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天文学史 一部人类认识宇宙和自身的历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天文学史 一部人类认识宇宙和自身的历史
  • 钮卫星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06966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天文学史-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天文学史 一部人类认识宇宙和自身的历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从史前到古代的天文学:一种生存方式1

先民对一些基本天象的认识1

昼夜交替1

寒暑变化2

月相变化3

日月交食4

彗孛流陨5

作为生存方式的天文学5

辨方向6

定季节6

定时辰10

文化的星空:恒星的命名和星座的划分11

恒星命名:人间在天上的投影11

中国古代的星官数与星数12

《步天歌》与三垣二十八宿的形成13

西方的星座体系14

黄道十二宫18

从星占学到天文学的萌芽19

星占19

规律的认识和追求19

第二章 古希腊的天文学:在理想与现实之间21

希腊的理性:人类的奇迹21

泰勒斯和爱奥尼亚学派21

毕达哥拉斯学派23

追求完美运动25

柏拉图的天文学课题25

亚里士多德的宇宙28

同心球理论:“拯救现象”的初步尝试30

希腊化的高峰33

日月的大小与距离:地动说的萌芽34

地球的大小35

阿波罗尼乌斯的两个数学发明36

喜帕恰斯37

托勒密和他的《至大论》37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官营传统数千年41

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概览42

中国天文学的起源问题42

古代传统天文学的兴衰42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基本运作44

天文机构和人员44

天象的观测和记录45

历书的编算、印制和颁发47

天文仪器的研制和管理48

天文典籍的编制和管理53

历法:中国古代的数理天文学55

中国古代历法史概览55

历法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概念59

历法的典型内容和基本课题67

古代的中外天文学交流79

随佛教来华的印度天文学79

元明之际传入中国的阿拉伯天文学82

明清之际来华的西方古典天文学84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性质和文化功能87

天人感应与分野理论87

天命的确立及其变化88

天文与王权89

天文学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功能90

第四章 印度天文学:封闭半岛上的一个开放传统95

吠陀时期的天文学96

印度古代的时节安排97

印度古代的星宿体系101

巴比伦时期的天文学106

年月日的安排106

昼夜时分和昼夜长短变化110

希腊化巴比伦时期的天文学111

《希腊天文书》111

《婆室斯塔历数书》113

《罗马历数书》114

《宝利沙历数书》115

希腊时期的天文学117

婆罗门学派117

雅利安学派121

夜半学派123

太阳学派125

伽纳莎学派126

第五章 阿拉伯天文学:那时的世界主流129

阿拉伯天文学概况130

巴格达学派130

开罗学派134

西阿拉伯学派135

伊斯兰教的天文学课题137

新月的出现137

祷告的时刻138

清真寺的朝向139

球面天文学的建立140

伊斯兰天文台141

仪器大型化和天文台的建造141

马拉盖天文台142

乌鲁伯格天文台144

阿拉伯的行星天文学146

从《悉檀多》到《至大论》146

托勒密体系的不完备性147

马拉盖学派的反托勒密革命148

第六章 传承和革新:欧洲天文学的复兴和哥白尼革命151

欧洲古典天文学的传承152

中世纪欧洲天文学152

哥白尼和他的《天体运行论》154

天文学革命158

第谷的精密天文学159

开普勒天体引力思想的引入和行星运动定律162

伽利略对哥白尼学说的支持和宣传166

笛卡尔的无限宇宙171

第七章 牛顿的框架:万有引力的提出和天体力学的建立174

牛顿建立的框架174

胡克对引力问题的思考174

让牛顿去吧176

万有引力的发现178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80

牛顿力学的验证之一:哈雷彗星182

天体力学的进展:天文学还是数学?182

牛顿力学的改造者们182

“丢失”的行星186

海王星:算出来的一颗行星189

寻找“祝融星”191

第八章 从天上到人间:天体测量的进步和天文学的实用化193

望远镜的使用193

折射望远镜193

反射望远镜194

用望远镜测量196

近代天体测量的进步197

群星闪烁:近代方位天文学的奠基者们197

天文学的实用化:海上经度的测定202

日月距离和地球形状205

恒星的位置变化与距离206

恒星自行和太阳本动的发现206

恒星光行差的发现208

寻找恒星周年视差210

对太阳系的进一步认识214

彗星和流星雨214

月球与火星215

太阳系卫星216

第九章 了解恒星的一生:天体物理学的兴起218

破译来自星光的消息:新技术的使用和天文学的进步218

天体分光术的运用和太阳物理学218

照相术的发明及在天文学上的运用222

测光术的发明和恒星视光度的测定224

恒星物理学226

恒星分光观测和光谱分类226

赫罗图228

爱丁顿和质光关系231

恒星能量的来源232

异常恒星233

恒星的演化235

第十章 探测宇宙的深度:从银河系到河外星系238

恒星的空间结构和银河系概念的确立239

威廉·赫歇耳的“银河系”和“星云天文学”239

星云的旋涡结构241

星云的分光观测242

银河系的大小243

星际消光的发现247

河外星系的确认249

探索星云的距离249

哈勃的工作250

太大的银河系251

星系的红移253

第十一章 宇宙学:从“混沌初开”到“大爆炸”256

各种古代宇宙学说256

古印度宇宙学257

中国古代宇宙学262

古希腊宇宙学266

欧洲近代宇宙学说268

打破水晶球:宇宙从封闭到无限268

牛顿主义框架下的宇宙学说: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270

奥伯斯佯谬和诺曼-西里格佯谬272

现代宇宙学说273

爱因斯坦的静态宇宙模型273

大爆炸宇宙学说275

稳恒态宇宙学说281

第十二章 空间探索:人类的宇宙生存284

火箭理论先驱和火箭技术的进步284

苏联的火箭先驱齐奥科夫斯基285

美国的火箭先驱戈达德287

德国的火箭先驱奥伯特及其传人冯&布劳恩288

冷战期间美苏的火箭技术291

人造卫星和空间探测器292

人造卫星292

月球探测器295

行星际探测器297

载人空间飞行314

宇宙飞船314

航天飞机321

空间站323

尾声:人类的宇宙命运334

索引3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