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重新理解马克思 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重新理解马克思 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
  • 俞吾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5778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65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90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重新理解马克思 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定位3

马克思思想的第四个来源3

1.马克思思想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4

2.马克思思想的第四个来源和第四个组成部分7

3.提出第四个来源和第四个组成部分的意义12

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15

1.五种不同类型的误解15

2.上述种种误解导致的结果18

3.如何正确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22

马克思与康德23

1.被误解了的实践概念和自由概念24

2.康德对实践概念和自由概念的理解26

3.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自由概念29

马克思与黑格尔33

1.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的解释路线33

2.蕴含在马克思手稿中的潜在的解释路线37

3.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启示及未解决的问题39

4.我们对这一关系的重新理解41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51

1.马克思哲学“费尔巴哈化”的第一种形式51

2.马克思哲学“费尔巴哈化”的第二种形式53

3.让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阴影中走出来55

知识论传统的侵蚀60

1.西方知识论哲学的谱系60

2.知识论哲学受到的挑战64

3.知识论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67

对费尔巴哈的定位78

1.恩格斯和列宁的见解78

2.这种见解面临的挑战80

3.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实际影响82

4.哲学研究之外的因素83

5.避免简单化的结论84

6.研究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意义86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差异88

1.从实践出发,还是从自然界出发88

2.从本体论维度理解实践,还是从认识论维度理解实践92

3.从人的问题着眼,还是从纯粹思想的问题着眼95

哲学基本问题的再认识99

1.哲学元问题和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100

2.知识论哲学传统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103

3.什么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108

4.重新认识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112

抽象自然观的三种表现形式116

1.抽象自然观的第一种表现形式117

2.抽象自然观的第二种表现形式120

3.抽象自然观的第三种表现形式124

两种不同的自由观127

1.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127

2.人类学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129

3.两种自由观的区别130

历史唯物主义的两种概念132

1.何谓“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133

2.“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的困难136

3.何谓“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139

4.“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的意义145

历史唯物主义的命运147

1.“总体决定”、“阶段决定”和“经济关系决定”148

2.列宁以后的三个发展路向151

3.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命运154

4.简短的结论158

历史唯物主义的四个里程碑160

1.马克思与第一个里程碑160

2.列宁与第二个里程碑163

3.毛泽东与第三个里程碑165

4.邓小平与第四个里程碑167

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叙述方式172

1.三个理论前设172

2.西方学者的挑战177

3.确立新的叙述方式182

中篇 马克思哲学的基本概念189

本体论的基本概念189

1.形而上学,还是知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189

2.本体论,还是世界观192

3.存在,还是存在者193

4.“自在之物”,还是“为我之物”195

本体论的思路历程197

1.自我意识本体论198

2.情欲本体论199

3.实践本体论202

4.生产劳动本体论203

5.社会存在本体论205

6.简要的结论207

本体论的本质属性209

1.马克思是否使用过“本体论”的概念209

2.后人能否研究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212

3.何谓马克思本体论的本质属性213

本体论的当代比较217

1.海德格尔对“存在的意义”的探究218

2.卢卡奇对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关系的反思223

3.马克思对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关系的思索227

4.马克思、海德格尔与卢卡奇本体论思想的比较232

5.我们对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关系的理解236

“抽象的人”批判的起点240

1.事实的澄清241

2.我们的看法243

“普通个人”的地位和作用246

1.对“普通个人”的种种误解246

2.认真对待“普通个人”的问题250

“个人全面发展”的理论252

1.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理念253

2.如何看待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新思考255

3.如何推进这一话题的发展256

对人道主义传统的继承与超越259

1.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和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之间的关系259

2.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263

3.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266

马克思的物质观新探269

1.重新理解马克思物质观的当代启示270

2.马克思对抽象物质观的批判272

3.马克思物质观的基本内容275

4.重新理解马克思物质观的意义279

马克思的时空观新论284

1.传统哲学教科书的时空观的得失284

2.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时间观的新探索287

3.对马克思时空观的重新考察290

4.马克思时空观的基本特征和划时代的意义295

马克思的实践观新议300

1.两种不同的实践概念300

2.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本真含义303

3.被误解了的马克思的实践概念305

4.马克思实践概念与人文关怀的内在联系309

马克思的异化观新见313

1.“异化热”的兴起和消退313

2.马克思异化概念发展的第一个阶段317

3.马克思异化概念发展的第二个阶段321

4.马克思异化概念发展的第三个阶段323

5.如何看待马克思的异化概念327

人化自然辩证法331

1.“人化的自然”概念的涵义和特征332

2.马克思人化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334

3.马克思人化自然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意义338

意识考古学方法339

1.逆溯法340

2.归化法341

3.去蔽法342

4.差异法343

历史性方法345

1.历史主义与历史性的差异345

2.历史主义和历史性的内在联系347

3.探索两者关系的理论意义348

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关系350

1.问题的提出350

2.马克思的研究方法352

3.马克思的叙述方法358

4.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之间的辩证关系365

下篇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371

马克思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371

1.马克思研究的复兴371

2.如何超越历史间距374

3.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377

作为全面生产理论的马克思哲学379

1.概念含义的澄清380

2.全面生产的主要内容382

3.全面生产的结构分析385

4.对马克思哲学的新阐释387

作为解构理论的马克思哲学391

1.对古希腊哲学的解构392

2.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构395

3.对拜物教的解构396

4.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解构398

5.马克思解构说的启示400

作为实践诠释学的马克思哲学403

1.问题的提出403

2.马克思的理解和解释理论407

3.马克思实践诠释学理论的历史意义414

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418

1.肯定性的叙事与否定性的叙事419

2.权力化的话语与反权力化的话语422

3.确定性的偶像化与对偶像化的确定性的消解426

附录431

重新理解马克思431

差异分析与理论重构450

后记4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