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有色金属冶炼设备 第1卷 火法冶炼设备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有色金属冶炼设备 第1卷 火法冶炼设备
  • 《有色金属冶炼设备》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
  • ISBN:7502414312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977页
  • 文件大小:170MB
  • 文件页数:9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有色金属冶炼设备 第1卷 火法冶炼设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备料设备1

第一节 概述1

一、粉状物料准备1

二、粒状物料准备3

三、块状物料准备4

四、浆状物料准备5

五、焙烧6

第二节 混合设备6

一、混合设备的种类及使用范围6

二、圆筒混合机的结构8

三、圆筒混合机主要参数的确定14

四、圆筒混合机生产能力的计算16

五、圆筒混合机的功率计算16

六、胶轮摩擦传动的圆筒混合机18

七、圆筒混合机的制造、安装、调试与维修19

第三节 干燥设备21

一、干燥设备的分类及其特点21

二、载流干燥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23

三、直管式气流干燥系统24

四、圆筒干燥机26

五、鼠笼破碎机26

六、气流干燥管33

第四节 制粒设备36

一、制粒机的种类36

二、圆盘制粒机的工作原理38

三、圆盘制粒机的参数确定39

四、圆盘制粒机的标准及系列参数介绍42

五、圆盘制粒机的构造42

六、圆盘制粒机生产能力的计算47

七、圆盘制粒机的驱动功率计算48

第五节 制团(压块)设备49

一、制团设备的用途和分类49

二、对辊压团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50

三、对辊压团机的结构51

四、对辊压团机主要参数的确定57

五、对辊压团机生产率的计算66

六、对辊压团机的功率计算66

第二章 烧结设备68

第一节 概述68

一、烧结在有色冶金生产中的地位68

二、有色金属矿物烧结设备的组成68

三、烧结设备的特点69

四、烧结设备的作业率及设备生产能力富裕系数73

五、附表74

第二节 鼓风烧结机80

一、工作原理、分类及其要求80

二、台车与箅条振打器84

三、传动装置96

四、鼓风烧结机的密封108

五、头、尾星轮及其排灰装置和尾架117

六、滑道、弯道及轨道123

七、风箱128

八、加料斗与点火炉132

九、机架135

第三节 鼓风烧结机设计计算140

一、基本参数的确定140

二、烧结机驱动力矩145

三、尾部星轮平衡力的计算148

四、台车基本尺寸、齿形曲线及弯道曲线150

五、润滑设计162

第四节 烧结整粒设备171

一、概述171

二、单辊破碎机174

三、对辊破碎机182

四、筛分设备195

第五节 有色冶金烧结工艺流程存在的缺点及鼓风烧结设备的发展动向202

一、鼓风烧结—鼓风炉熔炼流程的缺点203

二、鼓风烧结设备技术发展动向203

第三章 冶金炉机械设备205

第一节 卧式转炉205

一、转炉的主要结构206

二、转炉主要参数确定214

三、电动机容量的选择计算218

四、转炉的技术发展219

第二节 卧式转炉捅风眼机221

一、捅风眼机的类型和发展过程221

二、随动式气动型四钎自动打风眼机223

第三节 回转精炼炉226

一、回转精炼炉的结构226

二、传动装置229

三、炉体主要参数确定233

第四节 矿热电炉234

一、矿热电炉的结构234

二、电极装置238

三、电炉主要尺寸确定259

第五节 卡尔多转炉263

一、转炉结构263

二、传动机构267

三、烟罩269

四、氧枪269

第六节 多膛焙烧炉274

一、工作原理276

二、多膛炉的结构及参数选择278

三、多膛炉的计算288

四、多膛焙的发展趋势291

第四章 回转圆筒设备292

第一节 概述292

一、回转窑292

二、单筒冷却机293

第二节 筒体294

一、跨度、支承挡数与筒体厚度295

二、载荷计算298

三、弯矩与应力计算301

四、变形计算303

第三节 滚圈303

一、滚圈结构形式303

二、滚圈的设计与计算306

第四节 支承装置313

一、支承装置结构形式313

二、支承装置受力分析318

三、托轮与轴承的设计320

四、挡轮与轴承的设计328

五、液压挡轮330

第五节 传动装置333

一、传动装置型式与配置333

二、传动功率计算334

三、选用电动机的功率及型号336

四、传动参数及减速器的选择338

五、传动件设计340

六、辅助传动342

第六节 筒端密封装置343

一、密封装置的作用及要求343

二、各种密封结构343

第五章 浇铸设备348

第一节 铸模及固定模浇铸设备350

一、铸模的分类和结构350

二、锭模寿命及失效的原因355

三、锭模设计的一般原则357

四、锭模涂料的选用358

五、固定模浇铸设备358

第二节 直线浇铙机362

一、浇铸产品质量对浇铸设备的要求362

二、直线浇铸机类型363

三、浇铸机结构分析365

四、锭模运动学分析371

五、浇铸机设计计算376

六、机组润滑、故障与调整381

七、环形平面浇铸机382

八、国内外直线浇铸机技术性能385

第三节 圆盘浇铸设备389

一、圆盘浇铸机类型389

二、结构分析393

三、槽轮机构分析402

四、浇铸机设计计算408

五、提高圆盘浇铸机生产率及其运转平稳性的措施414

六、国内外圆盘浇铸机技术性能422

第四节 浇注装置422

一、不带计量的浇注装置423

二、定容自动浇注装置424

三、定重自动浇注装置429

四、其它型式定重自动浇注装置439

第五节 浇铸机辅助设备441

一、脱锭装置441

二、取板设备和捞锭设备445

三、取板—排板联合机组450

四、取板—平板—排板联合机组455

五、堆垛装置456

第六节 半连续铸锭机460

一、半连续铸锭机主要零部件460

二、液压式半连续铸锭机477

三、浇注系统和液流调节装置487

四、铸锭质量与铸造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488

第七节 连续铸锭(坯)机492

一、立式连铸设备493

二、水平式连铸设备493

三、轮带式连铸设备506

四、双带式连铸设备521

五、双履带式连铸设备525

六、双辊式连铸设备527

七、其它型式的连铸设备542

八、连铸连轧机列544

第八节 铸渣机550

一、铸渣机组成及其工作过程551

二、结构分析551

三、设计计算561

四、安装与调整563

第六章 收尘设备564

第一节 概述564

一、收尘在有色冶金工厂中的作用564

二、收尘设备的分类564

三、收尘设备的使用条件和技术经济指标566

第二节 收尘设备选择和计算的主要参数566

一、收尘设备选择和计算的原始数据566

二、收尘设备主要参数计算570

第三节 重力和惯性力收尘设备576

一、尘粒在气流中的运动576

二、重力沉降室577

三、惯性力收尘器581

四、旋风收尘器586

第四节 湿式收尘器653

一、湿式收尘器的工作原理及种类653

二、文氏管收尘器655

三、旋风水膜收尘器666

四、冲击式收尘器670

五、洗涤塔676

六、强化湿式收尘器简介684

七、喷嘴及除雾脱水装置(附录)685

第五节 过滤收尘器696

一、滤袋收尘器696

二、颗粒层收尘器734

第六节 电收尘器739

一、电收尘器的原理740

二、电收尘器的分类745

三、影响电收尘器性能的主要因素746

四、电收尘器的结构设计750

五、电收尘器的设计和计算775

六、几种新型电收尘器780

七、电收尘器的生产实践790

八、电收尘器的供电装置790

九、提高电收尘器收尘效率的途径804

十、电收尘器投产前的检验工作805

第七章 耐热钢铁材料808

第一节 概述808

一、金属的高温强度808

二、长期高温条件下金属材料组织的变化809

三、金属在高温下特性的变化811

四、金属的腐蚀814

五、常用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817

六、化学成分对抗氧化性的影响819

七、耐热钢的主要强化方法819

第二节 材料选择的一般原则820

一、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术语820

二、材料选择的一般原则824

三、硬度与强度换算值827

第三节 耐热钢832

一、耐热钢的分类832

二、耐热钢主要性能及用途举例833

三、耐热钢的化学成分849

四、耐热钢的物理常数849

五、耐热钢的室温机械性能860

六、耐热钢的高温机械性能869

七、耐热钢的持久强度884

八、耐热钢的蠕变强度897

九、耐热钢的疲劳极限905

十、耐热钢的抗松弛性能907

十一、耐热钢的时效稳定性910

十二、耐热钢的补充性能数据916

十三、耐热钢钢号与国外钢号对照表958

第四节 耐热铸钢958

一、耐热铸钢的分类958

二、耐热铸钢的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958

三、珠光体耐热铸钢961

四、马氏体耐热铸钢962

五、铁素体耐热铸钢963

六、奥氏体耐热铸钢963

第五节 耐热铸铁966

一、耐热铸铁的分类及选用966

二、铸铁的耐热性及其评定方法967

三、硅系耐热铸铁970

四、铝系耐热铸铁973

五、铝硅系耐热铸铁974

六、铬系耐热铸铁975

参考文献9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