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诉讼法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杰克·H. 弗兰德泰尔(Jack H. Friedenthal),玛丽·凯·凯恩(Mary Kay Kane),阿瑟·R. 米勒(Arthur R. Miller)著;夏登峻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02655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803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820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法-美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事诉讼法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原书序1
第一章 引言1
1.1 民事诉讼程序定义1
1.2 法院制度概述1
第二章 诉讼标的管辖与地域管辖7
2.1 概述7
A.联邦诉讼标的管辖权9
2.2 联邦法院的性质9
2.3 联邦问题管辖权12
2.4 联邦问题管辖权——起诉理由充分规则18
2.5 异籍管辖权——概说21
2.6 异籍管辖权——异籍要求的适用25
2.7 异籍管辖权——异籍的产生和消除办法34
2.8 争议金额要求38
2.9 争议金额要求——追加诉讼请求和当事人的后果44
2.10 以美国为一方当事人的诉讼与海事、商事案件47
2.11 移送管辖51
2.12 补充管辖——历史58
2.13 补充管辖——诉讼请求的合并66
2.14 补充管辖——当事人的合并69
B.地域管辖72
2.15 地域管辖的要求72
2.16 属地诉讼和追身诉讼76
2.17 不便审理的法院和移送管辖78
第三章 对人管辖86
3.1 概述87
A.管辖权原理的历史发展88
1.传统的管辖基础88
3.2 管辖分类88
2.人身在场原则90
3.3 彭诺耶诉内夫(Pennoyer v.Neff)90
3.4 在场标准:一些问题和限制92
3.对人管辖:人身在场规则的例外92
3.5 基于同意的管辖——合意管辖93
3.6 基于住所地和居住地的管辖98
3.7 基于公司在场和“经营”为基础的管辖100
4.对财产的管辖102
3.8 对物和准对物管辖:传统理论102
3.9 传统理论存在的问题:压力下的准对物管辖106
B.当代管辖的观念:对人管辖110
1.宪法的要求110
3.10 国际鞋业案基本规则:最低联系、公平对待和实体正义要求110
3.11 基本标准的完善:有目的的行为和可预见性之要求116
2.制定法上的要求127
3.12 长臂法的增加和使用127
3.13 长臂法的特别适用129
C.当代管辖观念:对物和准对物管辖136
3.14 国际鞋业案的成功:统一的管辖标准136
3.15 国际鞋业案规则在对物与准对物管辖中的适用139
3.16 财产扣押:条件和定义143
D.“谢弗诉海特纳案”对“彭诺耶案”判决推理的影响145
3.17 同意、住所地和短暂停留理论的现实意义145
E.诉讼的服从148
3.18 适用法律的渊源148
F.通知与受听审的机会152
1.正当程序要求152
3.19 合理通知的条件152
3.20 作为通知方式的诉讼书状送达156
3.21 通知的时间和受听审的机会159
2.诉讼书状送达的要求和限制162
3.22 诉讼书状送达的规范与充分162
3.23 不允许使用诉讼书状送达165
3.24 免于送达的诉讼书状166
3.25 管辖异议——引言168
G.管辖异议168
3.26 提出管辖异议的方法169
3.27 准对物诉讼中的有限到庭171
3.28 保护被告免受恶意诉讼174
第四章 确定可适用的法律176
A.联邦法院176
4.1 《判决依据法》和斯威夫特诉泰森案(Swift v.Tyson)176
4.2 伊利铁路公司诉汤普金斯案179
4.3 伊利原则的演变183
4.4 伊利原则和联邦规则189
4.5 决定适用哪一州的法律196
4.6 决定州法的内容201
4.7 联邦普通法207
B.州法院216
4.8 州法院中的联邦法216
第五章 现代诉辩220
5.1 导言221
5.2 现代诉辩的功能和有效性223
5.3 诉辩文书的类型224
A.诉辩的要求226
1.法典诉辩226
5.4 诉因的诉辩:定义226
5.5 法典诉辩制度中“事实”的不确定含义231
5.6 基于不明确、含糊、不确定性提出的异议235
2.告知诉辩235
5.7 告知诉辩的基本要求235
5.8 联邦法院和州法院对告知诉辩的调整237
5.9 适用于具体案情和事实的特殊规则239
5.10 阐明诉辩文书动议的作用242
3.诉辩中的真实性243
5.11 确保诉辩公正的方法243
5.12 提出选择性主张和不一致主张的能力251
4.选择性主张和不一致主张251
5.13 提出选择性主张和不一致主张的方式;以参引方式并入主张254
B.起诉书256
5.14 格式要求;起诉书的基本要素256
5.15 提出救济的诉辩261
5.16 特定案件中的特殊诉辩问题263
C.答辩书269
5.17 一般规则269
5.18 承认270
5.19 否认270
5.20 积极抗辩275
D.答复与随后的诉辩文书279
5.21 起诉书和答辩书以外的诉答文书的适当性279
E.针对诉辩文书的异议280
5.22 对诉辩文书实体充足性提出异议的方式280
5.23 对不确定性或者意思含糊提出异议的方式284
5.24 就形式和其他违反程序规则行为提出异议的方式285
5.25 对诉辩文书的异议所作裁决的结果287
F.诉辩文书的修改与补充288
5.26 修改:概述288
5.27 修改与诉讼时效法292
5.28 补充诉辩文书297
第六章 当事人的合并与请求的合并300
A.概述300
6.1 当事人合并与请求合并背后的历史和政策300
6.2 合并,分开和诉的分离302
B.诉讼当事人307
6.3 谁是合适的当事人——有利益关系的真实当事人,诉讼能力和诉讼资格307
6.4 许可性当事人合并317
6.5 强制性当事人合并322
C.请求333
6.6 请求合并的标准——概述333
6.7 反请求337
6.8 交叉请求345
6.9 第三人参加诉讼(第三人引入诉讼)348
6.10 介入诉讼354
第七章 披露(或调整取证)程序366
A.导论367
7.1 现代披露程序的历史、目的和技术367
B.披露的范围369
7.2 范围——概说369
7.3 案件起始前的披露程序373
7.4 特权事项374
7.5 为诉讼准备的材料——“工作成果”原则375
7.6 专家信息381
C.现代披露方法385
7.7 强制性的计划会议和最初披露要求385
7.8 头证词和书面问题询问387
7.9 质询书面393
7.10 要求自认395
7.11 对财产的披露(或调查)与出示399
7.12 身心检查402
D.披露程序的特殊规则、有关细节问题和范围405
7.13 补充答复的义务405
7.14 名义当事人的披露406
7.15 制止骚扰或压制:保护性命令407
7.16 制裁与要求强制答复的动议409
E.庭审中披露的运用414
7.17 庭审中披露的运用414
F.披露程序的未来416
7.18 披露程序改革416
第八章 审前会议420
8.1 审前会议的性质和目的420
8.2 审前会议的程序方面422
8.3 审前决议427
第九章 未经庭审的裁判429
A.简易判决429
9.1 历史与目的429
9.2 获得简易判决的程序432
9.3 决定是否准予一项简易裁判的标准436
B.缺席判决443
9.4 不应诉登记与不应诉判决443
C.撤消诉讼447
9.5 自愿撤诉与非自愿撤消诉讼447
第十章 庭审程序451
10.1 概述451
10.2 证据法461
第十一章 陪审团审判469
A.导论469
11.1 现代社会中陪审团审判的起源与作用469
11.2 法官与陪审团的关系472
B.受陪审团审判权477
11.3 受陪审团审判权——概述477
11.4 联邦法院中的陪审团审判——第七条修正案与历史标准481
11.5 联邦法院中的普通法与衡平法问题——现代发展485
11.6 联邦法院中的陪审团审判——制定法上的诉因496
11.7 州法院中的陪审团审判——纽约州模式503
11.8 联邦主义问题508
11.9 获得陪审团审判的程序512
C.陪审团审判518
11.10 陪审团的选择和组成518
11.11 陪审团的大小和一致性要求525
第十二章 裁决与判决529
A.判决的作出529
12.1 陪审团裁决:登记(Entry)和形式529
12.2 无陪审团审判案件中的事实认定和结论537
12.3 指示裁决与无视裁决的判决(作为法律事项的判决)541
B.对裁决和判决的质疑541
12.4 要求重新审理的动议554
12.5 陪审员的不正当行为和对裁决的质疑563
12.6 要求变更判决的动议或从判决中获得救济571
第十三章 上诉583
A.可上诉性583
13.1 上诉的时间限制——终局判决规则583
13.2 终局判决规则的司法上例外591
13.3 终局判决规则的制定法上例外594
B.可复审性601
13.4 复审的性质和范围601
第十四章 先例判决610
14.1 概述和术语610
14.2 既判事项与间接再诉禁止的区分——请求权和争点的排除615
14.3 既判事项构成的一般原则618
A.既判事项——请求权的排除618
14.4 既判事项的范围——什么是诉讼请求或诉因622
14.5 既判事项的范围——一些应用631
14.6 既判事项的范围——既判事项对被告主张产生的效果638
14.7 既判事项的适用条件642
14.8 既判事项适用的例外情形656
B.间接再诉禁止——争点排除658
14.9 构成间接再诉禁止的一般原则658
14.10 间接再诉禁止的范围——确定一个争点662
14.11 间接再诉禁止的适用条件671
14.12 间接再诉禁止适用的例外情形676
C.对谁有约束力681
14.13 支配“对谁有约束力”的一般原则681
14.14 相互性(mutuality)原理686
D.先例判决的制度间问题692
14.15 不同制度间执行判决承认原则692
15.1 概述696
第十五章 判决的担保与执行696
A.临时性救济措施697
15.2 扣押697
15.3 民事拘留700
15.4 预防性禁令701
15.5 临时财产管理人703
15.6 案件待决通知704
B.判决的强制执行706
15.7 执行和扣押706
15.8 藐视法庭712
第十六章 特殊程序:集团诉讼、派生诉讼以及确定竞合权利诉讼717
A.集团诉讼718
1.概述718
16.1 目的和历史718
16.2 联邦集团诉讼的条件722
2.条件722
16.3 州集团诉讼条件734
16.4 对人以及事物管辖权条件736
3.特殊程序和问题740
16.5 集团诉讼中的程序740
16.6 通知745
16.7 撤诉和和解750
16.8 集团诉讼判决的约束力752
16.9 股东派生诉讼755
B.股东派生诉讼755
C.确定竞合权利诉讼760
16.10 目的和历史760
16.11 现代的确定竞合权利诉讼:实践和程序763
16.12 司法管辖权和审判地767
16.13 针对其他司法程序的联邦禁制令771
附录774
索引789
热门推荐
- 32810.html
- 3709237.html
- 2794223.html
- 3757855.html
- 134520.html
- 3335652.html
- 1808852.html
- 2717243.html
- 231994.html
- 26235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16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19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7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86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34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92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92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46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04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9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