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对外传播史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对外传播史略
  • 陈日浓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外文出版社
  • ISBN:978711906269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中外关系-新闻事业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对外传播史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古代中外传播与交流1

第一节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中的人际传播2

一、丝绸之路与早期对外传播2

二、玄奘取经与中外宗教文化交流6

三、郑和下西洋8

第二节 古代中国的书报传播10

一、古代书籍的传播与交流11

二、中国古代报刊的起源和传播16

第三节 13至18世纪旅华外国人对中国的传播19

一、马可·波罗与他的中国游记19

二、利玛窦东方传教20

三、其他来华外国人的传播活动21

四、来华外国人的传播活动的影响与意义22

第二章 中国近代新闻传播的起步25

第一节 外国人在华创办的首批近代报刊25

一、《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与首批中文近代报刊26

二、外国人在华创办的首批外文报刊28

第二节 国人创办报纸与通讯社的开端32

一、早期知识分子的办报理念32

二、王韬与《循环日报》34

三、国人所办其他早期报刊及通讯社35

第三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对外传播37

第一节 改良派与革命派的报刊宣传37

一、改良派的报刊宣传活动38

二、孙中山及革命派创办的报刊39

第二节 辛亥革命前后的外国媒介及记者44

一、外国记者对中国革命的观察44

二、外国通讯社进入中国47

第三节 民国初期的中文报刊48

第四节 五四运动前后的书报宣传49

一、五四运动前后国内各报刊态度49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的书报宣传活动51

第五节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时期的报刊宣传54

一、国共合作时期的报刊宣传54

二、外国记者见证时局骤变55

第四章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传播57

第一节 红色根据地的新闻传播57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海外的传播活动59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和进步力量在国统区的新闻传播61

一、中国工人通信社的成立61

二、爱国进步人士在国统区的传播活动62

第四节 长征的对外传播65

一、陈云与《随军西行见闻录》65

二、范长江与长征的对播66

三、埃德加·斯诺与《红星照耀中国》68

第五节 国民党政府的对外宣传69

一、中央通讯社与党报网络69

二、广播电台的发展与对外传播70

第五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对外传播73

第一节 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对外传播73

一、报刊与通讯社的发展73

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74

三、新华社与对外英文广播开通75

四、抗日根据地的外文书刊宣传77

第二节 国民党及国统区各媒体的对外宣传78

一、国民党成立国际宣传处78

二、国民党的对外广播80

三、国民党通讯社与报刊的对外宣传82

四、国统区各报刊的对外传播82

五、新闻电影与新闻摄影的对外宣传83

第三节 国统区的中共报刊及对外传播84

一、国际新闻社等对抗战的宣传84

二、抗日战争的书报宣传87

三、1944年中外记者团赴延安采访89

第四节 沦陷区的新闻传播91

第五节 进步人士和媒体在港澳地区及海外的传播活动92

一、宋庆龄及《新闻通讯》92

二、香港地区其他爱国报刊94

三、海外华侨、华人的抗日宣传活动95

第六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对外传播97

第一节 解放区的对外传播97

一、解放区的对外广播97

二、新华通讯社的发展壮大99

第二节 国民党的对外宣传101

第三节 国统区进步力量的对外传播102

第四节 共产党与进步势力在香港及海外的传播活动103

第七章 新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开创时期(1949-1956)107

第一节 向世界传播人民共和国的声音107

一、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初步建立107

二、国际新闻局成立109

第二节 建立书刊对外传播平台110

一、建立外文出版社110

二、新中国第一本对外刊物《人民中国》111

三、世界语《中国报道》杂志113

四、综合性对外月刊《人民画报》114

五、宋庆龄与《中国建设》114

第三节 对外广播的发展116

第四节 新华通讯社的对外传播118

第五节 中国新闻社的成立120

第六节 新闻纪录电影的起步121

第七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传播的重点与特点122

一、关于国内重要新闻的对外传播122

二、关于外交与国际交往的对外传播123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传播的主要特点126

第八章 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时期(1957-1965)129

第一节 通讯社的建设与发展130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新发展133

一、对外广播发展迅猛133

二、电视、电影对外传播的起步135

第三节 中国外文局及书刊对外传播的发展136

一、从外文出版社到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136

二、新中国第一本时事政治性周刊《北京周报》138

三、《中国建设》发展为综合性的多语种对外刊物139

四、《人民画报》陆续增加外文版140

五、《人民中国》改为面向日本的综合性刊物141

六、世界语《人民中国报道》复刊142

七、《中国文学》及中国文学杂志社142

八、外文图书出版社的图书出版143

九、国际书店建立对外发行网络144

十、建立外文印刷厂145

第四节 本时期对外传播的重点与特点146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对外宣传(1966-1976)149

第一节 对外宣传思想上的极“左”思潮与抵制149

第二节 对外传播事业在艰难中行进151

一、广播、电视步履维艰151

二、通讯社在艰难中行进152

三、书刊对外宣传受挫153

第三节 “文革”期间对外传播的教训与反思156

第十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对外传播(1978-2000)159

第一节 对外传播政策的拨乱反正159

第二节 对外广播与电视媒体的发展164

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对外广播的发展165

二、对外电视传播的迅猛发展171

三、中国广播电视的对外交流与合作177

第三节 新华社等通讯社的发展179

一、驻外记者站规模扩大179

二、对外报道质量提高180

三、海外用户扩大181

四、对外发稿的通信技术改善182

五、中国新闻社的发展183

第四节 中国外文局系统的对外传播184

一、改革开放初期传播政策的转变184

二、对外书刊的改革与发展186

第五节 创办新的对外传播媒介194

一、《中国日报》194

二、《人民日报·海外版》196

三、五洲传播中心198

四、对外中文刊物200

五、外文专业刊物及地方英文报纸202

第六节 网络媒体对外传播的兴起203

第十一章 构建对外大传播 走向新世纪207

第一节 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领导208

第二节 主要对外媒体的新步伐210

一、新华通讯社210

二、中央电视台213

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215

四、《中国日报》217

五、《人民日报·海外版》218

六、对外书刊的“本土化”战略218

第三节 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及突发事件的对外报道220

一、建立新闻发布制度220

二、关于突发事件的对外报道224

第四节 网络对外传播彰显威力225

一、传统媒介与互联网新媒体互为助力225

二、中国网凸显网络传播优势227

第五节 地方外宣与“灯下亮”工程232

第六节 多元化的对外传播路径237

一、多元化的对外传播主体237

二、文化交流成为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238

三、充分发挥中国驻各国使馆的传播作用238

第七节 翻译事业的发展与对外交流240

一、文化交流的桥梁240

二、学术研究与对外交流242

第八节 对外传播的人才培养及学术研究243

一、对外传播人才的培养243

二、中国对外传播学的研究245

第十二章 港澳台地区传媒与对外传播251

第一节 香港传媒251

一、香港报业的发展演变251

二、香港的广播电视252

第二节 澳门传媒255

第三节 台湾传媒及两岸交流257

一、台湾报刊与通讯社257

二、台湾广播电视258

三、两岸交流259

附录一:海外华文传媒261

附录二:致力于传播中国的外国记者265

参考书目275

编后记2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