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在制药工业上的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在制药工业上的应用
  • 顾觉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3846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离子交换树脂-应用-制药工业;吸附剂-应用-制药工业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在制药工业上的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离子交换与吸附概论&顾觉奋、郑珩1

第一节 离子交换与吸附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地位1

一、生物分离过程的特点2

二、生物产品的分离纯化方法2

(一)一般工艺流程和单元操作2

(二)培养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3

(三)初步纯化3

(四)高度纯化6

第二节 分离纯化方法的选择依据8

一、传统生物药物分离纯化方法的选择依据8

(一)生物药物的理化性质8

(二)生物药物的稳定性9

(三)极性和溶解度的确定9

二、基因工程药物分离纯化方法的选择依据12

(一)理化和生物化学性质12

(二)离子交换色谱12

(三)亲和色谱12

(四)目标蛋白质的表征12

第三节 离子交换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13

一、水处理13

二、药物分离纯化14

(一)药物的初步分离及浓缩14

(二)离子排出(脱盐树脂的应用)14

(三)中和树脂的应用15

(四)脱色树脂的应用15

(五)色谱分离(精制)15

三、在制剂领域的应用16

(一)掩盖药物的不良味道16

(二)眼部给药16

(三)缓控释给药17

第四节 吸附分离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17

一、初步分离和浓缩17

(一)抗生素的分离纯化17

(二)维生素及氨基酸的分离纯化18

(三)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18

(四)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19

二、吸附树脂脱色及除杂19

三、脱盐(分子筛分离)20

四、色谱分离20

第五节 离子交换与吸附技术的发展趋向21

一、优质介质材料的研究21

二、吸附过程与溶剂萃取过程结合21

(一)阳离子交换反应萃取22

(二)离子缔合反应萃取22

(三)液体离子交换萃取22

三、亲和技术的推广使用23

四、上游技术对下游过程的影响24

五、发酵与提取相结合25

参考文献25

第二章 发酵液的预处理及细胞破碎&顾觉奋27

第一节 发酵液的预处理27

一、凝聚和絮凝技术28

(一)凝聚作用28

(二)絮凝作用29

二、去除杂蛋白质的其他方法31

(一)等电点沉淀31

(二)变性沉淀31

(三)加各种沉淀剂沉淀32

(四)吸附32

三、酶解法去除不溶性多糖32

四、高价金属离子的去除32

(一)离子交换法32

(二)沉淀法32

第二节 细胞的破碎33

一、微生物的细胞壁33

(一)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33

(二)霉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34

(三)酵母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34

二、微生物细胞壁的强度和细胞破碎的难易程度35

第三节 细胞的破碎技术36

一、机械法37

(一)高压匀浆器37

(二)高速珠磨机39

(三)高速组织捣碎机40

(四)研磨40

(五)超声波振荡器41

二、非机械法41

(一)化学法41

(二)酶解法42

(三)物理法42

三、破碎率的评价及各种破碎方法的评述43

(一)破碎率的评价43

(二)目标产物的选择性释放44

(三)各种破碎方法的评述44

参考文献46

第三章 发酵液的液-固分离及中药、天然药物样品的预处理&顾觉奋47

第一节 发酵液的液-固分离47

一、过滤47

(一)常规过滤48

(二)错流过滤49

二、离心分离49

(一)过滤式离心50

(二)沉降式离心51

三、影响液-固分离的因素52

(一)微生物种类对液-固分离的影响52

(二)发酵液的黏度53

(三)其他因素53

四、选择液-固分离方法的准则53

五、液-固分离技术的发展动向53

第二节 中药、天然药物样品的预处理53

一、生物碱55

(一)生物碱的一般特性55

(二)生物碱的预处理56

二、黄酮类56

(一)黄酮类的一般特性56

(二)黄酮类的预处理57

三、皂苷57

(一)皂苷的一般特性57

(二)皂苷的预处理58

四、香豆素59

(一)香豆素的一般特性59

(二)香豆素的预处理59

五、蒽醌类60

(一)蒽醌类的一般特性60

(二)蒽醌类的预处理61

参考文献61

第四章 离子交换树脂基本概念&顾觉奋62

第一节 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概念63

第二节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63

一、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64

二、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64

三、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65

四、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65

第三节 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及理化性能66

一、命名66

二、离子交换树脂的理化性能67

第四节 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73

一、加聚法(共聚法)73

二、逐步共聚法(缩聚法)73

(一)聚苯乙烯-二乙烯苯磺酸阳离子树脂74

(二)苯乙烯-二乙烯苯胺基阴离子交换树脂74

(三)丙烯酸-二乙烯苯系羧酸树脂75

(四)酚醛型树脂76

(五)多烯多胺-环氧丙烷型树脂77

第五节 特殊结构的树脂78

一、两性树脂(包括热再生树脂、蛇笼树脂)78

二、均孔树脂79

三、螯合树脂79

参考文献80

第五章 离子交换过程的理论基础&顾觉奋82

第一节 离子交换平衡方程式82

第二节 离子交换速度84

一、交换机制84

二、交换速度方程式85

三、影响交换速度的因素86

第三节 离子交换过程的运动学87

第四节 离子交换过程的再生机制89

一、离子交换树脂脱色机制89

(一)颜色与结构的关系89

(二)色素90

(三)离子交换树脂脱色机制91

二、离子交换树脂脱色的再生机制92

参考文献93

第六章 离子交换过程的选择性及树脂和操作条件的选择&顾觉奋、寇晓康94

第一节 离子交换过程的选择性94

一、离子的水化半径(水合离子半径)94

二、离子的化合价95

三、溶液的pH(酸碱度)96

四、交联度、膨胀度、分子筛96

五、树脂和交换离子之间的辅助力97

六、有机溶剂的影响98

第二节 偶极离子吸附98

第三节 树脂和操作条件的选择99

一、树脂99

二、最适操作条件的选择100

(一)根据物质离子的性质、电荷强弱及洗脱的易难来选择合适的树脂100

(二)最适工艺条件的选择101

三、固定床吸附操作101

四、多柱串联吸附操作102

五、膨胀床吸附操作103

(一)膨胀床的设备及结构103

(二)吸附介质104

(三)膨胀床吸附的操作步骤104

(四)膨胀床吸附技术的应用105

第四节 国内外离子交换树脂106

一、国产离子交换树脂种类、牌号及规格106

(一)西安蓝晓科技有限公司产品106

(二)天津南开和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108

(三)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华震科技有限公司产品109

(四)其他单位产品109

二、国外离子交换树脂种类、牌号及规格110

三、国内外离子交换树脂相应牌号对照表110

第五节 大网格离子交换树脂112

参考文献115

第七章 离子交换树脂在微生物制药分离纯化上的应用&顾觉奋116

第一节 离子交换树脂在微生物制药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16

一、概述116

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17

(一)离子交换树脂在链霉素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17

(二)离子交换树脂在卡那霉素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21

(三)离子交换树脂在庆大霉素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22

(四)离子交换树脂在妥布拉霉素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23

(五)离子交换树脂在巴龙霉素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24

(六)离子交换树脂在新霉素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25

(七)离子交换树脂在春雷霉素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26

(八)离子交换树脂在青紫霉素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27

(九)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在井冈霉素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28

三、克拉维酸的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30

(一)克拉维酸的理化特性130

(二)克拉维酸的分离纯化130

四、四环素类抗生素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31

(一)四环素的提取131

(二)土霉素的提取132

五、林可类抗生素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33

(一)预处理和过滤133

(二)各种提取方法133

六、多肽类抗生素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34

(一)离子交换树脂在多黏霉素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34

(二)离子交换树脂在杆菌肽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37

(三)离子交换树脂在万古霉素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37

(四)离子交换树脂在卷曲霉素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39

(五)离子交换树脂在紫霉素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40

(六)离子交换树脂在结核放线菌素N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41

(七)离子交换树脂在博莱霉素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42

第二节 离子交换树脂在维生素生产上的应用143

一、离子交换树脂在维生素C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43

(一)维生素C的理化性质143

(二)维生素C的分离纯化144

(三)维生素C分离纯化工艺要点144

二、离子交换树脂在维生素B12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44

(一)维生素B12的理化性质144

(二)维生素B12的分离纯化工艺流程145

(三)维生素B12分离纯化工艺要点145

第三节 离子交换树脂在氨基酸生产上的应用145

一、离子交换树脂在赖氨酸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46

二、离子交换树脂在L-精氨酸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46

三、离子交换树脂在异亮氨酸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47

四、离子交换树脂在蛋氨酸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47

五、离子交换树脂在1,6-二磷酸果糖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48

第四节 离子交换树脂在核酸类药物生产上的应用149

一、离子交换树脂在D-核糖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49

二、离子交换树脂在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50

三、离子交换树脂在辅酶A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51

参考文献152

第八章 离子交换技术在中药、天然药物分离纯化上的应用&郑珩、杜振宁、顾觉奋154

第一节 概述154

一、中药中主要的有效成分154

(一)生物碱154

(二)黄酮类化合物155

(三)皂苷155

(四)多糖156

二、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157

第二节 离子交换树脂在生物碱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59

一、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喘平复方生物碱159

(一)喘平复方制剂的一般特性159

(二)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喘平复方生物碱的工艺流程159

(三)分离工艺要点159

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苦参总生物碱159

(一)苦参总生物碱的一般特性159

(二)阳离子交换树脂纯化苦参总生物碱的工艺流程160

(三)阳离子交换树脂纯化苦参总生物碱工艺要点160

第三节 离子交换树脂在糖蛋白、多糖类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60

一、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大蒜酶糖蛋白160

(一)大蒜酶糖蛋白的一般特性160

(二)大蒜酶糖蛋白的分离纯化161

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蛹虫草多糖161

(一)蛹虫草多糖的一般特性161

(二)离子交换DEAE纤维素柱分离纯化蛹虫草多糖的工艺流程161

(三)离子交换DEAE纤维素柱分离纯化蛹虫草多糖的工艺要点162

三、离子交换DEAE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山麦冬多糖162

(一)山麦冬多糖的一般特性162

(二)离子交换DEAE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山麦冬多糖的工艺流程163

(三)离子交换DEAE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山麦冬多糖的工艺要点163

四、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大枣多糖163

(一)大枣多糖的一般特性163

(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大枣多糖的工艺流程163

(三)分离纯化工艺要点164

五、DEAE纤维素柱纯化灵芝多糖164

(一)灵芝多糖的一般特性164

(二)分离纯化的工艺流程165

六、DEAE-52离子交换树脂色谱纯化芦荟酸性多糖165

(一)芦荟酸性多糖的一般特性165

(二)分离纯化的工艺流程166

(三)分离纯化工艺要点166

第四节 离子交换树脂在有机酸等分离纯化上的应用166

一、离子交换树脂分离金银花中绿原酸166

(一)绿原酸的一般特性166

(二)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纯化绿原酸的工艺及要点167

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茶叶中茶氨酸167

(一)茶叶中茶氨酸的一般特性167

(二)阳离子交换树脂纯化茶叶中茶氨酸的工艺及要点168

三、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米糠中的植酸168

(一)植酸的一般特性168

(二)离子交换法从米糠中纯化植酸的工艺及要点168

参考文献169

第九章 软水和无盐水制备&顾觉奋、郑珩、杜振宁170

第一节 软水和无盐水的制备170

一、软水制备170

二、无盐水制备170

三、再生方式172

四、有机物污染问题173

第二节 离子交换膜和电渗析173

一、离子交换膜173

二、国产离子交换膜和国外类似产品比较174

(一)异相膜174

(二)均相膜175

三、电渗析制备无盐水175

参考文献176

第十章 离子交换技术分离蛋白质&顾觉奋、杜振宁177

第一节 概述177

第二节 蛋白质的离子交换平衡及动力学178

一、蛋白质的离子交换平衡方程式178

二、蛋白质的离子交换动力学178

第三节 适用于分离纯化蛋白质的离子交换剂179

一、特殊性能179

二、最常用的树脂种类及牌号179

(一)G类葡聚糖凝胶181

(二)离子交换葡聚糖凝胶181

第四节 离子交换剂的交换容量182

第五节 离子交换色谱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183

(一)血清蛋白的DEAE纤维素柱色谱185

(二)用强碱性离子交换剂从乳清中提取蛋白质185

(三)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DEAE-E/H固定化氨基酰化酶185

(四)从大肠杆菌周质中高效提取重组人生长激素(hGH)185

第六节 离子交换色谱在蛋白质分离纯化应用上的最新进展186

一、对氨基酸的分析186

二、色谱介质的研究进展186

三、交变电场下离子交换色谱分离186

四、离子交换色谱的联用技术187

(一)离子交换色谱-积分脉冲安培法(IEC-IPAD)187

(二)离子交换色谱和激光光散射仪联用187

(三)二维的反相液相色谱(2D-RPC)188

五、存在的问题及前景188

参考文献189

第十一章 吸附分离法&顾觉奋190

第一节 概述190

第二节 吸附过程的理论基础190

一、基本概念190

二、吸附的类型191

(一)物理吸附191

(二)化学吸附191

(三)交换吸附192

三、吸附力的本质192

(一)定向力192

(二)诱导力192

(三)色散力192

(四)氢键力193

四、吸附等温线193

第三节 常用的吸附剂194

一、活性炭194

(一)活性炭的三种基本类型194

(二)活性炭的选择195

二、漂白土195

三、氧化铝195

四、硅胶196

五、纤维素196

六、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196

第四节 影响吸附过程的因素197

一、吸附剂的性质197

二、被吸附物的性质197

三、溶剂的影响198

四、溶液pH的影响198

五、温度的影响198

六、其他组分的影响198

第五节 吸附分离法的应用198

一、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的应用特点198

(一)无机盐类的存在有利于吸附量增大198

(二)根据被吸附物的极性、分子大小选择合适的孔径199

(三)溶液pH对吸附的影响199

(四)解吸的几种通常方法199

二、活性炭的应用实例199

三、氧化铝分离纯化维生素B12199

四、硅胶分离纯化柱晶白霉素200

五、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在微生物制药生产上的应用200

(一)头孢菌素C的分离纯化200

(二)四环素、土霉素的分离纯化201

(三)红霉素、螺旋霉素、竹桃霉素的分离纯化201

(四)其他类抗生素的分离纯化201

(五)维生素B12的分离纯化202

参考文献202

第十二章 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顾觉奋、寇晓康203

第一节 概述203

第二节 大孔网状吸附剂的类型和结构204

一、大孔网状吸附剂的类型204

二、大孔网状吸附剂的结构205

第三节 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的吸附机制206

第四节 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物理性能的测定207

一、大孔网状吸附剂的物理性能207

二、大孔网状吸附剂物理性能的测定207

第五节 大孔网状吸附树脂的制备209

第六节 国内外大孔网状吸附树脂210

第七节 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在抗生素及激素类药物生产上的应用215

一、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分离纯化麦迪霉素上的应用216

(一)麦迪霉素的理化特性216

(二)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纯化麦白霉素的工艺流程217

(三)分离纯化工艺要点217

二、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分离纯化氢化可的松上的应用217

(一)氢化可的松的一般特性217

(二)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纯化氢化可的松的工艺特点218

三、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分离纯化赤霉素上的应用218

(一)赤霉素的理化特性218

(二)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纯化赤霉素的工艺特点219

四、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分离纯化脱落酸上的应用219

(一)脱落酸的理化特性219

(二)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纯化脱落酸的工艺流程220

(三)分离纯化脱落酸的工艺要点220

参考文献221

第十三章 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在微生物制药分离和纯化上的应用&顾觉奋222

第一节 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在抗生素生产上的应用222

一、概述222

二、大孔吸附树脂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离纯化上的应用222

(一)红霉素的理化特性223

(二)大孔树脂吸附法的工艺流程224

(三)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纯化红霉素的工艺要点224

(四)树脂吸附法处理红霉素生产废水225

三、大孔吸附树脂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分离纯化上的应用226

(一)头孢菌素C的物理性质226

(二)头孢菌素C的化学性质226

(三)头孢菌素C的分离纯化工艺227

四、大孔吸附树脂在四环素类抗生素分离纯化上的应用228

五、大孔吸附树脂在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分离纯化上的应用228

(一)林可霉素的结构、理化性质228

(二)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分离纯化工艺229

第二节 大孔吸附树脂在维生素生产上的应用230

一、大孔吸附树脂在维生素B12分离纯化上的应用230

(一)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维生素B12的工艺230

(二)维生素B12分离纯化工艺要点230

第三节 大孔吸附树脂在核酸类药物生产上的应用230

一、大孔吸附树脂在核苷类药物5-氟尿嘧啶、5-氟尿苷分离纯化上的应用231

(一)5-氟尿苷的理化性质231

(二)5-氟尿苷的分离纯化231

(三)5-氟尿苷分离纯化工艺要点231

二、大孔吸附树脂在辅酶A分离纯化上的应用231

(一)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辅酶A的工艺流程232

(二)辅酶A分离纯化工艺要点232

第四节 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在微生物制药上的应用新进展232

一、概述232

二、大孔吸附树脂在微生物制药分离纯化上的应用进展实例232

三、分离纯化的方式方法238

(一)发酵终止时直接加入吸附剂238

(二)同一种吸附剂反复两次使用,以达到纯化目的239

(三)单组分分离239

(四)用稀醇或稀酮洗去杂质,再用浓醇或浓酮洗脱239

(五)改变pH洗脱240

(六)以稀醇洗去杂质,再换酮或酯洗脱240

(七)梯度洗脱241

(八)大孔吸附树脂——凝胶色谱法241

(九)大孔吸附树脂与凝胶电泳联用242

(十)大孔网状吸附剂与氧化铝AC12或硅胶柱色谱连用纯化242

参考文献243

第十四章 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在中药、天然药物分离纯化上的应用&顾觉奋、寇晓康246

第一节 概述246

一、概述246

(一)大孔吸附树脂技术的优缺点247

(二)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的因素247

二、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249

(一)D-101大孔吸附树脂预处理工艺249

(二)D-101树脂预处理过程中紫外快速监测方法的建立251

第二节 大孔吸附树脂在生物碱分离纯化上的应用251

一、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乌头总生物碱和新乌头碱251

(一)川乌的一般特性251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乌头生物碱工艺流程251

(三)乌头总生物碱和新乌头碱的分离工艺要点252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黄柏总生物碱252

(一)黄柏的一般特性252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黄柏总生物碱的工艺流程252

(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黄柏总生物碱的工艺要点253

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黄连中小檗碱253

(一)黄连的一般特性253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黄连中小檗碱的工艺流程253

(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黄连中小檗碱的工艺要点253

四、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麻黄总生物碱254

(一)麻黄的一般特性254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麻黄碱的工艺流程254

(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麻黄碱的工艺要点254

五、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川芎总生物碱255

(一)川芎的一般特性255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川芎中川芎嗪的工艺流程255

(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川芎中川芎嗪的工艺要点255

六、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苦参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总黄酮255

(一)苦参的一般特性255

(二)微滤-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苦参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总黄酮的工艺流程256

(三)分离纯化苦参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总黄酮的工艺要点256

第三节 大孔吸附树脂在黄酮分离纯化上的应用257

一、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红花提取物257

(一)红花黄色素查耳酮类化合物的一般特性257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红花黄色素工艺流程257

(三)红花黄色素的分离工艺要点257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黄芩中总黄酮258

(一)黄芩总黄酮的一般特性258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黄芩总黄酮工艺流程258

(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黄芩总黄酮工艺要点258

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葛根总黄酮259

(一)葛根总黄酮的一般特性259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葛根总黄酮工艺流程259

(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葛根总黄酮工艺要点259

四、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肿节风中总黄酮259

(一)肿节风总黄酮的一般特性259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肿节风总黄酮工艺流程260

(三)肿节风总黄酮的分离工艺要点260

五、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侧柏叶中槲皮苷黄酮类化合物260

(一)侧柏叶中槲皮苷黄酮类化合物的一般特性260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槲皮苷黄酮类化合物工艺流程260

(三)槲皮苷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工艺要点261

六、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降香总黄酮261

(一)降香总黄酮的一般特性261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降香总黄酮工艺流程261

(三)降香总黄酮的分离工艺要点261

七、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菟丝子黄酮261

(一)菟丝子黄酮的一般特性261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菟丝子黄酮工艺流程262

(三)菟丝子黄酮的纯化工艺要点262

第四节 大孔吸附树脂在萜类分离纯化上的应用262

一、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北五味子中的配糖体成分262

(一)北五味子的一般特性262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北五味子果实的水提醇沉提取物工艺流程263

(三)分离工艺要点263

二、活性炭联合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京尼平苷263

(一)京尼平苷的一般特性263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京尼平苷的工艺流程264

(三)分离工艺要点264

三、A型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杜仲中京尼平苷酸264

(一)杜仲中京尼平苷酸的一般特性264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京尼平苷酸的工艺流程265

(三)分离工艺要点265

四、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杜仲中活性成分265

(一)杜仲中活性成分的一般特性265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京尼平苷(GP)和松脂琼二葡萄糖苷的工艺流程265

(三)分离工艺要点266

五、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秦艽中活性成分龙胆苦苷266

(一)秦艽中活性成分的一般特性266

(二)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秦艽中活性成分龙胆苦苷的工艺流程266

(三)龙胆苦苷的分离工艺要点267

第五节 大孔吸附树脂在皂苷分离纯化上的应用267

一、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三七皂苷267

(一)三七的一般特性267

(二)大孔吸附树脂ADS-2分离三七皂苷的工艺流程267

(三)大孔吸附树脂ADS-2分离三七皂苷的工艺要点267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人参总皂苷268

(一)人参总皂苷的一般特性268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人参总皂苷的工艺流程268

(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人参总皂苷的工艺要点268

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麦冬总皂苷269

(一)麦冬的一般特性269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麦冬总皂苷的工艺流程269

(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麦冬总皂苷的工艺要点269

四、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红景天苷270

(一)红景天的一般特性270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红景天苷的工艺流程270

(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红景天苷的工艺要点270

五、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威灵仙总皂苷271

(一)威灵仙的一般特性271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威灵仙的工艺流程271

(三)分离工艺要点271

六、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蒺藜总皂苷271

(一)蒺藜的一般特性271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蒺藜总皂苷的工艺流程272

(三)分离工艺要点272

七、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复方柴胡汤总皂苷272

(一)复方柴胡汤的一般特性272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复方柴胡汤总皂苷的工艺流程272

(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复方柴胡汤总皂苷的工艺要点272

第六节 大孔吸附树脂在内酯、蒽醌类分离纯化上的应用273

一、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273

(一)银杏内酯混合物中活性成分的一般特性273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的工艺流程274

(三)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分离工艺要点274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三裂叶蟛蜞菊倍半萜内酯A和B275

(一)三裂叶蟛蜞菊中活性成分倍半萜内酯A和B的一般特性275

(二)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倍半萜内酯A和B的工艺流程275

(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倍半萜内酯A和B工艺要点275

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决明子中总蒽醌苷元276

(一)决明子中活性成分总蒽醌苷元的一般特性276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决明子中总蒽醌苷元的工艺流程276

(三)决明子中总蒽醌苷元分离工艺要点276

四、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虎杖中白藜芦醇蒽醌277

(一)虎杖中活性成分总蒽醌白藜芦醇的一般特性277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工艺流程277

(三)虎杖中活性成分白藜芦醇分离纯化工艺要点277

第七节 大孔吸附树脂在有机酸类分离纯化上的应用278

一、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金银花中总有机酸278

(一)金银花中活性成分的一般特性278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金银花的工艺流程278

(三)金银花的分离工艺要点278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丹参中总酚酸279

(一)丹参中活性成分的一般特性279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丹参中总酚酸的工艺流程279

(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丹参中总酚酸的分离工艺要点279

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银杏酚酸280

(一)银杏酚酸活性成分的一般特性280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银杏酚酸的工艺流程280

(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银杏酚酸的分离工艺要点280

参考文献281

第十五章 离子交换与吸附技术分离纯化基因工程药物&顾觉奋282

第一节 概述282

一、2000年以前的基因工程药物282

二、基因工程药物分离与纯化的一般流程283

三、浓缩与初步纯化283

四、高度纯化284

(一)离子交换色谱284

(二)凝胶色谱284

(三)亲和色谱284

(四)疏水作用色谱285

(五)金属螯合色谱285

(六)共价作用色谱285

第二节 离子交换色谱286

一、基本原理286

二、离子交换剂286

三、影响离子交换的因素与洗脱287

(一)影响离子交换的因素287

(二)离子交换色谱的洗脱287

四、离子交换色谱法在基因工程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举例288

(一)人神经细胞生长因子288

(二)L-门冬酰胺酶289

(三)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90

(四)重组白细胞介素-2291

(五)重组人干扰素α2b291

(六)重组胸腺素α1292

第三节 凝胶色谱法293

一、基本原理293

二、葡聚糖凝胶的构造和性质294

三、操作方法295

四、凝胶色谱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举例296

(一)脱盐296

(二)浓缩297

(三)酶解产物在葡聚糖凝胶G-50柱上的预分级分离297

(四)分离青霉噻唑蛋白纯化青霉素297

(五)人胰岛素类似物的制备297

第四节 亲和色谱法298

一、基本原理298

二、载体298

(一)对载体的要求298

(二)载体简介299

三、配基300

四、载体活化及偶联301

五、亲和吸附和洗脱304

六、亲和色谱法在基因工程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举例304

(一)亲和色谱法纯化干扰素304

(二)亲和色谱分离酶305

(三)抗原和抗体的分离305

(四)rRNA的分离306

(五)绒毛膜生长激素的提纯306

(六)免疫亲和色谱分离306

第五节 疏水色谱307

一、疏水作用色谱的分离原理307

二、疏水作用色谱的作用机制307

三、疏水色谱的固定相308

(一)经典疏水色谱的固定相308

(二)高效疏水色谱的固定相308

四、影响疏水作用色谱的因素308

五、疏水色谱在基因工程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举例309

(一)rh INF-β的疏水色谱309

(二)兔肌粗提取液中分离纯化糖元磷酸化酶b310

(三)疏水色谱柱纯化复合干扰素310

(四)在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方面的应用310

第六节 金属螯合色谱法311

一、金属螯合色谱的分离原理311

二、金属螯合色谱的吸附机制312

三、金属螯合色谱法在基因工程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举例312

(一)干扰素粗品的金属螯合色谱312

(二)Gu2+金属螯合色谱法纯化重组人生长激素312

(三)Ni2+金属螯合色谱法纯化二氢叶酸还原酶312

(四)金属螯合色谱法纯化紫草籽中铜锌超氧化物歧酶313

第七节 共价作用色谱法313

一、共价作用色谱法基本原理313

二、共价作用色谱的吸附和洗脱313

三、共价作用色谱在基因工程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举例314

(一)糖蛋白、核苷酸的共价色谱分离纯化314

(二)活性组织蛋白酶D的共价色谱纯化315

参考文献315

第十六章 离子交换与吸附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顾觉奋、寇晓康317

第一节 工业用水,含重金属、有毒有机化工废水的处理317

一、弱酸性树脂处理高碱度、低硬度水317

(一)H+交换柱-脱气塔-Na+交换柱两柱串联工艺处理“负硬水”317

(二)锅炉软化水工艺流程318

(三)弱酸性110离子交换树脂处理高碱度、低硬度水的影响因素319

二、凝结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溶出物指标的检测319

(一)各种树脂72h动态循环溶出试验结果319

(二)各种树脂溶出物高压釜试验酸化程度320

(三)各种树脂溶出物高压釜试验前后红外光谱320

三、树脂吸附法处理邻硝基苯酚废水321

(一)NDA-117大孔树脂对邻硝基苯甲醚废水小试稳定性试验321

(二)NDA-117大孔树脂处理邻硝基苯酚生产废水322

四、树脂吸附法处理1,4-二羟基蒽醌生产废水322

(一)NDA-404大孔树脂对邻苯二甲酸废水小试稳定性试验322

(二)NDA-404大孔树脂处理1,4-二羟基蒽醌生产废水323

五、大孔树脂吸附法处理邻苯二酚生产废水323

(一)树脂吸附法处理模拟含酚废水试验323

(二)树脂吸附法处理模拟的邻苯二酚废水试验324

六、大孔吸附树脂法处理2-羟基-3-萘甲酸生产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回收324

七、大孔吸附树脂法处理对硝基苯酚生产废水324

第二节 离子交换树脂药物载体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325

一、缓控释给药325

(一)药物树脂复合物缓释制剂原理325

(二)离子交换法制备可待因药物树脂复合物326

(三)应用形式327

(四)国外研究概况327

(五)国内研究概况328

二、靶向给药328

(一)原理328

(二)药物树脂微球329

(三)阿霉素毫微粒制剂329

三、离子透入经皮给药330

四、鼻腔给药330

五、眼部给药330

六、胃漂浮剂给药330

七、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331

(一)原理331

(二)盐酸曲马朵树脂速释混悬剂331

(三)米那普仑药物树脂复合物332

(四)改味作用332

八、脉冲给药332

第三节 缓解中毒症状333

一、新型靶向给药系统——阿霉素磁性毫微粒及其在肿瘤导向治疗中的应用333

(一)阿霉素磁性毫微粒的制备333

(二)阿霉素磁性毫微粒的组织分布334

二、交联壳聚糖树脂对尿毒症毒物的吸附334

(一)壳聚糖树脂的表征335

(二)壳聚糖树脂对尿毒症毒物的吸附335

三、血液灌流清除阿霉素中毒的解毒吸附剂——作为化疗的辅助手段335

(一)比较各种树脂对阿霉素的循环型动态吸附336

(二)比较各种树脂对阿霉素的非循环型动态吸附337

(三)影响吸附性能的因素337

四、乳化液膜清除分离胆红素337

(一)液膜分离胆红素的机制337

(二)转移载体的选择338

(三)影响分离的因素339

(四)液膜分离胆红素与其他分离方法的比较339

五、利用树脂本身达到减毒治疗作用340

第四节 药物控释系统中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340

一、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340

(一)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种类340

(二)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机制341

二、磁性高分子微球342

(一)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342

(二)磁性壳聚糖微球的悬挂醛基和弱碱交换量的测定343

(三)磁性壳聚糖微球的表征343

三、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应用343

第五节 模拟移动床色谱344

一、原理344

二、操作特点345

三、应用345

参考文献346

第十七章 离子交换与吸附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顾觉奋348

第一节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在中药复方分离纯化中的应用348

一、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用于中药复方分离纯化的优势348

(一)富集有效部位(群)或有效成分(群),显著降低用药剂量348

(二)有利于现有复方中成药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二次开发350

(三)工艺简便,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350

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用于中药复方分离纯化的特点351

(一)树脂型号不同,对复方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的吸附选择性不同351

(二)同型号树脂,对复方不同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的吸附选择性不同351

(三)相同工艺条件下,树脂对复方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的吸附容量小于相应单味药352

三、树脂对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或有效成分(群)吸附性能和解吸性能的影响352

(一)树脂对中药复方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吸附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352

(二)复方不同有效部位(群)或有效成分(群)在同一树脂上的解吸性能不同352

四、用化学和药效学对比研究,评价对中药复方采用树脂分离纯化方法的合理性353

第二节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吸附剂研究进展353

一、甲壳素亲和层析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353

二、壳聚糖衍生物亲和层析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354

三、壳聚糖衍生物疏水作用色谱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354

四、壳聚糖衍生物分离膜在生化分离中的应用355

五、小结355

第三节 磁性高分子微球用于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356

一、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356

(一)包埋法356

(二)共沉淀法356

(三)单体聚合法356

(四)化学转移法357

二、磁性高分子微球的性质357

三、磁性高分子微球应用于固定化酶的研究357

(一)吸附交联法358

(二)包埋和共沉淀法358

(三)利用过渡金属(如钛)与酶表面功能基的螯合作用358

(四)磁性高分子微球硅烷基化358

(五)磁性高分子微球功能基共价偶合359

第四节 难溶药物载体:聚合物胶束的研究进展359

一、聚合物胶束常用材料360

二、药物与聚合物胶束的机制360

三、聚合物胶束制备方法361

(一)化学结合法361

(二)物理包埋法361

(三)静电作用法361

四、聚合物胶束的药物释放362

(一)化学结合的胶束释药特点362

(二)物理包埋的胶束释药特点362

(三)静电作用法制备的胶束362

五、聚合物胶束靶向362

(一)聚合物胶束被动靶向363

(二)聚合物胶束智能靶向363

六、小结364

第五节 聚乳酸载药微球制备及释药性能研究最新进展364

一、聚乳酸微球控释给药系统突释的成因及影响因素364

(一)释放方式364

(二)突释的成因及影响因素365

二、聚乳酸微球粒径分布的改善366

三、包载多肽及蛋白质药物的PLA微球的最新研究动态366

(一)载体材料的选择367

(二)制备方法的改进367

(三)乳化剂的选择367

四、小结368

参考文献3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