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潘季驯评传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潘季驯评传
  • 贾征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28789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42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59页
  • 主题词:潘季驯(1521~1595)-评传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潘季驯评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1

第一章 太湖之子1

一、乡情和家世1

二、青少年时期11

第二章 从政简史22

一、在江西试政22

二、巡按广东,屡建奇功25

(一)“慎选民牧”的用人思想25

(二)惩贪除恶的清官形象29

(三)积极推行“一条鞭法”改革31

三、从顺天督学到大理寺少卿34

四、巡抚江西,大力推行新政38

(一)“平宁州盗”41

(二)疏通钱法43

(三)整顿驿站制度,推行役制改革45

(四)发廪捐资,领导治水50

五、从南京兵部到刑部尚书52

第三章 治河背景56

一、黄、淮、运河合流的自然历史和明代治河政策的嬗变56

二、大运河在明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64

(一)大运河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离的必然产物65

(二)运河交通是封建社会特定生产力水平的必然产物66

(三)大运河是明代封建王朝赖以维持的生命线68

三、治河活动与封建国家的政治职能71

(一)从张居正对河漕工作的关心,看水利事业对于明代国家政府活动的重要意义74

(二)从张居正对潘季驯的支持,看政治因素对于水利事业的巨大影响76

第四章 艰苦探索的前期治河活动82

一、初试锋芒的第一次治河活动(嘉靖四十四年~嘉靖四十五年)83

(一)此次治河的历史背景83

(二)此次治河活动的经过87

(三)对此次治河活动的评价97

二、独当一面的第二次治河活动(隆庆四年~隆庆六年)99

(一)此次治河的历史背景99

(二)本次治河活动的经过106

第五章 走向成熟的中期治河活动128

一、此次治河的历史背景128

(一)“治黄保运”的新思路开始受到朝野的普遍认同129

(二)河、漕矛盾的激化,己达不可调和的地步131

二、本次治河活动始末137

(一)复杂的河道形势138

(二)宏伟的治河方略142

(三)栉风沐雨,躬亲督率“两河”工程153

(四)功成名就,治河英名传天下161

一、此次治河的历史背景168

第六章 老骥伏枥的后期治河活动168

二、此次治河的详细经过172

(一)以修守河防为第一要务172

(二)为治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78

第七章 交友和著述189

一、交友述要189

二、著述叙要204

(一)治河专著205

(二)其它专著209

第八章 工程技术思想214

一、束水攻沙理论的创立者215

(一)把治沙提到治黄方略的高度215

(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217

(三)蓄淮刷黄,以清释浑222

(四)利用泥沙,淤滩固堤226

二、以堤治河的大师231

(一)精心组织堤防系统的建设233

(二)全面总结河工技术237

第九章 工程管理思想246

一、对治河工程设施的管理:建立合理完善的堤防修守制度247

(一)铺夫制度248

(二)堤防每岁加固制度249

(三)“四防二守”制度250

(四)岁办待料制度251

(五)防汛报警制度252

二、对劳动过程的管理:建立系统有效的施工管理制度253

(一)“议支放”,论施工活动中的经费管理制度254

(二)“议分督”,论治河活动中的分工管理制度256

(三)“议责成”,论专业施工单位活动与地方政府工作相配合的责任管理制度257

(四)“议激劝”,论施工管理活动中的劳动奖惩制度258

(六)“议蠲免”,论对河工役夫的劳动保障制度259

(五)“议优恤各工夫役”,论对普通民夫的劳动奖励制度259

(七)“议改折”,论河工投资制度的改革260

(八)“议息浮言”,论施工活动中的舆论管制263

三、加强运河水源管理:建立严格的闸坝启闭制度267

(一)认真研究水流泥沙运动规律,制定合理有效的水源管理制度270

(二)严格依法治运,强化闸坝管理制度273

第十章 科学思维方法275

一、实地勘验与历史考察相结合的实证调查方法276

(一)笃信“勘验”的实践家风格276

(二)重视历史经验的理论家素养279

二、博采众议与逻辑论辩相结合的逻辑思维方法285

(一)博采众议,“贵在广忠”285

(二)勇于辩惑,善于推理289

三、整体思考,统筹兼顾的系统思维方法298

(一)对“上游”与“下游”关系的深刻认识299

(二)对“创筑”与“修守”关系的正确处理303

(三)对“运道”与“民生”关系的统筹兼顾307

(四)普遍联系、系统运行的有机自然图景310

第十一章 基本哲学倾向313

一、以人力为本、人定胜天的唯物思想315

(一)对“天”、“神”观念的基本看法315

(二)藐视鬼神、巧借鬼神的无神论思想321

二、追求“顺治”、锐意创新的辩证观点329

(一)主张借用自然力,反对靠人力硬拼的“顺治”思想329

(二)以“防”为“导”,辩证施治的堤防思想335

三、“劳心”与“劳力”相结合的人本思想341

(一)在治河活动中对人的作用的规定342

(二)在用人上提倡重用内行,主张以实践经验作为考核和提升河官的基本标准344

(三)大胆提出“劳心”与“劳力”相结合的观点,触及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346

四、潘季驯哲学思想形成的文化氛围350

第十二章 不朽的历史地位356

一、一反千余年来的治河原则358

(一)远古时代“壅防百川”与“疏川导滞”的争论358

(二)两汉时期以“贾让三策”为核心的治河方略大辩论362

(三)北宋时期的“回河之争”366

(四)明代的“分流”与“合流”之争371

二、为近代中外水利专家所瞩目375

三、在当代治河实践中的特殊历史价值386

附录392

《明史·潘季驯传》392

潘季驯年表394

参考书目408

索引412

人名索引412

词语索引419

后记4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