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网络能力:网络能力、创新网络及创新绩效关系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学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0366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网络能力:网络能力、创新网络及创新绩效关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研究背景1
(一)实践背景1
(二)理论背景5
二、问题的提出7
基本问题:企业如何在网络化背景下有效地实现技术创新7
三、研究思路10
总体思路10
四、研究方法13
(一)规范分析13
(二)模拟研究13
(三)实证研究14
五、技术路线16
六、结构安排17
七、内容简介18
八、创新点21
第二章 文献述评及本书的研究框架23
一、创新网络23
(一)企业创新网络的内涵23
(二)创新网络的存在意义29
(三)创新网络形成的理论解释34
二、网络能力44
(一)企业网络能力的概念44
(二)企业网络能力的理论模型48
(三)企业网络能力的影响因素55
三、技术创新与创新绩效59
四、启示63
五、本书的研究框架67
第三章 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69
一、高新技术企业69
二、创新伙伴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72
三、网络特征对行动者影响的相关理论解释76
(一)强联系的优势理论77
(二)弱联系的力量理论77
(三)关系治理理论78
(四)结构洞理论79
(五)社会网络理论79
四、企业创新网络的特征分析81
(一)企业创新网络特征的“质”维度分析81
(二)企业创新网络特征的“量”维度分析84
五、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85
(一)创新网络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假设85
(二)模型构建与说明98
六、变量选择与测度98
(一)被解释变量的选取与测量99
(二)解释变量的选取与测量99
(三)控制变量、类别变量的选取与测量101
七、数据分析104
(一)数据来源与说明104
(二)样本的描述性统计106
(三)信度与效度分析107
(四)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网络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112
八、创新网络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118
(一)模型构建与说明120
(二)数据分析120
九、研究结论与讨论128
(一)研究结论128
(二)启示与讨论131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132
第四章 网络能力对创新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133
一、网络能力的内在属性133
(一)资源依赖性134
(二)外向性134
(三)整合性135
(四)自发演化性136
二、网络能力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解释138
(一)企业能力的竞争优势内生理论138
(二)企业能力之间的关联互补性139
三、网络能力对创新网络影响的理论解释140
(一)网络关系管理理论140
(二)“适度嵌入性”理论143
(三)跨越关系障碍的能力理论144
(四)企业能力与资源的动态正反馈机制理论145
四、关于网络能力与网络特征关系的模拟研究146
五、实证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154
(一)网络能力对创新网络的影响155
(二)网络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158
(三)网络能力对创新网络和创新绩效的影响164
六、变量选择与测量165
七、数据分析166
(一)信度分析166
(二)效度分析167
(三)数据拟合分析168
八、研究结论与讨论171
(一)研究结论171
(二)启示173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174
第五章 提升企业网络能力的途径175
一、影响企业网络能力的主要因素175
二、基于组织学习的企业网络能力提升机制分析178
(一)组织学习理论回顾178
(二)组织学习对组织能力的影响182
(三)组织学习提升网络能力的作用机制185
三、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189
四、变量选择与测量190
五、数据分析193
(一)信度分析193
(二)效度分析196
(三)模型拟合分析结果198
六、研究结论与讨论199
(一)研究结论199
(二)启示199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200
第六章 本书整体研究框架的检验201
一、本书整体框架的验证性实证分析201
二、基于本书整体框架的验证性案例分析204
(一)UT斯达康公司的网络化创新案例分析204
(二)浙大网新兰德基于创新网络平台的技术创新策略案例分析214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224
一、本书的主要结论224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231
(一)研究不足231
(二)研究展望233
附录1 访谈提纲235
附录2 调查问卷238
附录3 模拟网络关系形成的程序247
参考文献261
后记287
热门推荐
- 1760132.html
- 497340.html
- 966110.html
- 3815837.html
- 1161195.html
- 2284.html
- 2026370.html
- 2245349.html
- 1486795.html
- 13562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35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26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74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99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36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58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15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96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53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