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市场与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一个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解决方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信息、市场与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一个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解决方案
  • 冀名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8353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粮食企业: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息、市场与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一个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解决方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问题的提出1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3

1.3 研究现状与文献评论8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2

1.5 各章安排13

第2章 国有粮食企业的起源:计划、市场与风险控制16

2.1 全国粮食系统的创建17

2.2 国有粮食系统的构架与特点20

图2.1 全国国有粮食系统示意图21

2.3 国有粮食系统的运作方式:政企合一22

2.4 粮食流通体制的性质:市场经济范畴的双轨制24

2.5 国有粮食系统的作用:从牌价与市价的角度观察27

2.6 粮食流通计划机制的确立:背景与原因33

2.7 国有粮食系统与粮食流通计划机制40

2.8 本章小结43

第3章 国有粮食企业内部结构与制度安排46

3.1 县级国有粮食系统调查46

图3.1 甲县粮食系统结构图48

图3.2 甲县粮食局机关组织图49

图3.3 乙县粮食局机关组织图51

3.2 国有粮食企业内部结构分析55

图3.4 国有粮食企业结构图56

3.3 国有粮食企业负责人的选拔与任免58

3.4 国有粮食企业职工及其与企业的关系61

表3.1 ××县粮食系统职工构成62

3.5 国有粮食企业内部控制与激励66

3.6 本章小结72

附录3.1 甲县粮食局企业目标管理责任书74

附录3.2 丙县粮食局粮食工作四项主要责任目标考核奖惩办法80

附录3.3 甲县粮食局粮食购销审批表81

附录3.4 ××市粮食局内部分配改革试行办法82

第4章 政策约束与国有粮食企业经营自主权:政企分开问题86

4.1 计划经济时期国有粮食系统与政府的关系87

4.2 国有粮食系统性质的变化与政企分开问题的出现89

表4.1 1979—1998年全国粮食系统市场收购与政策性收购的情况92

表4.2 1979—1998年全国粮食系统市场销售与政策性销售的情况93

4.3 国有粮食企业政企不分的状况及分析:企业的博弈优势95

4.4 1998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的政企分开措施:一个评论99

4.5 1998年粮改构架下的国有粮食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与政府责任107

4.6 政府和国有粮食企业的共同困境:政企分开116

4.7 关于实现政企分开的思考:政府目标通过企业行为实现的可能性117

4.8 本章小结119

第5章 国有粮食企业的市场环境:范围垄断与充分竞争121

5.1 粮食收购市场的性质:范围垄断122

5.2 垄断收购对粮食收购价格的操纵能力:一个理论分析127

5.3 垄断权力的有效性与垄断收购的实际效果131

5.4 粮食销售市场的形成及市场结构分析134

表5.1 全国前40位小麦大县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产量的比重139

表5.2 全国前40位稻谷大县稻谷产量占全国稻谷产量的比重141

5.5 行政体制对国有粮食企业间销售竞争的影响143

图5.1 行政体制对竞争的影响144

5.6 行政体制与市场分割:市场封锁机制147

5.7 对粮食市场建设的反思154

5.8 本章小结155

第6章 国有粮食企业预期方式与供给行为分析157

6.1 若干假设和定义158

6.2 国有粮食企业粮食供给行为模式分析162

6.3 国有粮食企业预期行为分析165

6.4 国有粮食企业预期方式的成因:一种理性选择170

图6.1 信息成本与企业规模的关系175

6.5 官员动机与国有粮食企业供给行为180

6.6 对粮食总供给方程式的修正:着重考虑国有粮食企业的模仿行为184

6.7 本章小结187

附录6.1 预期理论回顾、评论及其对研究国有粮食企业预期方式的意义189

第7章 国有粮食企业供给行为与粮食市场的稳定性195

7.1 粮食市场稳定性与粮食市场效率196

图7.1 价格波动与社会福利损失197

7.2 粮食总供给与粮食市场稳定性200

7.3 国有粮食企业供给行为与粮食市场的稳定性202

7.4 国有粮食企业供给行为与国家粮食储备的宏观调控效果205

图7.2 国家粮食吞吐机制示意图211

7.5 粮食市场稳定性的可观察性问题213

7.6 1993—1994年的粮价暴涨:一个新的解释216

表7.2 1991—1995年中国大米与小麦市场价格变化218

表7.1 1991—1995年中国大米、小麦产量与净进口情况218

7.7 结论与评论:关于企业行为与市场效率问题的探讨228

附录7.1 关于1993—1994年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观点综述230

第8章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的理论问题:竞争、市场效率与企业制度232

8.1 竞争理论与合宜竞争模式的选择233

8.2 市场效率与竞争的好处:合宜市场结构的选择243

图8.1 信息效率与竞争程度对经济效率的影响251

8.3 企业规模与制度的选择:基于经济效率与信息效率253

图8.2 新古典经济学:企业规模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255

8.4 总结:一个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理论框架265

图8.3 一个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理论框架268

第9章 关于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设想:总结与方案269

9.1 粮改的结症所在:一个总结270

9.2 粮食稳定供应的外部性问题273

9.3 粮食流通市场化的途径选择:放开与管住276

9.4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设想:一条市场化的新途径279

9.5 改革的动力机制和进程控制286

9.6 关于研究结论的说明289

附录1 日本大米流通体制变革及其给我们的启示292

附录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粮食政策301

附表2.1 1914—1947年间中国的粮食形势302

参考文献3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