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武术思想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武术思想史
  • 杨祥全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775461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35页
  • 文件大小:114MB
  • 文件页数:457页
  • 主题词:武术-体育运动-思想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武术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何谓武术1

一、中国武术:一个观念的历史形成2

二、武术与体育:相异、交叉与包含16

三、武术:保存、保养和体认生命的学问29

第二节 中国武术思想史的研究畛域42

一、关于武术价值取向和功能的认识44

二、武术的选材、教育与训练、用武思想44

三、武德思想45

第三节 武术思想史的研究意义46

一、具有“导游”和建立学科的意义47

二、具有文化和现代意义48

第四节 武术思想史研究的二重证据法50

第二章 起步辉煌——先秦武术思想的探索成果53

第一节 武术思想萌生的社会条件54

一、艰苦的生活环境、频发的战争54

二、使力尚武的历史现实56

三、文武分离、武侠竞起58

四、丰富多彩的武术思想源头60

第二节 早熟的军事武术思想69

一、军事武术选材思想的萌动70

二、军事武术教育与训练的双轨制77

三、军事武术“能击善舞”风格的形成86

四、重视谋略的军事武术用武思想90

五、“长兵短用”理念的出现99

六、军事武德对身体的规劝与管控100

第三节 剑、射、御之道的探索及以巧取胜思想的萌芽103

一、尚剑的社会风气103

二、《庄子·说剑篇》的剑术思想105

三、“射之道”的探讨115

四、“御”之道的总结123

五、以巧取胜思想的萌芽124

第三章 空谷足音——秦汉至隋唐武术思想的曲折发展128

第一节 秦汉至隋唐武术思想发展的社会条件129

一、尚武风气的延续与沦丧129

二、玄学、道教的出现和佛教的中国化131

三、姜太公成为“武圣”136

第二节 军事武术的训练及唐武举的选材思想139

一、军事武术的教育和训练制度、场所139

二、军事武术的训练内容与方法142

三、唐武举选材思想的前期准备147

四、唐武举制的选材思想148

第三节 秦汉至隋唐民间武术思想的发展150

一、秦汉——可贵的探索,可惜的结局150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异风吹入,民族大融合背景下武术思想的新变155

三、隋唐五代十国——武术思想的继续演进160

第四节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女故事”的武术思想165

一、越女故事是汉代流传不广的故事,所反映的是汉代的情形167

二、汉代妇女的地位及越女故事的武学思想成就170

三、猿公——传统武术神授思维的鼻祖174

第四章 轴心降临——宋元明清的武术思想(上)176

第一节 宋元明清武术思想发展的社会条件177

一、火器逐渐配备部队177

二、宋明理学的出现与发展178

三、统治阶级的“抑武”“禁武”与民间武术活动的兴盛181

四、宗法社会对传统武术传承的影响183

五、关羽取代姜公成为新的武圣189

第二节 军事武术教育训练的一般情形及选材思想的完善196

一、宋代军事武术的教育和训练196

二、元代军事武术的教育和训练197

三、明代军事武术的教育和训练197

四、清代军事武术的教育和训练198

五、军事武术选材思想发展的一般状况199

六、武举制度的继续发展及最终废除201

第三节 专门军事武术教育场所——武学的军事武术培养策略206

一、作为武举附庸的宋代武学207

二、作为武官子弟学校的明代武学208

三、面向大众的清代武学210

第五章 轴心降临——宋元明清的武术思想(下)211

第一节 明清之际的“武臣好文”与“文士论兵”现象212

一、左肘能教置杯水,右手引弓轻发矢——明清之际的文士论兵现象及其武学成就212

二、松兮人兮奈尔何,摇笔且放奇松歌——明清之际的武臣好文现象及其武学成就216

三、“文武缺一岂道乎”——明清之际的“颜李学派”及其武学成就223

四、传统武术对古典哲学思想的吸纳225

第二节 传统武术“打练合一”“内外兼修”思想的形成230

一、何意百练钢,化为绕指柔——武术套路的产生234

二、贵柔、重“内功”的“内家拳”出现240

三、女性对武术思想的贡献246

四、武术徒手套路出现的思想史意义251

第三节 武德对身体的浸润252

一、“技进乎道”的追求253

二、“德艺双馨”的武术偶像崇拜265

三、“八打八不打”的武德要求272

四、各传统武术门派及文学作品对武德的诠释276

五、传统武术的用武思想277

第四节 苗刀——武术民族性与个性化的张扬281

一、明代的“双砍手”282

二、独流苗刀285

三、万胜苗刀289

四、沧州苗刀290

第六章 峰回路转——近代武术思想的延续与新变294

第一节 近现代武学思想发展的社会条件294

一、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会295

二、军事武术的衰亡298

三、武术成为国术,习武热潮兴起301

第二节 “土洋体育之争”的思想史意义303

一、兵操废存之争,体育理性认识的加深304

二、“土洋体育之争”第一阶段的争论305

三、“土洋体育之争”第二阶段的争论309

第三节 武术体育思想的积极探索312

一、中西体育的对抗与初步融会314

二、“新武术”的诞生316

三、竞赛规则的初步形成319

第四节 对武术套路、师徒制、内外家之分的反思325

一、大成拳/意拳反套路思想326

二、王芗斋解除师徒制的商榷意见329

三、对拳分内、外家的批判330

第七章 柳暗花明——新中国武术思想的快速发展332

第一节 武术认识的深化332

一、武术性质问题的讨论334

二、由散手到散打337

三、武术学的确立339

四、武术多重本质论的出现341

第二节 武术体育思想的强势发展343

一、竞技武术“打练分离”竞赛模式的形成343

二、养生武术的出现346

三、艺术武术——新的武术增长点351

第三节 传统武术“打练合一”思想的自觉确认354

一、对竞技武术的批判和对传统武术的重视354

二、少北拳的“打练合一”思想357

三、《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对“打练合一”的回归361

第八章 张扬个性——李小龙武学思想的历史形成362

一、李小龙武学思想的发展轨迹363

二、李小龙武学思想的特点377

三、对拳派束缚的突破381

第九章 本书小结384

一、武术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384

二、“能击善舞”的军事武术——武术之根,武术进取精神的重要体现385

三、“打练合一”的传统武术——武术运动之源,文化保守主义的精神家园386

四、“击舞分家”的武术运动——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388

五、兼和、宗吾:传统武术门派众多的思想启迪390

六、军事武术、传统武术和武术运动的对比393

七、并不遥远的传统396

八、中国武术发展的二元互补结构398

附录 武化教育——历史的遗憾 时代的呼唤402

后记420

热门推荐