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发酵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星元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4945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70页
- 主题词:发酵-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发酵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工业发酵生产线上的细胞机器9
第一节 工业发酵生产线上的细胞机器9
1.1.1 生物机器和细胞机器的概念9
1.1.2 发酵工厂里关键的生产机器9
原理篇9
第二节 微生物细胞机器的工作模式10
1.2.1 活细胞的基本性能10
1.2.2 微生物细胞机器的工作模式11
1.2.3 创新思路的理论基础14
第二章 发酵学第一假说:代谢能支撑假说16
2.1.1 生命系统是开放系统17
2.1.2 经典热力学与微生物代谢17
第一节 微生物细胞过程的热力学17
2.1.3 吉布斯自由能和“代谢能”18
第二节 微生物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19
2.2.1 微生物细胞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19
2.2.2 化学物质的跨膜过程23
第三节 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的生物氧化37
2.3.1 氧化还原反应37
2.3.2 微生物进行生物氧化的细胞器及ATP酶38
2.3.3 生物氧化过程中辅酶的关键作用42
2.3.4 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生物氧化的方式45
第四节 化能异养型微生物代谢中的能量形式转换54
2.4.1 氧化还原对及其氧化还原电位54
2.4.2 电子载体与高能(磷酸)键载体57
2.4.3 生物学体系中的能量耦合58
2.4.4 与呼吸、发酵对应的代谢能转换机制61
第五节 质子运动势和质子回路62
2.5.1 化学渗透假设及质子运动势62
2.5.2 微生物细胞内代谢能形式的转换67
第六节 代谢能对微生物生长和维持的支撑73
2.6.1 微生物细胞的生长能学74
2.6.2 用于维持的ATP消耗84
2.6.3 微生物能量的储存85
第三章 发酵学第二假说:代谢网络假说88
第一节 微生物代谢网络的中心板块91
3.1.1 葡萄糖的分解代谢途径93
3.1.2 葡萄糖分解代谢途径之间的关系112
3.1.3 葡萄糖代谢的中心代谢途径114
第二节 微生物代谢网络的向心板块118
3.2.1 向心途径在代谢网络和细胞机器工作模式中的位置118
3.2.2 微生物分解代谢途径和代谢网络的向心途径119
第三节 微生物代谢的离心途径128
3.3.1 离心途径在代谢网络和在细胞机器工作模式中的位置129
3.3.2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途径与代谢网络中的离心途径129
第四节 代谢网络及联网问题151
3.4.1 代谢网络152
3.4.2 注入式的联网——发酵原料范围的扩展152
3.4.3 延伸式的联网——发酵产品范围的扩展156
第五节 代谢网络中代谢物流的形成159
3.5.1 代谢网络中的代谢物流159
3.5.2 工业发酵的理想载流路径及其“五段式”160
3.6.1 从目的产物假说到代谢网络假说161
第六节 代谢网络假说的形成和发展161
3.6.2 代谢网络假说的科学基础与应用前景162
第四章 发酵学第三假说:细胞经济假说165
第一节 细胞经济假说的微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166
4.1.1 微生物细胞中代谢调节的部位167
4.1.2 微生物酶的自动调节171
4.1.3 微生物膜的自动调节197
4.1.4 微生物代谢途径的调节模式202
4.1.5 信息传递与信息流210
第二节 微生物细胞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215
4.2.1 微生物的细胞经济体系216
4.2.2 微生物细胞的经济结构——微生物代谢的3个子系统216
4.2.3 微生物的细胞经济学(microbial cell economics)219
第三节 代谢网络中碳架物质流的调动226
4.3.1 碳架物质在代谢网络中流经的分支处(节点)及各分支的流量分配226
4.3.2 过量合成与微生物的异常代谢228
4.3.3 溢出代谢229
4.3.4 代谢流“治理”的可能性与现实性230
第四节 细胞经济假说与细胞经济学243
4.4.1 工业发酵与细胞经济的对立和统一243
4.4.2 网络的节点刚性理论与五字策略的互补性245
4.4.3 细胞经济假说与细胞经济学的萌芽249
第五章 发酵学基本理论框架254
第一节 科学研究与科学方法254
5.1.1 观察256
5.1.2 设问(提出问题)256
5.1.4 假说的构建257
5.1.3 多方求索257
5.1.5 对假说的检验258
5.1.6 理论和定律的导出260
5.1.7 交流261
5.1.8 几个概念262
第二节 发酵工程的基本理论263
5.2.1 自然规律:微生物生命活动的3个基本假说263
5.2.2 应用性推理:发酵工程的8个预测266
5.2.3 创新思路269
基础篇277
第六章 工业发酵的细胞学基础277
第一节 发酵工业与微生物细胞277
6.1.1 细胞——生物体的基本单位277
6.1.2 细胞的分类特征278
第二节 微生物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287
6.2.1 生物膜的稳定性和生物膜对化学物质的选择性隔离288
6.2.2 原核细胞的细胞膜289
6.2.3 真核微生物的细胞质膜289
6.2.4 古细菌的细胞质膜289
第三节 微生物的细胞壁及其附着物的结构与功能290
6.3.1 原核生物细胞的细胞壁290
6.3.2 真核微生物细胞的细胞壁298
6.3.3 微生物细胞的表面附着物300
第四节 微生物的细胞核和遗传物质302
6.4.1 原核生物的“染色体”302
6.4.2 真核生物的细胞核303
6.4.3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遗传结构上的重要区别309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对营养的需求310
第七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的设计310
7.1.1 常量营养元素311
7.1.2 微量营养元素315
7.1.3 生长因子320
第二节 藻类的营养需求321
7.2.1 常量营养物321
7.2.2 微量营养物323
7.2.3 生长因子323
第三节 原生动物的营养需求323
第四节 培养基设计基础324
7.4.1 培养基的选择和设计324
7.4.2 连续培养在培养基优化方面的应用330
8.1.1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333
第一节 营养物质跨膜进入细胞的机制333
第八章 微生物生长动力学333
8.1.2 输送系统(transport systems)334
8.1.3 输送系统的重复存在(redundancy of transport system)342
第二节 微生物生长动力学343
8.2.1 不受限制的环境中微生物的生长343
8.2.2 微生物在受到限制的环境中的生长349
8.2.3 在限制性环境中微生物生长模型的建立356
第三节 工业发酵的动力学类型357
第九章 环境因子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359
第一节 微生物对环境做出响应的机制359
9.1.1 由直接的化学作用或物理化学作用引起的初级响应359
9.1.2 酶的抑制与激活359
9.1.5 基因型的改变360
9.1.4 细胞形态的改变360
9.1.3 蛋白质合成的诱导和阻遏360
第二节 溶解氧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361
9.2.1 细胞与氧的相互作用361
9.2.2 溶解氧的测定362
9.2.3 对溶氧压(DOT)的一般性响应363
9.2.4 扩散的限制364
9.2.5 生长中的微生物对DOT的响应364
9.2.6 DOT的控制367
第三节 氧化还原电位368
9.4.2 CO2的抑制作用369
第五节 水活度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369
9.4.1 CO2的需求369
第四节 对CO2的响应369
9.5.1 细菌与水活度的关系370
9.5.2 酵母和真菌与水活度的关系370
9.5.3 耐盐性和盐质适应(halotolerance and halophily)371
第六节 pH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372
9.6.1 细胞水平的响应372
9.6.2 生长的最适pH375
9.6.3 培养物pH改变的原因376
9.6.4 pH的控制378
第七节 温度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380
9.7.1 细胞水平的响应380
9.7.2 温度对培养的影响385
第八节 总体控制策略387
10.1.1 双物种系统的分析389
第十章 混合菌种与混合基质系统389
第一节 混合培养物系统389
10.1.2 多物种群落(multispecies communities)的分析390
10.1.3 混合培养的动力学390
10.1.4 遗传物质的相互作用390
10.1.5 混合培养过程390
第二节 微生物对混合基质的利用393
10.2.1 混合基质393
10.2.2 混合基质利用的模式393
10.2.3 批式培养体系中混合基质利用的控制394
10.2.4 连续培养体系中的混合基质的利用395
10.2.5 协同代谢397
11.1.1 转录水平的调节399
第一节 微生物酶的自动调节399
第十一章 微生物代谢及其产物合成的调节399
11.1.2 翻译水平上的调节407
11.1.3 蛋白质水平上的调节411
11.1.4 整个细胞水平的调节(全局性调节)415
第二节 微生物膜对代谢的自动调节416
11.2.1 膜脂质分子结构与膜流动性的关系416
11.2.2 恒黏适应现象417
11.2.3 膜蛋白质的活性和合成的调节419
11.2.4 细胞壁结构对跨膜过程的影响424
11.2.5 由膜传递的环境条件对跨膜过程的调节427
第十二章 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过量合成中的生理学问题429
第一节 营养限制的影响430
第二节 pH及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的影响434
第三节 温度的影响437
第四节 结论438
第十三章 微生物膜的结构、功能及其理论基础440
第一节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440
13.1.1 脂质440
13.1.2 蛋白质441
第二节 细胞的膜结构442
13.2.1 Davson-Danieili-Robertson模型442
13.2.2 流动镶嵌模型442
第三节 细菌质膜——间体系统的功能443
13.3.1 细菌的间体444
13.3.2 细菌质膜——间体系统444
13.4.1 线粒体的结构445
第四节 线粒体及其膜445
13.4.2 ATP酶的结构446
13.4.3 线粒体内酶的定位447
13.4.4 线粒体的跨膜传送体系448
第五节 真核细胞的其他内膜与功能448
13.5.1 内质网449
13.5.2 高尔基复合体450
13.5.3 液泡450
13.5.4 溶酶体450
13.5.5 微体451
英文缩写与中文全称对照表452
细胞组成物质合成总图和能量代谢副产物合成总图456
后记457
热门推荐
- 592615.html
- 707547.html
- 2517326.html
- 1051211.html
- 2720212.html
- 117745.html
- 343003.html
- 1634009.html
- 1188680.html
- 25403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79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83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8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49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12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67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46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0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48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8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