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免疫学 第5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贵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9321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学免疫学 第5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免疫学科的形成1
一、免疫学的开创期1
二、抗传染免疫的兴隆期1
三、免疫学科的逐渐形成2
第二节 人体免疫系统三大功能3
一、免疫防御功能3
二、免疫监视功能4
三、免疫稳定功能4
第三节 免疫学研究重要成就编年史4
第四节 获得诺贝尔奖崇高荣誉的免疫学家及其贡献7
第二章 天然免疫系统细胞16
第一节 吞噬细胞16
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16
二、中性粒细胞17
第二节 NK细胞17
一、NK细胞的来源和发育18
二、NK细胞的受体18
三、NK细胞的主要生物学作用19
第三节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19
四、内皮细胞20
三、红细胞20
第四节 其他细胞20
一、嗜酸性粒细胞20
二、血小板20
第三章 天然免疫系统的分子21
第一节 补体21
一、基本概念21
二、补体系统的激活22
三、补体激活的调节25
四、补体受体26
五、补体的生物学功能27
一、急性期蛋白的产生和种类28
第二节 急性期蛋白28
二、急性期蛋白功能29
第三节 参与天然免疫的其他分子29
一、干扰素29
二、集合素29
三、肽抗生素29
四、趋化性细胞因子30
五、其他30
一、中枢免疫器官31
第四章 获得性免疫系统的组织与细胞31
第一节 免疫器官与组织31
二、外周免疫器官与组织39
三、淋巴细胞再循环42
第二节 免疫细胞42
一、T淋巴细胞42
二、B淋巴细胞47
三、抗原提呈细胞48
二、根据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h细胞的辅助而分类51
一、根据抗原性能分类51
第一节 抗原的类型51
第五章 抗原51
三、根据抗原合成的方式不同而分类52
四、根据与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52
第二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52
一、病原微生物52
二、细菌的外毒素和类毒素53
三、异种动物血清53
四、异嗜性抗原53
五、血型抗原53
第三节 构成抗原的条件55
九、基因工程抗原55
六、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55
八、超抗原55
七、肿瘤抗原55
一、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56
二、抗原性57
第六章 抗体59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59
一、基本结构59
三、水解片段61
二、功能区61
四、其他成分62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62
一、同种型62
二、同种异型63
三、独特型63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及其表达64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因库64
二、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及其重排和表达64
第四节 抗体的功能66
一、V区的功能66
三、免疫球蛋白的类别转换66
二、C区的功能67
第五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68
一、IgG68
二、IgM68
五、IgE69
第六节 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69
一、多克隆抗体69
四、IgD69
三、IgA69
二、单克隆抗体70
三、基因工程抗体70
第七章 细胞因子72
第一节 细胞因子概述72
一、细胞因子的概念72
二、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72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种类与功能73
一、白细胞介素73
二、干扰素75
四、集落刺激因子76
三、肿瘤坏死因子76
五、趋化因子77
六、生长因子78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及信号传导机制78
一、细胞因子受体家族78
二、细胞因子受体的信号传导80
第四节 细胞因子在临床上的应用81
一、细胞因子与疾病的发生81
二、细胞因子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82
第一节 概述85
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85
第二节 MHC的基因构成86
一、小鼠H-2复合体86
二、人类HLA复合体86
第三节 HLA分子结构与功能87
一、HLA-Ⅰ类分子的分布、结构和功能87
二、HLA-Ⅱ类分子的分布、结构和功能89
三、非经典HLA分子91
四、HLA分子表达91
第四节 HLA多态性的遗传基础92
一、复等位基因92
四、HLA遗传连锁不平衡93
三、单元型遗传93
二、共显性表达93
第五节 HLA分型94
第六节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94
二、免疫应答95
三、HLA与疾病的关系95
四、HLA与肿瘤的关系96
五、HLA检测在法医学上的应用96
六、HLA分型在人类学研究方面的应用97
第一节 天然免疫系统的非己识别98
第九章 抗原识别98
一、Toll样受体99
二、甘露糖受体100
三、CD14100
四、清除受体100
第二节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101
一、B细胞受体复合体101
二、B细胞共受体102
三、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102
三、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103
一、T细胞抗原受体103
二、T细胞受体复合物103
第三节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103
第十章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抗体应答106
第一节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抗原提呈106
一、TI抗原107
二、TD抗原107
三、TD抗原提呈给Th细胞107
第二节 B细胞激活和信号传导108
一、细胞的协同作用108
二、细胞因子的作用110
三、BCR介导的信号传导112
第三节 抗体介导的免疫效应117
一、抗体的产生117
二、Ig类别转换118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118
四、抗体的免疫效应118
第四节 免疫记忆119
一、B细胞记忆的诱导119
二、记忆B细胞库的维持121
三、记忆B细胞对抗原再次攻击的应答121
四、记忆库的填充122
第二节 T细胞的活化123
第一节 T细胞的抗原识别123
第十一章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123
一、T细胞活化的信号刺激124
二、T细胞活化信号的传导及基因表达124
第三节 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效应126
一、CD8 CTL介导的特异性免疫效应126
二、CD4 Th1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效应126
第十二章 免疫耐受128
第一节 免疫耐受的研究历史128
第二节 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130
一、固有性免疫耐受130
二、中枢耐受130
三、外周耐受131
第三节 人工诱导免疫耐受形成133
一、人工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意义133
二、人工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133
第四节 人工终止耐受138
第一节 分子水平的调节139
一、抗原的调节139
第十三章 免疫调节139
二、特异性抗体的调节140
三、补体活化片段的调节141
第二节 细胞水平的调节142
一、T细胞的调节142
四、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的调节142
三、NK细胞的调节144
四、巨噬细胞的调节144
二、B细胞的调节144
第三节 整体水平的调节145
一、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的调节通路145
二、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的调节146
第四节 遗传水平的调节148
一、MHC对T细胞的选择调节148
二、B细胞的选择调节149
三、遗传因素对免疫应答的调控149
第五节 群体水平的调节151
二、MHC基因的遗传和进化152
三、群体水平的调节152
一、MHC基因的变异与选择152
第一节 肿瘤抗原153
一、肿瘤抗原研究的历史沿革153
第十四章 肿瘤免疫153
二、肿瘤抗原的种类154
第二节 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156
一、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156
三、肿瘤抗原与肿瘤标志156
二、体液介导的抗肿瘤免疫158
第三节 影响有效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因素158
第四节 肿瘤免疫治疗160
一、细胞因子疗法160
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162
三、抗体及其偶联物的抗癌疗法162
四、肿瘤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肿瘤疫苗164
五、基因治疗165
第十五章 移植免疫167
第一节 移植排斥反应类型168
一、宿主抗移植物反应168
二、骨髓移植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170
第二节 移植排斥的抗原分子、细胞基础及损伤机制171
一、移植排斥的抗原分子171
二、移植排斥的细胞基础172
三、移植排斥的损伤机制174
一、ABO血型相容实验175
二、HLA配型175
第三节 移植物的组织配型175
第四节 延长移植物存活的措施177
一、免疫抑制剂177
二、物理学方法延长移植物存活180
三、诱导移植免疫耐受181
第十六章 免疫缺陷183
第一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183
一、原发性B细胞缺陷184
二、原发性T细胞缺陷185
三、联合免疫缺陷186
四、吞噬功能缺陷188
第二节 继发性免疫缺陷190
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90
五、补体缺陷190
二、其他继发性免疫缺陷198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的免疫学检查与治疗原则198
一、免疫缺陷病的免疫学检查原则199
二、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200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201
一、概述201
第十七章 超敏反应201
二、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203
三、Ⅰ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205
四、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206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207
一、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207
二、Ⅱ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208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210
一、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210
二、Ⅲ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211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213
第一节 自身免疫病概念及图谱214
一、自身免疫及自身免疫病214
第十八章 自身免疫及自身免疫病214
第二节 自身免疫病发病因素215
一、年龄与性别215
二、自身免疫病图谱215
四、自身抗原的性质216
三、感染216
五、药物及自身免疫反应性216
二、遗传因素216
一、分子模拟217
第三节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217
二、决定基扩展217
六、免疫缺陷217
五、Th与Ts细胞调节异常218
四、自身抗原被修饰218
六、B细胞多克隆激活218
三、隐蔽抗原的释放218
一、自身抗体直接介导细胞破坏219
第四节 自身免疫病致病的效应机制219
二、自身抗体调变细胞功能219
七、独特型网络失调219
一、免疫学诊断220
第五节 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和治疗220
二、免疫治疗220
四、细胞介导免疫的炎症性效应220
三、自身抗体形成损伤性免疫复合物220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221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221
第六节 常见自身免疫病的免疫学特征221
三、多发性硬化症222
四、重症肌无力222
五、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223
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223
第一节 炎症细胞与炎症介质224
一、参与炎症应答的细胞224
第十九章 急性炎症应答224
二、炎症介质226
第二节 急性炎症应答过程228
一、急性炎症应答的启动228
二、急性炎症应答的血管变化229
三、炎症应答终止与修复231
第一节 免疫预防232
一、人工主动免疫232
第二十章 免疫学防治232
二、佐剂235
三、计划免疫235
四、人工被动免疫236
第二节 免疫治疗236
二、采用细胞因子及其拮抗剂进行的免疫治疗237
三、采用免疫细胞进行的免疫治疗237
一、采用抗体进行的免疫治疗237
四、采用免疫增强剂进行的免疫治疗238
五、采用免疫抑制剂进行的免疫治疗238
第二十一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239
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239
一、沉淀反应241
二、凝集反应243
三、免疫标记技术245
第二节 淋巴细胞的检测技术248
一、淋巴细胞的分离248
二、淋巴细胞的功能测定技术249
三、分子杂交252
二、免疫学检测252
四、PCR检测252
第四节 免疫学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252
一、生物活性检测252
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检测技术252
一、免疫印迹试验253
二、免疫PCR253
三、免疫沉淀254
主要参考书目255
附录Ⅰ CD抗原256
附录Ⅱ 细胞粘附分子280
中英文对照表282
一、器官移植904
热门推荐
- 1012150.html
- 3841820.html
- 497714.html
- 3768570.html
- 3313182.html
- 21875.html
- 1871285.html
- 3822801.html
- 525043.html
- 20083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34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30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8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43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15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03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44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48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4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