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城市弱势群体思想意识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城市弱势群体思想意识研究
  • 周长明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43235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城市-边缘群体-思想-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城市弱势群体思想意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城市弱势群体的界定和基本特征3

第一节 城市弱势群体的界定3

一、关于弱势群体的界定3

二、城市弱势群体及其构成6

第二节 城市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9

一、经济上的贫困性9

二、社会权利的贫困性9

三、心理上的高压力和高度敏感性10

四、社会境况的同质性11

第三节 城市弱势群体的成因探寻12

一、弱势群体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12

二、城市弱势群体出现的具体原因14

一、当代中国城市贫困的含义与认定标准19

第二章 城市弱势群体思想现状(上)19

第一节 因贫困而带来的极为复杂的思想心态19

二、城市贫困人口的构成与规模22

三、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与社会特征24

四、城市贫困影响城市弱势人口的群体认同和社会融合29

五、城市贫困对城市弱势群体思想和心理的影响37

第二节 对平均主义思想的留恋与对现实贫富差距拉大的不满53

一、对平均主义的留恋53

二、对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感到极为不满58

第三节 城市弱势群体之相对剥夺感强烈64

一、相对剥夺感解析64

二、学术界关于相对剥夺感问题的研究66

三、城市弱势群体相对剥夺感的调查分析68

四、城市弱势群体相对剥夺感产生的原因透视71

第四节 因社会权利贫困和社会地位下降而深感失落与不满73

五、城市弱势群体相对剥夺感强烈有可能危害社会的稳定运行73

一、社会权利贫困的内涵74

二、社会权利贫困的“中国现象”78

三、城市弱势群体对于社会权利贫困的极度不满84

第五节 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86

一、单位制的特征87

二、单位制的弊端90

三、单位制的解构与变迁是历史的发展必然92

四、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不适应94

第六节 对自身弱势形成存在一定程度的归因偏差97

一、归因的理论阐释97

二、城市弱势群体社会归因偏差的主要表现98

三、因社会归因偏差过大而导致城市弱势群体采取过激行为100

第七节 对改革的满意度和支持度明显减弱101

一、改革获得支持的前提:一种理论上的阐释101

二、当前中国城市弱势群体对待改革的态度分析104

第三章 城市弱势群体思想现状(下)111

第一节 城市弱势群体之下岗职工的思想和心理问题111

一、下岗职工的思想和心理现状111

二、下岗职工思想和心理问题的理论分析115

第二节 城市弱势群体之农民工群体的思想特点118

一、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的社会地位118

二、农民工群体的思想现状124

第三节 城市弱势群体之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思想现状131

一、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形成131

二、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思想状况139

第四节 城市女性弱势群体的思想状况142

第四章 关于城市弱势群体问题上的认识偏差153

第一节 不正确归因之一:偏重个人因素而忽视结构性因素153

一、“个体主义贫困观”及其表现153

二、“结构主义贫困观”及其表现156

三、结构主义贫困才是中国当今城市弱势群体的主要成因157

一、关于“贫困文化”159

第二节 不正确归因之二:“贫困文化”说159

二、如何看待当今我国城市弱势群体与贫困文化161

第三节 不能正确对待因改革而引发的社会矛盾问题164

一、必须辨证地看待改革中的代价问题165

二、必须注意改革承受力的合理限度167

三、应当对城市弱势群体给予适当的社会补偿169

第四节 对弱势群体存在较为严重的“社会排斥”思想172

第五节 在农民工问题上存在着较大认识误区174

一、关于农民工问题的认识误区174

二、必须正确看待当今农民工问题175

三、必须善待农民工群体178

第一节 “人的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维度183

一、人的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183

第五章 关于城市弱势群体认识的几个正确维度183

二、城市弱势群体与“人的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184

第二节 人权——生存权的维度185

一、人权理论综述185

二、关于生存权的思想187

三、必须从人权——生存权的维度去看待当今我国城市弱势群体189

第三节 社会公平与正义维度191

一、关于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理论191

二、当今我国弱势群体与社会公正192

第四节 现代国家和政府责任的维度199

一、责任、政府与政府责任199

二、现代国家的基本职能203

三、现代国家或政府应当具备的崭新理念204

四、在城市弱势群体问题上政府应当承担的具体责任205

第五节 社会主义本质的维度210

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210

二、共同富裕不仅是理想,还是实践过程211

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12

第六节 社会发展与稳定的维度213

一、关于转型期社会不稳定原因的探讨213

二、弱势群体对社会稳定的影响215

三、必须从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保持社会稳定的战略意义218

第七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维度223

一、弱势群体问题凸显,表征着当今社会发展已不够和谐224

二、“和谐社会”的价值意蕴226

三、关注弱势群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228

第六章 解决城市弱势群体思想问题的对策与思考231

第一节 根本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倾注人文关怀237

一、坚持“以人为本”238

二、倾注“人文关怀”238

第二节 着眼点: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243

第三节 遵循的原则: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250

一、主要依据253

二、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并重253

第四节 新视角: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257

一、充分重视第三部门的社会整合功能260

二、发挥第三部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261

三、通过第三部门将社会矛盾的解决纳入理性有序的轨道262

四、发挥第三部门在利益协调、矛盾化解中的优势作用263

第五节 两大关键环节:促进社会就业加强社会保障264

一、促进就业,转变就业观念266

二、促进社会保障的改善,缓解城市弱势群体的后顾之忧266

第六节 不可偏废的一面:做好农民工群体的思想工作269

一、做好农民工群体思想工作的必要性275

二、做好“农民工”群体思想工作的几点构思275

参考文献276

后记2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