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精神病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精神病学
  • 王祖承,方贻儒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285065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51页
  • 文件大小:200MB
  • 文件页数:471页
  • 主题词:精神病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精神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精神病学相关概念1

第二节 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2

第三节 精神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

第四节 精神病学的范围及其主要分支4

一、医院精神病学4

二、社区精神病学4

三、会诊—联络精神病学4

第五节 精神病学的临床工作特点5

一、病史和精神检查5

二、治疗和管理5

三、执业素质5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病因、精神检查与诊断、分类学7

第一节 精神障碍的病因7

一、遗传因素7

二、生理、生化基础8

三、社会心理因素11

第二节 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13

一、医患关系与精神科面谈13

二、精神科病史采集16

三、精神检查17

附录 精神科病史书写与住院病历23

一、精神科住院病历主要内容23

二、住院病历书写的注意事项27

第三节 精神障碍的诊断与分类系统27

一、精神障碍的诊断分类原则27

二、国际疾病分类与诊断系统28

三、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29

四、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0

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32

第一节 概述32

第二节 常见精神症状33

一、感知觉障碍33

二、思维障碍35

三、注意障碍40

四、记忆障碍41

五、智能障碍42

六、定向力43

七、情感障碍43

八、意志障碍44

九、动作与行为障碍45

十、意识障碍46

十一、自知力47

第三节 精神障碍综合征47

一、幻觉妄想综合征47

二、紧张性综合征48

三、精神自动症48

四、科萨科夫综合征48

五、急性脑综合征48

六、慢性脑综合征48

七、神经衰弱综合征48

八、强迫综合征49

九、易人综合征49

十、Cotard综合征49

十一、Ganser综合征49

第四章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50

第一节 概述50

一、谵妄50

二、痴呆51

三、器质性遗忘综合征52

四、器质性幻觉症52

五、器质性妄想综合征52

六、器质性人格改变综合征53

七、其他器质性综合征53

第二节 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神经退行性痴呆53

一、阿尔茨海默病53

二、其他神经退行性痴呆62

第三节 血管性痴呆67

一、概述67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67

三、临床表现68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69

五、治疗70

第四节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7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70

二、临床表现71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72

四、治疗72

第五节 颅内感染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73

一、非特异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73

二、结核性脑膜炎所致精神障碍74

第六节 脑肿瘤所致精神障碍7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76

二、临床表现76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77

四、治疗77

第七节 癫痫性精神障碍7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78

二、临床表现78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79

四、治疗79

第八节 梅毒所致精神障碍8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0

二、临床表现81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81

四、治疗82

第九节 艾滋病所致精神障碍8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2

二、临床表现82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83

四、治疗83

第五章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85

第一节 概述85

一、概念85

二、病理生理机制85

三、共同特点86

四、常见临床表现86

五、诊断要点86

六、治疗原则87

第二节 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87

一、流行性感冒所致精神障碍88

二、肺炎所致精神障碍88

三、伤寒所致精神障碍88

四、病毒性肝炎所致精神障碍88

五、治疗原则89

第三节 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碍89

一、肺脑综合征89

二、心脏疾病所致精神障碍89

三、肝脏疾病所致精神障碍90

四、肾脏疾病所致精神障碍91

五、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91

六、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91

第四节 内分泌疾病和代谢性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92

一、垂体功能异常所致精神障碍92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致精神障碍92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所致精神障碍93

四、库欣综合征和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所致精神障碍94

五、性腺功能异常所致精神障碍95

六、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96

第五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精神障碍98

一、临床表现99

二、诊断99

三、治疗99

第六节 需要说明的问题100

一、关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这一疾病分类名词100

二、关于对“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问题100

第六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101

第一节 概述101

一、基本概念101

二、病因102

三、临床表现103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03

五、治疗104

第二节 阿片类药物依赖105

一、概述105

二、临床表现105

三、治疗106

第三节 酒依赖和酒精所致精神障碍108

一、概述108

二、临床表现108

三、治疗110

第四节 镇静、催眠、抗焦虑药滥用111

一、药理作用111

二、临床表现与治疗112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滥用112

一、药理作用112

二、临床表现113

三、治疗113

第六节 大麻滥用114

一、药理作用114

二、临床表现与治疗114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116

第一节 概述116

第二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117

一、遗传因素117

二、神经病理学及脑形态学变化117

三、神经生化方面的异常119

四、心理社会因素120

五、其他因素120

第三节 临床表现121

一、临床特征121

二、常见的临床类型125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126

第五节 治疗与预后128

一、药物治疗129

二、心理治疗及精神康复132

三、其他治疗133

四、病程和预后133

第八章 其他精神障碍136

第一节 偏执性精神障碍136

一、概述136

二、病因137

三、临床表现137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38

五、治疗138

第二节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138

一、概述138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39

三、临床特征139

四、诊断标准139

五、治疗140

第三节 周期性精神病140

一、概念140

二、临床表现141

三、诊断标准141

四、治疗141

第四节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142

一、概述142

二、常见短暂性精神障碍143

第五节 旅途精神病144

一、概述144

二、流行病学144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145

四、临床类型与临床表现146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46

六、治疗与预防147

第六节 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147

一、气功所致精神障碍148

二、恐缩症149

三、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150

第九章 心境障碍152

第一节 概述152

第二节 流行病学153

一、患病率153

二、发病的危险因素154

第三节 病因学155

一、遗传因素155

二、神经生化理论156

三、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157

四、神经电生理变化158

五、神经影像学158

六、心理社会因素159

第四节 临床表现159

一、临床症状159

二、分类和分型163

三、实验室检查与特殊检查165

四、病程特征和预后165

第五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167

一、诊断要点167

二、症状评估168

三、诊断标准169

四、鉴别诊断170

五、诊断难点与误诊分析171

第六节 治疗与预防172

一、抑郁发作治疗172

二、躁狂发作及双相障碍治疗174

三、预防复发176

第十章 神经症性障碍与分离性障碍178

第一节 概述178

一、概念的变迁178

二、共同特征179

三、分类和诊断标准181

四、流行病学182

第二节 恐惧性障碍18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85

二、临床表现185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86

四、治疗与预防187

五、病程和预后188

第三节 焦虑性障碍18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89

二、临床表现190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91

四、治疗192

五、预后193

第四节 强迫症19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94

二、临床表现194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95

四、治疗196

五、预后197

第五节 躯体形式障碍198

一、疑病症198

二、躯体化障碍201

三、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201

四、躯体形式疼痛障碍202

第六节 神经衰弱20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02

二、临床表现203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204

四、治疗205

五、病程和预后205

第七节 分离性障碍206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07

二、临床表现209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211

四、治疗213

五、病程和预后214

第十一章 应激相关障碍218

第一节 概述218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220

一、流行病学221

二、病因学221

三、诊断222

四、临床特征224

五、鉴别诊断224

六、病程及预后225

七、治疗225

第三节 急性应激障碍227

一、诊断228

二、治疗229

第四节 适应障碍229

一、流行病学229

二、病因学229

三、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230

四、预后231

五、治疗231

第十二章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233

第一节 进食障碍233

一、神经性厌食233

二、神经性贪食235

三、神经性呕吐237

第二节 睡眠障碍238

一、非器质性失眠症238

二、非器质性嗜睡症239

三、其他睡眠障碍239

第三节 性功能障碍242

一、概述242

二、常见性功能障碍临床表现243

三、性功能障碍的诊断244

四、性功能障碍的治疗245

第十三章 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248

第一节 人格障碍248

一、概述248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248

三、临床类型与临床表现248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52

五、治疗与预防254

第二节 性心理障碍255

一、概述255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255

三、临床类型及临床表现256

四、诊断257

五、治疗与预防258

第三节 冲动控制障碍259

一、概述259

二、常见冲动控制障碍259

第十四章 精神发育迟滞和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263

第一节 精神发育迟滞263

一、概述263

二、诊断与治疗265

第二节 儿童孤独症267

一、概述267

二、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268

第三节 注意缺陷障碍272

一、概述272

二、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275

第四节 破坏性行为障碍279

一、概述279

二、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280

第五节 抽动障碍283

一、概述283

二、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284

第十五章 精神科药物治疗290

第一节 概述290

第二节 抗精神病药物290

一、分类291

二、药理作用及机制292

三、临床应用292

四、常用抗精神病药物297

第三节 抗抑郁药物300

一、分类300

二、药理作用及机制300

三、临床应用301

四、常用抗抑郁药物306

第四节 心境稳定剂310

一、分类310

二、锂盐310

三、抗惊厥药313

第五节 抗焦虑药物316

一、分类316

二、苯二氮?类316

三、β受体阻滞剂319

四、丁螺环酮和坦度螺酮319

第六节 促认知药物320

一、分类320

二、药理作用及机制320

三、临床应用321

第十六章 心理治疗323

第一节 概述323

一、心理治疗的历史与发展趋势323

二、心理治疗的基本功324

三、心理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325

第二节 行为、认知治疗326

一、行为疗法326

二、认知疗法329

第三节 精神分析治疗332

第四节 家庭治疗334

一、家庭治疗的基本观念与目标334

二、家庭治疗的模式335

三、家庭治疗的常用方法与技巧336

四、家庭治疗的步骤337

第五节 咨客中心治疗337

一、基本理论338

二、咨客中心治疗的特点338

三、咨客中心治疗的步骤339

第六节 催眠治疗340

一、催眠现象的生理机制与研究340

二、催眠的方法340

三、催眠的表现341

四、催眠治疗的临床应用342

第七节 森田治疗343

一、森田的神经质理论343

二、神经质症的治疗原理和原则344

三、治疗过程344

第八节 内观治疗345

一、基本理论345

二、实施方法346

三、实施的过程346

第九节 其他心理治疗347

第十七章 电抽搐治疗及其他治疗349

第一节 电抽搐治疗349

一、概念349

二、历史和发展349

三、作用机制350

四、适应证和禁忌证350

五、治疗方法351

第二节 精神外科治疗352

第三节 经颅磁刺激治疗354

第四节 中医治疗354

一、中医药治疗354

二、针刺治疗355

第五节 工娱治疗356

一、作用机制356

二、治疗方法356

三、护理357

第十八章 精神障碍的护理359

第一节 概述359

第二节 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级护理360

一、精神障碍患者的观察360

二、分级护理管理362

第三节 精神科一般护理363

第四节 精神科危机状态的防范及应急处理365

一、暴力行为的防范及应急处理366

二、自缢行为的防范及应急处理366

三、出走行为的防范及应急处理367

四、噎食防范及应急处理367

五、吞服异物防范及应急处理368

第十九章 自杀和危机干预369

第一节 概述369

一、自杀的概念369

二、自杀的流行病学369

第二节 自杀的原因和高危因素370

一、自杀的原因370

二、自杀的高危因素371

第三节 自杀及其风险评估371

一、自杀评估371

二、自杀未遂后再次自杀的预测因素372

第四节 自杀的治疗和预防372

一、自杀的治疗372

二、自杀的预防372

第五节 危机干预373

一、危机干预概述373

二、危机干预的理论373

三、危机干预模式374

四、危机干预的六步法374

第二十章 精神障碍的预防与康复376

第一节 概述376

第二节 精神障碍的预防377

一、一级预防378

二、二级预防379

三、三级预防380

第三节 精神障碍的康复381

一、概述381

二、精神康复的目的、内容及形式381

三、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措施384

四、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措施386

五、社区精神卫生康复机构的工作内容387

六、社区精神卫生康复服务人员的基本任务388

七、精神康复措施及效果评估的新发展388

第二十一章 社会精神病学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392

第一节 社会精神病学392

一、概述392

二、社会精神病学的起源与发展392

第二节 社会精神病学研究的重要方向394

一、精神疾病流行病学394

二、病耻感与精神疾病395

第三节 社区精神卫生396

一、社区精神病患者服务体系的组成特点396

二、社区精神病学的概念和发展397

三、中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历程397

第二十二章 联络会诊精神医学400

第一节 概述400

一、联络会诊精神医学的概念400

二、联络会诊精神医学的发展400

三、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问题402

第二节 联络会诊精神医学的基本工作404

一、联络会诊精神医学的任务404

二、联络会诊精神医学的服务模式404

三、联络会诊精神医学的专业技能要求405

第三节 临床常见的联络会诊精神医学问题406

一、器官移植406

二、重症监护室407

三、癌症患者407

四、自杀危机干预408

第二十三章 精神障碍的法律相关问题409

第一节 司法精神病学409

一、司法精神病学鉴定409

二、鉴定人409

三、鉴定机构410

四、鉴定程序410

第二节 精神障碍与法律能力411

一、刑事责任能力411

二、民事行为能力413

三、受审能力414

四、性自我防卫能力415

五、劳动能力415

第三节 法律与精神卫生416

一、非自愿医疗与监护416

二、知情同意418

三、隐私保密和特许证明419

第四节 精神卫生立法421

第二十四章 精神科临床研究的基本知识424

第一节 概述424

第二节 临床研究常用的设计方案与应用425

一、随机对照试验427

二、队列对照研究427

三、病例对照研究428

四、描述性研究或个案报道429

五、系统综述429

第三节 临床研究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429

一、对照429

二、随机430

三、盲法431

四、入组标准431

五、抽样431

第四节 临床研究的质量控制432

一、机遇432

二、偏倚433

三、依从性434

四、安慰剂434

五、选择公认的诊断标准435

中英文索引4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