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史学史 第3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杜维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5646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95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史学史 第3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十五章 宋代史学的蓬勃发展553
第一节 概说553
第二节 宋代国势的风雨飘摇与境内的安定富庶553
第三节 宋代的文治与文人的天才发挥555
第四节 宋代史学蓬勃发展的盛况556
(一)记注之法完善556
(二)史料自由开放、大量印刷与私人修史事业鼎盛560
1.《三朝北盟会编》561
2.《建炎以来系年要录》561
3.《中兴小纪》562
4.《东都事略》562
(三)史学批评风气弥漫563
(四)历史考据学盛行571
1.《新唐书纠谬》571
2.《五代史纂误》573
3.刊误《汉书》、《后汉书》之作573
4.《困学纪闻》573
(五)新史学体例出现574
第十六章 欧阳修揭开宋代史学序幕580
第一节 极乱局势下的五代史学580
第二节 欧阳修撰写《新五代史》与竖起褒贬史学的旗帜584
第三节 欧阳修主修《新唐书》591
(一)关于事增于前593
(二)关于文省于旧594
(三)欧阳修所扮演的角色598
第四节 欧阳修与金石学的成立600
第十七章 司马光创写睥睨世界的编年史606
第一节 概论606
第二节 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的经过608
第三节 《资治通鉴》的撰写以一人写史兼具集体写史之长609
第四节 《资治通鉴》为世界最成功的编年史611
第五节 《资治通鉴》取材的广博、考证的精确、剪裁的细致与文字润饰的理想612
(一)取材的广博612
(二)考证的精确613
(三)剪裁的细致613
(四)文字润饰的理想617
第六节 在《资治通鉴》影响下写成的历史作品619
(一)《续资治通鉴长编》619
(二)《资治通鉴纲目》620
第七节 《资治通鉴》与宋代正统论之争620
第八节 结语621
第十八章 郑樵的史学625
第一节 郑樵的生平625
第二节 郑樵的会通思想与通史的撰写626
第三节 《通志》二十略在典章制度史上的地位629
第四节 〈通志总序〉中所呈现的史学631
第五节 结语633
第十九章 元代史学637
第一节 蒙古帝国的震撼世界与元朝的建立637
第二节 元修宋、辽、金三史640
(一)《辽史》642
(二)《金史》643
(三)《宋史》644
第三节 元代史学的世界性646
第四节 《蒙古秘史》、《圣武亲征录》与《元典章》的纂修650
(一)《蒙古秘史》650
(二)《圣武亲征录》650
(三)《元典章》651
第五节 马端临撰《文献通考》651
(一)《文献通考》的撰成652
(二)《文献通考》扩大典章制度通史的范围653
(三)《文献通考》中所呈现的史学思想655
1.会通思想655
2.历史相因论656
(四)《文献通考》的文献价值657
第六节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658
第二十章 明代政治的严酷与史学发展的受阻664
第一节 明代政治的严酷664
(一)屠杀664
(二)廷杖667
(三)设立东厂、西厂、内厂667
(四)设立锦衣卫668
第二节 史学发展的受阻669
第三节 宋濂、王祎与丘浚的史学671
(一)宋濂671
(二)王祎674
(三)丘浚676
第二十一章 明代中叶以后的史学681
第一节 明代中叶以后的政治、经济与社会681
第二节 私人修史风气之盛与激烈史论的出现683
第三节 征实史学的建树686
(一)王世贞686
(二)焦竑689
(三)胡应麟690
第二十二章 清代史学的历史地位694
第一节 概论694
第二节 清代历史考据学方法的客观而精密697
第三节 清代历史考据学产品的丰硕而细致700
第四节 清代历史考据学使中国史学进入纯学术研究的阶段703
第二十三章 清初史学的创新708
第一节 清初的时势与史学的焕发气象708
第二节 顾炎武与清代历史考据学——崭新治史方法的出现709
(一)普遍归纳证据712
(二)反复批评证据714
(三)精确提出证据715
(四)审慎组合证据717
(五)重视直接证据717
第三节 黄宗羲与清代浙东史学派的兴起——史学新页的展现721
(一)倾力存留明代历史726
(二)创写学术思想史736
第四节 王夫之与中国史学家的历史解释艺术740
(一)渊源的追溯741
(二)原因的阐释743
(三)背景的分析748
(四)变迁的缕述754
(五)影响的探究758
第五节 清初史学界的一般情况765
第二十四章 清乾嘉时代历史考据学的极盛788
第一节 清乾嘉时代考据学的极盛与历史考据学派的形成788
第二节 历史考据学派治史的征实精神793
第三节 历史考据学派治史的客观方法795
(一)归纳方法的充分应用795
(二)辅助科学的广泛应用796
第四节 历史考据学派治史的理论基础796
第五节 王鸣盛的历史考据学799
第六节 钱大昕的历史考据学803
(一)钱大昕历史考据学的合于近代史学方法804
1.杂史的应用804
2.善本的应用806
3.金石的应用808
4.避讳的应用809
5.义例的应用810
(二)钱大昕历史知识的博雅811
1.精于经学812
2.精于官制812
3.精于地理813
4.精于氏族813
5.精于金石文字813
6.精于音韵813
7.精于天算813
8.通蒙古文813
(三)钱大昕的史学思想816
(四)钱大昕论经学与史学的地位818
(五)钱大昕肆力治元史820
第七节 清乾嘉时代历史考据学的总成绩823
(一)注释旧史之作,汗牛充栋823
(二)补充旧史之作,蔚为奇观824
第二十五章 浙东史学的赓续发展——全祖望、邵晋涵与章学诚的史学829
第一节 概说829
第二节 全祖望的史学830
(一)搜访文献与表章气节——肆力于近代当世之史及文献学术之史830
(二)治史的缜密精神与公正态度838
(三)由理学而治史学842
(四)学问的博雅与身世的悲凉844
第三节 邵晋涵的史学845
(一)浙东史学发展至邵晋涵、章学诚时代所出现的新猷845
(二)邵晋涵与浙东史学847
(三)邵晋涵所受当代朴学的冲击849
(四)邵晋涵以真挚之情,写一家之史852
(五)邵晋涵以敏锐之见,发挥史学思想、史学理论、史学方法的精蕴855
(六)结语863
第四节 章学诚的史学864
(一)概论864
(二)生平865
(三)提倡六经皆史之说866
(四)对史学的新诠释868
(五)划分记注与撰述的界线871
(六)建立方志学874
(七)开辟写史方法论878
1.论如何搜集史料878
2.论如何采择史料879
3.论如何陶铸史料880
4.论如何勒成一家之言883
甲、文体的纯一883
乙、史德的具备884
丙、别识心裁的立于事文之外886
(八)理想中的史学巨著888
(九)生前的孤寂与身后声名的远播895
第二十六章 立于乾嘉学风以外的史学家——崔述与赵翼的史学907
第一节 概述907
第二节 崔述的史学908
(一)生平908
(二)《考信录》与史学上的求真910
(三)崔述的史学渊源及其所受时代的冲激913
第三节 赵翼的史学917
(一)生平917
(二)经世的史学思想,超越时代918
(三)历史解释的艺术,卓然不群920
(四)眼界开阔,不执成见以论史927
(五)不确实之病——《廿二史劄记》之误930
1.未细稽原文而误933
2.删节原文不慎而误934
3.照原文钞录不慎而误934
4.望文生义未尝参稽原文而误935
5.以部分概括全体而误935
(六)结语936
第二十七章 十九世纪以后西方史学的进入黄金时期与中国史学的由极盛转入衰微944
参考书目953
热门推荐
- 3273128.html
- 953450.html
- 2139736.html
- 163069.html
- 3364527.html
- 3706785.html
- 3891296.html
- 860729.html
- 3883818.html
- 17736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59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87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01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68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07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56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84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48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