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软件开发的过程与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软件开发的过程与管理
  • 张湘辉等编著;刘强审校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0343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35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50页
  • 主题词:软件开发-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软件开发的过程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微软软件产品研发管理1

目录1

1.1 微软中国研究开发中心简介2

1.1.1 组织结构2

1.1.2 使命和目标4

1.1.3 成果与价值4

1.1.4 发展历程5

1.2 微软的组织结构6

1.3 微软的企业文化7

1.2.1 七大产品集团7

1.2.2 研究与开发机构7

1.4 微软的研发管理模式9

1.4.1 产品立项决策过程10

1.4.2 微软开发过程管理的基本原则11

1.4.3 开发阶段划分和重要的里程碑12

1.4.4 递进的版本发布策略13

1.4.5 微软项目团队管理的基本原则14

1.4.6 项目团队中的角色划分16

1.4.7 微软的大型项目研发17

1.4.8 微软研发工作的关键要素18

1.5 微软对研发人员的管理18

1.5.1 做一名好员工的十个标准18

1.5.2 研发人员的素质19

1.5.3 研发人员的考核和奖惩20

1.5.4 研发人员素质的再提高20

1.6 总结20

第2章 微软产品开发周期模式21

2.1 概述22

2.2 产品开发角色23

2.2.1 角色划分23

2.2.2 产品规划24

2.2.3 产品管理27

2.2.4 程序管理30

2.2.5 产品设计31

2.2.6 产品可用性测试33

2.2.7 开发和测试34

2.2.8 本地化36

2.2.9 文档发布37

2.2.10 产品支持38

2.2.11 网站运营管理39

2.3 微软产品部门的组织结构40

IE产品部门的组织结构40

2.4 微软产品开发过程模型43

2.4.1 里程碑45

2.4.2 产品开发周期的阶段划分45

2.4.3 规划阶段45

2.4.4 设计阶段46

2.4.5 开发阶段48

2.4.6 稳定阶段48

2.4.7 发布阶段49

2.5 总结49

第3章 软件产品规划50

3.1.1 产品规划的重要性51

3.1 概述51

3.1.2 对软件开发周期的简单回顾52

3.1.3 产品规划阶段不同成员的任务54

3.2 产品规划56

3.2.1 什么是产品规划56

3.2.2 产品规划工作的主要方法与任务56

3.2.3 产品规划的退出标准58

3.2.4 产品规划面临的挑战58

3.3 产品规划流程59

3.3.1 商业概念审查(Business Concept Review)60

3.3.2 产品研究审查(Product Research Review)61

3.3.3 商业机会建议审查(Business Opportunity Proposal Review)62

3.4 辅助决策的研究与分析63

3.4.1 了解客户与市场63

3.4.2 消费者研究系统(CRS)64

3.4.3 研究客户与市场的方法65

3.4.4 竞争对手及其产品的分析70

3.4.5 形势分析72

3.5.1 制定产品的战略目标76

3.5 产品规划的策略与实施76

3.5.2 制定恰当的业务目标和战术78

3.5.3 规划的实施79

3.5.4 衡量和评估规划的执行80

3.6 产品远景目标80

3.6.1 公司的使命与产品远景目标81

3.6.2 市场机会文档(MOD,Market Opportunity Document)81

3.6.3 市场需求文档(Market Requirements Document,MRD)83

3.6.4 产品远景目标陈述与远景目标文档84

3.6.5 产品远景目标实例85

3.7 总结87

第4章 项目管理基础88

4.1 项目管理的重要性89

4.2 项目管理的历史和发展90

4.3 项目和项目管理的定义91

4.3.1 什么是项目91

4.3.2 项目的基本特征92

4.3.3 什么是项目管理92

4.5 项目干系人和项目经理93

4.4 项目管理所需的技能93

4.6 组织结构类型95

4.6.1 职能型组织95

4.6.2 项目型组织96

4.6.3 弱矩阵型组织97

4.6.4 平衡矩阵型组织98

4.6.5 强矩阵型组织98

4.6.6 复合型组织99

4.6.7 不同的组织结构类型对项目的影响99

4.7 项目的生命周期和项目管理过程100

4.7.1 项目生命周期的一般规律101

4.7.2 项目过程102

4.7.3 五个过程组102

4.7.4 过程组间的相互关系102

4.8 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104

4.8.1 项目整体管理104

4.8.2 项目范围管理105

4.8.3 项目时间管理106

4.8.4 项目费用管理109

4.8.5 项目质量管理113

4.8.6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114

4.8.7 项目沟通管理115

4.8.8 项目风险管理116

4.8.9 项目采购管理117

4.9 总结118

第5章 项目管理软件Microsoft Project119

5.1.2 企业项目管理方案120

5.1 Microsoft Project简介120

5.1.1 版本选择120

5.2 启动新项目121

5.2.1 关注项目远景121

5.2.2 创建新的项目计划122

5.2.3 输入任务列表124

5.2.4 对任务进行排序和组织124

5.2.5 建立任务大纲125

5.3.1 使用视图126

5.2.6 建立工作分解结构(WBS)126

5.3 浏览项目信息126

5.3.2 重新安排项目信息128

5.4 制定任务进度计划128

5.4.1 设定任务工期128

5.4.2 建立任务相关性129

5.4.3 期限和限制130

5.4.4 里程碑130

5.4.5 为任务分配日历130

5.5 管理项目资源130

5.5.1 添加资源131

5.5.2 设定资源工作时间131

5.5.3 为任务分配资源132

5.5.4 显示资源分配状况133

5.6 计划资源和任务成本135

5.6.1 估计成本和制定预算135

5.6.2 计划资源成本135

5.6.4 审查计划成本136

5.6.3 计划固定任务成本136

5.7 检查和调整项目计划137

5.7.1 关键路径和关键任务137

5.7.2 提前项目的完成时间138

5.7.3 缩减项目成本138

5.7.4 平衡资源工作负荷138

5.7.6 审查变更的影响139

5.7.7 获得对项目计划的认可139

5.7.5 变更项目范围139

5.8 项目的执行和监控140

5.8.1 保存比较基准140

5.8.2 更新任务进度141

5.8.3 应对项目中的变化143

5.8.4 使用盈余值(挣值)分析进展和成本144

5.9 报告项目信息146

5.9.1 建立沟通计划146

5.9.2 打印视图146

5.9.3 打印报表147

5.9.4 向Web站点发布项目信息149

5.10 总结150

第6章 微软的项目管理实践151

6.1 程序经理和项目管理152

6.2 项目计划153

6.2.1 项目分析和展望153

6.2.2 项目计划154

6.2.4 项目组内的人员安排155

6.2.3 特性规格说明书155

6.2.5 项目的风险计划156

6.3 项目实施157

6.3.1 项目管理模式157

6.3.2 项目监控158

6.3.3 项目推进158

6.4 项目完成及总结159

6.5 项目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160

6.5.1 发现和解决问题161

6.5.3 会议162

6.5.2 管理时间162

6.5.4 交流163

6.5.5 协商164

6.6 人员管理164

6.6.1 规则与人164

6.6.2 团队与人165

6.6.3 绩效讨论165

6.6.5 微软对员工素质的要求166

6.6.4 业务资质管理166

6.7 总结167

第7章 微软商业软件开发实践168

7.1 概述169

7.2 微软软件开发过程169

7.2.1 规划阶段170

7.2.2 设计阶段172

7.2.3 开发阶段173

7.2.4 稳定阶段174

7.2.5 发布阶段175

7.2.6 递进的软件开发模式176

7.2.7 项目组成员的职责分配177

7.3 微软软件集成过程177

7.3.1 名词术语177

7.3.2 软件集成中的信息存储178

7.3.3 源代码服务器178

7.3.4 源代码管理原则179

7.3.5 生成计算机179

7.3.8 代码集成180

7.3.7 Exchange公共文件夹180

7.3.6 Bug数据库180

7.4 微软软件开发进度控制181

7.4.1 合理的进度计划182

7.4.2 日常的编译及测试182

7.4.3 追踪项目的进展183

7.4.4 容易忽略的因素183

7.5 开发人员的管理184

7.5.1 代码审核184

7.5.2 积极处理Bug185

7.6 总结186

第8章 微软的软件测试实践187

8.1 概述188

8.1.1 微软软件测试工作的特点188

8.1.2 常用术语189

8.2 什么是测试189

8.2.1 测试的目的190

8.2.2 测试的任务191

8.2.3 通过有效测试降低软件成本192

8.2.5 质量和测试193

8.2.4 质量的定义193

8.3 质量保证组在整个项目组中的位置194

8.3.1 质量保证组各成员的职责195

8.3.2 质量保证组的工作模式195

8.4 基于里程碑的测试过程管理196

8.4.1 完整的测试循环196

8.4.2 代码完成之前的测试工作197

8.4.4 Beta测试之前的测试工作198

8.4.5 Beta测试时的软件状态198

8.4.3 代码完成时的软件状态198

8.4.6 发布候选版本(RC)之前的测试工作199

8.4.7 发布候选版本(RC)时的软件状态199

8.4.8 正式发布版本(RTM)之前的测试工作199

8.5 测试计划的编写200

8.5.1 测试计划的重要性200

8.5.2 测试计划涉及的范围201

8.5.3 测试计划样例201

8.6.1 什么是好的测试用例202

8.6 测试用例的设计202

8.6.2 测试用例的设计原则203

8.6.3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203

8.6.4 测试用例中的有效信息204

8.6.5 测试用例样例204

8.7 Bug的管理205

8.7.1 如何界定Bug205

8.7.2 软件中常见的Bug类型205

8.7.3 有效地报告并分析Bug205

8.7.5 跟踪Bug的状态207

8.7.4 Bug的保存207

8.7.6 活动Bug数量的演变趋势209

8.7.7 Bug的严重程度210

8.7.8 Bug的优先级211

8.7.9 如何决定哪些Bug需要修正211

8.7.10 致命问题(Showstopper Bug)211

8.8 对测试工程师的管理212

8.9 微软内部使用的测试工具213

8.10 其他值得一提的做法214

8.11 总结215

第9章 版权保护与软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216

9.1 微软在中国217

9.2 知识产权是软件企业的生命218

9.2.1 软件企业的特点218

9.2.2 软件的“与众不同”之处219

9.2.3 我国的软件保护并没有“过度”219

9.3.1 商标权220

9.3.2 专利权220

9.3 知识产权及其分类220

9.3.3 商业秘密221

9.3.4 著作权221

9.3.5 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222

9.3.6 立法与执法223

9.3.7 政府的关注223

9.3.8 持续的教育和培训223

9.4 软件盗版问题剖析223

9.4.1 盗版的形式多种多样224

9.4.2 盗版形势分析225

9.4.3 针对微软产品的盗版现象一览228

9.5 知识产权保护的漫漫长路232

9.5.1 携手共赢232

9.5.2 教育和宣传232

9.5.3 技术手段233

9.5.4 法律手段233

9.5.5 企业的自我保护234

9.6 总结2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