十一、公告224

★十二、通告225

★十三、议案227

★十四、报告228

★十五、请示231

★十六、批复233

★十七、函234

★十八、会议纪要235

第三节 党政机关非法定公文的写作238

▲一、办法238

▲二、实施细则239

▲三、规则239

★四、计划240

★五、总结242

★六、简报243

★七、调查报告244

▲八、领导讲话稿245

★第四节 公文写作中常见的病误246

一、主旨不明确246

二、层次不清晰247

三、文种不正确247

四、格式不规范248

五、语言不妥当249

▲第四章 公文处理251

第一节 公文处理概述251

一、公文处理的任务251

二、公文处理的原则252

三、公文处理的组织253

四、行文制度255

第二节 公文的制发257

一、拟稿与核稿257

二、签发与复核260

三、缮印与用印261

四、登记与装封262

一、签收与登记263

第三节 公文的办理263

二、审核与传阅264

三、拟办与批办265

四、承办与催办266

第四节 公文的保管267

一、收集267

二、归卷与暂存268

三、整理269

四、归档271

五、清退与销毁271

三、人口275

二、面积275

第一节 位置 面积 人口275

一、地理位置275

第一编 安徽省情275

综合知识(外编)275

▲第一章 安徽概况275

第二节 建省历史276

第三节 行政区划278

▲第二章 自然环境280

第一节 地貌特征280

一、平原280

二、山地281

三、丘陵281

四、台地281

一、多变的春季282

二、多雨炎热的夏季282

第二节 气候特征282

三、天高气爽的秋季283

四、干冷的冬季283

五、灾害性天气283

第三节 自然资源284

一、土地资源284

二、水资源285

三、矿产资源285

四、生物资源286

五、旅游资源286

▲第三章 建设成就与发展战略288

第一节 历史回顾288

一、建国前的发展概况288

二、1949—1978年发展概况289

二、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升级逐步进行290

一、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90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变290

三、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91

四、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291

五、投资建设成就巨大,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加强292

六、财政与金融事业发展迅速,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增强292

七、对外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293

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总体上基本实现小康293

九、科技事业取得辉煌成就,教育事业不断开拓前进294

第三节 “861”行动计划简介294

一、建设八大重点产业基地295

二、构筑六大基础工程298

第四节 “十一五”安徽发展战略任务299

一、科学技术的含义307

三、科学技术的作用307

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307

第二编 现代科学技术概述307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性质和作用307

▲第一章 科学技术概述307

四、科学技术是第…生产力308

第二节 古代、近代的主要科技成就309

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309

二、古代世界的科学技术309

第三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机制313

一、科学技术发展的内部原因313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原因314

第一节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重要成就316

一、十九世纪末物理学三大发现316

▲第二章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重要成就316

二、相对论的创立317

三、量子理论317

第二节 现代化学的发展和重要成就318

一、元素周期律的科学阐述及其发展318

二、化学键理论的建立和发展319

三、众多分支学科的产生320

第三节 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和重要成就320

一、现代宇宙论的建立和发展320

二、恒星演化理论的形成321

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天文学的四大发现322

第四节 现代地学的发展和重要成就322

一、地球的圈层结构322

二、从大陆漂移说到板块结构说323

一、从孟德尔的因子假说到摩尔根的基因理论324

第五节 现代生物学的发展和重要成就324

二、遗传密码的发现与分子生物学建立325

三、分子生物学的分支学科326

▲第三章 当代高新技术的前沿与发展327

第一节 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327

一、微电子技术327

二、计算机技术328

第二节 信息通信技术329

一、信息329

二、通信技术329

第三节 激光技术331

一、激光的产生331

二、激光的特点331

一、基因工程332

三、激光器的结构332

第四节 生物技术332

二、细胞工程333

三、酶工程333

四、发酵工程333

五、蛋白质工程333

第五节 新材料技术333

一、新材料的特性334

二、新材料技术的主要成就334

第六节 航空航天技术336

一、航天技术及其意义336

二、世界航天技术发展概况336

第七节 能源技术337

三、中国的空间活动337

一、能源的分类338

二、新能源及其技术338

▲第四章 高新技术产业化及高新技术的应用341

第一节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作用和地位341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述341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作用和地位342

第二节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途径和模式343

一、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途径344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模式345

第三节 高新技术的应用345

一、办公自动化345

二、电子商务345

四、纳米技术346

三、电子政务346

五、克隆技术347

六、C3I系统348

▲第五章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与政策349

第一节 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349

一、传统工业领域的技术创新349

二、农业科技方面的重要成果349

三、数学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重要成就349

四、生物科技领域的重要成果350

五、我国地质学家创造性地提出了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350

六、在核技术和航天技术领域,我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350

七、在电子技术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350

一、基础理论科学发展的战略与政策351

第二节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与政策351

二、应用科学研究发展的战略与政策352

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战略与政策353

四、科学技术基金管理与科学技术成果奖励制度354

▲第六章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及其有关问题思考356

第一节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356

一、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356

二、现代技术发展的特点357

第二节 现代科学技术引起的问题358

第三节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359

一、人类与自然界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359

二、人类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基础和条件360

附录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362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374

后记3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