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网络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网络管理
  • 朱居正,高冰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0746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96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510页
  • 主题词:Linux操作系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网络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Linux网络基础1

1.1 网络基础知识1

1.1.1 网络基本类型2

1.1.2 拓扑结构3

1.1.3 IP地址7

1.2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简介及特点9

1.2.1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简介9

1.2.2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特点11

1.3 Linux下TCP/IP网络管理12

1.3.1 网络接口管理12

1.3.2 网络状况监视14

1.4 系统性能、进程监控及日志管理16

1.4.1 系统性能监控16

1.4.2 使用系统监视器18

1.4.3 捕获进程状态21

1.4.4 删除进程23

1.4.5 控制进程优先级24

1.4.6 管理日志文件25

1.5 配置以太网连接26

第2章 DNS服务器配置与管理31

2.1 DNS概述31

2.1.1 DNS的特征及组成31

2.1.2 DNS的层次结构与域名分配32

2.1.3 DNS的查询过程33

2.1.4 DNS的分类33

2.2 BIND的安装与启动35

2.3 配置文件及相关概念36

2.3.1 主配置文件/etc/named.conf37

2.3.2 资源记录41

2.3.3 区域文件44

2.3.5 逆向解析文件/var/named/named.local48

2.3.6 /var/named/named.ca48

2.3.4 正向解析文件/var/named/localhost.zone48

2.4 DNS服务器的配置50

2.4.1 缓冲服务器的配置51

2.4.2 主域名服务器的配置53

2.4.3 测试DNS服务器配置正确与否55

2.4.4 备份域名服务器配置60

2.4.5 区域委派及子域DNS服务器配置61

2.5 图形化配置DNS服务器65

2.6 域名服务器客户端配置70

2.7 常见问题集锦71

第3章 DHCP服务器配置与管理72

3.1 DHCP概述72

3.2 安装和启动DHCP服务73

3.2.1 检查是否安装了DHCP服务器软件73

3.2.2 启动DHCP服务器75

3.3 配置DHCP服务器76

3.3.1 DHCP配置文件解析76

3.3.2 DHCP服务器配置实例77

3.3.3 DHCP服务器双机备份的配置78

3.4 配置DHCP客户端79

3.4.1 Windows 2000下的DHCP客户端配置79

3.4.2 Linux下的DHCP客户端配置82

3.5 设置DHCP中继代理84

第4章 Samba服务器配置与管理85

4.1 Samba概述85

4.2 启动Samba85

4.3 smb.conf文件说明86

4.2.1 图形化启动方式86

4.2.2 命令行启动方式86

4.4 配置Samba服务器94

4.4.1 配置share级服务器95

4.4.2 配置user级服务器97

4.4.3 配置server级服务器100

4.4.4 配置domain级服务器101

4.5 同机Linux分区和Windows分区资源共享设置101

4.5.2 从Windows分区访问Linux分区102

4.5.1 从Linux分区访问Windows分区102

4.6 配置Samba打印共享104

4.6.1 本地Linux打印机配置104

4.6.2 配置Samba打印共享107

4.6.3 测试Samba共享打印机配置的正确性108

4.6.4 配置Windows客户机访问Samba共享打印机109

4.7 图形化配置Samba服务器110

4.8 Samba相关命令及程序114

5.1 FTP概述118

第5章 FTP服务器配置与管理118

5.2 安装与启动vsftpd119

5.3 FTP相关配置文件说明121

5.3.1 vsftpd.conf文件说明121

5.3.2 vsftpd.ftpusers文件说明125

5.3.3 vsftpd.user_list文件说明125

5.4 配置FTP服务器126

5.4.1 匿名帐号服务器126

5.4.2 真实帐号服务器138

5.5 客户端访问FTP服务器的方法146

5.5.1 Windows下访问FTP服务器的方法146

5.5.2 Linux下访问FTP服务器的方法152

5.6 FTP服务器的日志管理158

5.7 FTP服务器的配置实例159

第6章 NFS服务器配置与管理160

6.1 NFS概述160

6.2.1 配置/etc/exports文件161

6.2 配置NFS服务器161

6.2.2 使用exportfs命令更改设置162

6.3 NFS客户端配置163

6.3.1 使用mount命令163

6.3.2 编辑/etc/fstab文件165

6.4 启动和停止NFS166

6.5 NFS的图形化配置167

6.6 NFS服务的安全问题169

6.6.1 NFS的不安全性的主要体现170

6.6.2 NFS的安全建议171

第7章 Squid服务器配置与管理172

7.1 Squid概述172

7.2 安装Squid软件包173

7.3 Squid.conf文件详解及常用配置173

7.4 配置Squid Server177

7.4.1 Squid Server配置实例177

7.4.2 建立置换目录178

7.4.3 启动Squid Server178

7.4.4 配置客户端通过代理服务器上网179

7.5 Squid Server的安全访问设置180

7.6 Squid的透明代理配置185

7.7 改善Proxy服务器的性能186

7.8 设置Proxy服务器自动取回数据187

7.8.1 高速取回网站中的数据187

7.8.2 定时从网站中取回数据188

7.9 Squid Server的日志管理189

8.2 Apache的安装190

8.1 Apache概述190

第8章 Apache服务器配置与管理190

8.3 启动和运行Apache服务器194

8.3.1 命令行方式启动和关闭httpd194

8.3.2 启动系统时自动运行httpd195

8.4 httpd.conf文件详解及配置195

8.4.1 配置httpd.conf文件195

8.4.2 配置Web目录223

8.4.3 设置URL路径别名223

8.4.4 访问控制225

8.4.5 验证Web用户227

8.4.6 CGI脚本230

8.5 组织和管理用户的个人站点231

8.6 配置虚拟主机233

8.6.1 基于IP地址的虚拟主机配置233

8.6.2 基于名称的虚拟主机配置238

8.6.3 动态虚拟主机配置240

8.7 Apache服务器的图形化配置方法242

8.8 Apache日志管理249

8.8.1 日志滚动的实现251

8.8.2 日志统计分析工具webalizer253

第9章 Mail服务器配置与管理257

9.1 Mail概述257

9.2 E-mail系统257

9.2.1 E-mail系统的构成258

9.2.2 E-mail系统相关协议259

9.2.3 在内部网中传送E-mail261

9.2.4 传送E-mail到外部网络261

9.3 规划E-mail系统261

9.4 sendmail和imap的安装和启动262

9.4.1 sendmail和imap的安装262

9.4.2 sendmail和imap的启动264

9.5 配置E-mail服务器266

9.5.1 配置文件/etc/mail/sendmail.cf详解267

9.5.2 配置文件/etc/mail/submit.cf详解271

9.5.4 /etc/mail/local-host-names文件272

9.5.3 访问控制设置272

9.5.5 为帐号设置别名273

9.5.6 邮件存放位置与邮件结构275

9.5.7 处理未寄出的信276

9.6 建立POP邮件服务276

9.6.1 安装POP服务器277

9.6.2 配置POP服务器277

9.6.3 配置SMTP/POP客户端278

9.7 设置邮件限额282

9.8 日志文件管理283

第10章 PostgreSQL数据库的配置与管理284

10.1 数据库概述284

10.1.1 数据库性能评价标准284

10.1.2 基于Web的数据库平台285

10.1.3 Linux下的数据库软件287

10.2 PostgreSQL概述287

10.3 PostgreSQL的工作原理289

10.4.1 安装和启动PostgreSQL291

10.4 配置PostgreSQL服务器291

10.4.2 设置PostgreSQL292

10.4.3 测试PostgreSQL294

10.5 PostgreSQL数据库系统管理295

10.5.1 PostgreSQL数据库状态管理295

10.5.2 PostgreSQL数据库用户管理296

10.5.3 PostgreSQL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298

10.5.4 PostgreSQL数据库的存储位置设置298

10.5.5 PostgreSQL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299

10.5.6 PostgreSQL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302

10.5.7 ODBC接口303

10.6 使用psql访问PostgreSQL数据库305

10.6.1 使用psql命令进行操作305

10.6.2 psql元命令汇集308

10.6.3 PostgreSQL数据库操作实例310

10.7.1 安装Tcl/Tk软件312

10.7.2 安装PgAccess312

10.7 在Windows下访问PostgreSQL数据库312

10.7.3 执行PgAccess313

第11章 MySQL数据库配置与管理314

11.1 MySQL概述314

11.2 MySQL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315

11.2.1 安装MySQL315

11.2.2 测试MySQL317

11.3 SQL数据库用户管理与权限321

11.3.1 GRANT和REVOKE的相关参数322

11.3.2 用GRANT授权323

11.3.3 撤权和删除用户326

11.4 MySQL数据库系统管理326

11.4 1 MySQL数据库操作常用命令326

11.4.2 MySQL数据库管理329

11.5 MySQL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333

11.5.1 MySQL数据库的备份333

11.5.2 MySQL数据库的恢复337

11.6 MySQL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338

11.7 MySQL数据库的应用343

第12章 Linux软路由与防火墙配置345

12.1 路由器的相关概念345

12.1.1 路由器概述345

12.1.2 路由器的功能和作用345

12.1.3 路由选择原理347

12.1.4 路由协议350

12.1.5 路由算法351

12.2.1 配置Linux系统充当静态路由352

12.2 Linux软路由配置及使用352

12.2.2 使用Zebra配置Linux动态路由器356

12.3 Linux下的防火墙配置368

12.3.1 防火墙概述368

12.3.2 防火墙和路由器的区别371

12.3.3 Iptables介绍373

12.3.4 Iptables语法规则375

12.3.5 Iptables包过滤防火墙配置381

12.4.1 NAT概述385

12.4 Linux下的NAT配置385

12.4.2 Linux下NAT的配置实例391

12.4.3 NAT的安全对策394

第13章 系统管理工具和虚拟机396

13.1 系统配置工具Webmin396

13.1.1 Webmin简介396

13.1.2 Webmin的安装与设置396

13.1.3 Webmin的组成部分400

13.1.4 Webmin的自身配置401

13.1.5 系统配置管理403

13.1.6 服务器配置管理406

13.1.7 网络配置管理408

13.1.8 硬件配置管理409

13.1.9 其他配置411

13.2 远程控制工具VNC412

13.2.1 VNC简介及安装412

13.2.2 在Linux下使用VNC客户端程序414

13.2.3 在Windows下使用VNC客户端程序418

13.2.4 通过浏览器连接VNC Server420

13.3 远程管理工具Openssh421

13.3.1 Openssh简介及安装421

13.3.2 Openssh相关的命令422

13.3.3 在Linux客户端使用Openssh远程管理Linux服务器423

13.3.4 在Windows客户端使用PuTTY远程管理Linux服务器426

13.3.5 在Windows客户端使用SecureCRT远程管理Linux服务器428

13.3.6 在Windows客户端使用SecureFX远程管理Linux服务器431

13.4 虚拟机软件434

13.3.7 Openssh服务器端的安全性设置434

13.4.1 Virtual PC435

13.4.2 VMware441

第14章 Linux系统及网络安全447

14.1 系统及网络的安全策略447

14.1.1 物理安全策略447

14.1.2 访问控制策略447

14.1.3 防火墙控制策略449

14.1.5 网络安全管理策略451

14.1.4 信息加密策略451

14.2 Linux系统安全事项452

14.3 Linux系统的安全技术453

14.3.1 BIOS安全设置453

14.3.2 LILO安全设置454

14.3.3 帐号安全455

14.3.4 重要系统文件的安全设置458

14.3.5 确保开启服务的安全471

14.3.6 连接服务器时的安全事项475

14.3.7 端口安全475

14.3.8 日志文件的安全479

14.4 Linux系统安全工具484

14.4.1 系统安全工具介绍484

14.4.2 各种系统安全工具详解485

14.5 系统管理员定期审查的安全事项489

14.6 网络安全基本知识491

14.7 Linux网络安全配置4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