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有资产法探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有资产法探索
  • 李振东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6911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19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4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有资产法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有资产法概说1

第一节 国有资产概述1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来源和作用1

二、国有资产的分类8

三、国有资产的分布状况12

第二节 国有资产法的概念和体系15

一、国有资产法的概念15

二、国有资产法的体系17

三、国有资产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21

第三节 国有资产法的立法宗旨和基本原则24

一、国有资产法的立法宗旨24

二、国有资产法的基本原则27

第二章 外国国有资产法评述32

第一节 外国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法概述32

一、外国国有企业的定义和类型32

二、外国国有资产法34

第二节 英国国有资产法和国有企业产权管理34

一、英国国有企业简况34

二、英国国有企业的定义37

三、英国对国有企业产权实施的管理38

第三节 法国国有资产法和国有企业产权管理42

一、法国国有企业简况42

二、法国对国有企业产权实施的管理48

第四节 美国国有资产法和国有企业产权管理52

一、美国国有企业简况52

二、美国对国有企业产权的管理58

第五节 德国国有资产法和国有企业产权管理61

一、德国国有企业简况61

二、德国经济体制及其特征62

三、德国对国有企业的管理63

第六节 日本国有资产法和国有企业产权管理65

一、日本国有企业简况65

二、日本对国有企业产权的管理67

第七节 新加坡国有资产法和国有企业产权管理70

一、新加坡国有企业简况70

二、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体制72

第三章 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77

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的概念以及历史沿革77

一、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的概念77

二、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的历史沿革80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的基本框架92

一、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代表和享有93

二、政资分开,各司其职97

三、国有资产分类监管99

四、政企分开,三层架构100

五、国有资产治理结构103

第四章 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制度105

第一节 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概述105

一、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105

二、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的权利和义务106

第二节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原则108

一、政企分开的原则108

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的原则108

三、不干预企业依法自主经营的原则108

第三节 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109

一、国务院及国家国资委的性质和地位109

二、国务院及国家国资委与其他国有股东代表的关系110

三、国资委与国家出资企业的关系112

四、国务院及国家国资委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115

第四节 地方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118

一、地方政府与地方国资委的地位118

二、地方政府及地方国资委与其他国有股东代表的关系119

三、地方政府及地方国资委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120

第五章 国家出资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123

第一节 国家出资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概述123

一、国家出资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123

二、国家出资企业的义务和权利126

三、现代企业与现代社会128

第二节 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130

一、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130

二、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135

第三节 国有企业对出资人、政府和社会应承担的责任136

一、国有企业对出资人的责任136

二、国有企业对政府的责任137

三、国有企业对社会的责任138

第四节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141

一、企业法人治理和现代企业制度理论141

二、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完善144

三、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制度148

四、完善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制度151

第六章 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选择与考核制度154

第一节 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选择制度154

一、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任免、提名的范围154

二、职工董事、监事制度的由来、产生与职能160

三、国家出资企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的条件及其选任170

四、国家出资企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173

第二节 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考核制度179

一、经营业绩考核179

二、薪酬评定183

三、任期经济责任审计185

第七章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制度191

第一节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概述191

一、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概念191

二、建立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制度的意义195

三、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原则196

第二节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范围和标准198

一、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总范围198

二、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具体范围198

三、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标准203

第三节 产权界定的方法、组织实施和纠纷处理204

一、产权界定的方法204

二、产权界定的组织实施206

三、产权纠纷的处理程序207

第八章 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和统计管理制度208

第一节 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制度208

一、国有资产清产核资的概念和意义208

二、国有资产清产核资的范围、任务、要求和组织211

三、清产核资的程序219

四、资金核实和清产核资报表221

五、清产核资的监督检查与工作总结228

第二节 国有资产统计管理制度230

一、国有资产统计的概念和管理意义230

二、国有资产统计报告的编制主体与编制范围234

三、国有资产统计报告的组织管理235

四、国有资产统计报告的编报规范236

第九章 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制度239

第一节 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概念和意义239

一、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概念和阶段划分239

二、产权登记的意义和目的241

第二节 产权登记的内容和种类247

一、产权登记的内容247

二、产权登记的种类249

第三节 产权登记程序和管理252

一、产权登记程序252

二、产权登记管理253

第十章 境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256

第一节 境外国有资产概述256

一、我国境外国有资产的概念和对外投资形式256

二、我国对外投资的目的和作用263

三、我国境外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的原则264

第二节 境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265

一、对境外直接投资的管理分工265

二、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审批管理265

三、境外企业国有资产产权注册和产权登记管理267

四、境外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271

五、境外投资企业的效绩评价274

第十一章 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制度278

第一节 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制度概述278

一、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的概念278

二、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重大事项的范围279

三、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重大事项的决定权281

第二节 企业改制284

一、企业改制的概念和种类284

二、企业改制的程序286

三、企业改制中的资产评估及其意义287

第三节 与关联方的交易288

一、关联交易的概念和特征288

二、关联交易主体289

三、关联交易行为292

四、合法的关联交易与违法的关联交易294

第四节 资产评估296

一、资产评估的含义和特征296

二、国有资产评估的依据和立法意义297

三、应当进行资产评估的范围299

四、资产评估机构的选任301

五、资产评估的原则和方法303

第五节 国有资产转让306

一、国有资产转让的概念和方式306

二、国有资产转让的程序307

三、国有资产转让的原则308

四、国有资产转让中的关联交易控制310

五、国有资产转让与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311

六、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312

第十二章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315

第一节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概述315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概念315

二、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意义316

第二节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范围及其实施320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范围320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实施321

第三节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和批准322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322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批准326

第十三章 国有资产监督制度329

第一节 国有资产监督制度概述329

一、国有资产监督制度的概念329

二、国有资产监督制度的原则330

第二节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341

一、人大行使监督权的法律依据341

二、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的方式343

第三节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的监督350

一、政府及其代表国家所有权职能的监督350

二、政府对履行国资出资人职责机构的监督351

三、财政部门的监督及其与行政监察的关系352

第四节 国家审计监督353

一、国家审计的法律依据353

二、国家审计对国资经营的监督356

三、审计监督的程序359

第五节 社会监督360

一、社会监督的法律依据360

二、社会监督的内容360

三、社会监督的主要形式和效果361

第十四章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监督制度366

第一节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监督概述366

一、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监督的概念和意义366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监督原则367

第二节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监督制度368

一、《商业银行法》中的有关规定368

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的有关规定370

三、《证券法》中的有关规定372

四、《保险法》中的有关规定375

五、有关行政法规对金融企业监管的特别规定380

第十五章 法律责任制度381

第一节 法律责任制度概述381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及其分类381

二、法律责任和违法、法律制裁的关系381

三、单位犯罪和单位违法383

四、违反国有资产法法律责任的特点384

第二节 违反企业国有资产法的法律责任385

一、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385

二、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所委派股东代表的法律责任386

三、国家出资企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违法行为及其责任387

四、中介机构的违法行为及其责任389

五、违反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刑事责任394

第三节 违反其他国有资产法的法律责任398

一、违反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法规的法律责任398

二、违反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和统计管理法规的法律责任399

三、违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法规的法律责任401

四、违反国有资产评估法规的法律责任401

五、违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规的法律责任404

六、违反境外国有资产管理法规的法律责任405

参考文献407

后记4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