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第2版
  • 王玉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6720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医用化学-生物化学-化学实验-高等学校-教材;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如何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1

第1节 分子实验技术简史1

第2节 分子实验技术体系4

一、生物分子的分析鉴定4

二、生物分子的人工合成5

三、生物分子的人工改造5

四、生物分子的功能研究6

第3节 分子实验技术应用7

一、电泳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7

二、DNA重组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扩展7

三、基因诊疗技术在未来医学的前景8

四、动物模型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9

第2章 从组织中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大分子制备技术10

第1节 材料预处理及细胞的分离11

一、选择材料及预处理11

二、细胞的分离11

第2节 细胞破碎及细胞器分离12

一、细胞的破碎12

二、细胞器的分离13

第3节 大分子的分离纯化与测定13

一、蛋白质的分离纯化13

二、核酸的分离纯化14

三、蛋白质浓度的测定15

四、核酸的浓度、纯度及完整性测定17

第4节 生物大分子提纯后的处理18

一、大分子样品的浓缩18

二、大分子样品的干燥18

三、大分子样品的保存19

第5节 实验练习20

一、蛋白质的盐析与透析20

二、蛋白质含量测定21

第3章 测定物质的吸收光谱——分光光度技术24

第1节 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24

一、光的性质24

二、光谱25

三、Lambert-Beer定律26

第2节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27

一、光源28

二、分光系统28

三、样品室29

四、检测器29

五、显示器30

第3节 常用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30

一、721型分光光度计30

二、721e型分光光度计31

三、722s型分光光度计31

四、SP-75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31

第4节 分光光度技术的应用31

一、溶液的定性分析32

二、溶液的定量分析32

第5节 实验练习33

一、蛋白质的定量测定33

二、脲酶Km值测定37

三、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测定(赖氏法)40

四、血糖的定量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42

五、激素对血糖浓度变化的影响43

六、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45

七、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核酸的浓度及纯度46

第4章 将混合物中各种组分分开——层析技术48

第1节 层析技术概述48

一、层析技术的形成和发展48

二、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49

三、层析技术的分类49

四、层析技术的基本要求50

第2节 吸附层析50

一、吸附层析的原理50

二、吸附层析的操作50

第3节 分配层析52

一、纸层析的原理52

二、纸层析的操作52

第4节 凝胶过滤层析54

一、凝胶过滤层析的原理54

二、凝胶过滤层析的特征常数54

三、凝胶过滤层析的常用介质55

四、凝胶过滤层析的操作56

五、凝胶过滤层析的应用57

第5节 离子交换层析57

一、离子交换层析的原理57

二、离子交换剂58

三、离子交换层析的操作59

四、离子交换层析的应用61

第6节 亲和层析61

一、亲和层析的原理61

二、亲和层析的操作62

第7节 实验练习63

一、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63

二、转氨酶的活性鉴定——薄层层析法64

三、核苷酸的分离——离子交换柱层析法65

四、胰蛋白酶的分离纯化——亲和层析法67

五、血清蛋白质的层析分离——分子筛层析法68

第5章 分离带电颗粒的有效手段——电泳技术69

第1节 电泳技术概述69

一、电泳技术的形成和发展69

二、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70

第2节 影响电泳的因素71

一、溶液的pH71

二、缓冲液的离子强度71

三、电场强度72

四、电渗作用72

第3节 常用电泳技术72

一、纸电泳和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72

二、凝胶电泳73

三、等电聚焦电泳75

四、双向电泳76

五、核酸电泳77

六、印迹转移电泳79

第4节 实验练习79

一、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79

二、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琼脂糖凝胶电泳81

三、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82

四、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83

五、DNA琼脂糖凝胶电泳86

六、限制性内切酶对质粒DNA酶切产物的电泳鉴定87

第6章 利用离心场沉降大分子——离心技术90

第1节 离心技术的基本原理90

一、颗粒沉降的原理90

二、沉降系数91

三、相对离心力91

第2节 离心机的类型及操作规程91

一、离心机的类型91

二、制备型离心机92

三、分析型离心机94

四、离心操作的注意事项94

第3节 制备型超速离心的分离方法95

一、差速沉降离心法95

二、密度梯度区带离心法95

三、等密度梯度区带离心法96

第4节 实验练习96

一、肝糖原的提取和鉴定96

二、酪蛋白的制备97

三、动物肝脏DNA的提取98

四、酵母RNA的提取及成分鉴定100

五、质粒DNA的提取与鉴定101

六、感受态细菌的制备及质粒DNA的转化104

七、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病毒106

第7章 利用碱基互补探查核酸序列——分子杂交技术109

第1节 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109

一、变性与复性109

二、建立在DNA变性与复性基础上的核酸杂交技术110

第2节 核酸分子杂交的主要类型及程序111

一、固相杂交的支持物111

二、常用的转移方法112

三、固相杂交的基本程序112

四、固相杂交的主要类型113

第3节 核酸探针的分类和标记114

一、核酸探针的分类114

二、核酸探针的标记115

第4节 实验练习117

一、Southern杂交117

二、Northern杂交118

三、组织原位杂交120

四、斑点杂交121

第8章 微量DNA的体外扩增——PCR技术123

第1节 PCR技术概述123

一、基本原理123

二、主要步骤123

三、主要特点124

第2节 PCR的反应体系及操作125

一、PCR反应体系125

二、PCR的操作及注意事项125

三、PCR反应条件的优化127

四、PCR产物的检测分析128

第3节 PCR的衍生技术128

一、逆转录-PCR128

二、实时荧光定量PCR129

三、特殊PCR130

第4节 PCR技术的应用132

一、分子生物学领域132

二、临床医学领域133

三、其他领域134

第5节 实验练习134

逆转录PCR134

第9章 阅读遗传天书的第一步——测序技术137

第1节 DNA测序的基本原理137

第2节 DNA测序的常用方法138

一、酶学法——双脱氧链终止法138

二、化学(裂解)法——Maxam-Gilbert测序法140

三、酶学法与化学法的比较141

第3节 DNA测序自动化143

第4节 实验练习144

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DNA序列144

第10章 建立转基因动物模型——转基因技术147

第1节 转基因技术概述147

一、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原理147

二、转基因动物技术的成果148

第2节 建立转基因动物的方法149

一、目的基因的制备149

二、转基因动物的制备方法149

三、转基因小鼠156

第3节 转基因动物的应用156

一、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及其表达与调控156

二、建立人类疾病动物模型157

三、研究人类疾病基因治疗157

四、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生物活性蛋白157

五、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人用器官移植的供体158

六、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动物品种和生产性能158

第4节 转基因的安全性问题159

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159

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159

第5节 实验练习160

一、转基因动物技术中外源基因的制备160

二、显微注射161

第11章 置换生物体的某种基因——基因打靶技术165

第1节 基因敲除技术概述165

一、基因敲除技术的建立和发展165

二、基因敲除的基本原理167

第2节 基因敲除的方法及进展170

一、条件性基因敲除法170

二、诱导性基因敲除法171

三、利用随机插入突变进行基因敲除171

第3节 基因敲除小鼠的制备过程174

一、目标载体的构建174

二、ES细胞培养174

三、ES细胞的转化175

四、挑克隆175

五、抗性ES细胞克隆的冻存175

六、ES细胞基因组DNA的提取175

七、克隆的分析和鉴定175

八、染色体分析176

九、嵌合体小鼠的制备176

十、品系的建立176

第4节 基因敲除技术的应用及缺陷177

一、基因敲除技术的应用177

二、基因敲除技术的缺陷178

第12章 21世纪的生命科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180

第1节 蛋白质组学概论180

一、蛋白质组学180

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策略和范围182

三、蛋白质组学发展趋势182

第2节 蛋白质组学技术183

一、样品制备183

二、样品分离技术184

三、样品鉴定技术190

第3节 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195

第4节 实验练习196

一、家兔血清蛋白质组二维凝胶电泳技术的建立196

二、正常人尿蛋白质组学研究198

第13章 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分析——EMSA和ChIP技术200

第1节 电泳迁移阻滞实验(EMSA)200

一、电泳迁移阻滞实验(EMSA)的基本原理200

二、电泳迁移阻滞实验(EMSA)的基本操作步骤200

第2节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技术202

一、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技术的基本原理202

二、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技术的基本操作步骤202

第3节 实验练习204

一、经EMSA验证姜黄素可减少B淋巴细胞核中NF-kB的量204

二、经ChIP验证姜黄素可减少B淋巴细胞核中NF-kB的量207

第14章 蛋白质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酵母双杂交等技术211

第1节 概述211

一、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分子结构基础211

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的意义212

三、相互作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平台213

第2节 酵母双杂交技术215

一、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原理215

二、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应用216

三、酵母细胞内的高通量酵母双杂交216

四、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几个版本216

五、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假阳性问题217

第3节 其他常用技术217

一、细菌双杂交技术217

二、噬菌体展示技术218

三、依赖亲和力筛选相互作用蛋白质的技术219

四、蛋白质芯片技术221

第4节 实验练习222

一、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TRAC-1相互作用蛋白222

二、GST融合蛋白沉降技术筛选RNF114相互作用蛋白226

第15章 科学发展的不竭源泉——技术创新230

第1节 “三性”实验230

一、“三性”实验的概念230

二、“三性”实验的特点和意义230

三、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231

四、“三性”实验的基本要求232

五、“三性”实验的一般程序232

六、“三性”实验的选题原则232

七、“三性”实验的实施及评估233

第2节 实验练习233

一、酵母蔗糖酶的纯化及性质研究233

二、猪胰蛋白酶的纯化及其活性测定238

三、DNA重组实验241

第16章 确保实验的最佳效果——实验室管理249

第1节 实验室规则249

第2节 实验用品的清洗250

一、玻璃仪器的清洗250

二、塑料器皿的清洗251

三、实验器皿的干燥与消毒251

四、常用洗涤液及其配制251

第3节 实验标本的制备252

一、血液样品的制备与保存252

二、尿液标本的收集与保存253

三、组织样品的制备与保存253

第4节 实验仪器的使用254

一、刻度吸管的使用254

二、微量进样器的使用255

三、单道可调式移液器的使用256

四、蒸汽压力灭菌器的使用256

五、酸度计的使用256

六、干燥箱和恒温箱的使用258

七、电热恒温水浴锅的使用259

第5节 实验数据的处理259

一、列表法259

二、作图法260

三、少量实验数据的处理261

四、实验误差和提高实验准确度的方法261

第6节 实验报告的书写263

一、实验记录263

二、实验报告263

第7节 常用实验数据264

一、一般化学试剂的分级及配制的注意事项264

二、实验室中常用酸碱的密度和浓度266

三、常用缓冲溶液及配制方法266

四、溴化乙锭溶液的净化处理271

五、离心机转数与相对离心力的换算272

六、硫酸铵饱和度的常用表273

七、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表275

参考文献2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