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央银行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央银行概论
  • 吴少新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36072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央银行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1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1

一、初期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1

二、早期中央银行的形成过程4

三、中央银行产生的特点7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发展与完善9

一、中央银行的普遍建立9

二、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完善10

三、现代中央银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12

四、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15

第三节 中央银行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17

一、历史上中国的中央银行的演变17

二、革命根据地的中央银行20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产生和发展21

第二章 中央银行的性质、地位和职能27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27

一、中央银行是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工具27

二、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28

四、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30

三、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30

一、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31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地位31

二、中央银行与国家财政的关系34

三、中央银行与一般金融机构的关系40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42

一、按性质地位划分的职能42

二、按业务特性划分的职能46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49

一、按组织结构划分的中央银行体制52

第三章 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52

第一节 中央银行制度形式52

二、按资本性质结构划分的中央银行体制56

三、决定中央银行组织形式的主要因素57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58

一、中央银行的权力机构及其设置58

二、中央银行内部职能机构的设置62

三、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66

一、中国人民银行制度形式及其特点68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结构68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69

三、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内部机构70

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72

五、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职能的转换74

第四章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与清算业务82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82

一、货币发行82

二、集中存款准备金87

三、代理国库89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90

一、再贷款与再贴现90

二、买卖政府债券92

三、买卖储备资产94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95

一、票据交换所与票据交换95

二、结清交换差额98

三、办理异地资金转移98

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活动特性100

第四节 资产负债结构与信贷资金管理100

二、资产负债与准备金头寸102

三、资产负债变动与货币供给量104

四、信贷资金的宏观管理106

第五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110

第一节 货币政策概念110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和特征110

二、货币政策与总供求平衡114

三、货币政策的类型118

四、货币政策的内容120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一般目标121

一、稳定物价122

二、充分就业124

三、经济增长126

四、国际收支平衡128

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的协调131

一、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的矛盾与协调131

二、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矛盾与协调133

三、国际收支平衡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与协调136

第一节 货币政策工具的形成与选择138

一、货币政策工具的形成138

第六章 货币政策工具138

二、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140

三、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标准141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工具142

一、存款准备金工具142

二、再贴现政策工具148

三、公开市场业务152

四、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限额管理155

一、消费者信用控制160

第三节 货币政策结构调控工具160

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161

三、不动产信用控制161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其他调控工具162

一、直接信用控制162

二、间接信用控制164

第七章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应166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166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166

二、中介指标的特征与选择标准167

三、中介指标的种类及其适应性169

四、中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特点172

第二节 货币政策作用过程分析174

一、货币政策的四重作用过程174

二、几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模式178

三、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特点183

第三节 货币政策时滞效应185

一、货币政策效应的含义及构成185

二、货币政策时滞形成的必要性187

三、货币政策时滞的构成与测算188

四、中国货币政策时滞的特点及影响194

五、中国货币政策功效的矫正对策198

第八章 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201

第一节 中央银行金融管理意义与模式比较201

一、中央银行金融管理的意义201

二、中央银行金融管理体制模式比较203

三、金融管理的基本内容205

四、中央银行金融管理的原则和方法209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212

一、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发展及特点212

二、金融业结构模式的比较选择213

三、金融机构设置的管理原则216

四、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管理219

第三节 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221

一、中央银行与金融市场的关系221

二、货币市场的监督管理224

三、资本市场的监督管理228

第九章 中央银行的金融稽核236

第一节 中央银行稽核的意义236

一、金融稽核的含义与稽核体系236

二、中央银行金融稽核的对象和基本内容239

三、稽核的方式、方法与程序241

第二节 巴塞尔协议与借鉴意义245

一、巴塞尔协议产生的背景和目的245

二、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内容247

三、巴塞尔协议对中国开展金融业监管的借鉴意义250

第三节 金融业的资产负债比例监管251

一、金融业资产负债比例监管的含义、功能251

二、资产负债总量比例的监管252

三、流动性比例的监管253

四、安全性比例的监管254

五、效益性比例的监管259

第四节 中央银行对金融业的稽核评级260

一、稽核评级的意义260

二、稽核评级的内容、标准和方法261

第十章 外汇、外债管理与对外金融关系272

第一节 外汇管理272

一、外汇管理的意义和任务272

二、中国外汇管理的主要内容275

一、外债和外债管理的概念281

第二节 外债管理281

二、外债管理体制283

三、外债管理的目标、原则和注意的问题284

四、外债管理的主要内容287

第三节 中央银行对外金融活动294

一、中央银行对外金融活动的必要性294

二、中央银行对外金融活动目标和原则296

三、中央银行对外金融活动的要素构成298

四、我国中央银行同各国中央银行及国际金融组织的往来关系302

附录:主要参考书目3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