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时代报刊语言跟踪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建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4934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报刊-新闻语言-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时代报刊语言跟踪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报刊与报刊语言1
一 报刊1
(一)报刊的界定1
(二)报刊的特点2
(三)报刊的发展3
二 报刊语言5
(一)报刊语言的规范5
(二)报刊语言的发展6
三 报刊语言的功能与价值8
(一)语言发展的创新者和推广者9
(二)语言规范的宣传者和引领者9
(三)语言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望者10
(四)大众文化艺术的推进者10
(五)语言资料库的建设者11
第二 节信息时代的报刊及报刊语言研究12
一 信息化条件下报刊的特点12
(一)信息化条件给报刊带来的正效应12
(二)信息化条件给报刊带来的负效应14
(一)词汇的创新15
二 信息化条件下报刊语言的创新15
(二)语法的创新16
(三)语用的创新16
三 关于报刊语言的研究17
(一)有关报刊语言的研究文章17
(二)有关报刊语言的研究专著20
四 报刊语言研究的方法20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20
(二)历时跟踪与横向剖析相结合21
(三)语言研究与社会文化相结合22
(四)报刊语言与其他媒体语言研究相结合23
第一章 新词新语的盛筵:信息时代报刊语言的词汇变异24
第一节 报刊语言的用词特点24
一 讲究规范性25
二 注意时代性25
三 追求准确性26
四 注重简明性27
五 呈现多样化和口语化28
第二节 报刊用词的历时演变与新词特点29
一 报刊用词特点的变化过程29
(一)社会主义建设初期(1949—1965)30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31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1977—1989)33
(四)跨世纪稳定发展时期(1990—)35
二 报刊新词语的特点36
(一)词语定型呈双音节化趋势37
(二)“仿拟”造词是重要的造词手段39
(三)外来词的使用形式多样41
(四)口语性和形象性的词语受到青睐41
(五)以某个语素为基础的词群大量出现42
(六)术语的“转移”使用尽显大众化色彩44
第三节 信息时代报刊词汇新现象45
一 新词语的产生途径45
(一)新外来词语的吸收45
(二)旧词语的复活46
(三)旧词语的新义新用47
(四)方言词语的吸收47
(五)行业语的大众化50
(六)古语词的吸收51
(七)新造词语52
(八)网络新词语53
(一)客观社会因素55
二 报刊词汇变化发展的成因55
(二)主观认知因素56
(三)语用心理因素57
(四)语言政策因素57
(五)词汇系统因素58
三 对新时期报刊新词汇的认识和评价58
第二章 新句法句式的沙龙:信息时代报刊语言的语法创新60
第一节 报刊语言的语法特点60
(一)以简洁为美61
一 报刊语言的句型特点61
(二)以对称为美63
(三)以顺畅为美63
(四)以新巧为美64
二 报刊语言的句类特点64
(一)陈述句是报刊语言的主要句类65
(二)肯定句是报刊语言的常用类型65
(三)评议句是报刊语言的多用形式65
三 报刊语言的句式特点66
(一)介词短语在报刊语言中的作用非同一般66
(二)长句、短句在报刊语言中的使用比较常见67
(三)整句、散句在报刊语言中的运用随处可见69
(四)文言用法在报刊语言中偶尔亮相70
第二节 报刊语言语法的历时演变72
一 呼唤语法规范时期(1949—1965)72
二 语言畸变时期(1966—1976)74
三 呼唤语言文明、语法规范复苏时期(1977—1989)76
四 规范与创新、探索时期(1990—)78
第三节 信息时代报刊语法新现象79
(一)“程度副词+名词(代词)”格式的普遍使用80
一 信息时代报刊语法中的新现象80
(二)名词用作动词一再出现81
(三)动宾“AB”式重叠为“AAB”式的大量使用82
(四)形容词性的“ABB”式频频出现82
(五)单音节形容词重叠为双音节形容词非常看好82
(六)合成词与短语否定使用时的拆离用法受到重视83
(七)词语的变异搭配闪亮登场83
(八)不成词的单音节语素作句子成分的现象大量出现84
(九)缩略词语大量涌现84
(十一)多项并列结构作句子成分十分常见85
(十)倒装句式经常运用85
(十二)“动宾式词语+宾语”得到承认86
二 信息时代报刊语法新现象的成因86
(一)信息时代对报刊语言的新挑战87
(二)语言自身发展对报刊语言的新要求87
(三)方言语法对报刊语言的新诱惑88
(四)社会生活对报刊语法的新规约89
(五)求新、求异心理对报刊语法的新刺激89
第四节 报刊语法规范问题探讨90
(一)实用原则91
二 报刊语法规范的基本原则91
一 对报刊语法新现象的态度91
(二)习惯原则92
(三)类推原则93
三 报刊语法发展趋势预测94
第三章 新表达手法的乐园:信息时代报刊语言的语体革命96
第一节 报刊语言的语体特点97
一 标题简洁独特97
(一)语言通俗简洁98
(二)语意蕴藉含蓄100
(三)句式生动多样101
(四)标题活泼不拘103
(五)韵律优美动听104
二 导语概括凝练105
(一)用语通俗朴素,效果非凡106
(二)词语含义延伸,意蕴丰厚107
(三)表达方式特殊,引人注目107
(四)巧用背景材料,满篇生辉108
三 语体形式多样109
(一)内容的丰富与语体的多样化109
(二)受众的心理效应与语体的多样化110
(一)流行语、自造词的流行111
四 语言求实求新111
(二)方言词语的巧嵌112
(三)文化词语的包装113
第二节 报刊语体的历时演变114
一 形式渐趋规范化114
(一)语言单调乏味时期(1949—1965)114
(二)空话充斥泛滥时期(1966—1976)115
(三)语言返朴归真时期(1977—1989)118
(四)跨越世纪的创新时期(1990—)119
(一)内容的互动性120
二 类型渐显多样化120
(二)形式的新颖性122
三 功能渐呈多极化123
(一)传播新信息的功能124
(二)社会导向的功能124
(三)组织沟通的功能125
(四)娱乐休闲的功能125
第三节 信息时代报刊语体新现象126
一 报刊语体的个性化126
二 报刊语体的新现象126
(一)体育版面127
(二)生活版面128
(三)话题性新闻128
(四)现场短新闻129
(五)深度报道129
(六)标题新闻130
(七)专题新闻130
(八)广告新闻131
三 报刊语体个性化、新现象的成因131
(一)社会生活不断丰富的要求131
(三)不同受众阅读心理的需求132
(二)报刊语言自身发展的要求132
四 报刊语体发展的趋势及遵循的原则133
(一)得体性原则133
(二)适应性原则134
(三)发展性原则134
第四章 新时代的晴雨表:报刊语言是信息时代的代言人136
第一节 报刊语言是时代的晴雨表136
一 报刊语言能真实展示时代特征136
(一)表现生活的时效性139
二 报刊语言能快捷反映时代变化139
(二)语言使用的快捷性140
第二节 时代生活是报刊语言的催化剂143
一 报刊版面的生动化144
(一)设置头版导读144
(二)重视图片运用144
(三)调整编排布局144
(四)使用色彩配合144
(五)开通各类热线144
(六)设置新闻超市144
(一)古语词平添文雅色彩145
(七)登载各类广告145
二 报刊语言的多彩化145
(二)流行语闪现时髦特征146
(三)网络语言调适年轻人口味147
(四)外来词增加时代风貌147
(五)类化词加速语言更新149
(六)新词新语引领时代生活149
三 报刊语言的时尚化151
第三节 稳定的环境引导健康的报刊语言152
一 政治环境影响报刊语言生命152
(一)权力话语转向民间话语153
二 稳定的政治生活、宽松的政治氛围引导报刊语言健康发展153
(二)政治色彩趋于淡化154
(三)简洁化的特点日渐明显154
第五章 新语言的试金石:报刊语言是语言规范的实践者和创造者156
第一节 报刊语言规范的必要性、艰巨性及层次性157
一 报刊语言与语言规范的研究157
(一)报刊语言对语言规范起到宣传、示范作用157
(二)报刊语言为语言规范研究提供语料来源157
二 报刊语言规范的必要性、艰巨性及层次性158
(一)报刊语言规范的必要性158
(三)语言规范研究要求对报刊语言进行规范158
(二)报刊语言规范的艰巨性159
(三)报刊语言的层次性与报刊语言规范的层次性161
第二节 语言规范标准的历变与报刊语言的实践163
一 规范标准的变化与报刊语言对标准的实践和反馈163
二 信息时代报刊语言规范的新问题和新思路165
(一)信息时代报刊语言规范的新问题165
(二)信息时代报刊语言规范的新思路166
一 报刊是语言规范的理论阵地169
第三节 报刊为语言规范理论和实践提供宽广的舞台169
二 报刊语言是语言规范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170
(一)报刊语言为大型语料库的构建提供了主体语料170
(二)报刊语言为语言规范前瞻性跟踪研究提供大量的动态数据172
三 报刊语言是语言规范的实践者和创造者173
(一)报刊语言促进汉字使用规范化173
(二)报刊语言促进新词新语规范化177
(三)报刊语言促进语法规范化182
第六章 新事物的共存:信息时代报刊语言与广电语言的互动188
第一节 新兴媒体对报刊语言带来的冲击188
(一)广播媒介的诞生189
一 新兴媒体——广播电视媒体的出现189
(二)电视媒介的诞生190
二 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191
(一)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191
(二)传播面广,信息量大192
(三)信息内容直观,解读难度低193
(四)视听结合,接收效果好193
(五)以无线电为传播手段,接收信息便利193
三 广播电视媒介对语言的要求194
(一)广播电视媒体更注意语言的生动性、立体感195
(三)广播电视媒体更注意语言的通俗性、明确性196
(二)广播电视媒体更注意语言的口语性、流畅性196
第二节 文字的威力:报刊语言与广电语言比较而显示的优势197
一 广电传播的局限性197
(一)单向传播,互动受限197
(二)音像播放,制作受限197
(三)形象媒体,保存受限197
(四)信号连续,选择受限198
(五)受众不一,定位受限198
(六)环境随意,效果受限198
二 报刊媒体的优势198
(二)避免同音词带来的麻烦199
(一)利用数字、表格、图示多种手段199
(三)可用长句表示严密复杂的意义200
第三节 有效的互动:与广电语言共存的报刊语言200
一 广电促进报刊内容变化201
(一)娱乐化趋势增强201
(二)广告所占篇幅增大202
(三)内容日益丰富202
二 广电促进报刊语言变化203
(一)语体结构的变化203
(二)语音手段的重视209
(三)视觉语言的运用212
三 信息时代报刊语言发展变化的总趋势217
第七章 新生代的受宠:信息时代报刊语言对网络语言的吸纳219
第一节 又一次时空超越:网络媒体的诞生219
一 网络和网络传播的特点219
(一)传输的快捷性220
(二)传播的交互性220
(三)媒体的多样性220
二 网络语言——21世纪新生代的语言221
(一)“语言马赛克”现象222
一 网络语言表现形式的丰富性222
第二节 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语言的挑战222
(二)数字化的语言表述方式223
(三)表情符、图画等多元符号的使用224
二 网络语言表达方式的简洁性225
(一)缩略语的使用225
(二)单音节词语的使用226
(三)电报式语体的使用227
三 网络语言使用的随意性228
(一)同音替代十分常见228
(二)标点符号词语化229
(三)词性的界线不明确230
(四)浓厚的口语化色彩231
(五)其他出格语用现象232
四 网络语言风格的幽默性235
(一)修辞方式不断出新236
(二)表情符号丰富多样237
(三)方言词语的有意使用238
第三节 报刊语言对网络语言的借鉴与吸纳239
一 网络时代报刊语言新现象240
(一)产生了新的互动语体样式241
(二)报刊文章结构模式有了改变242
(三)多样化的词汇丰富了报刊语言243
(四)语体上的风格化写作倾向244
二 报刊语言与网络语言互动关系探析244
(一)受众的交叉性与非同一性244
(二)媒体的互动性与独立性246
(三)社会文化的宽限与制约247
三 网络时代报刊语言前景展望249
(一)网络语言与网络语体249
(二)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250
一 信息时代的大众语文256
(一)关于大众语文的讨论256
第八章 新生活的获益:信息时代报刊语言与大众语文的互动256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大众语文与大众报刊256
(二)信息时代大众语文的特点257
(三)信息时代大众语文特点的成因261
二 信息时代报刊的大众化262
第二节 信息时代报刊语言与大众语文的互动264
一 信息时代报刊语言与大众语文的互动264
(一)报刊语言与流行歌曲歌名、歌词264
(三)报刊语言与金融股市用语266
(二)报刊语言与畅销书书名、影视短语266
(四)报刊语言与其他267
二 信息时代报刊语言的大众化趋势268
(一)时尚化268
(二)生活化270
(三)形象化271
(四)粗放化273
第三节 信息时代报刊语言对大众语文的引领273
一 语言文明是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273
(一)语言文明的重要性274
(二)我国的语言文明建设275
二 语言文明是报刊语言的永恒追求276
(一)报刊语言文明建设的特殊性276
(二)信息时代呼唤报刊语言文明277
三 信息时代的报刊语言文明建设279
(一)树立报刊从业人员的语言文明意识279
(二)健全完善语言文字法制建设280
(三)加强读者群众对报刊语言的监督281
主要参考文献283
后记289
热门推荐
- 1484062.html
- 826001.html
- 594731.html
- 2478147.html
- 1773127.html
- 1642066.html
- 186752.html
- 3856693.html
- 714337.html
- 34465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00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48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83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01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50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37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94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9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81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4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