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
  • 麻天祥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5298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79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08页
  • 主题词:禅宗-思想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分流3

第一章 禅考3

第二章 禅宗思想的奠基与形成16

第三章 禅宗思想的分流34

第二编 宋代禅宗思想的综合与渗透43

第四章 宋代禅宗概貌43

第五章 禅宗思想的兼容共济、渗透融合49

第一节 延寿对禅、净、教之汇通53

第二节 契嵩儒释合一的禅宗思想62

第六章 从善昭到重显的《颂古百则》73

第一节 善昭与颂古之权舆74

第二节 重显之颂古及其得失78

第三节 克勤的《碧岩录》与文字禅的泛滥82

第四节 惠洪与文字禅90

第七章 禅宗思想发展之歧路——看话禅与默照禅104

第一节 宗杲与看话禅105

第二节 正觉与默照禅113

第三节 看话禅、默照禅之批判118

第八章 禅史与禅学研究123

第一节 赞宁及其禅史和禅学123

第二节 普济与《五灯会元》134

附 云门改属的道统之争139

第九章 禅学的张力与外向渗透145

第一节 士大夫禅学146

第二节 理学家禅学(上)155

第三节 理学家禅学(下)164

第四节 诗、诗学禅学169

第三编 元明禅宗思想之变异187

第十章 元初禅学之浮沉187

第一节 万松行秀与元代之评唱187

第二节 元初士大夫禅与《三教平心论》193

第三节 禅化之全真与禅道之争(上)202

第四节 禅化之全真与禅道之争(下)210

第十一章 念佛禅之滥觞与流布217

第一节 明本即心即佛之念佛禅220

第二节 惟则灵魂不灭之阳禅阴净228

第三节 梵琦和他的净土信仰232

第四节 袾宏及其禅净双修的往生论239

第十二章 混融三教的文字禅253

第一节 真可混融诸家的文字般若256

第二节 德清及其通论三要的《梦游全集》273

第三节 元来之《参禅警语》与元贤救儒禅之《呓言》289

第十三章 阳明禅与士大夫之逃禅305

第一节 明初大儒之禅学与阳明禅之前茅307

第二节 孔门大乘阳明禅317

第三节 阳明禅之流裔328

第四节 明末儒士禅悦与士大夫逃禅338

第十四章 宗系之争与禅学著述357

第一节 法藏之《五宗原》与圆悟的《辟妄》三论357

第二节 罗钦顺的《读佛书辨》和瞿汝稷的《指月录》366

第三节 僧传和灯录375

第四编 清代禅宗思想的入世转向386

第十五章 清初僧争与雍正护法386

第一节 清初临济诸禅匠(上)388

第二节 清初临济诸禅匠(下)402

第三节 清初曹洞诸禅匠408

第四节 雍正禅学与《拣魔辨异录》417

第十六章 清儒对禅学的扬弃与改造433

第一节 清初实学及戴震对禅学的批判435

第二节 清初诸儒及彭绍升等对禅学的推奖448

第三节 今文经学家以己意进退禅学及对禅学的利用462

第十七章 清末民初禅僧的参与精神486

第一节 清末四大尊宿及其他486

第二节 敬安卫教爱国的禅诗与太虚的佛教革新运动494

第五编 近世禅宗研究与禅的跨文化对话518

第十八章 胡适对禅宗研究的贡献518

第一节 关于西国诸祖519

第二节 关于东土六祖523

第三节 关于《坛经》526

第四节 关于禅宗思想534

第十九章 印顺对禅宗思想禅的解读537

第一节 概说538

第二节 方法544

第三节 几个具体问题551

第二十章 禅与基督教本体论的对话561

第一节 佛法缘生的非本体的本体论与基督教上帝创世的本体论563

第二节 本然之空与太初之道——非相之性567

第三节 大用真心与全能之神——实相之性571

书后576

重订后记5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