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安市志 第七卷 社会 人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西安市志 第七卷 社会 人物
  • 西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出版社
  • ISBN:780712224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974页
  • 文件大小:289MB
  • 文件页数:1069页
  • 主题词:西安市-地方志;历史事件-西安市;历史人物-列传-西安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安市志 第七卷 社会 人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社会志3

民族3

汉族6

?狁6

犬戎7

西戎7

匈奴7

秦始皇北击匈奴7

汉匈和亲7

匈奴浑邪王、日逐王降汉8

呼韩邪单于朝汉8

刘曜攻长安灭西晋8

前赵都长安9

赫连勃勃南都长安9

氐9

氐帅齐万年起义9

前秦都长安9

羌10

后秦都长安10

姚兴兴佛10

鲜卑10

西燕都长安及东迁10

西魏都长安10

北周都长安11

突厥11

便桥之盟11

唐玄宗宴突厥使臣11

吐蕃11

汉蕃联姻11

吐蕃入侵长安12

回纥12

唐太宗宴回纥酋长12

汉回纥联姻12

唐禁回纥服汉装13

少数民族13

回族14

革命活动15

经济生活19

群众生活22

满族32

满城33

八旗制度33

蒙古族33

忙哥剌安西王府34

阿难达夺占民田34

其他少数民族34

朝鲜族34

藏族34

壮族等少数民族35

民族事务36

权利平等36

民族政策宣传38

民族经济发展38

发展民族教育事业39

尊重民族风俗习惯41

处理影响民族团结事件42

促进民族团结43

组织少数民族人士参观、联欢43

民族工作机构44

西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44

区县民族事务局(处)44

宗教46

佛教48

教派52

三论宗52

净土宗52

华严宗53

唯识宗53

律宗53

密宗54

三阶宗54

主要寺院54

大慈恩寺54

大兴善寺56

草堂寺56

兴教寺57

香积寺57

净业寺58

广仁寺58

卧龙寺59

大荐福寺59

青龙寺60

华严寺61

安庆寺61

大庄严寺61

西明寺62

水陆庵62

仙游寺63

道教72

教派75

正一派75

全真派75

主要道观75

楼观76

八仙宫77

重阳宫77

东岳庙78

城隍庙78

老君殿79

老母殿79

伊斯兰教82

教派84

格底目84

依赫瓦尼85

赛莱菲耶85

主要清真寺85

化觉巷清真寺85

大学习巷清真寺86

小皮院清真寺86

大皮院清真寺86

基督教 天主教87

基督教87

大秦寺90

东关礼拜堂90

南新街礼拜堂90

北大街教堂90

南关教堂90

临潼县城堂会90

天主教91

南堂93

北堂93

通远坊天主堂93

户县上涧子教堂93

宗教团体及宗教组织机构93

宗教团体93

西安市佛教协会93

西安市道教协会94

西安市伊斯兰教协会94

西安市天主教爱国会94

西安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94

宗教组织机构94

天主教西安教区94

圣母圣心会95

耶稣圣心会95

天主教西安神哲学院95

西安市基督教青年会95

西安市基督教女青年会95

宗教事务管理95

宗教事务管理机构95

西安市宗教事务局95

区县宗教事务局(处)97

贯彻宗教政策97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98

民俗99

物质生产民俗100

生态民俗100

和动物相关的生态民俗100

和植物关联的生态民俗102

生产民俗102

农村村落生产民俗103

山村经济生产民俗104

畜牧养殖习俗105

民间工匠商贩习俗107

集市和庙会贸易习俗109

城市县镇商业习俗110

交通运输习俗111

生活习俗112

饮食112

饮食习惯112

日常饮食113

名菜和小吃114

饮料115

服饰116

日常服饰116

服装面料及洗涤存放习俗118

妆饰习俗119

居住120

院落与房屋121

建房习俗123

出行124

医疗卫生126

家族会社127

家族127

家庭127

会社128

人生礼仪129

称谓129

家庭成员间的称谓129

亲戚之间的称谓130

社会交际时的称谓131

礼节131

生育132

婚嫁134

丧葬136

民间信仰139

祖先崇拜139

神灵崇拜140

家居神灵140

社区内神灵140

特定神灵141

灵物俗信142

宗教信仰143

信仰禁忌143

节日145

传统节日145

春节145

元宵节146

二月二146

清明节147

端阳节147

乞巧节147

中秋节148

重阳节148

冬至148

腊八149

新兴节日149

口承语言民俗150

叙事散文类150

民谚歌谣类151

游艺民俗152

社火153

民间戏曲与乐舞154

民间工艺美术155

民间游戏156

方言158

语音158

符号158

市区与周至等处方言语音比较160

声调的比较160

声母的比较160

韵母的比较161

声韵拼合的比较161

文白异读的比较162

语音分析163

声韵调163

声韵拼合关系164

两字组连读变调的主要规律165

词汇165

市区词汇与周至等地词汇的比较165

市区方言分类词汇168

天文 地理 时间 时令168

动物 植物 农事170

亲属 人品171

日常生活 衣食住行172

人体 病痛 医疗173

动作 行为 情态 其他174

固定词组175

语法177

构词特点177

重叠词177

词缀181

逆序词187

常用虚词187

“得”字187

“着”字188

“来〔l?31〕”字189

其他常用虚词的用法189

词组特点189

使感结构189

“不X不乱”式词组191

句式特点192

“把”字句192

被动句192

城区方言语法例句标音举例193

人民生活196

经济收入197

城镇居民收入197

农民收入199

居民储蓄200

消费水平200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201

农民消费水平203

文化生活消费203

医疗卫生消费204

居住条件204

城镇居民居住条件204

农民居住条件205

公用设施和商业网点建设205

公用设施建设205

商业网点建设207

社会保障与社会救济208

劳动保险208

劳动保险项目210

医疗210

病假210

伤残210

生育211

职工死亡211

劳动保险基金211

社会保险213

企业职工福利213

集体福利213

福利补贴214

文化福利216

福利基金管理216

行政事业人员福利217

个人福利217

集体福利219

各类补贴220

离退休与退职220

待遇222

管理222

离退休基金统筹224

社会福利225

福利事业225

育婴抚幼226

济妇养老229

扶残231

社区服务232

社会福利有奖募捐233

福利生产234

管理体制238

保护扶持239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40

社会救济242

救济机构243

救济机关243

慈善团体243

城市救济243

紧急救济243

临时和长期救济244

专项救济245

生产自救246

农村救济247

困难户救济247

五保户供养247

扶持贫困户247

婚姻·家庭249

婚姻250

结婚250

买卖婚姻250

自由恋爱252

寡妇再嫁252

择偶标准253

初婚年龄254

涉外暨涉港澳台婚姻254

离婚255

休妻255

判决离婚和登记离婚255

离婚原因及婚龄257

婚姻状况人口259

结婚率和已婚人口259

离婚率和离婚人口259

大龄未婚人口260

同居人口260

丧偶人口260

家庭261

家庭规模261

大型化家庭261

小型化家庭261

家庭结构262

封建直系家庭262

以双职工家庭为主体的核心家庭262

松散的两代家庭262

新型直系家庭263

扩大家庭263

城乡联姻型家庭263

寄居式家庭263

新型家庭关系264

夫妻地位平等264

女子在家庭中享有同男子同等的继承权266

父母、子女在家庭中地位平等,互相扶助、赡养267

收养子女在家庭中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267

独生子女267

独生子女户状况267

独生子女户的产生267

对独生子女户实行优待政策268

独生子女成长269

社会对独生子女的关怀270

独生子女的学校教育270

人物志273

概述273

古代人物276

周秦276

姬昌276

姬发276

姬旦277

史佚277

杜伯278

姬满278

尹喜278

姬宫湦278

医和279

医缓279

嬴连279

嬴渠梁280

嬴驷280

樗里疾281

嬴则281

嬴政281

蒙恬282

胡毋敬283

程邈283

章邯283

两汉283

刘邦283

娄敬284

阳成延285

张苍285

宣曲任氏285

田何285

刘盈286

刘恒286

毋盐氏286

窦婴287

苏建287

赵过287

徐伯287

张汤288

张骞288

刘彻289

司马迁290

张安世291

苏武291

尹翁归291

韩延寿291

赵充国292

黄霸292

杜延年293

刘询293

张敞293

萧望之294

冯奉世294

韦玄成294

王商294

史丹295

辛庆忌295

谷永295

朱博295

氾胜之296

刘向296

王仲都296

丁缓296

杜钦297

班婕妤297

许商297

孔光297

楼护297

廉丹298

王莽298

刘歆298

宋弘299

景丹299

王遵299

张纯300

冯衍300

廉范300

杜笃300

张奋301

杜操301

朱宠301

苏顺301

宋登301

延笃301

魏晋南北朝302

杨沛302

杜畿302

张既302

李丰303

张缉303

韦诞303

杜恕303

杜预304

挚虞304

王如304

王育305

刘曜305

王堕305

杜洪305

苻健306

姚苌306

苻坚306

段业307

鸠摩罗什308

王洛儿308

周澹308

僧导308

寇赞309

寇谦之309

姚兴309

僧肇310

杜骥310

智猛310

韦珍310

韦叡311

韦彧311

韦放311

王罴311

韦祐311

王悦312

寇儁312

于谨312

韦节312

王子直313

韦瑱313

韦敻313

宇文泰313

韦孝宽314

杜叔毗314

韦载314

宇文邕315

杜杲315

隋唐315

宇文忻315

展子虔316

王述316

韦洸316

杜整316

韦世康317

韦师317

杨坚317

于仲文318

虞庆则318

史万岁319

刘方319

张定和319

宇文恺319

何稠320

屈突通320

姚思廉321

法顺321

岐晖321

李渊321

颜师古322

李密322

王世充323

袁朗323

公孙武达323

殷开山323

杜淹324

韦云起324

宇文士及324

杜如晦325

韦仁寿325

皇甫无逸325

于志宁325

韦挺326

张俭326

长孙无忌326

李世民327

平阳公主328

阎立德328

唐临328

长孙皇后329

田仁会329

阎立本329

玄奘330

权万纪330

李泰330

道世331

文成公主331

韦弘机331

尹文操331

怀素331

武则天332

李治332

豆卢钦望332

韦巨源332

窥基333

姚璹333

尹思贞333

姚珽333

法藏334

来俊臣334

韦待价334

周兴334

来子珣335

李昭德335

王孝杰335

田归道335

薛怀义336

韦皇后336

萧至忠336

韦安石336

李思训337

韩思复337

李贤337

韦湊338

安金藏338

韦景骏338

辛替否338

李适338

宇文融339

李尚隐339

道氤339

李元紘339

韩休340

崔沔340

苏晋340

李隆基340

金城公主341

韦坚341

萧嵩341

李林甫342

韩朝宗342

谢阿蛮342

韦见素342

于休烈343

颜杲卿343

韦陟343

王昌龄344

常建344

王维344

韦述345

韩干345

卢稜伽346

张萱346

萧华346

杜希望346

晁衡347

圆照347

颜真卿347

萧定348

杜甫348

于邵348

韦无忝349

李嗣业349

张皇后349

崔祐甫349

李泌350

韩滉350

梁崇义350

冯河清351

怀素351

李晟351

常衮351

第五琦352

张光晟352

杜环352

萧复353

李皋353

杜佑353

韦应物354

韩洄354

杜黄裳354

徐申354

韦执谊355

韦偃355

周昉355

韦皋356

韦丹356

惠果356

韦渠牟356

边鸾357

李元素357

于頔357

许孟容358

程异358

韩皋358

萧俛358

薛涛359

崔植359

白居易359

柳宗元360

李愬361

韦处厚361

空海361

杜元颖361

卢钧362

李宗闵362

牛僧孺362

韦正贯363

杜悰363

崔倰363

韦温363

赵公祐364

韦宙364

杜牧364

韦澳365

杜审权365

韦保衡365

萧遘365

王徽366

韦昭度366

王处存367

韦庄367

杜让能367

韩偓368

鱼玄机368

常重胤368

秦韬玉368

五代宋金元369

杜光庭369

韩建369

杜晓370

刁光胤370

姚顗370

卢詹370

王檀371

尹玉羽371

朱繇371

卫贤371

王郁371

苏逢吉371

陈玄372

孟继瑜372

王易简372

边蔚372

李涛372

张保续372

李瀚373

杜汉徽373

关仝373

杨昭俭373

李成374

陶裔374

刘兼374

许道宁374

朱昂374

崔翰374

杨砺374

史序375

樊知古375

李若拙375

李建中375

宋湜376

李绎376

李仲容376

种放376

张无梦376

龙章377

种世衡377

石苍舒377

赵瞻377

王陶377

种古378

吕大忠378

种谔378

吕大防378

薛绍彭379

吕大钧379

王谠379

吕大临379

种谊380

何常380

种师道380

马端380

李复381

成宗道381

王重阳381

史肃381

李邦瑞381

孟攀鳞382

刘整382

杨恭懿382

萧?382

骆天骧383

贺仁杰383

同恕383

红字李二383

贺胜383

太平384

贺均384

明清384

王履384

王真384

李暹385

刘纯385

张贤385

吕震385

王通385

杨鼎386

张鼎386

雍泰386

曹雄386

王经387

张几387

王九思387

周尚文388

吕柟388

许宗鲁389

卢绅389

邹应龙389

王之士389

武之望390

冯从吾390

赵崡390

宋林元391

祝万龄391

刘宗敏391

霍达392

马信392

张勇392

梁化凤392

任凤厚393

周灿393

任天然393

叶逢春393

李顒393

梁鼐394

刘曾394

马宗生394

路振扬394

王心敬394

董芳395

陈庆门395

贾慎行395

路元锡395

毕沅395

周辅帜396

王巡泰396

敖成396

郑世铎396

乌大经397

王筠397

张玉德397

段永福397

路德398

梁翰398

路慎庄398

齐绰398

近现代人物399

政治人物399

薛允升399

苏鼎400

赵舒翘400

宋伯鲁401

宋联奎402

王授金403

朱庆澜404

尚镇圭405

马开臣406

于右任406

邹子良409

宋向辰409

张光奎 卢慧卿410

李元鼎411

张凤翙412

郭希仁413

茹欲立414

寇遐415

王一山416

党晴梵418

杜斌丞418

牛策勋420

成柏仁421

杨明轩422

韩兆鹗424

李子洲425

李崇实427

杨晓初427

刘含初428

吕佑乾429

刘继曾430

席石生431

刘天章432

郑自毅433

李润琛434

雷晋笙434

李馥清435

魏野畴436

李应良438

张含辉438

张锋伯439

王观政440

方仲如440

吴化之441

马文彦442

张性初442

武止戈443

张国藩444

王超北444

崔孟博445

崔仲远446

潘自力447

宋绮云448

马明方449

王叔振450

王菊人450

温奇·海伯特451

张蔚森452

李茂堂452

赵全璧453

郭则沉453

时逸之454

李艮454

屈光455

蔡子伟455

张少康456

张德生456

彭天琦457

杨珊457

刘映胜458

高仰山458

惠子俊459

王力459

胡达明460

贾拓夫461

徐步462

张言博462

姚克463

蔺泾水463

海涛464

朱平464

张铁民464

赵子和465

韩夏存465

杨伟名466

军事人物466

张云山466

辛宗元467

刘蔼如467

杨仁天468

万炳南468

彭世安469

李养初469

曹印侯470

冯玉祥470

刘镇华472

钱鼎473

陈树藩473

张钫474

耿景惠475

井勿幕476

左协中477

李虎臣478

史可轩479

陈式玉480

张迺葳480

高桂滋481

胡景翼482

刘文伯483

马青苑483

杨虎城 谢葆真484

田毅安486

赵寿山486

邓宝珊487

许权中488

孙蔚如489

胡宗南490

魏炳文491

徐经济492

董钊492

刘桂五493

何文鼎493

张灵甫494

孙子坤494

关麟征495

张耀明495

王泰吉496

张松平497

杨江497

肖应棠497

经济与文化人物498

柏景伟498

武淑498

胡荫臣498

李异材499

李桐轩499

陆尔奎500

李芹溪500

阎甘园501

牛兆濂502

侯智荣503

张西轩503

李云亭503

孙仁玉504

刘立杰504

刘淦505

李逸僧505

范紫东505

雒镛506

李约祉506

陈雨农507

唐虎臣507

高培支508

王凤仪508

李仪祉509

吕南仲510

张廷赞510

景梅九511

王绍猷512

杨叔吉512

景莘农513

胡子恒513

高又明513

黄竹斋514

马师儒515

韩望尘515

冯友石516

窦荫三516

郝耀东516

石凤翔517

封至模517

梁午峰518

王老九519

石雨琴519

刘安国520

李鉴堂520

沈反白521

郑伯奇521

黄国璋521

刘毓中522

吴云芳522

叶雨田523

刘泽如523

王子云524

马平民524

王捷三524

王独清525

石解人525

屈斗山525

李敷仁526

王逸慧526

赵国宾527

尚小云527

陈登原528

王新午529

陈直529

彭康529

张同和530

王雪亭531

张寒晖531

陈固亭532

岳劼恒532

刘箴俗533

曹秉钧533

李子舟533

李瘦枝533

陈大燮534

侯外庐534

何寓础535

赵望云535

樊粹庭536

亢心栽536

田鸿宾537

钟纪明537

董林哲538

周化一538

马健翎538

张鸿539

何振中540

傅庚生540

朱兴恭541

耿善民541

陈叔陶541

洪青542

王天民542

张时542

张锡华543

袁克勤543

李正敏544

冯师颜544

戈壁舟544

孙尊武545

柳青545

袁烙546

郭琦546

苏育民547

石鲁548

聂树人548

方济众549

张俊德549

孟遏云549

樊新民550

罗健夫550

令狐彪550

民族与宗教人物551

邹玉龙551

李宗阳551

马德涵551

马子健552

张子宜552

康寄遥553

冯瑞生553

马玉贵554

朗照554

王莲如555

穆少卿555

乔清心555

革命烈士556

反袁十八烈士556

王绍文556

焦林556

张渊556

赵贞吉556

方象堃556

章雨苍556

胡德明557

南南轩557

吴鹏557

齐以礼557

姚南薰557

李桂森557

南风薰557

杜守信557

张镇方557

陈泉卿557

袁守礼557

郭子馀557

户县农运十一烈士557

董新良558

高望重558

邱骡子558

郑承文558

董有庆558

赵蔓子558

罗连心558

董祥娃558

董平良558

邱堂娃559

段金娃559

西安九烈士559

王德安559

李嘉谟559

王文宗559

方鉴昭560

李维俊560

校明济560

冀月亭560

徐九龄560

任醴561

西安玉祥门外十二烈士561

贾孝谊561

方廷堂561

王宝灵561

田镇英561

田镇玺561

刘伍561

刘高士562

李杰三562

张周勤562

韩生祥562

薛玉瑞562

耀县药王山三十二烈士562

任秉功562

张印玺562

任秉璋562

陈克勤562

冯智礼563

李世诚563

姚明德563

杨宜翰563

任致远563

白文范563

吕凤岐564

梅永和564

徐汉儒564

庞诚斋565

穆志贤565

张景文565

王泰诚565

周洪涛566

康行566

穆增华566

史汀566

西安地区革命烈士英名录567

西安地区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名单579

附录619

重要文献选录619

(一)619

陕西巡抚升允折619

藩司樊(增祥)详请奏咨筹拟陕省接办西潼铁路文620

筹办西潼铁路启621

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张凤翙安民布告621

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张凤翙檄文622

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张凤翙致《民立报》文622

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张凤翙通饬剪发告示622

秦陇复汉军兵马总都督张云山劝谕各码头兄弟戮力同心光复各属州县告示622

秦陇复汉军粮饷大都督马玉贵谕民踊跃交纳粮草白话告示623

秦陇复汉军兵马都督张云山通饬各营切实保护过往商贩文623

李云龙等通告守城经过情形之快邮代电624

于右任致镇嵩军全体官兵快邮代电626

革命大祭通电627

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训令本厅接收革命纪念公园628

提议以洛阳为行都以长安为西京案628

切实进行长安陪都及洛阳行都之建设事宜案629

为奉令拟就《设立西安特别市之意见》呈陕西省政府文629

筹办西安市电力厂630

请设国立西北大学以宏造就而免偏枯案631

西京筹备工作概况631

西安市政府成立布告638

西安穆斯林告马军官兵书638

中共西北局办公厅关于成立“西准会”的通知639

中共西北局关于西安市军管会、市委、市政府人事安排的通知639

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干部任免命令(节录)640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布告640

中共中央贺西安等地解放640

西安市军管会布告641

西安市人民政府布告641

西安市军管会通告641

西安市人民政府布告642

西安市军管会及市政府关于成立各界代表会决定642

西安市军管会通知643

关于各界代表会从第四次会议起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建议643

西安市烟民登记限期戒除办法644

西安市郊区农田减租办法644

西安市西郊土地改革总结(节选)645

西安市人民政府命令649

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西安的准备649

西安市1953~1972年城市总体规划651

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652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扩大市区和调整区划的通知653

国务院关于保护西安城墙的通知655

西安市人民委员会关于调整本市行政区划的通知656

国务院批转国家建委等部门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的通知656

国务院关于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657

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关于对一些城市要求在国家计划中单列户头处理意见的报告的通知658

国家计委关于恢复哈尔滨、广州、西安三市计划单列的通知658

国家计委关于审批西安黑河引水工程设计任务书的请示659

专记659

海外留学、海外毕业生名单659

慈禧、光绪避难西安661

辛亥革命纪事663

围城纪事674

西安事变爆发经过679

三四十年代西安与延安的通邮687

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活动综述689

解放西安的经过698

西安解放时有关方面的情况698

陇海铁路情况698

西安电厂情况698

大华纺纱厂简讯699

金融情况699

工商情况700

市军管会接管电信管理局700

我国唯一的一座完整的封建古城垣西安城墙遭到严重破坏701

蓝田猿人的发现702

半坡遗址703

1949年以来重要文件法规目录704

(二)718

班固(东汉)西都赋718

《西京杂记》萧何营未央宫720

昆明池养鱼720

乐游苑720

太液池720

昭阳殿720

上林名果异木721

常满灯 被中香炉721

作新丰移旧社721

昆明池舟数百721

李华(唐)含元殿赋并序722

杜牧(唐)阿房宫赋724

王昌龄(唐)灞桥赋725

韩愈(唐)论佛骨表725

欧阳詹(唐)曲江池记726

孙樵(唐)读开元杂报727

张礼(北宋)游城南记727

吕大钧(北宋)吕氏乡约728

宗泽(南宋)乞都长安疏730

陈天瑞(元)鹿台神庙记731

都穆(明)骊山记731

陈文烛(明)辋川游记732

牛兆濂(民国)芸阁学舍记732

于右任(当代)杨仁天先生墓志铭733

杨伟名(当代)当前形势怀感733

(三)740

《诗经》谷风(节录)740

终南(节录)740

文王有声740

刘彻(汉)秋风辞并序740

蔡琰(东汉)悲愤诗740

王粲(东汉)七哀诗741

阮籍(三国·魏)咏怀(其五)741

左思(西晋)咏史(其二)741

潘岳(西晋)关中诗741

李世民(唐)帝京篇十首(其一)742

李治(唐)谒大慈恩寺742

李显(唐)登骊山高顶寓目742

李隆基(唐)初入秦川路逢寒食742

观拔河俗戏742

上官婉儿(唐)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其一)742

袁朗(唐)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742

卢照邻(唐)长安古意743

李百药(唐)和许侍郎游昆明池743

徐衍(唐)日暮望泾水743

崔日用(唐)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743

张九龄(唐)登乐游原春望书怀743

奉使自蓝田玉山南行743

宋之问(唐)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744

别之望后独宿蓝田山庄744

王勃(唐)秋日仙游观赠道士744

杜审言(唐)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744

苏颋(唐)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744

兴庆池侍宴应制744

扈从户杜间奉呈刑部尚书舅崔黄门马常侍744

骆宾王(唐)帝京篇744

张说(唐)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其一)745

奉和圣制登骊山瞩眺应制745

沈佺期(唐)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745

许景先(唐)折柳篇745

王湾(唐)奉使登终南山745

王维(唐)终南山745

终南别业745

过香积寺746

观猎746

积雨辋川庄作746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746

渭川田家746

少年行四首(其一)746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746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746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746

裴迪(唐)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746

祖咏(唐)终南望余雪746

储光羲(唐)夏日寻蓝田唐丞登高宴集746

新丰主人746

王昌龄(唐)独游747

灞上闲居747

李华(唐)仙游寺747

孟浩然(唐)长乐宫747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747

京还留别新丰诸友747

李白(唐)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747

长相思747

阳春歌747

子夜吴歌·秋歌748

哭晁卿衡748

霸陵行送别748

杜陵绝句748

登太白峰748

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748

韦应物(唐)任户令渼陂游眺748

观沣水涨748

骊山行748

蓝岭精舍748

采玉行749

酬郑户曹骊山感怀749

温泉行749

岑参(唐)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749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749

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749

题楼观749

与户县群官宴渼陂749

豆卢复(唐)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749

高适(唐)行路难二首(其一)749

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750

杜甫(唐)渼陂行750

饮中八仙歌750

曲江二首750

丽人行750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750

秋兴八首(选三首)751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751

骊山751

九日蓝田崔氏庄751

贾至(唐)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751

春思二首751

钱起(唐)乐游原晴望上中书李侍郎752

长安落第752

韩翃(唐)寒食752

同题仙游观752

张继(唐)华清宫752

皇甫冉(唐)华清宫752

薛据(唐)出青门往南山下别业752

耿湋(唐)登乐游原752

戎昱(唐)长安秋夕752

戴叔伦(唐)赋得长亭柳752

卢纶(唐)题悟真寺752

长安春望752

过玉真公主影殿753

章八元(唐)题慈恩寺塔753

李端(唐)雨后游辋川753

杨凌(唐)春霁花萼楼南闻宫莺753

司空曙(唐)早春游慈恩南池753

王建(唐)温泉宫行753

华清宫感旧753

华清宫753

原上新居十三首(选一首)753

春日午门西望753

宫人斜753

朱湾(唐)长安喜雪753

谢良辅(唐)忆长安 正月754

忆长安 十二月754

鲍防(唐)忆长安 二月754

杜奕(唐)忆长安 三月754

丘丹(唐)忆长安 四月754

严维(唐)忆长安 五月754

郑概(唐)忆长安 六月754

陈元初(唐)忆长安 七月754

吕渭(唐)忆长安 八月754

范灯(唐)忆长安 九月754

樊珣(唐)忆长安 十月754

刘蕃(唐)忆长安 十一月754

于鹄(唐)长安游755

权德舆(唐)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755

王涯(唐)春游曲二首755

韩愈(唐)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755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755

羊士谔(唐)乱后曲江755

杨巨源(唐)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755

崔立之(唐)曲池洁寒流755

陈羽(唐)早秋浐水送人归越755

刘禹锡(唐)曲江春望755

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755

再游玄都观绝句756

杨柳枝词九首(选一首)756

崔护(唐)题都城南庄756

吕温(唐)登少陵原望秦中诸川,太原王至德妙用有水术,因用感叹756

孟郊(唐)长安道756

登科后756

张籍(唐)同白侍郎杏园赠刘郎中756

李贺(唐)金铜仙人辞汉歌756

老夫采玉歌756

元稹(唐)杏园756

白居易(唐)宿紫阁山北村756

长安正月十五757

长安春757

登乐游园望757

青门柳757

长乐坡送人赋得愁757

新丰折臂翁757

观刈麦757

卖炭翁757

骊宫高757

秦中吟(选二首)758

歌舞758

买花758

长恨歌758

杜陵叟759

雍裕之(唐)曲江池上759

李绅(唐)忆春日曲江宴后许至芙蓉园759

鲍溶(唐)经秦皇墓759

沈亚之(唐)春色满皇州759

章孝标(唐)骆谷行759

施肩吾(唐)长安早春759

袁不约(唐)长安夜游759

张祜(唐)集灵台二首759

宫词二首760

许玫(唐)题雁塔760

李远(唐)慈恩寺避暑760

杜牧(唐)长安杂题长句六首(选二首)760

街西长句760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选二首)760

李商隐(唐)乐游原760

曲江760

柳760

绣岭宫760

华清宫760

薜逢(唐)长安春日760

赵嘏(唐)长安晚秋761

冷日过骊山761

南池761

马戴(唐)灞上秋居761

韩琮(唐)骆谷晚望761

崔橹(唐)华清宫三首761

贾岛(唐)题竹谷上人院761

温庭筠(唐)户杜郊居761

长安春晚二首761

刘驾(唐)曲江春霁761

刘沧(唐)望未央宫761

及第后宴曲江761

李频(唐)乐游苑春望762

林宽(唐)曲江762

终南山762

许棠(唐)曲江三月三日762

童翰卿(唐)昆明池织女石762

司空图(唐)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762

张乔(唐)终南山762

李山甫(唐)曲江二首762

柳十首(其一)762

寒食二首(其一)762

胡曾(唐)阿房宫762

青门763

霸陵763

鸿门763

轵道763

细柳营763

罗邺(唐)温泉763

春日偶题城南韦曲763

罗隐(唐)柳763

始皇陵763

章碣(唐)曲江763

城东即事763

焚书坑763

郑谷(唐)郊墅763

曲江763

秦韬玉(唐)曲江763

韩偓(唐)宫词764

吴融(唐)长安里中闻猿764

王毂(唐)鸿门宴764

韦庄(唐)长安清明764

过樊川旧居764

过渼陂怀旧764

徐夤(唐)曲江宴日呈诸同年764

塔院小屋四壁皆是卿相题名因成四韵764

忆荐福寺南院764

王贞白(唐)终南山764

李洞(唐)绣岭宫词764

黄滔(唐)放榜日765

曹松(唐)曲江暮春雪霁765

喻坦之(唐)长安雪后765

于邺(唐)长信宫765

皎然(唐)长安少年行765

子兰(唐)长安早秋765

纥干著(唐)灞上765

李京(五代)除夜长安作765

沈彬(五代)都门送别765

寇准(宋)长安春日765

游华严寺765

李廌(宋)骊山歌765

欧阳修(宋)骊山(浪淘沙)766

苏轼(宋)骊山绝句三首(其一)766

南溪766

会猎苇园766

溪堂留题766

大秦寺766

田画(宋)华清宫词五首766

邵雍(宋)绣岭767

苏舜钦(宋)题留樊川李长官庄767

韩琦(宋)送秋马上始见终南767

程明道(宋)户城西郊767

李章(宋)草堂逍遥寺767

王禹偁(宋)楼观768

李埏(宋)过临潼三绝句(其一)768

章惇(宋)楼观768

高翥(宋)楼观留题768

杜常(宋)游骊山768

宋宠父(宋)登太清阁768

赵天佑(宋)崇皇寺二首(选一首)768

陆游(南宋)雪意复作768

题少陵画像768

大雪歌768

谢翱(南宋)鸿门宴769

李献甫(金)长安行769

赵秉文(金)骊山铭769

刁白(金)渭水769

移剌霖(金)过骊山769

张讷(元)辋川歌769

贡师泰(元)题辋川图769

魏起潜(元)温泉770

史从贲(元)水调歌头·题温泉词770

李汾(元)柳塘770

赵复(元)送清和师归楼观770

萨都剌(元)题舒真人仙居楼观图770

杨奂(元)戊子秋游楼观770

佚名(明)关中八景770

樊英(明)望骊山770

赵崡(明)兴教寺771

仙游寺771

华严寺771

王傅(明)读书石室771

康海(明)仙游寺次仲默771

零口西堡望见骊山771

秦简王(明)说经台771

王九皋(明)空翠堂771

王九思(明)草堂寺771

傅君雨(明)秋日息高陵署中小亭率尔成咏771

韦蕃(明)己未奉使过高陵中秋有感771

王云凤(明)四吕遗祠772

荣察(明)三皇故居772

李雪木(清)登户邑大观楼772

李因笃(清)草堂烟雾772

胡元瑛(清)游辋川772

杨损斋(清)涝店道中772

邹儒(清)玉女洞772

射熊馆772

李柏(清)长杨宫772

王士祯(清)骊山怀古八首(选二首)772

铜人原773

林则徐(清)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773

丁应松(清)渭水秋风773

樊景颜(清)隆昌夜月773

赵日睿(清)鹿原碧绕773

云槐精舍773

樊勋(清)渭水秋风773

史明(清)隆昌夜月773

马云龙(清)魏公祠志773

陈维宁(清)登三阳寺浮屠773

刘夏渊(清)秋日雨中宿新开渡忆长安诸君子774

徐怀璋(清)工部祠774

屈复(清)杜少陵祠774

康有为(清)题兴善寺774

游杜曲774

游南五台火龙洞774

谭嗣同(清)秦岭韩文公祠774

牛兆濂(民国)四献祠白菊774

李元鼎(民国)春日游城南杜子祠774

杨虎城(民国)丙寅痛感时艰偶作775

郑维翰(民国)游韦杜775

雨过樊川775

于右任(当代)灞桥775

游三阳寺775

高陵道中775

张凤翙(当代)草堂寺775

范紫东(当代)重游慈恩寺道中口占775

王菊人(当代)清明节谒杨虎城将军陵775

冯其庸(当代)终南山杂诗775

臧克家(当代)题仙游寺775

郑孝燮(当代)题书仙游寺775

罗哲文(当代)咏仙游寺775

吴调公(当代)沁园春·观秦始皇兵马俑776

刘白羽(当代)题仙游寺776

毛辉煌(当代)临江仙·碑林776

唐伯康(当代)登南五台776

肖华(当代)骊山问史776

翁维谦(当代)夏游华严寺776

汪锋(当代)游华清池776

霍松林(当代)七绝776

刘逸生(当代)参观秦俑坑有感776

王其祎(当代)踏莎行·曲江听雪并序776

武复兴(当代)翠华山之歌776

登西安城楼777

高峡(当代)风雨碧箐望圭峰777

(四)777

西安碑林藏碑文选777

孔子庙堂之碑777

大唐三藏圣教序779

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780

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并序780

不空和尚碑782

李晟碑783

玄秘塔碑784

钱本草786

松滋公元苌温泉铭786

重修文宣王庙记786

府学公据787

奉元路重修庙学记788

大元重修宣圣庙记789

西安府重修学庙之碑790

重修文庙碑记791

重修西安府学碑林记792

复修碑林记792

重修孔庙记793

五省会馆新建义园碑记794

楼观台藏碑文选859

大唐宗圣观记859

老君显见碑860

奉圣旨给地公据碑860

大元重修古楼观宗圣宫记861

古楼观系牛柏记863

刘士龙终南游记自序863

重修楼观碑记864

重修楼观台记864

朱仙庵告示碑865

募建田峪钢骨水泥桥记碑865

祖庵重阳宫藏碑文选866

十方重阳万寿宫记866

大蒙古国累朝崇道恩命之碑867

全真教祖碑869

栖云王真人开涝水记872

大元崇道圣训王言碑872

大元敕藏御服之碑873

褒封五祖七真制辞875

重修祖庭碑876

其它藏碑文选877

冯师训碑877

重修昭慧院记879

重修清净寺记880

王氏祠堂记880

新开渡永济桥记881

刘扶买地券881

司教方启升墓碑881

蔡家东西二村滩地碑882

建修高陵县商会碑882

冯玉祥宣政碑883

西安教区戴夏德主教碑883

西安革命公园国殇墓碑883

(五)884

《黄帝内经》884

《神农本草经》884

《九章算术》884

《盐铁论》884

《诊籍》884

《春秋繁露》885

《西京杂记》885

《方言》885

《列女传》885

《急就篇》885

《氾胜之书》885

《史记》886

《汉书》886

《论衡》886

《风俗通义》886

《三国志》886

《后汉书》887

《齐民要术》887

《水经注》887

《隋区宇图志》887

《诸病源候论》888

《隋书》888

《贞元十道录》888

《唐六典》888

《通典》889

《千金要方》889

《新修本草》889

《外台秘要》889

《唐律疏议》889

《元和郡县志》889

《封氏闻见记》890

《酉阳杂俎》890

《开元礼》890

《历代名画记》890

《司牧安骥集》890

《旧唐书》890

《新唐书》891

《清异录》891

《资治通鉴》891

《游城南记》891

《乐府诗集》891

《关学编》891

《秦会要》892

《二酉堂丛书》892

《汉唐地理书钞》892

《历代宅京记》892

《全唐诗》892

《知本提纲·农制》892

《农言著实》893

旧志简介927

旧志简介927

《秦地图》927

《三秦记》927

《三辅黄图》927

《关中记》927

《雍州图经》928

《两京新记》928

《关中胜迹图志》928

《唐两京城坊考》928

《长安志》928

《长安图记》929

《雍录》929

《类编长安志》929

《长安志图》929

《西安府志》930

万历《长安县志》930

康熙《续修长安县志》930

嘉庆《长安县志》930

万历《咸宁县志》931

康熙《咸宁县志》931

嘉庆《重修咸宁县志》931

《咸宁长安两县续志》931

《长安新志》932

万历《临潼县志》932

顺治《临潼县志》932

康熙《临潼县志》932

乾隆《临潼县志》932

光绪《续修临潼县志》932

光绪《临潼县续志》932

隆庆《蓝田县志》933

顺治《蓝田县志》933

雍正《蓝田县志》933

嘉庆《蓝田县志》933

道光《蓝田县志》933

光绪《续修蓝田县志》933

民国《续修蓝田县志》934

光绪《蓝田县乡土志》934

《辋川志》934

嘉靖《盩厔县志》934

康熙三年《盩厔县志》934

康熙二十年《盩厔县志》934

雍正二年《盩厔县志》934

雍正十年《盩厔县志》935

乾隆十四年《盩厔县志》935

乾隆五十年《重修盩厔县志》935

光绪《盩厔县乡土志》935

民国《重修盩厔县志》935

民国《广两曲志》935

《周至县志(草稿)》935

嘉靖《鄠县志》936

万历《鄠县志》936

崇祯《增补鄠县志》936

康熙《鄠县志》936

康熙《鄠县续志》936

雍正《重续鄠县志》936

乾隆《鄠县新志》936

光绪《鄠县乡土志》936

民国《重修鄠县志》937

嘉靖《高陵县志》937

雍正《重修高陵县志》937

光绪《高陵县续志》937

《陕西金石志》937

《陕西艺文志》937

《关中水道记》937

《关中陵墓志》938

旧志序938

《长安志》序938

《雍大记》序938

《雍录》序939

《类编长安志》序939

《西安府志》序940

《初修长安县志》序941

《续修长安县志》序941

万历《咸宁县志》序942

康熙《咸宁县志》序942

嘉庆《重修咸宁县志》序943

《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序943

《临潼县志》序944

万历《临潼县志》序944

康熙《临潼县志》序945

嘉靖《蓝田县志》序945

隆庆《蓝田县志》序945

顺治《蓝田县志》序946

雍正《蓝田县志》序946

嘉庆《蓝田县志》序947

道光《蓝田县志·文征录》序947

光绪《续修蓝田县志》序948

民国《续修蓝田县志》序948

嘉靖《盩厔县志》序949

康熙三年《盩厔县志》序949

康熙二十年《盩厔县志》序949

乾隆十四年《盩厔县志》序950

乾隆五十年《重修盩厔县志》序951

《重修盩厔县志》序951

嘉靖《鄠县志》序952

民国《重修鄠县志》序952

嘉靖《高陵县志》序952

雍正《重修高陵县志》序953

光绪《高陵县续志》序954

首轮《西安市志》编纂始末955

制订篇目 落实任务956

建立机构 培训人员958

收集资料 考订核实959

编写志稿 评议修改961

两级总纂 三级审稿963

党委领导 政府主持9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