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污染环境植物修复的原理与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污染环境植物修复的原理与方法
  • 唐世荣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6973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植物-作用-环境污染-污染防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污染环境植物修复的原理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土壤污染与污染物的来源1

第二节 常见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5

第三节 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研究内容与方法18

第四节 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22

第五节 植物修复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7

第二章 植物修复技术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29

第一节 环境、生境、生态位及生态系统的概念29

第二节 种群、群落及种间的关系29

第三节 植物群落的形成与演替30

第四节 嫌性金属植物与兼性金属植物、金属植物与假金属植物的概念31

第五节 积累植物与超积累植物、指示植物32

第六节 污染土壤与“化学定时炸弹”的概念及特征34

第七节 污染物的生物浓缩、生物积累与生物放大35

第八节 根际微生物与菌根的概念36

第九节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38

第三章 环境污染物对植物的毒害及其中毒临界值的确定40

第一节 铜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铜中毒临界值的确定40

第二节 铅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铅中毒临界值的确定41

第三节 锌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锌中毒临界值的确定44

第四节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镉中毒临界值的确定45

第五节 铬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铬中毒临界值的确定50

第六节 钴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钴中毒临界值的确定53

第七节 锰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锰中毒临界值的确定53

第八节 汞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汞中毒临界值的确定55

第九节 镍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镍中毒临界值的确定56

第十节 硒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硒中毒临界值的确定58

第十一节 铀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铀中毒临界值的确定59

第十二节 砷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砷中毒临界值的确定60

第十三节 有机污染物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有机污染物中毒临界值的确定62

第四章 植物对重金属的超常吸收70

第一节 植物对铜的超常吸收71

第二节 植物对铅、锌的超常吸收77

第三节 植物对镍的超常吸收80

第四节 植物对锰的超常吸收86

第五节 植物对铬的超常吸收87

第六节 植物对钴的超常吸收88

第七节 植物对镉的超常吸收90

第八节 植物对硒的超常吸收91

第九节 超积累植物的时空分布及其找寻方法92

第十节 植物对重金属超常吸收的研究意义99

第五章 植物对重金属超常吸收的机制101

第一节 植物根际环境的相互作用与超积累植物的根部吸收101

第二节 金属向植物地上部器官的转移102

第三节 金属的螯合与区室化作用103

第四节 植物超积累重金属的分子机制105

第六章 植物修复技术的分述107

第一节 植物萃取技术107

第二节 植物根际过滤技术110

第三节 植物固化技术114

第四节 根圈生物修复技术119

第五节 植物转化技术120

第六节 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年限计算及应用实例122

第七章 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127

第一节 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来源及其危害性127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生物地球化学行为132

第三节 植物对放射性核素的超常吸收133

第四节 土壤理化和土壤微生物因子对植物超常吸收放射性核素的影响138

第五节 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及实例144

第八章 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148

第一节 常见有机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148

第二节 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152

第三节 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机制156

第四节 有机污染物植物降解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159

第五节 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实例162

第一节 植物的生物学特征163

第九章 影响污染环境植物修复效率的因素163

第二节 污染物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165

第三节 外部环境因素171

第十章 实现植物修复技术瓶颈突破的途径174

第一节 植物修复技术面临的困境174

第二节 基因工程技术在污染环境植物修复技术中的应用前景175

第三节 螯合诱导修复技术185

第四节 接种菌根强化植物吸收技术191

第五节 二氧化碳诱导植物超积累修复技术196

第十一章 同步辐射技术在植物修复与植物过滤领域内的应用204

第一节 同步辐射技术在污染土壤及固体废弃物研究中的应用205

第二节 同步辐射技术在植物过滤领域内的应用207

第三节 同步辐射技术在金属积累与超积累机制研究中的应用216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在污染环境植物修复中的意义223

第十二章 生物多样性在污染环境植物修复中的意义223

第二节 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228

第三节 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对策230

第十三章 植物系统发育与植物蓄积环境污染物的关系232

第一节 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232

第二节 植物系统发育与植物蓄积环境污染物的关系233

第三节 研究植物系统发育与植物蓄积环境污染物关系的意义237

第四节 研究植物系统发育与植物蓄积环境污染物关系的步骤238

第十四章 植物生态策略理论及其在植物修复技术中的应用240

第一节 生态策略理论240

第二节 植物适应重金属污染环境的生态策略244

第三节 植物生态策略理论在植物修复技术中潜在的应用价值245

第一节 污染场地的勘查及相关信息的收集248

第十五章 植物修复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方法248

第二节 植物筛选与种植密度252

第三节 植物修复过程中的农业措施256

第四节 可行性分析与成本估算257

第五节 植物修复系统设计的其他相关问题259

第六节 利用植物修复污染地下水的思维树259

第七节 植物修复系统的优化260

主要参考文献263

附录1 常用构词前缀275

附录2 低放射性核素污染环境植物修复技术中常用的单位转换关系276

附录3 放射性测定单位277

附录4 植物修复技术常见网站介绍278

附录5 植物修复技术常用词汇2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