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登潮,蒋广根主编;何传亮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25765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
一、哲学的研究对象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3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4
四、辩证法与形而上学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6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8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1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1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12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13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发展14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1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16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运用和发展18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21
第五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23
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3
二、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24
三、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25
第二章 世界统一于物质27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27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形成和意义27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31
三、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34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36
一、意识的起源36
二、意识的本质38
三、意识的结构和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40
四、意识与人工智能43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人的实践活动45
一、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45
二、人把握物质世界的实践环节48
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52
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54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57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57
一、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57
二、联系的多样性59
三、世界的普遍联系与系统60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63
一、世界处于永恒发展之中63
二、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发展的实质64
三、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66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67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67
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及其核心69
第四章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环节72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72
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72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74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76
四、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77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79
一、质、量、度79
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81
三、量变、质变的复杂性83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84
一、辩证的否定84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质及其表现形式86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88
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89
一、原因和结果89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90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93
四、内容和形式95
五、本质和现象97
第五章 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过程99
第一节 认识的基础和本质99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99
二、认识对实践的相对独立性102
三、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04
四、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107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109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109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112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13
第三节 真理的属性和检验标准114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114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15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17
第四节 辩证思维方法120
一、归纳和演绎120
二、分析和综合122
三、抽象和具体123
四、历史和逻辑125
第六章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28
第一节 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128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28
二、唯心史观的非科学性130
三、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133
第二节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135
一、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35
二、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137
三、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139
第三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的历史本质141
一、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42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44
三、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46
四、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47
第七章 社会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150
第一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150
一、生产力是经济结构的物质基础150
二、生产关系是经济结构的基本内容152
三、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154
四、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156
五、发展先进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58
第二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160
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160
二、政治结构的要素及其功能161
三、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162
四、国体与政体165
第三节 社会的文化结构167
一、文化结构及其功能167
二、精神生产及其特点171
三、发展先进文化173
四、观念形态的社会功能177
第四节 社会的文明进步180
一、人类文明及其构成180
二、文明状况是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181
三、社会进步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183
第八章 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的作用187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87
一、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史的过程187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190
三、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192
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196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199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99
二、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00
三、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203
四、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205
五、科学技术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208
第三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212
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主体的自觉活动212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13
三、杰出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216
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219
第九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222
第一节 社会历史进程及其特点222
一、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222
二、社会进步的衡量标准225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226
四、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228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价值230
一、人的本质230
二、人的价值233
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235
一、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235
二、人的素质及其全面提高237
三、自由王国与必然王国240
四、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实现243
热门推荐
- 2491175.html
- 3855688.html
- 3846695.html
- 3012514.html
- 2830816.html
- 3408965.html
- 2465579.html
- 1045883.html
- 590939.html
- 16008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02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6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54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4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81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16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40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2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